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

話說李嚴率青軸急速回轉襄陽,正遇陸抗攻城,嚴令水師進攻。抗命吳軍停止攻城,回戰李嚴。嚴指揮水軍,成鋒矢陣型,直衝吳軍核心。雙方船近,漢軍箭發如雨,吳軍以弓箭還擊,漢船衝入吳軍陣中,漢軍跳上吳軍戰船,短兵相接。吳軍善習水戰,漢軍在江面站立不穩,軍士多被吳軍擊殺。嚴令放火燒船,漢軍以火筒擊之,抗令船隊散開,側翼出擊。漢軍操船不若吳軍熟練,吳軍一觸即走,漢軍之船多撞杆被擊翻,軍士落水者不計其數。嚴見勢不妙,急令收縮防守,抗指揮船隻四面出擊,乘狹抵隙,遊而擊之。諸葛恪見勢不妙,忙令漢軍開城殺出,自背後攻敵,抗令周邵帶船隊迎擊諸葛恪,邵帶傷指揮,將恪阻於江上。嚴帶隊衝突,抗指揮水軍緊隨左右,不放嚴進襄陽。嚴大怒,令水軍調轉船頭,直向陸抗坐船衝去,抗亦不接戰,見嚴船來便即退走,待嚴船退又復跟上,嚴怒塞胸膛,卻無可奈何。卻見一隻水軍橫衝而來,卻是姜維率軍,乘了樊城戰船而來,維令水軍直突吳軍側翼,將吳船陣型打亂,嚴軍趁隙而出,和維合在一處,直向襄陽而來。這邊周邵眼見漢軍前後夾擊,忙令船隊移開,李嚴、姜維匯合諸葛瞻、孟達,將船排開,背靠襄陽,向外迎敵。陸抗眼見漢軍匯合,遂令水軍停於江上,周邵曰:“漢軍雖匯合,然其不習水戰,末將願率船二百隻,先殲漢軍水師,再取襄陽。”抗曰:“不可衝動,漢軍船隊所處之地,城中發石可及也,汝若上前,必受上下夾攻,難勝也。況李嚴止帶百條輕舟先回,其大軍還在江上,若待其大軍迴轉,前後夾擊,恐我等皆被其所擒也。”遂令退軍,吳軍衆船調頭,向東駛去。李嚴等人眼見吳軍水師行動如風,進退有矩,皆嘆其水軍厲害,亦不敢追,令漢軍回了襄陽。陸抗水軍方回江陵,就見江面上一片大小船隻駛過,皆向西行,半晌不絕。東吳衆將暗暗心驚,心道若不早回,必被包圍。吳主孫休知陸抗獨拒李嚴大軍,救了建業,大喜過望,重賞江陵將士,加封陸抗爲車騎將軍。

卻說馬謖率軍回了襄陽,向李嚴請料敵不周之罪,嚴曰:“吾乃主帥,尚輕敵冒進,罪不在汝,幸得丞相早料到陸抗多智,派姜維來援,才保得樊城不失。吾即刻修書一封,向丞相請罪。”嚴遂做書一封,令人送於孔明。孔明率大軍在將至許昌,收了李嚴之書看罷,回書一封曰:“李正方莫要心急,亮當初在吳曾見周公瑾操練水軍,實非我輩能望項背也。東吳水師天下無雙,莫可力敵也。崔州平、馬德恆已研製數般水戰利器,不日將送至襄陽,公再率水軍出戰,必可報仇。”令信使送回,嚴觀書大喜,遂令三軍緊守荊襄。

卻說許昌城中,自諸葛亮退兵與曹爽激戰,司馬師即令郭淮出軍攻打陳留,只待擒了曹奐,解除後顧之憂。幸張郃帶兵有方,防守嚴密,郭淮亦不欲真戰,因此交戰月餘,亦攻不下陳留,司馬師大怒,欲親去陳留,治郭淮慢軍之罪。卻見黨均自長安迴轉,言事敗矣,黃皓雖作亂,卻未能殺了劉禪,反被擒斬。司馬師愈添煩惱,又聞劉禪震怒,命諸葛亮率大軍出虎牢關直撲許昌來擒司馬師。師大驚,急召回郭淮,加緊許昌防守。

卻說陳留城中,魏主曹奐聚衆商議,奐曰:“逆賊司馬師數度逼迫於朕,自許昌至陳留,朕皆不得安寧,衆位愛卿有甚良計,能除此賊保朕平安?”太傅辛毗曰:“司馬師勢大,急切難除。何況諸葛亮大兵壓境,令其與師拼個兩敗俱傷,陛下坐收漁利儘可。”尚書陳泰出班奏曰:“曹爽背盟,欲背刺漢軍,已被諸葛亮所斬,曹芳投降,被拘於長安。聽聞諸葛亮令桓範、何晏去河北招降各郡。河北各郡,除文欽乃曹爽死黨,餘皆坐地觀望之輩。文欽已投司馬師而去,不足慮也。若河北爲漢所得,我大魏必四分五裂,無力再與漢爭鋒,今曹芳已滅,大魏只有陛下爲君,陛下宜令人去河北,招降各郡,若河北歸來,則進可攻,退可守,天下歸誰,尚未可知。”奐大喜,問誰願去河北?辛毗曰:“老臣祖居河北,少年時曾遍會河北英豪,老臣願去,憑三寸舌,說得河北歸附。”奐大喜,寫一詔書,如見詔着者順,則升官加爵。毗曰:“臣請張郃將軍隨臣同往,若遇冥頑不靈者,即可斬之。”張郃出班曰:“臣願往,臣數十年未回河北,未知當年河北四庭柱之名還有人知否?”奐大喜,命二人同往。二人只帶三十名親衛,快馬往河北行去。官渡已被漢軍所佔,二人向東自走頓丘港過黃河,直抵平原城。

平原太守崔林,乃崔琰之堂弟,曹丕任爲尚書。林爲人正直,不喜媚上,顧左遷至河北爲平原太守。林乃王經之師也,自經全家爲司馬師所殺,即深恨之。嘗思興兵報仇,卻因兵微將寡,不敢輕動。這日有人報辛毗求見,林忙請進。辛毗進府,開門見山說了來意,林大喜曰:“吾與司馬師不共戴天,若能借陛下之力斬之,則願供驅策。”辛毗大喜。林曰:“數年之前,司馬懿平滅了襄平公孫淵,後造反擒了冀州刺史毋丘儉,將儉壓在北平數年。儉在河北頗得人心,若公能去北平救之,必能有所助力。”辛毗就欲自往,張郃曰:“不勞太傅前往,末將願獨自去往北平,解救毋丘儉。”林曰:“如此甚好,我與太傅可去南皮,自文欽率軍南渡,平原乃田予鎮守,予與我交情頗厚,太傅與我同去,必能收復南皮。”辛毗大喜,與崔林即刻出發趕往南皮。

話說張郃曉行夜宿,到了北平,尋得監牢方位,當晚摸進牢去。守衛欲待叫喊,被郃盡數殺了,開了牢門,將毋丘儉放出,對儉備說詳情,儉大喜,與張郃出了監牢,直奔太守府。太守正在安睡,被張郃闖進府中,一劍斬了。府中大亂,張郃保住毋丘儉到了進了府衙,擊鼓聚衆,言已斬太守,要衆將遵毋丘儉爲首。北平衆將聞聽太守被殺,欲爲之報仇,張郃橫劍大喝一聲:“河北張郃在此,汝等未聞我名乎?哪個願來受死?”衆將早聞張郃大名,聞之皆喪膽,兼之毋丘儉在北平人望極高,衆人皆言願聽儉之令。儉遂接了太守印信,謂張郃曰:“襄平徐邈,薊城樑習,皆我門生也,待我修書與此二人,定能勸其歸附陛下。”張郃大喜,安排了北平之事,即往南皮去尋辛毗。到了南皮,見崔林已說動田予遵曹奐爲主。辛、張二人大喜,辭別崔林,往鄴城而行。進了鄴城,辛毗先做打聽,卻得知前日桓範已至,正在說鄴城太守高柔歸漢。張郃大驚,忙問計辛毗,毗曰:“我二人不若直去求見高柔,將軍扮做我之隨從,令其不加防備。若說得柔歸魏便好。若柔欲投漢,必取我首級獻於諸葛亮,將軍只需擒了高柔,殺了桓範,鄴城便可得也。”郃大喜,遂喬裝改扮做隨從模樣,將長劍藏於袖中,隨辛毗入了太守府。府中高柔正和桓範商談降漢之事,範許以高官厚爵,高柔大喜,應允歸降。忽有人報辛毗求見,柔不知所措,桓範曰:“辛毗此來,定是欲說動將軍歸魏,眼下漢強魏弱,諸葛丞相百戰百勝,若將軍去魏,早晚必死無葬身之地也。”柔問曰:“辛毗已至,如之奈何?不若閉門不見?”範曰:“其即來受死,需怪不得我,將軍只需埋伏下一百刀斧手,摔杯爲號,將毗斬了送至諸葛丞相案前,便是大功一件。”柔大喜,命刀斧手埋伏於側室,令人請辛毗進府。

辛毗昂然而入,張郃緊隨其後,見府內側室人影晃動,呼吸可聞,已知高柔之意。毗冷笑一聲,即開口說柔歸魏,話未及半,屏風後轉出桓範來,大喝一聲:“高柔已歸我大漢,辛毗汝自投虎口!”柔將杯一擲,摔得粉碎,兩旁衝出刀斧手來。刀斧手未及近前,就見張郃大喝一聲,自袖中抽出長劍,縱身上前,一劍將桓範首級斬落於地。高柔大驚,起身欲走,早被郃一腳踢翻,將劍架於頸上。刀斧手見太守被制,皆不敢上前。辛毗淡然取出曹奐詔書,念與柔聽。高柔命玄人手,只得依從,令刀斧手皆退下,跪拜受了曹奐之封。辛毗問清,何晏已去了晉陽說降,,即令高柔兵發晉陽,要捉何晏。晏剛到晉陽,聽聞高柔歸魏,桓範被斬,嚇得心膽欲裂,趁夜逃出晉陽,迴轉長安。晉陽太守遂亦歸魏,自此河北諸郡皆歸曹奐統屬。

正是:誰問老將能飯否?翻雲覆雨定乾坤。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第五回:攻長安王雙斬將 襲涪城李嚴失機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一回 得天書孔明排兵 助孟達子龍獻計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第十三回 興土木魏主身隕 反曹魏遼王興兵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一回 得天書孔明排兵 助孟達子龍獻計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十三回 興土木魏主身隕 反曹魏遼王興兵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十五回:仲達回兵擊曹爽  權臣入都立新君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二回 馬幼常計守街亭 姜伯約大戰張郃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二十六回:說姜維鍾會遭誅 襲建業馬謖奇謀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
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第五回:攻長安王雙斬將 襲涪城李嚴失機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一回 得天書孔明排兵 助孟達子龍獻計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第十三回 興土木魏主身隕 反曹魏遼王興兵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一回 得天書孔明排兵 助孟達子龍獻計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十三回 興土木魏主身隕 反曹魏遼王興兵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十五回:仲達回兵擊曹爽  權臣入都立新君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二回 馬幼常計守街亭 姜伯約大戰張郃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二十六回:說姜維鍾會遭誅 襲建業馬謖奇謀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