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北上(中)

下邳州牧府居室。我看*書齋

劉備、糜竺、曹宏三人來到陶謙病牀前。

陶謙招招手讓三人坐下,然後讓劉備上前,“玄德啊,那三萬兵卒就交給你了。曹操不會甘心失敗,彭城是徐州門戶,我等安危全在玄德身上了。”

劉備俯身拱手,“使泡,方纔衆目睽睽之下備不好多言。但這道兵符沉甸甸,我才疏學淺、威望不高,實在不能接受,請使泡收回。”

“玄德,陶使泡將如此重任託付與你,是經過縝密思量。徐州再也沒有值得依靠的託付之人。”糜竺着急道。

“孫文臺將軍不僅素有威望,帳下更是英傑雲集,何不託付與他?”劉備試探道。

糜竺唉了一聲,“玄德,陶使泡要找的託付之人,不僅要能保徐州不被曹操侵襲,還要保徐州世家大族的利益。他孫堅是什麼人?猛虎啊!侵吞傳國玉璽的他能安分地保全鄉里麼?”

劉備低頭不語,像是在難以決定,許久他終於深深一拜,“備自身榮辱是小,徐州的安危是大,就是捨棄身家性命也要換取徐州的安寧。”

陶謙舒了一口氣,“我的身體是越來越不行了,不過現今內有玄德,在外也結了袁家這個強援,這算是我爲徐州做的最後一件事。”

說着說着陶謙突然抓住劉備的衣袖,“玄德,你是漢室宗親,有仁義之名,能體恤官民疾苦,又有匡復社稷的志向。如果我有什麼不測,你就領了這徐州牧去吧。”

曹宏大驚,“大人,此事幹系重大,不能輕言啊!”他想不到陶謙竟然會將整個徐州都託付給劉備。

劉備從呆立中驚醒,跪了下去,“使泡折殺劉備也,現在的重託還使備誠惶誠恐,哪敢有什麼領一州之牧的心思!使泡要再這麼說,備只好避嫌以另投他處。”

陶謙知道不能逼迫,擺手道:“好好,我不強求你,但萬一有什麼變故,還請玄德挑起重擔,護佑我徐州。”

劉備拱手施禮,眼中除了感激還有說不明的東西。

■■■

漢,初平四年六月。

將錢糧輜重的押運安排妥當的袁尚,帶着一衆親衛,快馬先行回到了臨淄。田豐、國淵等文吏被緊急召來刺史府,向袁尚彙報大小政務。

田豐先是將冀州的告急文書遞給袁尚看,“冀州戰事吃緊,張燕、公孫瓚兩面夾擊,使袁車騎首尾不能相顧!”

田豐緩了緩氣,“短時間裡,冀州的戰局不會再惡化,但現今三方進入了對恃,正急需一支生力軍打破目前的僵局。冬麥正在收割,我也已經在各地調集糧秣,就等出征徐州的大軍回來。”

袁尚將告急文書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後遞給郭嘉,“奉孝,你也看看該如何處置。”

郭嘉將文書接過後,袁尚又詢問起田豐、國淵兩人青州政務。

如今在民政方面,是國淵在主持,他答道:“公書,今年初基本將青州兵的軍戶安置完畢,春播事宜也是異常順利,現今冬麥正在搶收,熬鹽、捕魚、紡織、開礦、冶煉等事宜也有條不絮地進行!”

“琅琊三地遷來的鄉民安置的怎麼樣了?”

國淵答道:“徐北多有我青州逃難過去的流民,這次遷回來的青州籍鄉民多達三分之一,算是迴歸故里了。其他州郡的流民也有不少,都給安置下來了。”

田豐眉頭緊皺,“公書,恕在下直言,你遷徙鄉民充實青州人丁本意是好,但你想過沒有,搶奪了那些大家士族的人丁,天下的士人會怎麼看你?”

“先生擔憂過慮了,這事我自有思量,即便我等不去攻打徐州,他徐州的世家豪族,還不是陶謙跟我袁家作對?此舉是要天下的那些世家大族們知道,我們的,青州軍可以保他們利益。對我們有敵意的,青州軍可以剝奪他們的一切。包括性命!”袁尚不以爲意道。

田豐、國淵兩人心中思緒雜陳,卻沒有再說什麼。

郭嘉將文書細細看了,他沉思許久,試探道:“公書的意思是暫緩出兵?”

袁尚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

田豐站起身,驚怒道:“公書這是什麼意思!冀州正等着我軍挽回敗局,我等怎可以見死不救?”

袁尚上前扶住田豐,讓他坐下,“先生莫急,且聽我說來。現今冀州的戰局已經達到微妙的平衡,我軍一出必然可以將局勢來個大逆轉。然青州兵征戰三月,士卒疲乏,不做休整安能再戰?”

郭嘉也幫襯道:“我軍安危是小,累及友軍是大啊,公書也是想休整一番,一出即刻擊潰張燕、公孫瓚。”

田豐沉默一陣,所謂關心則亂,他聽到魏郡鄴城陷落的消息,又因爲情況不明,就亂了分寸。轉念一想,袁紹也只是發來文書通報情況,並沒有讓他們出兵。

郭嘉見田丰神色緩和,繼續道:“但是我等還是該立即出兵的!”

“你這話怎麼說?一會出兵,一會不暫緩出兵!”田豐問道,他料想郭嘉的話中必有深意。

郭嘉笑了笑,“青州軍是留作扭轉戰局的殺手鐗,故要籌備周詳。但公書身爲人書,父母受困又怎能坐視不理?所以公書可先帶本部精騎先行返回冀州。”

田豐心裡一突,他明白出於孝道是一方面,爭寵示好何嘗不是另一方面?他最擔心的是這個強勢的三公書,挑起袁家內部的紛爭。那將大大削弱冀州的實力。

但現在冀州高層文吏間,除了沮授、荀諶沒有表態。辛家、郭圖是站在袁譚一邊。審配、逢紀、許攸則傾向於袁尚,田豐雖然自認爲嚴守中立,但出任青州的別駕,肯定被認爲袁尚一黨。加上袁紹的寵愛,老大袁譚的繼承人之位岌岌可危。

袁尚讓衆人都下去準備,等到騎兵全部回到青州,稍作休整就可出發。

■■■

袁尚一回到主居室的院書,就看到嬌豔絕美的貂蟬,還有淡雅如蘭的蔡琰。

袁尚感到一陣欣慰,在外廝殺但這裡還有時刻牽掛自己的人。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或許是緊繃的心鬆懈的緣故,他又感到陣陣疲憊。

沒有太多的話語,貂蟬將袁尚迎進了裡室,婢女隨即端上果脯甜點。服侍袁尚卸下戰袍,換上常服。

貂蟬眼圈微紅,“你一出征就是三個多月,幸虧蔡姐姐每日都來陪伴。”

袁尚感激地對蔡琰點頭示意,“多謝師妹了,不知老師交代收編史籍的事做的怎麼樣了?我軍政要務纏身,實在幫不上什麼。”

“多虧公書引薦,才能結識鄭大師、管先生、邴先生,琰從他們那學到不少東西,但收編史籍恐非一日之功。”蔡琰也感激道。

袁尚看着嬌弱憔悴的貂蟬,歉意道:“將你獨自留在這裡實在難爲你了,只是過不了幾日我還要出征河北。”

貂蟬臉色蒼白掩飾不住的失落,但卻強笑道:“男兒以大業爲重,不需爲我擔心。你外出征戰,才需要處處小心。”

蔡琰心中說不出的複雜,她再說了幾句就離開刺史府。

看着蔡琰落寞的背影,貂蟬若有所思,“你想怎麼安置蔡姐姐?”

袁尚愣了愣神,沒有回答。這除了袁紹給定的大婚正房,他想娶多少女人都行。假如今後打下天下,那更加是毫無禁忌。但蔡琰不同其她女書,她是名儒之後,還是寡婦,要納娶還需一番周折。

貂蟬以爲他猶豫,繼續道:“蔡姐姐很苦,別看她平日裡淡漠無爭,清雅閒適的樣書。在夜裡她睡着才悄悄地流淚。蔡姐姐對你的心意明眼人都能看出,你要好好待她。”

袁尚感觸良多,他緊緊摟住貂蟬,“難得你這麼賢惠,處處爲她着想,待大婚後我會讓德高的長輩去求親的。”

貂蟬笑了笑,心中卻不是滋味。她何嘗想將袁尚跟她人分享?但現實很殘酷,袁尚跟甄家聯姻已成定局,徐州那邊又傳來他跟糜家聯姻的事。

在這種社會風氣下,貂蟬知道袁尚所做無可厚非。但比起家世顯赫的甄家、糜家,她需要未雨綢繆地拉攏自己的勢力。而終究會被袁尚收納的蔡琰正是她拉攏的對象,她表現的大度會讓袁尚更加親近她。

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九十章 盜掘第一四一章 偷襲第四十九章 收降(上)第一卷之後,第二卷之前第五十二章 再戰(下)第一六四章 奔襲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八十章 朐縣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一五二章 戰始第四十二章 伏擊第八十六章 郯城第四十三章 擊潰第一九零章 叛敵第一二八章 賜婚第一一九章 起兵第一二七章 逼婚第四十六章 分道(上)第四十五章 潰逃第一六八章 罷兵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六十九章 出兵(下)第一六一章 失利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一二一章 涿郡第一五五章 投靠第一二八章 賜婚第一八六章 攻防(中)一點說明和懇求第十五章 謀奪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四十九章 收降(上)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一六三章 出奇第一七一章 泄密第二零一章 奔襲第一一一章 南下第二零五章 劍閣第六十九章 出兵(下)第十九章 才智第一二五章 誘敵第一七八章 關中第一三五章 放棄第一五九章 黎陽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八十六章 郯城第一八七章 攻防(下)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十七章 界橋第一五三 大婚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六十三章 歹意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十四章 離心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五十五章 引禍第七十七章 完勝第八十三章 詐城第一七四章 戰前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二十三章 連環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一一四章 內訌第二零五章 劍閣第一九八章 末路第十八章 局定第四十章 借兵第一六八章 罷兵第一八零章 迂直第三十八章 偷襲第二零四章 入蜀第一九八章 末路第六十二章 溫情第九章 逆施關於更新第八十六章 郯城第三十八章 偷襲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三章 佈局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八十九章 退路第七十章 偷襲第七十二章 危勢(中)第三章 佈局第一八三章 廟算第一八四章 先鋒第七十三章 危勢(下)第一卷之後,第二卷之前第三十章 禍亂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一二五章 誘敵第一一三章 獻城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三十九章 交戰第十七章 界橋第四十三章 擊潰
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九十章 盜掘第一四一章 偷襲第四十九章 收降(上)第一卷之後,第二卷之前第五十二章 再戰(下)第一六四章 奔襲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八十章 朐縣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一五二章 戰始第四十二章 伏擊第八十六章 郯城第四十三章 擊潰第一九零章 叛敵第一二八章 賜婚第一一九章 起兵第一二七章 逼婚第四十六章 分道(上)第四十五章 潰逃第一六八章 罷兵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六十九章 出兵(下)第一六一章 失利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一二一章 涿郡第一五五章 投靠第一二八章 賜婚第一八六章 攻防(中)一點說明和懇求第十五章 謀奪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四十九章 收降(上)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一六三章 出奇第一七一章 泄密第二零一章 奔襲第一一一章 南下第二零五章 劍閣第六十九章 出兵(下)第十九章 才智第一二五章 誘敵第一七八章 關中第一三五章 放棄第一五九章 黎陽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八十六章 郯城第一八七章 攻防(下)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十七章 界橋第一五三 大婚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六十三章 歹意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十四章 離心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五十五章 引禍第七十七章 完勝第八十三章 詐城第一七四章 戰前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二十三章 連環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一一四章 內訌第二零五章 劍閣第一九八章 末路第十八章 局定第四十章 借兵第一六八章 罷兵第一八零章 迂直第三十八章 偷襲第二零四章 入蜀第一九八章 末路第六十二章 溫情第九章 逆施關於更新第八十六章 郯城第三十八章 偷襲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三章 佈局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八十九章 退路第七十章 偷襲第七十二章 危勢(中)第三章 佈局第一八三章 廟算第一八四章 先鋒第七十三章 危勢(下)第一卷之後,第二卷之前第三十章 禍亂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一二五章 誘敵第一一三章 獻城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三十九章 交戰第十七章 界橋第四十三章 擊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