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

話說孔明得了陳倉,又驅兵取了建威。後面蜀兵陸續進發。後主又命大將陳式來助。孔孔明聚衆言曰:“吾自出祁山,連戰連勝,今又到此,吾料魏人必依舊戰之地,必以兵拒守;吾觀陰平、武都二郡,與漢連接,若得此城,亦可分魏兵之勢。何人敢取之?”姜維曰:“某願往。”王平應曰:“某亦願往。”孔明大喜,遂令姜維引兵一萬取武都,王平引兵一萬取陰平。二人領兵去了。

再說張郃回到長安營寨,見曹真曰:“陳倉已失,郝昭已亡,散關亦被蜀兵奪了。今孔明分道進兵。”真大驚曰:“若如此,長安以西皆不保也!”乃令郭淮率張郃,孫禮兵起十萬,去取陳倉。一面上表入洛陽告急。

卻說魏主曹睿設朝,近臣奏曰:“陳倉城已失,郝昭已亡,諸葛亮又出奇謀,散關亦被蜀兵奪了。”睿大驚。忽又奏滿寵等有表,說:“東吳陸遜兵敗涪城,已退回荊州也。”睿聞知兩處危急,舉止失措,甚是驚慌。即召司馬懿商議。懿奏曰:“以臣愚意所料,東吳新敗,陸遜臥病,陛下不必防吳,只須防蜀。”睿曰:“卿真高見!”遂封懿爲大司馬,率諸路軍馬去援曹真。

卻說孔明取了隴西各城,唯馮翊,扶風兩城未下,遂令魏延姜維去取馮翊。馬謖自請去取扶風,孔明止之曰:“扶風吾自去取之,此城有我故人在也,吾但憑三寸不爛之舌,便可下此城。”

卻說孔明到了扶風城下,坐於車上,由兵士推往城下,仰首曰:“速喚崔鈞來此,曰舊人到也。”不一刻,一人身穿道袍,面如冠玉,三縷長髯。上城指孔明喝道:“村夫,安敢賺吾城池?”孔明指城上曰:“死卒,還不早降?”二人齊聲大笑。崔鈞遂命開城門,孔明率軍入城。二人坐於府中,執手大笑。崔鈞字周平,與石廣元,孟公威,徐元直,皆爲孔明密友。幾人常在隆重吟詩作對,講古論今。後徐庶中程昱之計,到了曹操營中入仕。孔明出山事先主劉備,餘人皆出仕於魏。崔州平爲扶風太守。因其父崔烈買官,鈞不齒,稱父有銅臭。崔烈遂舉杖擊之,罵鈞爲“死卒”,言其不孝。孔明方以“死卒”謔之。二人談論良久,孔明以天書之事告知,崔鈞奇之曰:“不合上天真要復興大漢乎?自曹丕篡漢,吾嘗恨之,聞汝長驅直進,取了長安。思汝必來取隴西諸郡,只待汝來,爲汝引薦一異人也!有此人相佐,必可一統天下,復興漢室,成光武之功也。”孔明奇道:“以君之才,尚呼之爲異人,莫非其人才不下於汝?”鈞笑曰:“吾之才如何能與此人想較?此人之才,小可抵千軍萬馬,大可翻江倒海,改天換日。”孔明驚曰:“真有此仙人忽?若非吾知汝素無大言,恐疑汝相戲忽!”崔鈞笑曰:“此人姓馬名鈞,字德衡,扶風本地人也,幼時家貧,口吃訥言,然心有錦繡,精於巧思,曾做水車,讓本地農戶用水無憂矣。尤擅改進兵械,若得此人,勝於十萬雄兵也。”孔明大喜,忙請崔鈞帶路,親自去馬鈞府上延請。馬鈞久聞孔明之命,願以身報之。三人遂回府秘議,徹夜不眠。次日,魏延姜維來扶風交令,已取下馮翊。孔明重賞二人,留兵防守,自帶衆人回了長安。

時正值金秋,隴上麥熟,孔明欲使人割麥,然張郃,孫禮日夜襲擾,姜維兵到即走。如此數日,眼見麥熟,卻無法割取。孔明得知,自引諸將並三軍望隴上而來。前軍回報說:“張郃引兵在此。”孔明即沐浴更衣,推過一般三輛四輪車來,車上皆要一樣妝飾。當下令姜維引一千軍護車,五百軍擂鼓,伏在上邽之後;馬岱在左,魏延在右,亦各引一千軍護車,五百軍擂鼓。每一輛車,用二十四人,皁衣跣足,披髮仗劍,手執七星皁旙,在左右推車。三人各受計,引兵推車而去。孔明又令三萬軍皆執鐮刀、馱繩,伺候割麥。卻選二十四個精壯之士,各穿皁衣,披髮跣足,仗劍簇擁四輪車,爲推車使者。令關興結束做天蓬模樣,手執七星皁幡,步行於車前。張郃軍兵見之大驚,不知是人是鬼,郃自出陣視之,只見孔明簪冠鶴氅,手搖羽扇,端坐於四輪車上;左右二十四人,披髮仗劍;前面一人,手執皁幡,隱隱似天神一般。郃驚曰:“不合又是孔明作怪也!”遂撥二千人馬分付曰:“汝等疾去,連車帶人,盡情都捉來!”魏兵領命,一齊追趕。孔明見魏兵趕來,便教回車,遙望蜀營緩緩而行。魏兵皆驟馬追趕,但見陰風習習,冷霧漫漫。盡力趕了一程,追之不上。各人大驚,都勒住馬言曰:“奇怪!我等急急趕了三十里,只見在前,追之不上,如之奈何?”孔明見兵不來,又令推車過來,朝着魏兵歇下。魏兵猶豫良久,又放馬趕來。孔明覆回車慢慢而行。魏兵又趕了二十里,只見在前,不曾趕上,盡皆癡呆。孔明教回過車,朝着魏軍,推車倒行。魏兵又欲追趕。後面張郃自引一軍到,傳令曰:“孔明善會妖法也。衆軍不可追之。”只見一隊兵馬殺到,蜀兵隊裡二十四人,披髮仗劍,皁衣跣足,擁出一輛四輪車;車上端坐孔明,簪冠鶴氅,手搖羽扇。郃大驚曰:“方纔那個車上坐着孔明,趕了五十里,追之不上;如何這裡又有孔明?怪哉!怪哉!”言未畢,右勢下戰鼓又鳴,一彪軍殺來,四輪車上亦坐着一個孔明,左右亦有二十四人,皁衣跣足,披髮仗劍,擁車而來。郃心中大疑,回顧諸將曰:“此必神兵也!”衆軍心下大亂,不敢交戰,各自奔走。正行之際,忽然鼓聲大震,又一彪軍殺來:當先一輛四輪車,孔明端坐於上,左右前後推車使者,同前一般。魏兵無不駭然。

張郃不知是人是鬼,又不知多少蜀兵,十分驚懼,急急引兵奔入回長安大寨,對曹真郭淮細言此事,二人亦奇之。此時孔明早令三萬精兵將隴上小麥割盡,打曬去了。恰孫禮回軍,於路捉得一蜀兵,來見曹真。真問之,其人告曰:“某乃割麥之人,因走失馬匹,被捉前來。”真曰:“前者是何神兵?答曰:“三路伏兵,皆不是孔明,乃姜維、馬岱、魏延也。每一路只有一千軍護車,五百軍擂鼓。只是先來誘陣的車上乃孔明也。”真仰天長嘆曰:“孔明有神出鬼沒之機!”副都督郭淮曰:“現下蜀兵多在長安,隴右只諸葛亮引數萬人去割麥,現在滷城打麥,可以擊之。”真言孔明妝神之事。淮笑曰:“只瞞過一時,今已識破,何足道哉!吾引一軍攻其後,公引一軍攻其前,滷城可破,孔明可擒類。”懿從之,遂分兵兩路而來。

卻說孔明引軍在滷城打曬小麥,忽喚諸將聽今曰:“今夜敵人必來攻城。乃命姜維、魏延各引二千兵,伏在東南、西北兩處;馬岱、馬忠各引二千兵,伏在西南、東北兩處,曰:“只聽炮響,四角一齊殺來。”四將受計,引兵去了。孔明自引百餘人,各帶火炮出城,伏在麥田之內等候。

卻說曹真自引兵徑到滷城下,日已昏黑,乃謂諸將曰:“若白日進兵,城中必有準備;今可乘夜晚攻之。此處城低壕淺,可便打破。”遂屯兵城外。一更時分,郭淮亦引兵到。兩下合兵,一聲鼓響,把滷城圍得鐵桶相似。城上萬弩齊發,矢石如雨,魏兵不敢前進。忽然魏軍中信炮連聲,三軍大驚,又不知何處兵來。淮令人去麥田搜時,四角上火光沖天,喊聲大震,四路蜀兵,一齊殺至;滷城四門大開,城內兵殺出:裡應外合,大殺了一陣,魏兵死者無數。曹真引敗兵奮死突出重圍,和郭淮殺回大營。孔明得勝入城。

曹真回到大營中,郭淮憤恨不已,曰:“自長安,陳倉一失,我軍處處受制於諸葛亮,眼下長安急不可下,陳倉城小兵微,請大都督與我十萬兵馬,我必取陳倉,後可與諸葛亮周旋也。”曹真然其言,點起十萬兵馬,郭淮自率大軍,令張郃,孫禮爲先鋒,兵發陳倉。

正是:才得隴上千金谷,又逢天雨助守城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一回 得天書孔明排兵 助孟達子龍獻計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二回 馬幼常計守街亭 姜伯約大戰張郃第十五回:仲達回兵擊曹爽  權臣入都立新君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二十六回:說姜維鍾會遭誅 襲建業馬謖奇謀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十五回:仲達回兵擊曹爽  權臣入都立新君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十五回:仲達回兵擊曹爽  權臣入都立新君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
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一回 得天書孔明排兵 助孟達子龍獻計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二回 馬幼常計守街亭 姜伯約大戰張郃第十五回:仲達回兵擊曹爽  權臣入都立新君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二十六回:說姜維鍾會遭誅 襲建業馬謖奇謀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十五回:仲達回兵擊曹爽  權臣入都立新君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十五回:仲達回兵擊曹爽  權臣入都立新君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