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

話說鄧艾見走了關興,料是出城求援,心知時間緊迫,當即命魏軍即刻攻城。魏軍趁了夜色,吶喊衝鋒,斬木爲梯,往城頭攀去。向寵令漢軍放箭,滾木礌石齊下,魏軍皆折手斷足,倒於城下。攻了一夜,並未有魏軍上城。艾令軍士退下修整,漢軍亦自疲憊不堪,倒在城頭即眠。次日,鄧艾與龐會分兵兩頭攻城,向寵分身乏術,費禕、蔣琬皆上城指揮軍士迎敵,又殺了一日,魏軍死傷千人,撤回營寨。城上漢軍亦戰死數百,生者多帶傷。後主親上城頭慰問軍士,漢軍皆士氣大振,誓死守城。

話說關興離了長安,不敢停留,快馬加鞭直向西涼奔去,這一路不敢下馬,一日一夜不停奔行,已經趕到天水城下,其坐下馬不堪重負,倒地氣絕。興眼見天水城在眼前,大步奔行,直入城門。早有守軍攔住問話,興高聲曰:“我乃龍驤將軍關興也,現長安危急,特來求援。”守軍急報進城內。馬超之子馬承正在天水駐守,聽了來報,急忙請關興進府,興塵土滿面,氣喘吁吁,焦急之色溢於言表。興說了長安被圍之事,要馬承選匹快馬,還有去武威見馬岱求援。馬承曰:“關將軍差矣,武威尚在千里之外,汝若見我叔父之時,恐長安早被魏軍攻破矣。不如小將我帶輕騎先去長安解圍,讓我叔父隨後率大軍跟上。”興大喜,忙問天水有多少人馬?承曰:“西涼人馬,多在武威防備外族,天水有八百騎兵可用。”興大失所望,曰:“這些微人馬到了長安,若杯水車薪,豈不送死乎?”馬承曰:“兵不在多,善戰則強,吾這八百健兒,足可救天子於水火。”興無奈,只得依從。承令親兵去武威送信,教馬岱見信即發兵長安,承挑了一匹快馬與關興,二人並馬而行,率八百騎兵,帶了三日干糧,火速馳援長安。

卻說鄧艾連續攻了三日,都未上長安城頭,然見城頭漢軍日漸稀少,且個個帶傷,心知次日必能攻進長安。於是令軍士休整一晚,次日飽餐戰飯,三軍擂鼓助威,分東西兩面攻打。漢軍防守三日,皆精疲力竭,向寵眼見魏軍再攻,只得打起精神,令兩方軍士防守。艾於後陣高呼曰:“今日若攻入長安,擒了劉禪,人人皆有功勞,吾將奏報司馬丞相,人人皆有重賞!”魏軍士氣大振,甘冒矢石,拼死攻城。漢軍抵敵不住,向寵親上城牆,抱石提木,白刃相拼。然漢軍兵少,顧此失彼,已有魏兵爬上城頭,漢軍不顧傷痛,以死相拼,於城頭戰做一團。艾眼見事成,大喜過望,令魏兵加緊攻城。

突見西邊煙塵大作,一隊軍馬疾馳而來,艾擡眼觀望,只見旗上書斄鄉侯馬,卻是西涼騎兵到了。艾眼見騎兵不足千人,並不懼怕,令二千軍馬迎上阻擊。馬承衝在隊前,謂關興曰:“關將軍,且看我西涼鐵騎如何破敵?!”轉頭大聲曰:“前方五十步,投!”西涼騎兵皆身負數支標槍,聽馬承令,齊齊將手中標槍向前投去。霎時標槍漫天飛舞,似八百條離水蛟龍,張牙舞爪,直撲魏軍。魏軍急舉盾防身,然標槍不比箭矢,沉重鋒利,魏軍盾牌皆被穿透,連人帶盾被釘死於地。魏軍大駭,紛紛走避。西涼馬快,已衝入魏軍陣中,馬承銀槍擺動,中者立撲,身後西涼騎兵皆提刀在手,借馬勢衝斬而過,一時魏軍人頭亂滾,軍陣大亂。承衝過陣勢,又折轉回來再衝,魏軍皆喪膽奔逃,如此三次衝鋒,魏軍二千人已所剩無幾。關興大喜,縱馬上前曰:“西涼鐵騎名不虛傳,前方即是鄧艾,擒了他便可解長安之圍。”馬承更不答話,催馬直衝向前。

卻說鄧艾見了西涼騎兵威勢,心中一驚,忙令軍士結成圓陣自保,數盾相連,標槍便不能入。西涼騎兵來去如風,魏軍亦不能傷之。城上漢軍見有援兵來,皆士氣大振,努力向前,將城頭魏兵殺死。向寵在城頭觀戰,只見西涼騎兵雖少,卻靈若長蛇,一觸即走,不讓魏軍施展兵力。鄧艾也是厲害,將軍士結成圓陣,若千鈞巨龜,無懈可擊,時而伸頭一擊,亦不可小視。兩軍鬥了半日,不分勝負。鄧艾心中焦急,自思西涼鐵騎既至,各路漢軍亦不遠矣,若不速戰速決,必全軍覆沒於此。艾遂令龐會引一軍堵截西涼軍,只需令其馬停,魏軍便可一涌而上勝之。會領命。率一千人迎頭堵截,,西涼騎兵被截,隊伍騷亂,艾立刻指揮兵士殺上混戰,眼見十數人皆被扯下馬來戳死。會正全神指揮圍堵,忽聞身後一聲大喝,急回頭時,只見關興衝開魏兵,已至眼前,會措手不及,被興手起一刀,斜肩帶背,劈爲兩段。魏軍大亂,西涼騎兵遂衝出重圍。鄧艾眼見龐會身亡,知大勢已去,若各地勤王兵至,則難以走脫也,只得令軍士結陣向南退卻,馬承率軍追趕,卻見鄧艾軍陣整齊,雖敗不亂。馬承兵少,遂不敢追,艾率人馬直往宛城退去。

城上向寵見魏軍退卻,大喜,忙令守軍開城門,馬承與關興並馬入城。後主劉禪於未央宮中親自嘉獎二人。加封關興爲車騎將軍,馬承爲安東將軍,西涼鐵騎皆有重賞。當夜於未央宮中飲宴,君臣皆醉。再過兩日,馬岱親率三萬大軍到了長安,眼見後主無憂,便欲回軍,後主尚驚魂未定,堅要留馬承於身邊方自安心。岱遂留一萬兵馬與馬承守衛長安,岱自率軍回武威鎮守。

話說穎水之濱,孔明正與諸將商議徵進,忽報有魏將來降。孔明喚入問之,答曰:“某乃魏國偏將軍鄭文也。近與秦朗同領人馬,聽司馬懿調用,不料懿徇私偏向,加秦朗爲前將軍,而視文如草芥,因此不平,特來投降丞相。願賜收錄。”言未已,人報秦朗引兵在寨外,單搦鄭文交戰。孔明曰:“此人武藝比汝若何?”鄭文曰:“某當立斬之。”孔明曰:“汝若先殺秦朗,吾方不疑。”鄭文欣然上馬出營,與秦朗交鋒。孔明親自出營視之。只見秦朗挺槍大罵曰:“反賊盜我戰馬來此,可早早還我!”言訖,直取鄭文。文拍馬舞刀相迎,只一合,斬秦朗於馬下。魏軍各自逃走。鄭文提首級入營。孔明回到帳中坐定,喚鄭文至,勃然大怒,叱左右:“推出斬之!”鄭文曰:“小將無罪!”孔明曰:“吾向識秦朗;汝今斬者,並非秦朗。安敢欺我!”文拜告曰:“此實秦朗之弟秦明也。”孔明笑曰:“司馬懿令汝來詐降,於中取事,卻如何瞞得我過!若不實說,必然斬汝!”鄭文只得訴告實是詐降,泣求免死。孔明曰:“汝既求生,可修書一封,教司馬懿自來劫營,吾便饒汝性命。若捉住司馬懿,便是汝之功,還當重用。”鄭文只得寫了一書,呈與孔明。孔明令將鄭文監下。魏延問曰:“丞相何以知此人詐降?”孔明曰:“司馬懿不輕用人。若加秦朗爲前將軍,必武藝高強;今與鄭文交馬只一合,便爲文所殺,必不是秦朗也。以故知其詐。”衆皆拜服。孔明選一舌辯軍士,附耳分付如此如此。軍士領命,持書徑來魏營,求見司馬懿。懿喚入,拆書看畢,問曰:“汝何人也?”答曰:“某乃中原人,曾流落蜀中:鄭文與某同鄉。今孔明因鄭文有功,用爲先鋒。鄭文特託某來獻書,約於明日晚間,舉火爲號,望乞都督盡提大軍前來劫營,鄭文在內爲應。”司馬懿反覆詰問,又將來書仔細檢看,果然是實;即賜軍士酒食,分付曰:“本日二更爲期,我自來劫寨。大事若成,必重用汝。”軍士拜別,回到本寨告知孔明。孔明喚張嶷、張翼公付如此如此;又喚馬忠、吳班分付如此如此;又喚魏延分付如此如此。孔明自引數十人,坐於高山之上,指揮衆軍。卻說司馬懿見了鄭文之書,便欲引提大兵來劫蜀營。軍師劉曄諫曰:“丞相何故據片紙而親入重地?倘有疏虞,如之奈何?不如令別將先去,丞相爲後應可也。”懿從之,遂令秦朗引一萬兵,去劫蜀營,懿自引兵接應。是夜二更時分,陰雲四合,黑氣漫空,對面不見。懿大喜曰:“天使我成功也!”於是人盡銜枚,馬皆勒口,長驅大進。秦朗當先,引萬兵直殺入蜀營中,並不見一人。朗知中計,忙叫退兵。四下火把齊明,喊聲震地:左有張嶷、張翼,右有吳班、馬忠,兩路兵殺來。秦朗死戰,不能得出。背後司馬懿見漢寨火光沖天,喊聲不絕,又不知魏兵勝負,只顧催兵接應,望火光中殺來。忽然一聲喊起,鼓角喧天,火炮震地:左有魏延,右有王平,兩路殺出。魏兵大敗,十傷八九,四散逃奔。此時秦朗所引一萬兵,都被蜀兵圍住,箭如飛蝗。秦朗死於亂軍之中。司馬懿引敗兵奔入本營。

正是:靈狐狡詐遇獵手,破計還需智謀人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一回 得天書孔明排兵 助孟達子龍獻計第一回 得天書孔明排兵 助孟達子龍獻計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五回:攻長安王雙斬將 襲涪城李嚴失機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十五回:仲達回兵擊曹爽  權臣入都立新君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十五回:仲達回兵擊曹爽  權臣入都立新君第二回 馬幼常計守街亭 姜伯約大戰張郃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十三回 興土木魏主身隕 反曹魏遼王興兵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十三回 興土木魏主身隕 反曹魏遼王興兵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二回 馬幼常計守街亭 姜伯約大戰張郃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二十六回:說姜維鍾會遭誅 襲建業馬謖奇謀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
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一回 得天書孔明排兵 助孟達子龍獻計第一回 得天書孔明排兵 助孟達子龍獻計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五回:攻長安王雙斬將 襲涪城李嚴失機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十五回:仲達回兵擊曹爽  權臣入都立新君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十五回:仲達回兵擊曹爽  權臣入都立新君第二回 馬幼常計守街亭 姜伯約大戰張郃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十三回 興土木魏主身隕 反曹魏遼王興兵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十三回 興土木魏主身隕 反曹魏遼王興兵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二回 馬幼常計守街亭 姜伯約大戰張郃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二十六回:說姜維鍾會遭誅 襲建業馬謖奇謀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