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漢中拒曹

至此匈奴全平,姜述命在匈奴之地建郡,以王城爲治地,取名去病郡,命牽招爲太守,派杜遠引本部騎兵駐守,歸併州管轄。又仿烏恆族例,設置養馬場,由太僕置官管理,納匈奴族人於其中爲奴。選五萬匈奴騎兵,以戰功贖身,號爲贖罪營,以萬人爲一營,分爲五營。姜述分出兩營匈奴騎兵趕赴三韓,歸於趙雲轄下,滅三韓後北上攻打高句麗。

匈奴滅族一事震驚天下,鮮卑、丁零、夫餘、羌等周邊異族皆派使者赴洛陽上表稱臣,與漢人爭執莫有敢濫殺者,皆命人通報漢境官府決斷。漢人地位大幅提升,民族自尊心自漢武以來以此時最盛。

幾乎在姜述出兵匈奴的同時,長安出兵攻打張魯。牛輔守潼關,李肅守雍西,曹洪守長安,曹操自領十萬大軍,以戲志才爲軍師,以李催、郭汜、夏侯淳、曹仁等爲將,星夜兼程,殺往漢中。

張魯字公祺,沛國豐人。祖父張陵,在蜀郡造作道書愚弄百姓,從其道者出五斗米,人稱其爲米賊。張陵死後,其子張衡接行其道。張衡死後,張魯復行之。劉焉因與張魯之母私通,授張魯爲督義司馬,與別部司馬張修率兵擊打漢中太守蘇固。蘇固兵弱,遂被張修、張魯擊敗。

張魯因爲其母與劉焉私通,常懷不岔之心,隨張修進入漢中之後,佈道順利,百姓入道者極衆,遂設計殺了張修,佔據漢中,不奉劉焉號令。劉焉有割據益州之心,又有其母說和,使人去漢中與張魯密議,讓張魯殺害過境朝廷使者,以此割斷與朝廷聯繫而自立。後表張魯爲漢中太守。

張魯佔據漢中,以鬼道教民,自號師君。其來學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號祭酒。各設部衆,多者爲治頭大祭酒。其教義爲誠信不欺詐,有病自首其過,大都與黃巾相似。諸祭酒皆作義舍,如今之免費旅館。又置義米肉於義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過多,鬼道輒病之。犯法者,許其三次悔改機會,然後乃行刑。不置長吏,皆以祭酒爲治,民夷便樂之。又教使自隱,有小過者,當治道百步,則罪除;又依月令,春夏禁殺;又禁酒。董卓當政,橫徵暴斂,關西民衆從子午谷奔入漢中者數萬家。流民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其教。漢中因此人口衆多,又多耕地,因此錢糧富足。

卻說曹操興師西征,分兵三隊:前部先鋒夏侯淳;操自領諸將居中;後部曹仁押運糧草。大軍自散關出武都,約定至陽平關下寨。

早有細作報入漢中來,張魯與弟張衛、郡丞閻圃相議,欲舉漢中投降,其弟張衛不肯,道:“漢中最險無如陽平關;可於關之左右,依山傍林,下十餘個寨柵,迎敵曹兵。兄在漢寧,多撥糧草應付。”

羣丞閻圃道:“曹操兵馬雖衆,但漢中有險關可守。今漢中屬益州,若派使入益州求援。益州牧欲自立,使君在漢中隔絕交通,又是脣亡齒寒,若知曹操來攻,必然出兵相助。今可起精兵拒關堅守,再召集道衆,訓練成軍,只須益州兵馬來援,漢中無恙矣。”

張魯依言,以張衛爲主將,大將楊昂、楊任爲副將,起精兵五千,赴陽平關堅守,又讓閻圃火速召集徒衆,練成三萬兵馬,赴陽平關助守。復派從事楊松去益州求援。

張衛引軍馬到陽平關,下寨已定。夏侯淳前軍隨到,聞陽平關已有準備,離關一十五里下寨。是夜,軍士疲睏,各自歇息。忽寨後一把火起,楊昂、楊任兩路兵殺來劫寨。夏侯淳急上得馬,四下裡大軍擁入,長安兵大敗,退見曹操。曹操怒曰:“你行軍多年,豈不知兵若遠行疲睏,可防劫寨?如何不作準備?”欲斬夏侯淳,以明軍法。衆將告免。

曹操次日自引兵爲前隊,見山勢險惡,林木叢雜,不知路徑,恐有伏兵,即引軍回寨。曹操出征之前,詢問知地理者數人,皆言漢中無險可守。到達武都,又詢問降官,亦言漢中無險可守,陽平關雖險,但南北山相隔甚遠,兵不能守。曹操以爲張魯易攻,到了陽平關下,見此地險峻,易守難攻,謂戲志才道:“他人商度,少如人意。若知此處如此險惡,必不起兵來。”

戲志才道:“兵已至此,主公不可憚勞。”

次日,曹操只帶夏侯淳、曹休兩人,到山上去看張衛寨柵。三匹馬轉過山坡,早望見張衛寨柵。曹操揚鞭遙指,謂兩將道:“如此堅固,急切難下!”

言未已,背後一聲喊起,箭如雨發。楊昂、楊任分兵兩路殺來。曹操大驚。夏侯淳大呼曰:“我擋敵賊!文烈善保丞相。”說罷,提刀縱馬向前,力敵二將。楊昂、楊任不能當夏侯淳之勇,回馬退去,其餘不敢向前。曹休保着曹操奔過山坡,前面又一軍到;看時,卻是騎都尉河內人韓浩、中郎將沛國人史渙,聽得吶喊聲震天,故引軍殺來接應。於是殺退楊昂、楊任,救得曹操回寨。操重賞四將。

自此兩邊相拒五十餘日,曹操納勸志才之計,只不交戰。此日曹操傳令退軍,夏侯淳私謂曹操,道:“賊勢未見強弱,主公何故自退耶?”曹操道:“志纔料賊兵每日防備,急難取勝。我以退軍爲名,使賊懈而無備,然後分輕騎抄襲其後,必勝賊矣。”戲志才道:“丞相神機不可測也。”於是令李催、郭汜兩將分兵兩路,各引輕騎三千,取小路抄陽平關後。

曹操引大軍拔寨盡起。楊昂聽得曹兵退,請楊任商議,欲乘勢擊之。楊任曰:“曹操詭計極多,未知真實,不可追趕。”楊昂曰:“公不往,我當自去。”楊任苦諫不從。楊昂盡提軍寨軍馬前進,只留些少軍士守寨。

是日,大霧迷漫,對面不相見。楊昂軍至半路,不能行,權且扎住。卻說李催一軍抄過山後,見重霧垂空,又聞人語馬嘶,恐有伏兵,急催人馬行動,大霧中誤走到楊昂寨前。守寨軍士聽得馬蹄響,只道是楊昂兵回,開門納之。曹軍一擁而入,見是空寨,便就寨中放起火來。五寨軍士,盡皆棄寨而走。比及霧散,楊任領兵來救,與李催戰不數合,背後郭汜兵到。楊任殺條大路,奔回陽平關。楊昂待要回時,已被李催、郭汜兩個佔了寨柵。背後曹操大隊軍馬趕來。兩下夾攻,四邊無路。楊昂率軍突陣,率敗兵逃回陽平關。

兩將到了陽平關,來見張衛。張衛大怒,欲斬楊任、楊昂。兩將道:“皆欲見功,故有此敗。再乞一軍前去挑戰,必斬曹操。如不勝,甘當軍令。”

張衛心道兩將皆勇,若斬之無將可用,此時關外寨子已失,陽平關兵少,甚是難守。道:“暫且記下過錯,日後有錯,合併處罰。”兩將連忙謝過。張衛暗使親兵細問情況,探知此事楊任曾經苦勸,皆爲楊昂之責,此後逢事多問楊任,雖無外面軍寨策應,勉強卻能支持。

川將李嚴奉劉焉將令,引兵兩萬來助。李嚴字正方,南陽人。史上李嚴是蜀國名臣,與諸葛亮並受劉備遺詔輔劉憚;後主劉憚以李嚴爲中都護,統領內外軍事。

張魯聞援軍至,大喜,使人引至陽平關。張衛等迎李嚴入關,細說戰事。李嚴智勇雙全,足智多謀,張衛兩楊諸人與其皆無法相比。陽平關守兵共五萬餘,得李嚴屢次施計,竟然連連小勝,盡復城外關隘。

曹操接連失利,又接到軍報,言姜述統兵大勝匈奴,匈奴合族歸降,與戲志才相議,道:“齊侯降烏恆,取幽州,滅袁紹,今又降伏匈奴,接連取勝,若有神助。我等十萬大軍,平定一郡之地尚難,莫非上天歸命齊侯?”

戲志才道:“烏恆突騎雖勇,然居邊遠之地,兵甲不備,依附漢室日久,對大漢懷有畏懼之心;又因殺害百姓,兩朝共檄文誓滅之,懼禍而合族歸降,非戰之故。其能順利下幽州,大半因劉虞此人,劉虞久掌幽州,各郡縣文武多受其恩。韓馥新任幽州,根基未穩,劉虞又據大義之名,因此振臂一呼,諸郡響應。此劉虞得幽州官民之心,又有大軍在境,各郡因此投靠,非姜述之功。幽州文武,荀諶因族人攸、彧爲洛陽重臣而歸順,長史耿武、別駕閔純、治中李歷皆棄家逃離,西投袁紹,袁紹敗後又投長安。其不投姜述者,實爲姜述用人皆用親信,天下文武多有因此投長安者。袁紹與其相爭,勢力太弱,只有匈奴出兵,諸州皆未及響應,因此被姜述集兵迅速擊敗,滅其主力順勢下幷州。降服匈奴,又是佔得天時地利人和,呼廚泉戰死於代郡,匈奴精銳去了半數。左右兩王爭位,合族分立,不能齊心,最終無奈合作,均有保存實力之心,如何會全力出戰?呼廚泉築城以爲王城,兩王爲爭單于之位,皆不願棄王城失大義,失去以騎兵爭雄之機會。匈奴皆是天生騎士,用於守城,以其短與彼之長而戰,爲取敗之道。合族歸降之日,左賢王尚不能使族人聽令,如何集兵與姜述爭鋒?齊侯數勝,皆能抓住機遇,重兵合擊,一擊必中,不給對方任何機會,因此勢力日固。我軍若不能速下漢中,交兵日久,錢糧更見緊張,日後若是齊侯來攻,再難有取勝機會。”

第344章 清晨傷癡情王詩!第255章 反客爲主第380章 啓程之前收王詩!第59章 讓靖兒歸宗,如何?第186章 祝融抵京第305章 王權時來運又轉!第174章 孫堅問難四皇子!第541章 盧家來弄張家錢?!第494章 兄弟倆靈前交心!第408章 太史家中論神將!第234章 逼退西羌(二)第553章 劉可審理劉曄案!第139章 細腰尚香第565章 受人誘惑的少年!第249章 茶樓遇刺第245章 劉表獻地(一)第558章 十三皇子被奪魄!第379章 不以皇權強壓制!第317章 八大殺手(二)第301章 擊敗鮮卑(一)第110章 黃巾歸心第242章 徵高句麗(三)第116章 黃家謀主黃承彥!第65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44章 剿殺山賊第56章 收服尹禮第383章 征伐中東(一)第152章 生擒妙才(三)第40章 書童孫仁第127章 天下割據第230章 軍隊改制第95章 籌謀陰袁第141章 初出茅廬試身手!第471章 瑪雅人嚇破膽子!第290章 三道亮麗風景線!第129章 烏恆招禍(二)第327章 內外五撥劫書人!第64章 姜鳳女大十八變!第352章 策反敵將第106章 癡心糜貞第268章 攻佔吳郡第65章 新荊初試第498章 這下撞在槍口上!第188章 大喬小喬第426章 逼降羅馬(六)第553章 劉可審理劉曄案!第469章 瑪雅與大齊大戰!第350章 初見長子小念念!第270章 孟雅爆國車蛋蛋!第188章 館舍偶然遇于禁!第239章 創建水軍費周折!第46章 兇手公堂不行禮?!第132章 遼東激戰(一)第551章武陵太守被架空!第354章 周瑜佈局第54章 周瑜爲徒第339章 南疆小國(四)第47章 帝師被逼請辭職!第333章 姜述登基第362章 張寧幫忙第351章 四皇子夫綱不振!第204章 公主倒追第461章 將自己推銷出去!第169章 荀家女被服春藥!第94章 劉晨泡妞真厲害!第386章 提前佈局(二)第461章 將自己推銷出去!第223章 弓如其人第525章 買張試卷給孫堅!第89章 東萊遇刺第147章 恢復幷州(四)第361章 正妻竟然是道姑!第322章 小家碧玉第606章 太守女兒是暗子?!第462章 大七歲的剩女也要!第117章 恢復洛陽(四)第373章 三世家同時遇襲!第323章 兼併西域(一)第352章 聞諸案大發雷霆!第310章 平定南蠻(一)第385章 提前佈局(一)第58章 我會不會懷孕!?第254章 劉範出使第142章 高柳之戰(一)第370章 坦白機密聚人心!第334章 三家合力戰西夷!第84章 南華真人(二)第275章 異族人劫色王詩?第172章 智擒于禁(三)第96章 五禽戲第45章 衛護蔡家第403章 淳于家戰西門家!第335章 公孫紅葉棄天書!第581章 給妹妹指門婚事!第45章 衛護蔡家第444章 教太史夢瑤“練功”!第438章 途經占城見諸人!第214章 約文鴦配合辦案!第413章 令狐家絕處逢生!
第344章 清晨傷癡情王詩!第255章 反客爲主第380章 啓程之前收王詩!第59章 讓靖兒歸宗,如何?第186章 祝融抵京第305章 王權時來運又轉!第174章 孫堅問難四皇子!第541章 盧家來弄張家錢?!第494章 兄弟倆靈前交心!第408章 太史家中論神將!第234章 逼退西羌(二)第553章 劉可審理劉曄案!第139章 細腰尚香第565章 受人誘惑的少年!第249章 茶樓遇刺第245章 劉表獻地(一)第558章 十三皇子被奪魄!第379章 不以皇權強壓制!第317章 八大殺手(二)第301章 擊敗鮮卑(一)第110章 黃巾歸心第242章 徵高句麗(三)第116章 黃家謀主黃承彥!第65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44章 剿殺山賊第56章 收服尹禮第383章 征伐中東(一)第152章 生擒妙才(三)第40章 書童孫仁第127章 天下割據第230章 軍隊改制第95章 籌謀陰袁第141章 初出茅廬試身手!第471章 瑪雅人嚇破膽子!第290章 三道亮麗風景線!第129章 烏恆招禍(二)第327章 內外五撥劫書人!第64章 姜鳳女大十八變!第352章 策反敵將第106章 癡心糜貞第268章 攻佔吳郡第65章 新荊初試第498章 這下撞在槍口上!第188章 大喬小喬第426章 逼降羅馬(六)第553章 劉可審理劉曄案!第469章 瑪雅與大齊大戰!第350章 初見長子小念念!第270章 孟雅爆國車蛋蛋!第188章 館舍偶然遇于禁!第239章 創建水軍費周折!第46章 兇手公堂不行禮?!第132章 遼東激戰(一)第551章武陵太守被架空!第354章 周瑜佈局第54章 周瑜爲徒第339章 南疆小國(四)第47章 帝師被逼請辭職!第333章 姜述登基第362章 張寧幫忙第351章 四皇子夫綱不振!第204章 公主倒追第461章 將自己推銷出去!第169章 荀家女被服春藥!第94章 劉晨泡妞真厲害!第386章 提前佈局(二)第461章 將自己推銷出去!第223章 弓如其人第525章 買張試卷給孫堅!第89章 東萊遇刺第147章 恢復幷州(四)第361章 正妻竟然是道姑!第322章 小家碧玉第606章 太守女兒是暗子?!第462章 大七歲的剩女也要!第117章 恢復洛陽(四)第373章 三世家同時遇襲!第323章 兼併西域(一)第352章 聞諸案大發雷霆!第310章 平定南蠻(一)第385章 提前佈局(一)第58章 我會不會懷孕!?第254章 劉範出使第142章 高柳之戰(一)第370章 坦白機密聚人心!第334章 三家合力戰西夷!第84章 南華真人(二)第275章 異族人劫色王詩?第172章 智擒于禁(三)第96章 五禽戲第45章 衛護蔡家第403章 淳于家戰西門家!第335章 公孫紅葉棄天書!第581章 給妹妹指門婚事!第45章 衛護蔡家第444章 教太史夢瑤“練功”!第438章 途經占城見諸人!第214章 約文鴦配合辦案!第413章 令狐家絕處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