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黃巾

“接下來是設置奇兵了,公子可有人選?”郭嘉問道。

袁尚看了看張遼、張郃、趙雲三人,“子龍有勇有謀,可當此重任。”

趙雲趕緊出列領命,“雲定當傾力而爲!”

郭嘉指着行軍圖給趙雲看,“待我軍圍困平原,濟南兩地,田楷會調度兵馬糧秣於臨淄出發,子龍你就帶本部兩千騎,由濟南與兗州泰山郡的交界奔襲至田楷的老巢齊國。”

“到齊國後該怎樣攻擊田楷軍?”

“沿着田楷軍援軍的行軍路線,尾隨包抄,沿途焚燒其囤積兵糧的據點。”

郭嘉再囑咐了幾句後袁尚就讓趙雲下去準備。

其餘諸將都領命下去準備,田豐也去分配物資統籌輜重,營帳裡剩下了袁尚和郭嘉。

“文若現在曹孟德那呢。”袁尚冷不防道。

郭嘉淡淡笑了笑,“文若認定的事情是很難改變的,不僅是文若,荀公達也歸附了曹孟德的話,公子當真要頭痛咯。”

“在沙場上與文若敵對確實難爲了你,但我想知道,是否可跟奉孝你推心置腹。”袁尚緊緊盯着郭嘉道。

郭嘉知道袁尚逼他表態,雖然先前有些牴觸袁尚威脅他留下,但經過這麼多事情後,郭嘉已經不知不覺融入了袁尚這個小集團。

他對袁尚的印象還是很可觀的,在他看來袁尚果斷決絕甚至有些狠辣的潛質,但同時也有着坦率的一面。這樣的梟雄確實值得輔佐。

郭嘉嘆了口氣後對袁尚跪了下來,“郭嘉願傾盡所學輔佐主公。”

袁尚喜極,趕緊扶起郭嘉。

平原縣府衙。

劉備手持一封書信默默唸着,半響也無言語。

“大哥,田楷大人的書信上怎麼說。”張飛不耐煩地問道。

劉備看看張飛,又看看手撫長髯的關羽,“嗯,田青州說袁紹派遣三子袁尚,領軍駐紮河水北岸清河華盧一帶,恐會進犯青州濟南國與平原郡。”

“我平原縣連同鄉勇只有兵卒千餘、該如何應對袁尚軍”,一副文士打扮的簡雍不無擔憂道。

“袁尚軍多少人馬,還有田青州可說我等要怎麼做?”關羽問道。

劉備皺了皺眉,“據信上說袁尚軍萬餘至三萬之間,田青州讓我們加固城防,伺機襲擊袁尚軍。”

“一千多人防守平原縣城還成問題,如何有能力去襲擊袁尚那小兒。”張飛不滿道。

“袁顯甫近來聲名正盛,其才名遠播實乃一時俊傑,恐不是好對付的,雍認爲當聯合孔北海與田青州一同出兵抗衡之。”簡雍建議道。

“嗯,憲和你去齊國臨淄一趟,跟田州牧協商如何對抗袁尚軍,再建言田青州聯結孔北海。”劉備表情有些沉悶,他不想自己剛剛有了塊地盤就來了個大敵。

“三弟,你去徵發城裡百姓和兵士加強城防,二弟你加緊兵卒守城的訓練。”劉備吩咐道。

關羽張飛二話不說拱手領命而去。

濟南城,田楷任命的濟南郡尉黃運,站在城牆上觀望着城外的幾千張郃軍。

雖然先前青州田楷軍,跟冀州軍互有小規模的交戰,但往往都是田楷軍進行的牽制性進攻。他想不到冀州軍會突然大舉進攻濟南城,倉促下城外的百姓物資也來不及清理。

濟南城裡有兩千多守軍,兵雖然不多,但對於守方來說,卻可以憑藉城牆防守個把月了。那時援軍也應該來,或敵軍也會撤退了。黃運一開始就打算固守待援。

張郃軍結營三面呈扇形圍住濟南城,按照袁尚郭嘉的策略張郃廣置旌旗,擂鼓震天以威懾濟南守軍。

果不其然,濟南守軍不敢輕易出擊。

夜間張郃軍燃起衆多火把,弓弩兵和騎兵出營列陣,配合着新造的幾輛投石車向城裡射擊。

黃運聽着城外陣陣戰鼓,不由得心裡狂跳,他躲在幾個兵卒樹起的大盾後面指揮守軍設防。

不時的一兩枚石頭,打在城牆上發出嗡鳴聲,城上的兵士也明顯感到了抖動。

突然幾團火球被拋到城牆上。

幾名守軍被燒着,哭嚎滾地。雖然旁邊兵卒立即取來沙土滅火,但那幾名守軍皮肉焦黑均奄奄一息。

張郃軍弓弩兵也間隔着向城上漫射,雖然張郃軍攻擊的效果不大,但守軍看着城下燃起的片片火光,聽着沉悶的鼓聲,都惶恐害怕起來。

對於黑夜中數目不明的張郃軍,黃運和一衆守軍是深懷畏懼的。

清晨,張郃引軍退回營寨裡。而濟南守軍則身心疲倦,人人惶恐不安。

城牆上一名副將擔憂道:“大人,你看敵軍昨晚似乎只是佯攻,但無奈我軍兵少無法出擊。”

黃運搖頭道:“不只是佯攻那麼簡單,如此幾次佯攻後,敵軍可趁我們疏忽而攻上來。”

“那我等處境豈不是很危險,不行,一定要讓州牧大人,速速派來援軍。”副將道。

黃運點點頭,“我即刻派人請州牧大人派援軍來。”

齊國臨淄州牧府。

田楷煩惱地拍着額頭,他在考慮着簡雍帶來的建議。

不是他不想聯合孔融。先前孔融得到北海郡豪強和百姓的擁戴,而成了北海太守。

當田楷來到青州佔據齊國、濟南國、樂安郡三地後,自然想控制北海郡,而打通到東萊郡的通道,這樣才能真正佔領整個青州。

但孔融並不買他,這個公孫瓚任命的青州牧的賬,幾次招攬都被孔融婉言謝絕。

公孫瓚派給田楷有兩萬多精兵,田楷在三地又徵集了一批兵卒,他的兵力達到了四萬多。

但苦於要分兵防守濟南、齊國、樂安三地,特別是對付北面的袁紹,所以沒有多餘的機動兵力,來侵佔北海和東萊。

田楷惱怒孔融先前的不買賬,這時要他低聲下氣去結盟,這着實讓他難堪。

簡雍看田楷臉色猶豫,知道他爲難,“大人,在下願意前去北海,說服孔北海共同對抗袁尚軍。”

田楷被揭到難堪,頓時臉色難看起來,“孔文舉素來與我軍不和,他不會爲我軍得罪袁紹。”

簡雍還要說什麼,但田楷立即阻止了他,“可笑袁本初竟然派來個毛頭小兒,某隻需集中所部兵馬,一擊即可將他打回河北。”

簡雍暗地嘆息,“恐怕袁尚會先進攻平原,請大人派遣援軍相助劉平原固守。”

“不必,現在袁尚分兵攻打濟南平原兩地,某正好集中兵馬逐個擊破,那時平原的威脅迎刃而解,你回去告訴劉平原,固守城池伺機偷襲冀州軍。”田楷很自負道。

簡雍無奈只好拱手告退。

兗州,壽張縣城郊。

黃巾軍大營內,聚集着青州黃巾軍一衆大小頭領。

爲首一個黑臉短鬚,只有一邊耳朵的中年,就是這羣黃巾餘部的渠帥管亥。

管亥坐在一堆雜物上,一手捧着陶碗盛的酒,一手抓着一大塊烤肉,猛地往嘴裡塞。

底下一衆大小首領,也是一邊放浪地狂笑,一邊飲酒吃肉。

“管帥,那曹孟德名聲雖大,卻是個不中用的草包啊,初次交戰就被俺們打得退回老遠了。”一個叫何羣的頭目笑道。

“大頭領何不讓我等乘勝追擊一直打到曹操老巢去。”一個滿臉絡腮鬍的漢子問道。

“你們懂個屁,當年老子跟地公將軍殺官放糧時,你們不知道在哪嗑屁。”管亥喝了一碗酒後,抹抹嘴繼續道:“知道當年地公將軍,人公將軍怎麼死的麼?就是中了曹操,皇甫嵩等鳥人的奸計,他們最會玩這一手了。”

何羣撇撇嘴道:“但是曹操確實被我們打敗了啊,管帥太過怯戰。”

管亥聞言甩手將陶碗摔碎,“兔崽子想死麼,老子哪怕過官軍了。”

何羣看到他發怒,頓時害怕起來,“大頭領莫怪,俺只是想殺盡那些官軍而已。”

周倉飲了一口酒,“管帥不要跟他一般見識,你是跟天公將軍一起,起事的大將,說這些他一個老粗哪會懂。”

管亥哼了哼沒有說話。

這時一個黃巾兵卒,跌跌撞撞地跑了進大帳裡,“大,大事不好了,曹操軍又殺回來了,襲擊了我們後軍的一部家眷營。”

一衆黃巾頭領那容得新敗的曹操又來囂張,都紛紛吆喝着要滅了曹操。

管亥踢翻了案几,“曹操小兒來找死。”

曹操苦惱地看着兵士,押解着的一羣羣黃巾軍的家眷。他沒有料到這青州黃巾,不是像幾年前的那羣烏合之衆,那麼好啃的。

在接到壽張縣被青州黃巾圍困的急報後,他就帶領一萬多兵馬和諸將領迎擊。

曹操對黃巾軍的概念。還停留在當前那羣衣衫襤褸的民夫遊民上。

但是青州黃巾軍,經過這麼些年的四處流竄,苦苦掙扎後,戰鬥力增長不少,加上青州黃巾兵士頗爲彪悍,和人數上的絕對優勢,曹操軍初戰即遭到了挫折。

在隨軍的荀攸、戲志才和程昱建議下,曹操佯裝敗退,在要地設伏。

但沒想到青州黃巾卻不追擊,最後曹操又採取了荀攸程昱的建議,隱蔽地潛行到黃巾軍背後突襲。

曹操不想竟誤打誤撞,襲擊了一部黃巾軍的家眷。

黃巾軍外出掠奪也拖家帶口,家眷也編成部曲,統一管理。

曹操本想突襲黃巾軍的主力大營,但卻碰到了一部家眷營地,曹操軍一萬人,幾乎兵不血刃地俘虜了七八萬的黃巾流民,但是這些人只是百多萬黃巾流民中的一部分。

在沒有擊潰黃巾軍主力的情況下,這幾萬流民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曹操命令收繳了一些財貨物資後,就準備撤退。

就在曹操苦惱時,鮑信神色惶恐地縱馬,來到曹操等人身邊,“孟德,不好了,黃巾賊主力從四周爲了上來。”

諸將沒有做聲,而是齊齊看着曹操。

曹操沉思了半響用眼神詢問荀攸程昱兩人。

“我軍當先撤退再做圖謀”程昱道。

荀攸點點頭補充道:“南面是我軍退回壽張縣城的路,但恐黃巾賊重兵從那裡圍上來,所以我軍應當從還沒有完全合圍的北方突圍。”

曹操握緊了腰間的刀柄,“曹純、曹休、曹昂你們三人率領所有騎兵爲前鋒向北突擊。于禁、樂進兩位領所部爲左軍,呂虔、和允誠(鮑信)兩位領所部爲右軍,元讓、妙才領所部殿後,李通、李典兩位隨我居中策應。”

衆人紛紛允諾。

青州黃巾軍中,編成兵卒的有三十多萬人,戰力最強的是管亥親自統領的三萬多。

雖然他們衣衫襤褸,連完整的鎧甲兵器都沒有,但貴在人多,在寬闊處,十多萬人的集體衝鋒,能把像曹操軍那樣一萬人的隊伍淹沒,而面對十多萬敵軍,即使伸出脖子給你砍,曹操軍也會將手砍累,將刀砍捲刃。

曹操對付黃巾軍還是頗有心得的,他知道跟黃巾軍正面交鋒,除非有一定的兵力,不然很難取勝。

而且迫降就更難了。所以只能設伏出奇,不能力取。

這時曹操軍騎兵還不是很多,只有兩千餘騎。

曹純通曉騎戰,所以騎兵由他跟曹仁、曹洪三人統領,作爲曹操的嫡系。

曹純讓所有騎兵換上了環首刀和長戟,號角發出後,兩千騎如尖刀一般,撕開了剛剛合圍起來的北面黃巾軍。

位於北面的黃巾軍紛紛張弓,向曹純部騎兵漫射。

但是黃巾軍兵卒缺乏訓練,弓箭手也很少,更別說弩兵。

一會,曹純部騎兵就衝到了黃巾軍面前。

有黃巾兵卒持長戟,結成小隊想阻擋騎兵衝鋒。

但這哪管用,瞬間就被沖垮撕開。

相對於前軍來說,夏侯兄弟的後軍壓力最大,好在他們帶領的是曹操步兵中的精銳,雖然身處重圍,卻還能互相配合地且戰且退,幾次反擊下,後面的黃巾軍都不敢太接近追擊。

然而右軍的呂虔、和鮑信就沒有那麼好運了,管亥周倉帶着幾百騎從右面追上來。

他們一窩蜂地攻擊右面的鮑信等人,不一會被纏住的右軍反而成了後軍,眼看就要被分割掉。

曹操看着右軍危機,忙讓李典去接應。

而管亥跟官軍有血海深仇,他殺紅了眼,一心想斬殺敵方大將。他們分不清哪是曹操軍中軍,看到有一部落下了,就蜂擁圍上去。

周倉一馬當先,他劈開了一名名擋在面前的曹操軍兵卒。

呂虔趕緊提槍來取他。周倉發力跟呂虔對砍了幾刀。

呂虔並不擅長於武藝,加上身處重圍,不想戀戰,幾回合後他策馬錯過周倉,指揮兵卒抵擋。

周倉緊追不捨,但被持長矛的步卒擋住了。

待到他砍完那幾名兵士後,周倉懊惱之餘看到了另一員將領鮑信,他趕緊殺了上去。

鮑信苦苦地在親兵保護下撤退,但是他們離曹操中軍,越來越遠。鮑信感到手臂發酸,但不容他多想一名滿臉絡腮鬍的黃巾軍騎將,劈砍上來。

周倉揮刀彈開鮑信親兵的兵刃,接着長刀直取鮑信。

鮑信所持環首刀比起長刀來,力道上不佔優勢,對砍一刀後環首刀即被磕飛出去。

周倉獰笑着再次劈向鮑信。

(有事晚了點上傳,求收藏,求票票。)

第五十章 收降(下)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一百零九章 處決(下)第三十章 禍亂第三十章 禍亂第一九八章 末路第三十章 禍亂第二零四章 入蜀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五章 情動第一三五章 放棄第一八六章 攻防(中)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七十六章 陳留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五十五章 引禍第七十六章 陳留第四十四章 夜襲第十八章 局定第一三四章 朝會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七章 亂起第一七零章 烏桓第二章 驚鴻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八十七章 敲詐(上)第一二一章 涿郡第四十二章 伏擊第十七章 界橋第一六八章 罷兵第一二九章 逃亡第八十五章 巷戰(下)第一五一章 北上第十四章 離心第三十一章 根基第一五二章 戰始第一七七章 毒計第八十二章 虜獲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二十七章 絕殺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一六四章 奔襲第二十八章 千鈞第二零七章 會盟第四十三章 擊潰第一五二章 戰始第一五五章 投靠第九十五章 北上(中)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一六九章 內爭第一百章 父子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十六章 入主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六十七章 開春第一四九章 名門第二十一章 漫道第五十一章 再戰(上)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十二章 會盟第一七七章 毒計第七十二章 危勢(中)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二十四章 亂前第一五九章 黎陽第一九零章 叛敵第五十八章 解圍(上)第一五五章 投靠第二零零章 關西第一七一章 泄密第一六一章 失利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三十九章 交戰第十八章 局定第一五三 大婚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一二九章 逃亡第九十七章 勾心第一二九章 逃亡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一二零章 漁陽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五十一章 再戰(上)第一七七章 毒計第一八七章 攻防(下)第一六五章 危局第三十八章 偷襲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九十章 退路(中)第十二章 會盟第一三三章 猜忌第九十三章 撤兵第一一三章 獻城第一一二章 渡河第一二七章 逼婚
第五十章 收降(下)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一百零九章 處決(下)第三十章 禍亂第三十章 禍亂第一九八章 末路第三十章 禍亂第二零四章 入蜀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五章 情動第一三五章 放棄第一八六章 攻防(中)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七十六章 陳留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五十五章 引禍第七十六章 陳留第四十四章 夜襲第十八章 局定第一三四章 朝會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七章 亂起第一七零章 烏桓第二章 驚鴻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八十七章 敲詐(上)第一二一章 涿郡第四十二章 伏擊第十七章 界橋第一六八章 罷兵第一二九章 逃亡第八十五章 巷戰(下)第一五一章 北上第十四章 離心第三十一章 根基第一五二章 戰始第一七七章 毒計第八十二章 虜獲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二十七章 絕殺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一六四章 奔襲第二十八章 千鈞第二零七章 會盟第四十三章 擊潰第一五二章 戰始第一五五章 投靠第九十五章 北上(中)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一六九章 內爭第一百章 父子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十六章 入主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六十七章 開春第一四九章 名門第二十一章 漫道第五十一章 再戰(上)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十二章 會盟第一七七章 毒計第七十二章 危勢(中)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二十四章 亂前第一五九章 黎陽第一九零章 叛敵第五十八章 解圍(上)第一五五章 投靠第二零零章 關西第一七一章 泄密第一六一章 失利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三十九章 交戰第十八章 局定第一五三 大婚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一二九章 逃亡第九十七章 勾心第一二九章 逃亡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一二零章 漁陽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五十一章 再戰(上)第一七七章 毒計第一八七章 攻防(下)第一六五章 危局第三十八章 偷襲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九十章 退路(中)第十二章 會盟第一三三章 猜忌第九十三章 撤兵第一一三章 獻城第一一二章 渡河第一二七章 逼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