第187章 白馬盟誓

建安四年初夏,九大諸侯帶着各自給朝廷進貢的物品,在儀仗簇擁下,陸續抵達宛城。

孫策在來宛城之前,就先派人來筑陽接走了他的家眷。馮宇派遣兵馬,一直將他們護送到孫策的丹陽郡,孫策對此感激不盡。

孫策此時接走家眷,除了因爲江東已完全平定的原因外。更有與曹操確立世子一樣的用意---家中留個王儲,再來參加朝見會盟,有備無患。

此時,曹操已確立了曹植爲世子。實際上,曹操更爲喜愛他的幼子曹衝,想立曹衝爲世子的,但無奈曹衝太過年幼,立他爲世子起不到多大作用。

令人意外的是,連遠在數千裡之外的北燕公公孫度,以及越國公士燮都來了,蜀王劉焉卻沒有親自前來。而是派遣了他兒子劉璋以世子身份前來。原因是劉焉病重,無法遠行。

不過,沒人懷疑劉焉的話,也沒人會懷疑劉焉是對朝廷心懷提防之心。因爲現在劉焉只有劉璋這一個兒子了。

在朝會之前,九大諸侯和朝廷羣臣之間已是相互拜訪多時。曹操,呂布,劉璋,孫策,劉表這些都是馮宇故人,來到宛城第一時間就去驛館拜訪了馮宇。

曹操與劉表多少與馮宇間心存些芥蒂,雙方言語間多少有些審慎。另外三人與馮宇卻是無話不談。

當馮宇向呂布問道:“奉先當年脫離袁紹之時,爲何不來孤的筑陽,反而去投那陶謙?”

呂布爽朗的答道:“因爲若認汝爲主公,某的面子下不來,怕汝暗地裡笑話我。所以某隻能去投年齡資歷都比某大的多的陶謙。”

馮宇哈哈大笑道:“原來如此,那若是換做今日呢?”

“若換做今日,若某不是這徐州之主,當投樑王麾下,因爲汝已是一方諸侯王,乃千歲之身。某投樑王,不算掉身價,哈哈哈”

兩人相談甚歡,暢飲良久方纔相互告辭。

馮宇與劉璋相聚時,又是另一番場景。劉璋始終記得馮宇的救命之恩。交談中,馮宇確認劉焉是真病了,而且是不久於人世的那種病。

馮宇看着劉璋愁眉不展的樣子,說道:“人總有生老病死,旦夕禍福自有天定,季玉兄不必爲蜀王身體過於憂慮。”

劉璋回道:“樑王有所不知,某並非全因某父的病情而憂愁,只是自父親病重以來,這蜀國的擔子就挑在某的肩上,實有心力交瘁之感。”

馮宇立刻問道“哦?可是益州本土世家豪族不服管束?”

“非也。此前益州各郡縣勢力確實錯綜複雜,但在吾父的整合下,也都歸於平靜。特別是討袁封王之後,益州境內並沒世家豪族表現出背離之心。”

“那又是爲何,難道…”馮宇立刻想到,是不是張魯又用五斗米道作亂了?但張魯曾經對自己明確表示過,對於權力沒有野心。

劉璋已搶着解釋道:“自黃巾之亂,中平大災後,曾經擁有兩百萬人口的益州,人口也下降到五十餘萬人。境內人口稀薄,所以自吾父管理益州後,便實行聚屯之策,將民衆聚集到巴蜀平原上二十餘個重要城池屯墾駐守。”

“但這些時日來,南中方面突然出現了大量流民。而且這些流民不是漢人,乃南中羣蠻,他們本生活在南中荒山野嶺之中。不知何故突然涌入了巴蜀平原。他們聚集成落,自成一體,自然不會服從我蜀國官衙管束。而且日漸勢大,某擔心有一日,他們終將爲我巴蜀大患啊。”

馮宇思慮幾息,問道:“是否因爲漢人人口驟降,並且收縮屯守,所以他們藉機移居到平原之上?”

劉璋搖頭道:“非也。益州人口早前幾年就如此了,他們若是這個動機早就應該如此了,不會等到近日。而且,樑王有所不知,這些蠻族喜歡居於山嶺之中,此前各任益州官吏,都嘗試過將他們遷移到山外平原居住,皆被拒絕。”

馮宇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只好寬慰劉璋道:“哦,此事確實奇怪。不過季玉不用擔憂。汝非一己之力,汝背後還有整個大漢。至少孤能助你一臂之力。”

……

朝會的日子終於來了。九列車輿先後馳入宛城皇宮。大殿之上,曹操馮宇二人在最前,齊齊向劉協行君臣大禮,山呼萬歲。走完所有朝覲儀式後,方纔各入席位,等待開宴。

劉協此時方纔開口提到正事:“諸卿,此次將汝等召喚到宛都來,除了朕想與諸卿共敘君臣之情外。另有一事想與諸位卿商議。”

聽了劉協此話,曹操已帶頭叩拜道:“陛下這是哪裡話。吾等本都是大漢臣子,蒙受天恩,被封爲王侯之身,此恩縱是粉身碎骨也難以報答。陛下有所詔令,吾等豈敢不從,又何須商議。”

其餘八人也只能跟着附和稱是。劉協連忙讓衆人平身,又語氣平緩的說道:“昔日高祖皇帝有白馬盟誓…”

曹操聽到這,心裡咯噔一下,暗道:“難道要收回我等王侯之實權,只留其名不成?”直到他聽了劉協後面的話,方纔放下心來。

“今日,朕也想效仿高祖,與諸卿斬白馬爲誓,約法四章。謀逆僭越者,天下共擊之.無天子詔令,攻伐他人者,天下共擊之。封國之內有悖逆叛主者,王侯有所求則天下共助之。有外夷來犯者,天下共拒之。”

因爲人口稀少,每個諸侯爲了便於自己的管理,在各自的封國內,都實行將人口集中在幾個重要之地的政策。

即使從一國人口聚集之地到鄰國的另一個人口聚集之地,都隔着至少幾百裡的無人區。這就導致前去攻伐別人,是件成本極爲高昂的事情。

第1138章 撒丁島的馬洛爾第227章 說服孟獲第919章 敵人的默契第508章 興古郡宛溫城第786章 邪馬臺卑彌呼第988章 嚇人的霹靂彈第066章 張諮不能死第583章 角逐彭澤湖第632章 質疑的目光第084章 筑陽的夏天第310章 戈壁之北第506章 窮追不捨第658章 曹丕震怒第966章 鐵軍規·炸膛第152章 火攻壁壘第742章 雞肋第934章 由南向北第821章 撓掠四方第509章 這就是全部了第448章 調動全局第108章 長安城中第740章 纏鬥第604章 再圍宛城第336章 弱肉強食第810章 西河口之圍第760章 總攻在即第450章 擺脫追堵第574章 又回到原點第145章 叛將第575章 防賊放不了千日第287章 江匪來襲第449章 沒時間解釋了第641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821章 撓掠四方第899章 酷刑第061章 血紅的朝霞第214章 博弈第218章 搶先一步第817章 底格里斯河畔的皇宮第856章 大軍出征第309章 會談呂布第392章 兩天時間都不給第490章 二選一今天第二更晚些時第202章 白狼羌第282章 江陵風雲(五)第552章 破關而入第352章 詐降第369章 馬騰之死第894章 刺殺第267章 親自出馬第016章 不明之敵第184章 豹逐第987章 危急時刻第709章 仇首王第513章 唯一選擇第331章 猴神之杖第606章 曹衝的太傅第690章 時機第586章 搜索第720章 近肖古王之死第1021章 金幣的奧秘第094章 伏擊第074章 華雄第124章 意欲遷都第901章 大沼澤第905章 烈焰山丘第952章 北非戰事第498章 來自世家大族的魏使第347章 空中纏鬥第359章 決戰前夕第332章 丘皮蓬的小算盤第1039章 突然浮現的戰船第1043章 墨西拿海峽第380章 連環突襲第642章 玩什麼花樣?第069章 投鼠忌器第895章 代理皇帝第344章 千人斬第224章 蜀江狙擊第999章 赴宴第718章 齊聚慰禮城第555章 剋制之法第828章 夢裡什麼都有第547章 虎爪山第995章 圖什麼第1025章 敏感時刻第243章 尋找王木拉第721章 心戰第944章 沙漠大決戰第294章 生番充軍第413章 上王的決斷第1117章 咽喉要衝第741章 突襲多羅城第968章 隔海對峙第706章 率土之濱與禁海閉關第311章 遠洋者第385章 兩河之地第149章 席捲第389章 想不通的事
第1138章 撒丁島的馬洛爾第227章 說服孟獲第919章 敵人的默契第508章 興古郡宛溫城第786章 邪馬臺卑彌呼第988章 嚇人的霹靂彈第066章 張諮不能死第583章 角逐彭澤湖第632章 質疑的目光第084章 筑陽的夏天第310章 戈壁之北第506章 窮追不捨第658章 曹丕震怒第966章 鐵軍規·炸膛第152章 火攻壁壘第742章 雞肋第934章 由南向北第821章 撓掠四方第509章 這就是全部了第448章 調動全局第108章 長安城中第740章 纏鬥第604章 再圍宛城第336章 弱肉強食第810章 西河口之圍第760章 總攻在即第450章 擺脫追堵第574章 又回到原點第145章 叛將第575章 防賊放不了千日第287章 江匪來襲第449章 沒時間解釋了第641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821章 撓掠四方第899章 酷刑第061章 血紅的朝霞第214章 博弈第218章 搶先一步第817章 底格里斯河畔的皇宮第856章 大軍出征第309章 會談呂布第392章 兩天時間都不給第490章 二選一今天第二更晚些時第202章 白狼羌第282章 江陵風雲(五)第552章 破關而入第352章 詐降第369章 馬騰之死第894章 刺殺第267章 親自出馬第016章 不明之敵第184章 豹逐第987章 危急時刻第709章 仇首王第513章 唯一選擇第331章 猴神之杖第606章 曹衝的太傅第690章 時機第586章 搜索第720章 近肖古王之死第1021章 金幣的奧秘第094章 伏擊第074章 華雄第124章 意欲遷都第901章 大沼澤第905章 烈焰山丘第952章 北非戰事第498章 來自世家大族的魏使第347章 空中纏鬥第359章 決戰前夕第332章 丘皮蓬的小算盤第1039章 突然浮現的戰船第1043章 墨西拿海峽第380章 連環突襲第642章 玩什麼花樣?第069章 投鼠忌器第895章 代理皇帝第344章 千人斬第224章 蜀江狙擊第999章 赴宴第718章 齊聚慰禮城第555章 剋制之法第828章 夢裡什麼都有第547章 虎爪山第995章 圖什麼第1025章 敏感時刻第243章 尋找王木拉第721章 心戰第944章 沙漠大決戰第294章 生番充軍第413章 上王的決斷第1117章 咽喉要衝第741章 突襲多羅城第968章 隔海對峙第706章 率土之濱與禁海閉關第311章 遠洋者第385章 兩河之地第149章 席捲第389章 想不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