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歲末

漢,初平三年十二月。

袁尚軍入主臨淄,已經一個多月。期間,在北海與徐州接壤的朱虛、安丘、安昌、平昌四地各屯駐了兩千青州兵卒。

一個月時間裡,北海各縣總共安置了五萬戶的青州兵家眷。這些“軍戶”都按軍隊部曲編制,不屬於地方管治。在姜家還有鄭玄的遊說下,北海各縣吏縣多有歸附袁尚的,這樣孔融能管轄的地方只有北海附近,袁尚架空了孔融對北海國的統治。

東萊郡這些年來基本處於人丁蕭條,各自爲政的狀態。在鄭玄和姜家等士族的遊說下,全部歸附。田豐派遣了一些縣吏下去,並安置了青州兵最後四萬多戶家眷。

東萊郡屬於後方,袁尚郭嘉和田豐商議下只派出了兩千兵卒屯駐東萊郡,兩千兵卒屯駐與徐州接臨的介亭。

因爲趙雲跟太史慈算有交情,袁尚派遣趙雲跟隨他去了東萊,太史慈現正被借用,在東萊郡領軍維持當地治安。

■■■

冀州鄴城。

州牧府內,袁紹在主室裡批閱各地文書。

劉夫人讓婢女在爐中添了炭火,又加了香料。她將一個暖手的小爐子遞給了袁紹。

袁紹擡頭接過暖爐,又握住劉夫人的手遞回去,“我不冷,夫人你自己用吧。”

劉夫人眼圈一紅,“你是不冷了,顯甫現在青州不知怎麼受凍呢。”

袁紹搖搖頭,扶住劉夫人的背,“夫人你多慮了,顯甫有那麼多人照料着,怎麼會受冷呢。”

“臘日,正旦就要到了,兒子從來沒有離開家裡過節的,你說的那些人不是文吏就是武夫,哪能照料得兒子的起居。”

袁紹也不捨得最疼愛的兒子受苦,但從往來的文書信件中知道,青州很多事要處理,袁尚根本脫不開身。

“明年青州安定下了,就讓顯甫回來住一段日子。”袁紹說道。

劉夫人臉色陰沉下來,“你還真想讓顯甫長期住青州了?”

“夫人你不懂,等打下河北,我讓顯思、顯奕、顯甫各領一州。如此拱衛我冀州,大事可成也。”

劉夫人心有不甘,但涉及軍政大事,她並不能干涉太多,“顯甫來信說,青州缺衣少糧,不少人每日兩頓也吃不上。”

袁紹不以爲意,袁尚幾次催糧他也撥了一些,冀州徵集的的也運去不少,但百萬人吃飯那還是少了點。“當此戰亂,那些民夫能不餓死就不錯了。”

這時僕人來稟報一衆文吏應袁紹徵召前來。劉夫人只得退了下去。

不一會,荀諶、郭圖、辛評、辛毗、沮授、逢紀、審配、許攸一干謀士都到了袁紹主室。

袁紹看衆人都到,取出了袁尚、田豐送來的文書,“哈哈,顯甫他們又接連大捷吶,現今青州各郡都已經歸附。”

“主公大喜,明年我軍就可全力對付北面的公孫瓚跟黑山賊了。”許攸笑道。其餘人也都恭賀一番。

袁紹撫須微笑,“這一年裡,諸位也爲盡心盡力輔佐我治理冀州,算起功勳來,必定少不得封賞。”

“主公,三公子說購置冬衣一事該如何處置?”審配提醒道。

袁紹皺了皺眉,全力趕製購買也滿足不了袁尚所說的需求。

“正南,冬衣我軍尚且供應不夠,已發了青州六萬多件冬衣,難道要我冀州將士除下寒衣送去不成?”郭圖譏諷道。

“可從庫府中取錢從民間購置。”沮授建議道。

郭圖、辛評立即反對,“庫府中錢帛是用作來年軍資,調撥出來,來年如何購置軍械。”

幾人吵來吵去,最後弄得不了了之。

末了,袁紹留下了沮授。

“公與,臘日就要到了,元皓遠在青州,可遣人將其父母送去青州團聚。”袁紹說道。

原來,在漢代十二月下旬的臘日節,是被時人極爲重視的節日之一,有祭祀和團圓的意義。在外地爲官的,會把家中長輩接到官府共度臘日,這一習俗。

沮授答應,在折節下士,體恤下屬這一點上,有時袁紹做的還是不錯的,儘管是表面上的功夫。

鄴城西市邊一間院落裡。

貂蟬在房中,欣喜地讓婢女收拾衣服細軟。她手中拿着一張紙質信箋,眉目中的喜悅抑制不住。

敲門聲響起,淡雅如蘭的蔡琰進到房裡。

貂蟬快步上前,握住她的柔荑,“姐姐收拾完畢了麼?”

蔡琰輕輕取出手來,“臘日是跟家眷團聚的日子,妹妹你去尚可,但我不是三公子家眷,前去不符合禮法。”

貂蟬明白她的心思,“在我與顯甫看來,姐姐早就是一家人了,還需什麼客套。”

見蔡琰神色猶豫,貂蟬說道:“顯甫在信中特別交代,讓姐姐也前去青州,好向當世名儒的鄭大師等人討教。”

蔡琰嗯了一聲,心道這可是爲了完成父親遺願,向大儒求教纔去的青州。

前堂裡,蔡家老讓人高平也正指揮僕從搬運行禮。而一身白袍,銳氣逼人的趙雲一絲不苟地跪坐一旁。

■■■

進來袁尚也被一干政務壓得踹不過氣來,青州六郡,包括百萬青州兵家眷的安置,使得他疲於應付。

雖然有田豐跟國淵兩人主持大小政務,但一些事情,如安撫民衆,籠絡青州各地豪強等事情,不得不由他這個主帥出面。

袁尚趁着漢代臘日節的習俗,派趙雲帶兵將貂蟬、蔡琰兩女護送來青州臨淄。

貂蟬、蔡琰沒有還沒有接來,袁尚就迎來了個從河北來的客人。

在修葺過的刺史府裡,袁尚親自來到大門。

二十出頭的甄家二子甄儼,跟隨呂曠、呂翔兩兄弟一齊押解錢糧來到了青州臨淄。

甄儼穿着一件華美的長襖,樣貌秀雅的的他看起來根本不想商人,“三公子有禮了。”

袁尚微笑着還禮,“外面風大,二哥且進裡面說。”

待坐定後,呂曠、呂翔兄弟就向袁尚覆命。

呂曠看起來風塵僕僕,“少將軍,今年的錢糧物資全部押解完畢,我們兄弟兩不負使命。”

“待年初論功行賞,再嘉獎你兄弟二人。”

呂曠兄弟趕緊答謝,然後將冀州的一些情況稟告,跟甄家送來錢糧的事也簡要地彙報一番。

最後呂曠兄弟退了下去,只剩下袁尚、甄儼兩人。

“想不到公子短短几個月,就佔據了整個青州,實在出乎意料。”甄儼感嘆道。

“這還要多謝甄家在錢糧上我,二哥回去且代爲謝過岳母大人。”

甄儼取出了一分帛書,“如今一家人了,我等會全力三公子的大業。這是甄家調撥給公子錢糧的記錄,還請公子覈對。”

袁尚看了一遍,“開春還需借一筆錢糧,方能渡過春荒。”

甄儼也覺得這次壓的寶太大了,“公子放心,開春甄家會將倉庫中存糧儘可能送來。但公子許諾給甄家在青州經商提供便利的事?”

袁尚微笑着,給了他一個安心的回答,“你此次來青州就是打點,到青州的商路的吧?我會安排人手給你便利,錢糧在三年之內也會還清給你。”

甄儼滿意地笑了,最後袁尚差人將他安頓好。

■■■

送走甄儼,袁尚就來到了書房。

一想到現在青州南面的兗州,過得風生水起的曹操,袁尚就心裡一陣不舒服。在他看來,曹操是將來爭天下的大敵。現在袁術、陶謙跟公孫瓚勾結,共同對付袁紹。

公孫瓚在北面的威脅就不用說了,陶謙軍自從在兗州發乾擊敗後,態度一直很曖昧。而袁術一直整軍備戰,伺機攻入兗州,然後再夾擊袁紹。

所以,爲了應對共同的敵人,曹操跟袁紹現在是盟友關係。曹操甚至還一定程度上聽從袁紹這個盟主的調度。

所以,不說袁尚有沒有跟曹操交戰的實力,單是兩家的關係就註定不能對曹操開戰。

但這並不能說袁尚不能下黑手。

袁尚遣退了所有護衛僕從,只留下典韋一人。

“子明,家裡已經接來青州了吧?”

典韋咧了咧嘴,“勞公子費心啦,昨日剛到,孫主薄給安頓在城裡南邊。”典韋是近衛,經常是不離開袁尚的,所以就沒有購置自己的府宅。

典韋想到什麼,高興道:“俺那崽子過了歲末就十七啦,明年就可來軍中效力。”

袁尚點點頭,“現今有一件隱秘的事要你去做,這事不能跟任何人提及,甚至是仲康。只能你一人知道。”

“曉得,公子只管吩咐。”典韋向來對袁尚的吩咐堅決執行。

袁尚神色間有些猶豫,最後深深吸了一口氣,“你在狼衛中選五十最能忠心守秘之人,喬裝前往泰山郡費國。然後……”

第一九九章 假道第一三五章 放棄第七十五章 斷後第二一一章 水戰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三章 佈局第一五二章 戰始第五十九章 解圍(中)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九章 逆施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一五一章 北上第八章 兵禍第七十一章 危勢(上)關於更新第二十八章 千鈞第八十六章 郯城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一三二章 護駕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八章 兵禍第二十一章 漫道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一三九章 歸去第一八五章 攻防(上)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一四六章 撤離第五十四章 大儒第十章 潛逃第十八章 局定第二一一章 水戰第二零九章 荊州第一六四章 奔襲第三十六章 黃巾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三十六章 黃巾第五十五章 引禍第二零六章 偏道第一一二章 圍困第一八二章 某伐第四十四章 夜襲第十九章 才智第五十一章 再戰(上)第九十七章 勾心第七十章 偷襲第二十四章 亂前第一九二章 十面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第七章 亂起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十四章 離心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二零九章 荊州第六章 密謀第一一三章 衝突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一五零章 逃離第一八七章 攻防(下)第一八一章 鎖喬第一九三章 進退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十七章 界橋第一八零章 迂直第二零三章 漢中第二十八章 千鈞第四十五章 潰逃第一一四章 救兵第一六八章 罷兵第一五七章 陰謀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一九六章 圍城第一七八章 關中第一六三章 出奇第一百零八章 處決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一四一章 偷襲第一四九章 名門第一七四章 戰前第三十九章 交戰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一四九章 名門第一二一章 涿郡第二零九章 荊州第一八八章 大意簡明的東漢軍制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二一一章 水戰第二零九章 荊州第一八八章 大意第七十章 偷襲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一二零章 漁陽第九十二章 退路(下)第七十四章 軍心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三十九章 交戰
第一九九章 假道第一三五章 放棄第七十五章 斷後第二一一章 水戰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三章 佈局第一五二章 戰始第五十九章 解圍(中)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九章 逆施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一五一章 北上第八章 兵禍第七十一章 危勢(上)關於更新第二十八章 千鈞第八十六章 郯城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一三二章 護駕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八章 兵禍第二十一章 漫道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一三九章 歸去第一八五章 攻防(上)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一四六章 撤離第五十四章 大儒第十章 潛逃第十八章 局定第二一一章 水戰第二零九章 荊州第一六四章 奔襲第三十六章 黃巾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三十六章 黃巾第五十五章 引禍第二零六章 偏道第一一二章 圍困第一八二章 某伐第四十四章 夜襲第十九章 才智第五十一章 再戰(上)第九十七章 勾心第七十章 偷襲第二十四章 亂前第一九二章 十面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第七章 亂起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十四章 離心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二零九章 荊州第六章 密謀第一一三章 衝突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一五零章 逃離第一八七章 攻防(下)第一八一章 鎖喬第一九三章 進退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十七章 界橋第一八零章 迂直第二零三章 漢中第二十八章 千鈞第四十五章 潰逃第一一四章 救兵第一六八章 罷兵第一五七章 陰謀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一九六章 圍城第一七八章 關中第一六三章 出奇第一百零八章 處決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一四一章 偷襲第一四九章 名門第一七四章 戰前第三十九章 交戰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一四九章 名門第一二一章 涿郡第二零九章 荊州第一八八章 大意簡明的東漢軍制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二一一章 水戰第二零九章 荊州第一八八章 大意第七十章 偷襲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一二零章 漁陽第九十二章 退路(下)第七十四章 軍心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三十九章 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