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

袁尚揮手,讓傳令兵打起旌旗傳令趙雲繞回。

“公子,有急報!”郭嘉在兵卒保護下,也策馬來到陣前,“袁公遣人送來急報,讓公子和韓猛將軍奔襲薊縣!”

袁尚眉頭一皺,接過傳令文書,“父親爲何會突然又下令奔襲薊縣。”

“上面說是劉虞遣人來求救,各地兵士都跟公孫瓚軍交上戰,只能讓我們跟韓猛的騎兵前去馳援。”郭嘉說着又將一封書信遞給袁尚,“這是逢紀先生讓傳令官捎帶來的。”

“原本就估摸劉虞會敗,但想不到敗得如此之快。”袁尚看了書信後說道,“逢先生說劉虞率幾萬人圍攻公孫瓚不成,反被公孫瓚突襲一陣,打得大敗。現在困守薊縣求我軍馳援。”

“這次奔襲馳援貴在速戰,在後繼無援下突入公孫瓚腹地,我軍並無把握完勝公孫瓚。”郭嘉接着問道,“那韓猛是怎麼一回事?”

袁尚將書信收起來,說道:“我軍作爲右路軍,左路出擊的鞠義有步騎六千,是左路軍。韓猛所部現在攻打涿縣,有五千餘步騎,是爲中路軍。父親讓三路大軍齊頭並進,馳援劉虞。”

“三路大軍加起來不過一萬五千多,等咱們到了薊縣,公孫瓚兵力恐怕就多於我軍了。袁公可說讓誰節制三路人馬?”郭嘉問道,這一萬多人是袁紹能調動的最大兵力了。

“鞠義!”

“少將軍,還打不打?”張遼急問道,“敵方陣型馬上就修補過來了!”

“傳令全軍脫離敵軍,全速前進。”袁尚下令道:“將後面繳獲的糧秣也帶上,不理其他直奔薊縣。”

■■■

薊縣州牧府。

劉虞不停地來回踱步,他其貌不揚,灰白頭髮用木製的冠簡單盤起,一身粗麻布衣,就連雙鞋也是草繩編制而成。如果出現在街市上,絕大多數人會把他當成一個市井上尋常人家的老頭。

“大人,該用飯了,您有兩頓沒吃了。”僕人將食案擺上,也就一碗麥飯,兩碟素的菜蔬。

劉虞端起陶碗,扒了兩口飯,又將筷子放下。

“大人,是不是飯菜不好?要不我讓廚子弄個燒肉來。”僕人問道。

他跟隨劉虞多年,知道劉虞節約,平日飯食都是素菜粗糧,只有過大節才加一兩個肉食。但劉虞今個操勞好幾天,他不得不爲主人的身子考慮,勸他吃點好的。

“大人!田疇回來了!”一箇中年文士急匆匆跑到劉虞身邊稟報。

“齊周,這可是真的?”劉虞站起身來急問道:“他在哪?”

叫齊周的中年文吏向後一指,“大人您瞧,他就在那!”

劉虞看去,見一個二十出頭,英姿勃發的青年正疾步走來。

“大人,田疇不負所望,成功抵達長安,將表章進呈給了皇帝陛下。”田疇對劉虞深深一揖,覆命道。

“子泰你當真是忠勇機制啊,竟將此事辦成了。”劉虞激動地將田疇扶起,讓他一起坐到榻上。

“大人,您還是如此節儉,我們幽州難能出您那麼一位州牧啊!”田疇看着飯菜,感嘆道。

劉虞拍了拍田疇肩膀,“子泰,這兵荒馬亂的,難得你還冒死回到薊縣來。”

“大人,我是從繞開公孫瓚軍,從東門進來的。”田疇疑惑道:“只是公孫瓚爲何攻打起我們幽州軍來了,屯駐新於那幾萬兵馬呢?”

“唉,一言難盡啊!”劉虞長長嘆了一口氣。

“子泰,我來說與你聽吧。”齊周拉過田疇,說道:“公孫瓚自界橋失利後,將勢力集中,盤踞在薊縣南面,這你是知道的。只是年初你去長安開始,公孫瓚日益跋扈,經常跟我駐軍發生衝突。”

“不好,這說不定是公孫瓚詭計呀!”田疇急道:“公孫瓚謀奪我幽州之心久已,他如此做想必挑起爭端,給攻打咱們找藉口啊!”

“正如子泰所說,這是他爲謀奪我幽州找的藉口。”劉虞神色變得有些沮喪,“那時正值公孫瓚跟袁家又再度交戰,袁本初派人來相約共同剿滅公孫瓚,我徵詢大夥意見後,爲除此大患,也就答應下來。”

“袁本初不定安什麼好心,但如此我等也可先除去威脅到門戶的大敵,正該如此啊,爲何會有現今公孫瓚帶兵攻擊南門城的事?”田疇問道。

“說起來慚愧。”齊周臉上也露出懊悔的神色,“因爲口風不嚴,攻打公孫瓚的機密泄露出去。公孫瓚帶兵夜襲了新於的兵營,我等商議集薊縣所有兵力攻打公孫瓚城南的老巢,不想那土城也太難拿下。”

“幽州危矣!”田疇立即猜出了後來發生的事,“結果是那土城拿不下,反而讓公孫瓚端了咱們新於的駐軍?”

齊周滿臉羞愧,“我等本想趁公孫瓚兵力空虛而斷絕他退路,哪想激起公孫瓚奮死反撲,咱們那些兵卒也是無能,好幾萬人竟然敵不過幾千人。”

“大人,可採取了什麼應急的方略?”田疇急問道,“我會來時公孫瓚可是集結了好幾千兵卒圍了南門、西門。”

“新於屯軍死散無數,又降了一部,算是沒了。其他地方兵卒來不及調回,如今薊縣只有守軍六千。”齊周擔憂道。

“是何人統籌薊縣防務?”

“鮮于銀將軍,在統領薊縣兵民加固城防。”齊周說道,“並且大人也遣人向袁紹求援,假使順利過兩日援軍就會到來。”

“壞了!這不是大人的求存之法啊!”田疇焦慮道:“大人不想想,公孫瓚是守在家門口的一條狼,而他袁紹是什麼人?是臥於門外的猛虎啊!”

“子泰你是說咱們是在驅虎吞狼?”齊周不以爲意道:“初平元年,關東豪傑聯盟討伐董卓,之後袁本初一直以來都跟我等有聯絡,期間還欲擁立大人榮登九五,他怎麼會對我等有惡意?”

“錯啊,打錯啊!”田疇頓足道:“大人你想想,韓文舉現今何處?袁紹曾言,欲聚冀州之衆佔據河北之地,再南向爭天下。試問如此之人如何沒有吞併我幽州之心!”

給田疇這麼一說,劉虞驚出一身冷汗,“這,這可如何是好?”

“報!大人,鮮于將軍遣人來報,城中百姓不聽勸阻,執意上城牆去!”一個兵卒匆匆跑進稟報道。

劉虞一陣頭痛,帶着幾人來到城南。

此時城門周邊積聚了兩千多的薊縣百姓,有壯丁、有少年郎、有文士,甚至有婦孺。他們提着自家油料、門板、鋤頭等一切可用的物資,紛紛叫嚷着要與城池共存亡。

一身鎧甲的鮮于銀大聲吼道:“各位鄉親,你們的好意本將心領了。然,州牧大人有令,刀兵實在兇險,守城是咱們將士的事。大夥且回去!”

一個老翁舉起鋤頭,“將軍,劉使君可是難得的好官吶,劉大人治理幽州來,這咱們才過上好日子可啊!”

一個儒生提着一柄鐵劍,也走了出來,“中平年間,是劉使君保大夥免遭烏桓人荼毒,要不是大人的整治,幽州哪來今日之繁榮。公孫瓚想要從劉使君手中奪取幽州,咱們都不會答應的!”

“不答應,不答應!”“跟公孫瓚拼了!”“城在人在!”一干百姓羣情激憤,可見劉虞在他們心中的地位。

“父老兄弟們!大夥聽我一言。”劉虞快步走了出來,“大夥的心意我劉虞明白,想我做州牧這些年來,無時不念着爲朝廷出力,爲這幽州地方的百姓謀利!”

看到這麼多城中百姓的,劉虞也十分激動,“有我劉虞在,絕不會讓大家受苦的。這守城是兵丁的事,我怕賊敵傷了大夥,要是信得過這些勇士,大夥就請回去,將城防交給他們吧!”

“大人,俺們不是信不過這些軍兵啊,實在是俺們想一齊守住家啊!”

田疇來到劉虞身邊,低聲道:“大人,民心可用,現今軍民士氣高漲,何愁守不住城池。這古來也有借民力守城的,我等就帶領一干軍民固守城池,以待各地馳援。”

“子泰你!”劉虞推開田疇,怒道:“子泰你也知公孫瓚乃心狠手辣之人,他殺的人少嗎?要是百姓相助守城,一旦城破這滿城百姓都將遭到屠戮,我這是害了他們吶!”

“大人!公孫瓚軍圍上來啦!”城上兵卒喊道。

(抱歉,我們這裡連續暴雨停電了一天,剛剛恢復供電。我試着趕出最後一章公共章節,可能今晚晚點發,或者明天發。)

第一五一章 北上第一五五章 投靠第一一六章 滯留第四十五章 潰逃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一四八章 兩難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五十二章 再戰(下)第一一四章 救兵第一二九章 逃亡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十九章 才智第一二一章 涿郡第五十二章 再戰(下)第一五三 大婚第一七三章 激戰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四十五章 潰逃第九十章 盜掘第一九六章 圍城簡明的東漢軍制第一七七章 毒計第二零零章 關西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六十三章 歹意第八十二章 虜獲第一一五章 光復第五十四章 大儒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一三五章 放棄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一九三章 進退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五十五章 引禍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四十二章 伏擊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一九六章 圍城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二十一章 漫道第八十六章 郯城第八十三章 詐城第五十一章 再戰(上)第四十章 借兵第八十章 朐縣第二十七章 絕殺第一三九章 歸去第二十三章 連環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一五三 大婚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六章 密謀第一六三章 出奇第二章 驚鴻第二零一章 奔襲第一九五章 攻破第一七零章 烏桓第一七六章 賊匪第一五七章 陰謀第六十七章 開春第六十二章 溫情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十八章 局定第一五七章 陰謀第一五六章 爆發第二一零章 迫降第八十五章 巷戰(下)第二零四章 入蜀第一五七章 陰謀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一二七章 逼婚第一一四章 救兵第二十四章 亂前第六十二章 溫情第八十二章 虜獲第四十三章 擊潰第一一三章 衝突第一七零章 烏桓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七十四章 軍心第五十一章 再戰(上)第一六六章 雨夜第一九二章 十面第一一三章 獻城關於更新第四十八章 內訌第九十章 盜掘第一九八章 末路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一八三章 廟算第一二八章 賜婚第一五三 大婚第八十五章 巷戰(下)
第一五一章 北上第一五五章 投靠第一一六章 滯留第四十五章 潰逃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一四八章 兩難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五十二章 再戰(下)第一一四章 救兵第一二九章 逃亡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十九章 才智第一二一章 涿郡第五十二章 再戰(下)第一五三 大婚第一七三章 激戰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四十五章 潰逃第九十章 盜掘第一九六章 圍城簡明的東漢軍制第一七七章 毒計第二零零章 關西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六十三章 歹意第八十二章 虜獲第一一五章 光復第五十四章 大儒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一三五章 放棄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一九三章 進退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五十五章 引禍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四十二章 伏擊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一九六章 圍城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二十一章 漫道第八十六章 郯城第八十三章 詐城第五十一章 再戰(上)第四十章 借兵第八十章 朐縣第二十七章 絕殺第一三九章 歸去第二十三章 連環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一五三 大婚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六章 密謀第一六三章 出奇第二章 驚鴻第二零一章 奔襲第一九五章 攻破第一七零章 烏桓第一七六章 賊匪第一五七章 陰謀第六十七章 開春第六十二章 溫情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十八章 局定第一五七章 陰謀第一五六章 爆發第二一零章 迫降第八十五章 巷戰(下)第二零四章 入蜀第一五七章 陰謀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一二七章 逼婚第一一四章 救兵第二十四章 亂前第六十二章 溫情第八十二章 虜獲第四十三章 擊潰第一一三章 衝突第一七零章 烏桓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七十四章 軍心第五十一章 再戰(上)第一六六章 雨夜第一九二章 十面第一一三章 獻城關於更新第四十八章 內訌第九十章 盜掘第一九八章 末路第一三六章 毒計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一八三章 廟算第一二八章 賜婚第一五三 大婚第八十五章 巷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