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

話說後主劉禪躲過生死大劫,猶自驚魂未定,思黃皓之叛,猶自切齒不已。魏延表奏侍衛牛尚勇猛深沉,救天子於危難,宜嘉獎之。後主憶起昨夜之事,遂重賞牛尚,封尚爲武衛將軍,郎中令,引領侍衛保衛宮闕。禪怒曰:“此次宮闈之亂,皆因魏國司馬師之計,幾乎損朕性命,令朕三名皇子歿於賊手,實是可恨至極,速速下旨,令丞相發兵許昌,斬司馬師首級獻於朕看。”費禕等見後主發怒,亦不好再勸,只得擬旨。旨意送至洛陽,孔明覽罷,心道好險,若後主遇難,雖百死無以贖罪也。遂傳令,諸葛瞻率三千軍馬,送魏主曹芳至長安。孔明自領兵二十萬,兵發許昌。

且說魏主曹芳至長安時,後主劉禪令帶曹芳上殿。禪責曹芳曰:“汝曹家廢漢自立,抗拒天兵,荒淫無道,廢賢失政,又使人刺朕,實當誅戮。”芳嚇得面如土色曰:“刺客之事,實不知也,乃司馬師所爲,師亦欺我,求陛下恕罪”。文武皆奏曰:“魏主曹芳實與刺客無關,其既失國紀,幸早歸降,宜赦之。”禪乃罷,封芳爲安樂公,賜住宅,月給用度,賜絹千匹,僮婢百人,芳謝恩出殿。禪重賞諸葛瞻,賜宅邸,瞻曰:“臣不圖功名,但願與臣師馬鈞研製機關之術,求陛下賜銅、鐵千斤,匠人百名足矣。”後主大喜,令瞻自去庫中領取。

且說襄陽李嚴,聞聽漢軍大勝,取了洛陽,便欲攻取東吳。嚴令荊州衆將皆來襄陽商議,諸葛恪、孟達、馬謖、關興等皆至荊州商議。嚴曰:“欲取東吳,必先下江陵,陸抗小兒死守江陵,我軍如何取之?”馬謖曰:“陸抗之能,實不在乃父之下,我軍數度攻江陵而不能下之,吾以爲應繞過江陵,順江而下,直攻建業,抗必出軍相救,我軍於途中埋伏,抗可破之。此乃調虎離山之計。”嚴曰:“此計甚妙,若抗不出擊,我軍可一鼓作氣,直下建業,滅吳可期。”謖曰:“然也,將軍可派一軍埋伏於江陵城外林中,待抗領兵出城,即可趁虛取城。”嚴大喜,令孟達領軍埋伏於江陵城外,見機取城。嚴傳信於孔明,言攻東吳之事,自領荊州水軍十萬,戰船八百條,順江而下,直取建業。

話說孔明方離洛陽,出了虎牢關正往許昌行軍,見李嚴之信心中一驚,忙聚左右商議。王平曰:“李正方此計甚妙,將陸抗騙離江陵,抗必爲所擒。”孔明曰:“非也,此必馬謖之計,謖只知兵書,不善應變,此計瞞不得能人。這陸抗有乃父之能,數敗我軍,焉能不識此調虎離山之計?若其將計就計,反攻荊州,則荊州不保也。”馬承出班曰:“末將願率西涼鐵騎馳援荊州。”孔明曰:“荊州多水路,恐騎兵施展不開,況且此地離荊州遠矣,汝若趕到,恐怕荊州已失。”遂令人快馬傳信於宛城,令姜維火速發兵,去戰陸抗。

話說陸抗鎮守江陵,有人急報,李嚴率水軍十萬,跨過江陵,直撲建業。衆將皆大驚失色,部將周邵曰:“將軍宜速發兵,吾願領水師追趕李嚴船隊,於長江之上與漢軍決一死戰。以解建康之危。”邵乃周泰之子,勇猛剛勁,頗有父風。抗沉思不語,衆將大急,皆催促發兵。半晌,抗擡首曰:“不可發兵追漢軍水師,此必李嚴之計也,欲引誘我軍出城,漢軍必有伏兵襲取我江陵,江陵一失,則我江東危矣。”邵曰:“莫不成見死不救,坐看漢軍攻打建康不成?”抗曰:“爲今之計,只有揮軍西進,直指荊襄,李嚴大軍在外,荊襄空虛,若取之,則江南盡歸我東吳。若不得,亦可逼李嚴退兵,建康之危自解。”衆將大喜,邵曰:“吾願爲先鋒,去取襄陽。”抗曰:“且不忙去襄陽,江陵之外,必有伏兵,需如此如此……”

卻說孟達奉了李嚴軍令,埋伏於江陵之外,這日只見江陵城門開處,涌出無數軍兵,高舉陸抗大旗,上了戰船,便往東行去。達大喜,令漢軍準備,待到夜半時分,達自思陸抗已去遠,命軍士銜枚裹蹄,潛奔江陵。到得城下,眼見城頭一片漆黑,無人防守,達令軍士爬城,數十漢軍上城,即不知所蹤,達正自猶疑,突然城上燈火大亮,拋下數十物來,達視之,乃適才漢軍首級也。達大驚,就見城上陸抗探出身來曰:“孟達將軍久違矣,抗在此恭候多時!”達驚駭不已,正不知所措,就見東邊殺出一直軍馬,正是日間出城之軍,爲首之將乃周邵也。達忙令漢軍結陣抵禦,陸抗亦開城殺出,兩面夾擊,漢軍大亂,兼之城上亂箭射下,漢軍死傷無數。達忙令撤軍,周邵銜尾追殺,漢軍倉皇無措,丟盔棄甲而逃。抗令周邵追趕孟達,只教將其往北趕去,莫回襄陽。抗自領大隊人馬,乘船逆流而上,直奔襄陽而去。

話說李嚴率大軍出征,諸葛恪代李嚴防守襄陽,這日突有人急報,江上來了戰船無數,皆打着江陵陸抗旗號。恪大驚,忙上城觀看,只見江面之上,戰船密佈,吳兵皆吶喊而來。恪忙令漢軍上城防守,一面令人飛鴿傳書,急報李嚴回救。襄陽大軍皆隨李嚴出征,城中止留一萬漢軍。陸抗令軍士扯滿風帆,順水道直至襄陽城下。漢軍亂箭射下,抗令架起石炮,打將上去。只見亂石紛飛,中者皆筋骨俱斷,漢軍急忙躲避。吳兵趁勢爬城,恪忙令軍士以滾木礌石砸下,吳軍不能前進,東吳軍士在船上放箭,漢軍中箭者數百人。吳軍趁勢搶城,於船上架起雲梯,吳軍爭先恐後登上。恪令漢軍將火油倒下,只見烈焰熊熊,將雲梯盡數燒燬,城下戰船亦被燒數條。抗忙令餘船後撤,以矢石攻城,諸葛恪防守嚴密,吳軍不能前進。次日,孟達領軍敗回,恪開北門放入,達曰中了陸抗之計,損兵折將而回,恪眼見漢軍日少,且多帶傷,憂煩不已,只盼李嚴早回。

第三日上,襄陽城未被攻下,周邵大急曰:“襄陽如此堅固,恐李嚴不日即回,末將願領一隊敢死軍拼死攻城!”抗曰:“不可,這諸葛恪曾爲我父之副都督,深明兵法,曉通戰術,我軍急切難下襄陽,若強攻,徒增傷亡爾,不若圍了襄陽,北攻樊城,恪若出援則擊之,若不出,則先取樊城。”邵大喜,領了一半吳軍去攻樊城。諸葛恪與孟達在城上望見,大驚失色,達曰:“樊城兵微將寡,恐難支撐,吾願率軍去援樊城。”達遂率水軍出城欲往北上,陸抗見有軍出,即令水軍攻上,漢軍不習水戰,被吳船團團圍住,以箭射之,達令以連弩還擊,雙方於江上僵持不下。諸葛恪於城上見孟達被圍,忙令軍士放箭支援,但見吳軍已近樊城,恪心中大急,卻無法可施。周邵大軍開至樊城下,令軍士攻城,樊城守軍雖奮力抵抗,然兵士太少,顧此失彼,西門城頭已被吳軍攻上,漢軍與吳軍在城頭死戰不退,周邵見了大喜,命吳軍皆往西城進攻。正在緊要關頭,就見城北忽然殺出一支漢軍,卻是姜維領軍到了。

卻說宛城姜維接了孔明急信,立刻點起一萬五千輕騎,日夜兼程,趕往荊州,這日到了樊城,只見吳軍大舉圍城,西城已被吳軍登上。維令軍士擂鼓,自率騎兵如飛趕至,西城之下,周邵正指揮吳軍攻城,忽一隊漢軍殺到,吳軍猝不及防,被衝得大亂,城上漢軍見援軍到了,士氣大振,將登城吳軍殺下城來。城下週邵拍馬舞刀,來戰姜維,維挺槍相迎,二人刀來搶往,大戰三十回合,姜維這杆槍,上下翻飛,神出鬼沒,邵應接不暇,手忙腳亂。維大喝一聲,一槍刺中周邵左肩,邵翻身落馬,被親衛拼死救回。維趁勢掩殺,吳軍大敗,直退回江邊,上了戰船退回襄陽。邵帶傷而回,謂抗曰漢軍來援,姜維勇不可當,抗正自思慮,忽見東面江上數百艘戰船乘風而來,正是李嚴聞訊趕回。

卻說李嚴自接了諸葛恪求援之信,大驚失色,忙與馬謖商量,謖頓足曰:“陸抗識破我計也,抗用圍魏救趙之計,令我軍不得不回防襄陽,此皆我之失也,望將軍懲處。”嚴曰:“休言懲處,吾亦未料到陸抗有此膽略,眼下必速回襄陽,若襄陽一失,則荊州難保也。”嚴遂下令,三軍掉頭,嚴親率快船百餘艘,當先回返,令馬謖率大隊跟上。陸抗見了李嚴船隊,即令攻城部隊撤下,皆上戰船,迎漢軍戰船而上,雙方船隊於江上排開,即有一場大戰。

正是:陸郎聰慧施妙計,長江水戰見雌雄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十三回 興土木魏主身隕 反曹魏遼王興兵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五回:攻長安王雙斬將 襲涪城李嚴失機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十五回:仲達回兵擊曹爽  權臣入都立新君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二十六回:說姜維鍾會遭誅 襲建業馬謖奇謀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十五回:仲達回兵擊曹爽  權臣入都立新君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一回 得天書孔明排兵 助孟達子龍獻計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二十六回:說姜維鍾會遭誅 襲建業馬謖奇謀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十五回:仲達回兵擊曹爽  權臣入都立新君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二十六回:說姜維鍾會遭誅 襲建業馬謖奇謀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
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十三回 興土木魏主身隕 反曹魏遼王興兵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五回:攻長安王雙斬將 襲涪城李嚴失機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十五回:仲達回兵擊曹爽  權臣入都立新君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二十六回:說姜維鍾會遭誅 襲建業馬謖奇謀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十五回:仲達回兵擊曹爽  權臣入都立新君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一回 得天書孔明排兵 助孟達子龍獻計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二十六回:說姜維鍾會遭誅 襲建業馬謖奇謀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十五回:仲達回兵擊曹爽  權臣入都立新君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二十六回:說姜維鍾會遭誅 襲建業馬謖奇謀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