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

話說後主劉禪進了後宮,宦官黃皓說大禍將至。黃皓不知哪裡人氏,自幼入宮服侍劉禪,其心思機巧,口若塗甘,禪甚愛之,授之黃門丞,早晚出入必隨左右。自後主駕臨長安,皓更是權勢熏天,朝中多有巴結奉承者,現爲中常侍之職。前日有魏人黨均求見,以金珠贈黃皓,教其於後主面前說孔明將反,皓貪其財物,遂應之。

後主聽聞黃皓言語,忙問禍從何來?皓曰:“諸葛丞相率傾國之兵在外,若是登高一呼,舉兵反叛,天下又有誰能當之?”禪笑曰:“諸葛丞相乃千古聖賢,絕無反心也,其帶兵數十年,若反亦不待今日也。”皓曰:“昔日不反,未必今日不反。向日丞相家小皆在帝都,其投鼠忌器也。去歲諸葛丞相之妻黃氏亡故,月前丞相之子諸葛瞻亦隨馬承出征洛陽,現今其父子皆在一處,恐不日即反。”禪沉思半晌曰:“昔日父皇崩於白帝城,曾言丞相可代吾爲君,若其有反心,又豈會待到今日?”皓曰:“此一時,彼一時也,昔日老臣俱在,丞相若反,必羣起攻之。現滿朝文武只知丞相,不知陛下也,雖霍光、王莽不能比也。陛下宜自思量。”禪半晌無語。

次日,禪昭董允入見,命其做詔令孔明星夜入朝。允大驚,忙問其故,禪不答,只催允速速擬詔。允無奈,只得擬旨,未半,借更衣之由出殿,便即疾走,尋得費禕,蔣琬,一同上殿來見後主。幾人細問緣由,後主無奈曰:“諸葛丞相久在邊庭,數年不還師,恐勞軍士,故詔回朝,別無他意。”費禕曰:“丞相已得洛陽,收復中原指日可待,怎能半途而廢?此必反間之計矣。”後主推脫曰:“非是他人言說,實乃朕之願也。”蔣琬曰:“陛下曾記否,昔日魏國散佈謠言,欲害丞相,子龍將軍回蜀力諫而亡,方有今日江山社稷,若當年丞相回蜀,陛下今日豈能坐鎮未央宮中?願陛下念子龍在天之靈,以漢室江山爲重。”後主聞得趙雲之名,憶及前事,垂下淚來,曰:“此皆黃皓之言,朕誤信之。”三人大怒,即刻傳黃皓至殿前責之,皓匍匐餘地,叩首請罪,費禕欲斬黃皓,禪苦勸求免,董允曰:“若不殺之,亦不能留於陛下身旁,必逐出宮外。”禪不捨,求少待數日,令皓交接宮中諸事,再逐不遲。三人無奈,只得應允。

卻表黃皓下得殿去,汗溼重衣,深恨費禕等人,回得家中,黨均來見,皓將殿上之事告知。黨均曰:“以公之能,居於宮中爲宦,實乃明珠暗投也。我已聯絡長安城中數人,不若即刻興兵,殺進宮去,斬了劉禪,我等遵公爲皇帝,豈不美哉?”黃皓心動曰:“宮門在我手中,若兵來,我即開門迎之,誰人可領兵入宮?”均曰:“我近日遊說長安,中書舍人陳袛,前軍都尉苟安,皆願起事,可定於明日夜間二更時分,我等率軍至宮門外,公開門放入,待殺了劉禪,江山則盡在公之掌握。”皓大喜,自去準備。

次日夜間,陳袛、苟安領心腹家將數百人,至未央宮西門,黃皓開了宮門,數百人一擁而入,逢人便殺。宮內一片大亂,宮人死傷極多,哭喊聲傳至宮外。劉禪正在安寢,忽聞宮中殺聲震天,哭聲動地,急忙起身時,有宮人渾身是血,帶傷而來,告知劉禪有反賊進宮殺入。禪大駭,兩股戰戰,邁步不得。耳聽殺聲漸近,有數名宮人逃至,架起劉禪往後便走。皇宮後門,有侍衛聞得殺聲,欲進宮護駕,然宮門緊鎖,侍衛束手無策。侍衛牛尚,乃襄陽魏軍戰俘,後主愛其才,升爲護衛,其面目被火焚燬,戴鐵面具遮擋,衆皆呼爲鐵面人。牛尚曰:“事急也,宮門不開,隨我越牆進宮,保護陛下。”隨即搭人梯,止五六人進了宮內,餘人攀爬不上,去尋墊腳之物。衆侍衛進了宮,直向皇帝寢宮行去,但見寢宮空無一人,侍衛慌亂中,牛尚見地下有血跡,忙喚衆人尋血跡而出,於宮中東南角尋到劉禪。十數名宮女宦官圍住劉禪瑟瑟發抖,禪嚇得縮做一團,牛尚忙上前扶起。就聽殺聲漸近,數十名宮人哭喊連天,跌跌撞撞奔來,後面十數人手持利刃追來,只幾步間,數名宮人已被殺死在地。牛尚大喝一聲,提劍上前,和刺客戰在一處,衆侍衛齊上,敵住刺客。牛尚勇猛非常,帶領衆侍衛將刺客殺盡。禪大喜,上前握住尚手,不肯放鬆。宮人言道刺客尚有數百人,於宮中殺戮,正說話間,太子劉璿,北地王劉諶亦逃至此處,言道數名皇子已遭不測。禪顧不得悲傷,便欲逾牆而走,尚止之曰:“不知刺客何人,亦不知牆外有無刺客,陛下若離了我等,恐更入險地。”禪遂不敢動,衆人皆六神無主,只是求牛尚救命。尚曰:“我等侍衛只有五人,爲今之計,唯有令宮人持械,聽吾號令,若退得刺客,方能不死。”衆宮人只得依從,皆四處尋得一些棍棒掃帚,持在手中,渾身顫抖。尚令衆人退至牆角,布成圓陣,互相支撐,五名侍衛在外。不多時,已有數十刺客殺至,見劉禪在此,皆大喜,奔上前來便斬。尚大喝一聲,敵住正面數人,刺客欲待進圈,宮人皆死命抵擋,棍棒齊下,數名刺客被打得兵刃脫手,急忙退出,宮人只有兩人輕傷。宮人皆士氣大振,吶喊上前,幾名刺客被打翻於地,被亂棍擊殺。北地王劉諶頗有勇氣,提劍上前和侍衛並排戰住刺客,牛尚帶人奮力拼殺,又殺了十數人,殺聲卻又引來百餘名刺客。尚指揮宮人收縮防守,地勢狹窄,刺客人雖多卻施展不開,一時雙方殺得難解難分。

卻說宮外見宮中失火,有人急報於衆大臣,費禕、董允,蔣琬、向寵、魏延等急忙率侍衛來至宮門,只見宮門緊閉,延一劍劈斷門鎖,率人衝進宮來,眼見宮內屍體遍地,鮮血橫流,延大驚失色,忙四處尋找後主。只見一人正指揮刺客殺人,識得乃都尉苟安,延暴喝一聲,提劍而上,殺入刺客羣中,手刃數十人,殺至苟安面前。苟安嚇得心膽欲裂,回身要走,延一劍將苟安斬爲兩段。刺客見死了首領,皆四散奔逃,向寵帶侍衛追捕。延尋着殺聲到了劉禪之處,眼見刺客攻打正急,已有十數名宮人身首異處,餘皆持棒死戰,五名侍衛死了三人,只牛尚和一名侍衛在勉力支撐,劉諶身被數創,尚自舉劍抵抗。延大喝一聲,揮劍殺入刺客羣中,真若虎入羊羣一般,頃刻間連殺數十人,刺客皆驚,倉皇逃跑,正遇上向寵帶侍衛來,將刺客一網成擒。劉禪見了魏延,方纔放心,抓住魏延手臂,滿面淚流,脣齒打顫,語不成話。向寵忙令侍衛護了後主及皇子先回宮中,魏延問清方纔形式,知全靠牛尚支持,延大喜極贊之。

就見費禕、蔣琬引侍衛至,言道中書舍人陳袛亦爲刺客,已被捉了,陳袛招出黃皓乃宮中內應。衆人遍尋黃皓不見,卻不知皓見勢不妙,早已跑出宮去,皓帶了數名心腹之人,直奔長安北門。皓知夜晚城門關閉,便想出一條毒計,令手下在長安城中放火,只待長安一亂,便可出城。幾人分開,四處放火,當夜有北風勁急,火借風勢,直燒得長安城紅透半天。百姓皆哭爹喊娘,四處逃竄。衆大臣正在宮中商議刺客之事,忽見宮外大火映天,只得讓魏延留在宮中護駕,衆人忙出宮指揮救火。只見城中房屋多被點燃,百姓亂走亂奔,多人相互踐踏而死。蔣琬忙令開城門放百姓出城,費禕曰:“不可,此必是刺客渾水摸魚之計,若開了城門,刺客必混於百姓間逃遁,或有城外刺客趁機進城。”遂命向寵,讓軍兵一面救火,一面安慰百姓,百姓見有人疏導,漸漸不慌,皆立於空曠之地觀看火情。天色將明,火勢才消。向寵令人統計,凡燒死踏死者三百餘人,房屋被毀無數,百姓皆嚎哭不已。

向寵命人仔細搜索,在百姓羣中抓出黃皓及及黨羽數人。百姓知此爲放火之人,皆上前拳打腳踢,寵令人將黃皓押走,餘人皆被百姓毆死。話說後主劉禪歇了一夜,驚魂方定,上殿見了羣臣。得知擒了刺客主謀,忙令帶上殿來,侍衛押解陳袛、黃皓進殿,禪手指二人,氣得手足發顫,半晌言語不得。費禕令其招供,二人言道乃黨均挑撥,令其行刺,再找黨均時,已遠遁多時也,方知乃魏國之人。後主大怒,令將所擒刺客盡數斬首於市,陳、黃二人押至東市凌遲,長安百姓扶老攜幼去東市觀刑,皆拍手稱快!

正是:萬民切齒歸地府,鬼差拿來進油鍋。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二回 馬幼常計守街亭 姜伯約大戰張郃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二十六回:說姜維鍾會遭誅 襲建業馬謖奇謀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五回:攻長安王雙斬將 襲涪城李嚴失機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一回 得天書孔明排兵 助孟達子龍獻計第二回 馬幼常計守街亭 姜伯約大戰張郃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五回:攻長安王雙斬將 襲涪城李嚴失機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十三回 興土木魏主身隕 反曹魏遼王興兵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二十六回:說姜維鍾會遭誅 襲建業馬謖奇謀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五回:攻長安王雙斬將 襲涪城李嚴失機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十三回 興土木魏主身隕 反曹魏遼王興兵
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二回 馬幼常計守街亭 姜伯約大戰張郃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二十六回:說姜維鍾會遭誅 襲建業馬謖奇謀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五回:攻長安王雙斬將 襲涪城李嚴失機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一回 得天書孔明排兵 助孟達子龍獻計第二回 馬幼常計守街亭 姜伯約大戰張郃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五回:攻長安王雙斬將 襲涪城李嚴失機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十三回 興土木魏主身隕 反曹魏遼王興兵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二十六回:說姜維鍾會遭誅 襲建業馬謖奇謀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五回:攻長安王雙斬將 襲涪城李嚴失機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十三回 興土木魏主身隕 反曹魏遼王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