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章 逃亡

能跟皇家聯姻,這可是極大增長威望的事。再能夠挾天子的話,袁家的政治資本無疑將無人能及的豐厚。劉協顯然是不知道袁尚已有婚約,所以詔書上說的賜婚肯定是讓萬年公主做正室。這件事一個處理不好,不僅袁尚,連袁家也會被對手安上背信棄義、攀龍附鳳的惡名。

經過劉夫人和幾個謀士的勸說,袁紹對挾天子令諸侯的做法有些心動,他問道:“顯甫,我想聽聽你的意思。”

“我……”袁尚眉頭緊皺,他方纔從甄家拿得一大筆錢帛,這立馬悔婚的事可是厚顏無恥。

許攸是個機靈人,他眼珠子一轉,說道:“在下倒有個法子。不僅可以不退婚,還能迎娶公主。”

“子遠,你快快說來!”袁紹急問道。

許攸哈哈一笑,“這有何難,公子領着青州,正可享齊人之福吶。萬年公主不妨娶來,同甄小姐一時大婚。萬年公主雖尊貴,甄小姐卻佔了先機,可讓她們無分正偏,同爲正室。”

“這怎麼符合禮法!”郭圖跳出來反駁道,“名不正則言不順,祖宗禮法可沒有這樣的規矩。再說三公子子嗣怎麼分嫡庶,這豈不是亂了倫常!”

“娥皇女英不就是先例麼?”許攸不以爲然道,“公主殿下和甄小姐子嗣可不分嫡庶,只分長幼。如此怎麼會亂了倫常?”

“哈哈!子遠,還是你的鬼點子多!”袁紹笑道,“萬年公主乃先帝的骨血。可謂名正言順地尊貴。我袁家能納娶到公主殿下,是光耀門楣的大事。此事就如此定了,咱們趕緊籌備彩禮,十日後就遣人送往長安去!”

袁尚心中苦澀。這個時代像他這樣的世家子弟,婚姻可是不由得自主的。就像現在,自己跟萬年公主變成了袁紹撈取政治資本地籌碼。甄家雖然富甲一方,但在極重家世門第的袁紹看來,萬年公主的分量顯然更重一些。

“主公,那迎接聖駕的事也該籌備了。”沮授提醒道。

袁紹一陣猶豫。“冀州距關中路途遙遠,所經之處又不是我方轄地。兵帶少了不足以成事,兵帶多了糧秣又供給不上。此事還要從長計議纔是。”

“主公,密信上不是說陛下會設法東歸洛陽的麼?”沮授提醒道,“如此我軍只需發兵河內恭迎聖駕即可。退一步說,河內的張揚乃主公舊交。他又是心懷漢室社稷之人,將糧秣屯到他那。或是讓他資助一批糧秣,我想他是會答應地。”

其實魏郡離河內跟洛陽都不是很不遠,只要籌劃得當還是可以供應一支精兵的後勤地。

袁尚心中卻不認爲奪取獻帝是件輕鬆的事,關中各勢力盤根錯節,他猜想劉協是藉助楊奉逃回洛陽。但郭汜、李豈肯罷休,肯定會尾追而來,到時候一場苦戰在所難免。還有就是,魏郡離洛陽不遠,但兗州離洛陽更近,曹操會不會摻和一腳很難說。

“父親。此次用兵貴在神速。請允許我帶所部騎兵前去恭迎聖駕。”袁尚說道。

袁紹用目光詢問衆人,郭圖、辛評是想讓別人去立功。他們力推顏良、文丑兩員大將。荀諶還是一副模棱兩可的態度,說了也等於沒說。而審配、逢紀是力挺袁尚的,就連許攸也表明了袁尚的態度。

最後,沮授說道:“三公子所部久經戰陣,乃我軍中地精銳。加上那些烏桓突騎,足以獨當一面。青州眼下十分太平,短期內不會有戰事。而我冀州轄下兵卒要分防幽州、幷州,實在抽調不出空餘的兵力。所以三公子所部乃最佳選擇。”

見多數意見都贊成,袁紹就下令道:“顯甫你立即調集所部騎軍到魏郡集結,稍作休整就奔赴關中。文丑你領兩千烏桓突騎和三千步卒屯駐朝歌以作策應。”

“諾!”袁尚、文丑兩人齊聲道。東郡,濮陽。

州牧府上像過節般熱鬧非凡,僕人們忙碌着打點酒席,曹氏宗親們也忙着招呼往來地客人。

曹操身穿大紅袍子,他滿臉喜色地坐在大堂上。今天是他納妾的日子,女方是大名鼎鼎的大將軍何進遺孀尹氏。這何進敗亡後,曹操就一直照顧着尹氏跟她的遺腹子。本來曹操是出於對老上司的感恩,但是尹氏風姿卓越,漸漸的曹操把持不住。在幾個臣子撮合下,曹操就名正言順地納了尹氏。

雖然納妾算不上什麼大事,但曹家自從曹嵩死後就很少辦喜事,所以不論是曹氏宗親還是夏侯家,再到曹操的一衆部下,都來給曹操道賀。

曹洪笑呵呵地遞上一個禮盒,給書佐記入賬簿,並對曹操說道:“汝南還不太平,子孝、子和是趕不回來了,特讓我帶來這份賀禮。”

做臨時書佐的荀擡起頭,問道:“這是子孝、子和將軍的賀禮,子廉你的呢?”

曹洪搔搔腦袋,“這不都一樣麼,我們三兄弟一份賀禮。”

曹操笑着搖頭,這個從弟地吝嗇本性就是改不了,正應驗了越是有錢越是摳門那句話。

荀攸、陳宮、毛、戲志才、夏侯兄弟、于禁、李典等部下也都圍了過來,幾人都笑罵着曹洪又省了一份賀禮地錢。“主公大喜啊!”程昱跑進大堂,“皇帝陛下派遣使臣前來加封主公。”

一時間滿堂的賓客都肅靜起來,曹操起身整了整衣袍,他帶着衆人來到大堂前院落迎接獻帝地使臣。一陣忙碌後使臣終於將詔書宣讀完畢,曹操被加封爲徵東將軍、濮陽侯。

曹操讓兒子曹昂代爲招待賓客。他帶着一衆部下將使臣請進書房。說來獻帝派來的使臣曹操也認得,正是曾經一同在朝爲官地都水長丞種輯。

種輯脫掉袍服取出了夾層中一道密函,“曹將軍,此乃陛下的另一道詔書。關中局勢兇險。陛下和朝臣們都盼望您的救援吶!”

曹操恭敬地接過密函,他看了一遍後頷首對西邊行了個大禮,“難得陛下還記得曹操,臣下定當竭盡所能勤王護駕,以匡扶我大漢社稷

接着種輯又跟曹操說了長安的情況,並將加封關東諸將領地事也說了。曹操、荀等人竭盡所能地從種輯的口中問出了想要的消息。然後設宴款待種輯和他的隨從。並讓人帶他們下去休息。

剩下了皆是親信,曹操就取出詔書。問道:“都說說,咱們該不該出兵勤王護駕。”

毛首先站了出來,主公,前年在下就勸您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如此當能成就大業。那時是因爲時機不成熟,而現今是天賜良機啊!”

荀也勸道:“昔晉文納周襄王而諸侯景從。高祖東伐爲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自天子播越,主公首唱義兵,心無不在王室,是主公匡天下之素志也。今車天子蒙難,義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舊而增哀。此時奉陛下以從民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若不早做決定,四方亂起必將橫生變故!”

“我等起事本就是匡扶漢室社稷。等的就是此時。”陳宮也應和道。其餘謀士都是點頭應許。

“看來大夥的意思都一樣啊。”曹操高興道。“可這眼下關中局勢複雜,如何出兵恭迎聖駕卻是個問題。”

“這有何難。董卓一死西涼軍是一盤散沙,且讓我領幾千人馬殺到關中接來陛下。”夏侯立即請命道。

“元讓將軍莫急,出兵一事還需周密地部署,以確保萬無一失。”荀攸說道。

“是啊,調兵還是個問題。”荀道出了難處,“我軍擴張勢頭過快,嫡系精兵與將領多分散兗州、豫州各地。地方上招募地兵卒沒有經過操練,還不能當大用。東郡濮陽一地能調動的只有區區兩千人馬。”

于禁出列請罪道:“都是在下無能,四萬豫州兵恐怕要明歲才能練成。如此一來耽擱了主公大事。”

“唉!時日倉促怪不得你。”曹操安撫道,“文則你通曉練兵之法,豫州招募地那些兵卒還全賴你操練

“關中局勢複雜多變各方勢力盤根錯節,但並不需要太多的兵馬。”戲志才解釋道,“此次出兵貴在神速,接的陛下就立即撤回兗州,不需跟西涼軍多做糾纏。”

“志才說得沒錯,假使陛下能東歸到洛陽,那往東就是兗州,往南就是豫州,此兩地皆是我後援,可迅速撤回來。我軍實在佔據了十分大的地利。”荀說道。

“東郡離河北還是太近了啊,可以迂迴的餘地不多。”曹操冷不丁說道。

“是該挪個地了,經在下考察,可選地治所有潁川的許縣、陳留郡地陳留、山陽郡的昌邑。只是遷移治所事關重大不能急躁,還是先將陛下迎來,再定治所不遲。”荀說道。

曹操表示贊同,並讓程昱起草調令,“着曹仁留守汝南防範袁術。曹純率所部兩千精騎與兩千匈奴胡騎,即刻北上潁川集結。着樂進、李通、呂虔、滿寵四將個抽調五百精兵至陳留集結。曹操再看向荀,“文若,這糧秣輜重調度的事就交由你去辦了。諸位瞧瞧還有什麼要處理的?”

“南邊那個已經被咱們壓進了九江,可北邊那位不可不防。他不是也接到陛下的詔書了麼?”程昱提醒道。

“袁本初!”曹操喃喃道,“我瞭解他,當初是他引董卓進京,而使少帝陛下蒙難。以他那極要臉面的性子,恐怕還在猶豫該不該承認當今聖上。”

“大的那位可能猶豫,但小地那位可是被陛下賜婚了的。他能不有點動作麼?”程昱說道,他對前兩次在青州軍手中吃虧一直耿耿於懷。

“袁顯甫!”曹操一雙長眼眯緊,“貌似他的仇敵不少呢,盤踞幷州地黑山賊、屯兵上黨地呂布、關中衆多的西涼軍。只要他敢去搶聖駕。咱們能不好好招呼一下袁家這位三公子麼?”

自袁紹同意納娶萬年公主後,袁尚就不好意思再去見甄宓、甄儼兄妹跟甄家賠禮解釋地事宜是由許攸這個媒人去做的,甄家沒有太強烈的反應,婚期也如期在明年秋舉行。

二十天後,三千青州精騎、三千烏桓突騎就已經在魏郡黎陽集結完畢。此次出征的將領有張遼、趙雲、太史慈、彌力、周倉。張遼、趙雲兩人各領一半青州精騎,烏桓突騎就由太史慈、彌力、周倉三人統領。隨軍出征地還有拜爲軍師祭酒的郭嘉。

此行風險不小。袁尚讓徐厚護着甘恬先回青州。因爲要迅速隱秘地行軍,袁尚等人出發得十分低調。只有袁紹和幾個親信相送。

袁尚帶着許褚、典韋跟五百地親衛。隨着文丑的五千人馬一起從鄴城出發。到達河內朝歌后,袁尚的青州軍就南渡河水,沿着黃河南岸的河南尹向洛陽進發。青州軍皆是騎兵,而且招募烏桓突騎後又收購了不少烏桓馬,使整支隊伍達到一人雙騎。加上千多匹馱運糧秣的騾馬。袁尚軍可以在沒有後援補給情況下獨自作戰月餘。

隊伍途徑榮陽、成皋,袁尚看着那荒廢破損地虎牢關。不禁緬懷感慨,耳邊尖銳的風聲彷彿還帶有當年激戰地刀兵聲。袁尚出神地眺望那險峻的關隘,心中不知爲何涌現強烈的不安感。

“公子,在想何事?”郭嘉問道,“關中的狀況還不明瞭,一切只能隨機應變了。”

袁尚搖搖頭,“可能是想起當年的帝都洛陽了,可惜啊昔日的洛陽城現今當是一片白地吧!”

長安城外,一支兩萬多人西涼軍壘砌起營寨,然後擺出一副攻城的樣子。在長安西城牆叫陣。

出營叫陣的這支西涼軍不同於郭汜、李等人的部屬。他們從兵器鎧甲到衣袍都不是董卓那股西涼軍。他們有七八千人,其中三千多西涼鐵騎。其餘步卒多是長矛手,還混雜有羌人胡兵。

這支西涼兵陣列前是個年僅十七八歲的青年將領,那員小將騎在一匹白馬上,他身體壯實勻稱,雙手長而有力。他地樣貌更是帶有幾分英武,只是一雙明亮地眼睛盡是桀驁張狂之色。

白馬小將身披一副魚鱗鎧,頭上帶着雄獅形的兜鍪,他手中提着一杆虎頭鐵槍。城上地李所部兵卒,看到這麼員威武的小將也不禁一陣讚歎聲。

白馬小將提氣一陣大喝:“我乃伏波將軍之後,徵西將軍馬壽成之子馬超馬孟起。你等逆賊可敢下來跟我一戰!”

城牆上一陣交頭接耳聲,馬超身後的一種兵卒也不住叫罵。半刻鐘後城門打開,城中涌出近萬人的兵馬。爲首的是長安城中權勢滔天的郭汜,他身後還有樊稠、李的侄兒李利,和一種將校。

等兵卒們排好陣列,郭汜到陣前大聲笑道:“馬家小兒,你父親馬騰是否膽怯不敢出來搦戰?派遣你一個侄子輩的黃口小兒來,要是我傷了你豈不是被世人說欺凌晚輩嗎。”

英武非凡的馬超冷笑一聲,策馬上前直奔郭汜,同時他從鞍具上取出強弓,右手搭上一支羽箭對準郭汜激射而去。

馬超的戰馬極快,瞬間已經拉近距離,那支羽箭更是迅馳凌厲。冷芒襲來,郭汜立即察覺危機。但郭汜終究是歷經百戰的悍將,他拉緊繮繩身子迅速向後傾斜。

“嗖!”“鐺!”郭汜堪堪避過羽箭,但鐵胃被將射落,震得他一陣頭暈目眩。

“將軍小心!”郭汜身後五個部將策馬出陣護住了他。

馬超張狂地大笑,槍尖直奔一個擋道敵將的咽喉。“噗通”一聲,敵將被挑落下馬,沒了聲息。剩下四個部將把馬超圍住,三叉、長刀、長槍、長戟各自揮出,直取馬超身上要害。

虎頭鐵槍掄起一撥,將四把兵器盪開,力道之兇狠把四人的虎口震得發麻。

馬超呼喝一聲,縱馬衝向一個敵將,兩匹戰馬相交瞬間,鐵槍迅速在敵將胸口一下,一回合又取了一人性命。

身後三個敵將追來,馬超伸手抓住敵將槍尖後的槍桿,一發力將他推下馬。馬蹄踐踏,落地的敵將骨頭一陣爆裂,甚至內臟也被擠出。

接着馬超避過三叉,右手持槍捅破敵將的腹部。最後一個敵將抓住戰機,迫近馬超提刀就劈下去。

已經來不及拉出鐵槍,馬超抽出腰間佩刀,避過長刀刀鋒同時割破敵將咽喉。

馬超想再次追殺郭汜,但他已經逃回本陣中去。

“威武!”“威武!”馬超這邊的兵卒大聲歡呼。而郭汜那邊是人人倒吸一口涼氣,這麼勇烈的武將,恐怕也只有飛將呂布才能匹敵。

樊稠嚥了嚥唾沫,“老李,咋看馬家小子有幾分像呂布那廝啊!”

郭汜驚魂未定,他大喝道:“管他是誰,咱們兵多,穩住陣腳就不用怕!”

馬超一陣大笑:“董賊的舊部不過爾爾,難道現今的西涼軍中沒有可與我一戰之人嗎!”

看郭汜陣中再也沒有人敢出戰,馬超一揮鐵槍,讓兵卒們壓上去。一時間,兩軍在長安城西混戰開來。

劉協急匆匆地趕到萬年公主的偏殿,他喝退了幾個宮女。正在提筆塗鴉書寫的劉妍吃了一驚,迅速將幾草張紙收起來。

“皇姐,馬騰、韓遂領兵殺到長安城外了。郭汜、李的兵馬都被抽調過去防備,咱們今晚就離開長安!”劉協急切道。

“楊大人他們都準備好了麼?隨行的將士呢?”劉妍激動地問道。

劉協一臉興奮激動,“楊太尉、趙司徒他們說隨時可走。五百的虎賁、羽林武士也都召集起來了。樊稠、楊奉答應護送咱們到弘農。”

“太好了,父皇庇佑,終於等到這天了。”劉妍喜極而泣。

“皇姐,你只能帶上兩三個親信的宮女,到時候皇姐你跟在朕和皇后的身旁,莫要走散了。”劉協說道。

劉妍答應一聲,嘆息道:“皇后纔跟陛下完婚不久,這就要隨咱們一起逃亡。”

劉協握住萬年公主的雙手,“朕不會辜負父皇和皇姐的期待,只要過了這一難,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第六十二章 溫情第十五章 謀奪第二零四章 入蜀第二十章 去留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一四五章 求援(下)第一九九章 假道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八十二章 虜獲第一八一章 鎖喬第一七零章 烏桓第四十九章 收降(上)第一二一章 涿郡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一七三章 激戰第六十二章 溫情第十九章 才智第一六六章 雨夜第一六六章 雨夜第四十六章 分道(上)第九十二章 退路(下)第十九章 才智第一二九章 逃亡第六十四章 噩耗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二一三章 登岸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一九三章 進退第六章 密謀第五十九章 解圍(中)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一一六章 滯留第一一三章 衝突第一五三 大婚第一六三章 出奇第五十七章 北海第二零八章 兵鋒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十六章 入主第五十章 收降(下)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二零六章 偏道第六章 密謀第一卷之後,第二卷之前第九十章 退路(中)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四十九章 收降(上)第五章 情動第八十五章 巷戰(下)第一一四章 救兵第一七五章 平定第一百零九章 處決(下)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一五三 大婚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一七一章 泄密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二一三章 登岸第一八七章 攻防(下)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一七三章 激戰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二零七章 會盟第八十八章 敲詐(下)第一七四章 戰前第一七一章 泄密第六十四章 噩耗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一五八章 戰前第一八一章 鎖喬第六十三章 歹意第二零二章 決鬥第三章 佈局第三十八章 偷襲第一七七章 毒計第一七七章 毒計第六十三章 歹意第二零五章 劍閣第八十八章 敲詐(下)第九十七章 勾心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九十七章 勾心第十九章 才智第二十九章 隕落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三十章 禍亂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二十章 去留第一章 洛陽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一百零九章 處決(下)第一七四章 戰前
第六十二章 溫情第十五章 謀奪第二零四章 入蜀第二十章 去留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一四五章 求援(下)第一九九章 假道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六十一章 歲末第八十二章 虜獲第一八一章 鎖喬第一七零章 烏桓第四十九章 收降(上)第一二一章 涿郡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一七三章 激戰第六十二章 溫情第十九章 才智第一六六章 雨夜第一六六章 雨夜第四十六章 分道(上)第九十二章 退路(下)第十九章 才智第一二九章 逃亡第六十四章 噩耗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二一三章 登岸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一九三章 進退第六章 密謀第五十九章 解圍(中)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一一六章 滯留第一一三章 衝突第一五三 大婚第一六三章 出奇第五十七章 北海第二零八章 兵鋒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十六章 入主第五十章 收降(下)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二零六章 偏道第六章 密謀第一卷之後,第二卷之前第九十章 退路(中)第六十五章 仇恨第四十九章 收降(上)第五章 情動第八十五章 巷戰(下)第一一四章 救兵第一七五章 平定第一百零九章 處決(下)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一五三 大婚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一七一章 泄密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二一三章 登岸第一八七章 攻防(下)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一七三章 激戰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二零七章 會盟第八十八章 敲詐(下)第一七四章 戰前第一七一章 泄密第六十四章 噩耗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一九七章 決戰第一五八章 戰前第一八一章 鎖喬第六十三章 歹意第二零二章 決鬥第三章 佈局第三十八章 偷襲第一七七章 毒計第一七七章 毒計第六十三章 歹意第二零五章 劍閣第八十八章 敲詐(下)第九十七章 勾心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九十七章 勾心第十九章 才智第二十九章 隕落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三十章 禍亂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六十章 解圍(下)第二十章 去留第一章 洛陽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一百零九章 處決(下)第一七四章 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