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議取蜀州(下)

這是巴州的地理形勢圖,能夠一目瞭然的看清楚,整個巴州的地形地勢。但凡是身爲將軍的人物,自然是要知曉地理的。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如今的巴州夏正平,佔據了天時人和兩點,唯獨地利缺乏。天時,便是當今天下,已經進入了歷史上的一個短時期——戰國時代。各個諸侯之間彼此征伐,壓根就不會注意到其他地方的動靜。就算是夏正平吞併了整個蜀州,除了楚王會有所動作之外,其他的諸侯諸如秦王、趙王壓根就不會理會這些東西的。因爲在他們眼裡,攻佔和丟失一個城池、一個州府,都是極爲正常的事情。

除非,這件事情威脅到了自身的利益,否則的話,正如同曾經一些大家所說的那般,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人和這個方面,自然是蜀州的諸多百姓,對蜀王進行着一些反對。或者說,整個蜀州,無論是士族之人,還是平民百姓,都對新即位的蜀王,有一種怨聲載道的情緒在內。如果這個時候,夏正平出兵進攻蜀州的話,再加上施展仁政,最後必然會收服民心。

民心的重要性,自然是不必多說。一旦整個蜀州的民心,都是嚮往着夏正平的話,那麼就意味着新的蜀王,他的統治根基,可以說是土崩瓦解了。

至於最難得一點地利,這的確是夏正平統治的巴州的一塊短板,這是沒有任何的捷徑能夠解決的,因爲這在最初漢王受封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或者說,夏正平被廢除太子之位後,被髮配到永昌郡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

上天註定的一些客觀條件,即便是夏正平再怎麼強大,也無法改變這種註定。因此,地利一方,無論怎麼說,對於巴州都是一項致命的因素。

他們想要從巴州走出去,難上加難。遙遙千里的山路,這就造成了後勤補給的困難,直接限制了出兵的速度和出兵的規模。如果只是向當初夏正平襲擊東野城那樣子的規模,或許能夠堅持上一年半載,但如果是數萬乃至十數萬大軍,那就有些困難了。

夏正平自然明白巴州的困難之處,他也只能指望着政事堂之中的這些臣工,給自己出出主意了。

衆人端詳着巴州的山川地理形勢圖,皆是眉頭緊皺,看着上面繁複的線條,竟是沒有一絲的解決辦法。那些繁複的線條,便是崎嶇的山路。

“一道天斷山脈,阻隔了我們的出巴之路,如果當初我們有着蜀州的根基,可以說是現在在這個戰國時代,已經是能夠橫掃天下了。”有人嘆息,他終究是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想當年的夏太祖,何其的威武,起兵於蜀州,數十萬鐵騎,加上戰甲士兵,直接橫掃整個天下的諸侯。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爲蜀州地勢平坦,有利於糧草運輸。”

“從巴州走出去的話,水師戰船是一條路,但是終究是運輸有限,無法盡力。”有人指着地形圖上的巴江,連連搖頭,“步騎戰甲終究是不習慣乘船的,若是有個萬一,就可能導致暈船症,最壞的結果,可能就是十萬大軍的兵力,僅僅剩下一萬大軍。”

“諸位,你們沒有看到這條小路嗎?”驀地有一位將軍,指着天斷山脈上的一道橫線,那條橫線,極爲筆直,但是標註的內容卻是一條暗道。

所謂暗道,其實就是一條隱藏於山谷之間,需要穿行隧道的地方。依照道理來說,這種暗道最爲不利於行軍,首先最爲重要的一點,就是太過於狹窄,一人一馬能夠通過的地方,顯然是有些不夠用的。

其次就是,一旦對方得知,這條暗道上有人行軍,可能就會派遣兵力來堵截,那個時候可能就是完全無法通過。

“張將軍,你說的這條暗道,本王是知曉的。”夏正平點了點頭,“前幾年的時候,我曾經帶人遊覽整個天斷山脈,發現過這條暗道,就如同蛇谷一樣的。露面狹窄,而且完全不像描述的那般,這裡有一處道口,叫作斷天懸崖,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跌入山谷之中,葬身在那裡。爲此,我一直沒有說明這一點。”

姓張的將軍,聞聽夏正平這麼一說,點了點頭之後拱手道:“主公,您是隻知其一,卻不知其二。這暗道之下,有一條水深不曾沒過膝蓋的地下河流,那裡寬闊如同大街道,足以讓十萬大軍通過。”

“哦——”衆人聞言,皆是目光移向了這位姓張的將軍,臉上寫滿了疑惑。夏正平同樣如此,他心中充滿了疑問。他清楚的記得,當年遊覽天斷山脈的情景,特地尋找天斷山脈一些寬闊的途徑,進行一番詳細的考察。其中,這條暗道就在裡面。

按照當時的考察結果,這條暗道因爲狹窄的原因,而被夏正平列入了不做參考的道路。可如今這位姓張的將軍,卻是另有說法,這一點着實讓夏正平有些意外。

他再仔細的看着這位姓張的將軍,名字叫做張武,也是羽林二十九將之一,數有戰功,極爲讓夏正平所信任。更是有一點,這個人是土生土長的天斷山脈上的人,沒有當乞丐之前,好像家的地方,就是在這條暗道附近。

想到這些,夏正平擡手示意,讓張武繼續說下去:“張將軍,你是巴州天斷山脈上的人,你說的,自然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張武聞言,便是點了點頭,用一隻手指着山川地圖,繼續說道:“主公,您看。這條暗道的下方,就是我剛剛所說的地下河流。這條河流很是奇怪,在冬季的時候,流水近乎漲滿整個河道,夏季的時候,卻是消退至無聲。若是常人在這個地方,世界不對勁的話,也是極難發現。”

“我小時候多次在這條河道上,進行探索,最終發現,這條河道的盡頭,竟是天斷山脈山腳之下蜀州的一座郡城——安陽郡。從安陽郡出發,百里之後,便是可以抵達蜀郡,所需要花費的時間,大概是三五天的時間。”

衆人聽着張武的話,不由得一驚,沒想到這天斷山脈之中,還有這麼一條隱藏於地底下的暗河啊!

夏正平聞言,也同樣無言,當年他進入天斷山脈進行考察的時候,正好是夏天。夏天的時候,地下河流沒有水聲,自然也就發現不了,此時他已經明白了所有的事情。

“既然如此說,那就依照張將軍的話。步騎戰甲,交給馬孟起將軍帶領,多用些火把,相信能夠穿過底下暗河,抵達安陽郡。”夏正平不再招呼衆人觀看山河地理形勢圖,而是做出了決斷,“張武,你就做個嚮導將軍,爲他們帶路,事成之後,你這一份功勞,也是不小啊!”

衆人聞言,皆是拱手,道:“臣等遵命。”

夏正平點了點頭,望着海霹靂施琢公,道:“施琢公將軍,你的戰船需要多久能夠抵達蜀郡?”

“七天的時間!”

“既然如此,那就做這麼個安排。馬孟起,你率領步騎戰甲,先行出擊安陽郡,待得蜀州各郡聞風而動,增援安陽郡的時候,飛鴿傳書於我,那時候我讓施琢公率領水師戰船,直出巴江,攻伐蜀郡。”夏正平計算了一下時間後,再次做了些安排,“這樣子,我讓何士元先生隨你出征。”

衆人聞言,再次點頭,他們明白,這一次之後,就意味着巴州蜀州,兵戈戰端即將開啓,建功立業的時間,即將到來。

稍後,夏正平對於出征的人選,做出了安排。

施琢公,水師元帥,總領五萬水師,五百艘戰船,順巴江而下,攻取蜀郡;馬孟起,騎兵將軍,統領三萬騎兵;張武,爲隨軍嚮導;關長云爲步兵將軍,總領步兵、弓兵等多個兵種。然而,他們都是歸於何士元節制,但何士元並不出戰,只是作爲軍師指導他們作戰。

至於其他的先鋒等安排,夏正平也一併做了決定。

春暖花開,夏初時節,夏正平選擇了一個黃道吉日,在巴郡郡城之外十里的地方,搭建起一座點將臺,將之前在政事堂中做的決定,再一次當衆宣佈。宣佈完之後,自然是發佈檄文,這檄文,是由公羊忠所寫,文筆老道,堪稱大家之作。

“昔日太祖皇帝,分封蜀王,傳至今日,七百餘年。然當今蜀王,無能無德……我大漢王上,昭告四海……以拯救萬民爲己任,以廢舊制爲目標,旨在恢復大夏……”

檄文發佈後,便是一場誓師。這一點,夏正平極爲重視,是對於士氣進行一番鼓舞的,可以說是士氣是關鍵。要知道,一鼓作氣的大軍,可以橫掃整個蜀州全境。

“今日,我漢王夏正平,在這裡殺馬盟誓,有戰功的人,予以封賞,有過錯的人,予以處罰。諸位將士,攻伐蜀州的任務,就交給你們了!”

他說完之後,仰頭一喝,一碗酒下肚,點將臺上的鼓聲大作,便是傳來了諸多將士山呼海嘯的聲音。

“吾等原爲漢王殿下死戰!”

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三十八章 施琢公大戰漢水第四十三章 從君而戰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四十六章 年關第三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三十八章 施琢公大戰漢水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二十三章 奪詔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三十章 詐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八章 專賣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十三章 宮刑第四十九章 棄北川雛鳳燒城第八章 水師第二十九章 生死人,肉白骨(下)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十五章 第一位謀士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十五章 十五年第十三章 宮刑第十三章 英雄出自草莽,高士起於寒門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二十六章 落鳳坡第十三章 宮刑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戰(上)第二十五章 弒君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十八章 曾經的大夏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十五章 第一位謀士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二十五章 弒君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五章 斬殺薛世成第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九章 尉遲破第三十章 詐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駕親征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三十章 詐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八章 奪權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二十四章 蜀王急信第十一章 詐降第十五章 交易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十一章 詐降第二章 朝陽宮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五十二章 還有誰!第十一章 稱帝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鬥孔明亮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第九章 尉遲破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七章 安撫民衆第十章 三十萬大軍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戰(上)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求支持!)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二十八章 大戰起兮雪飛揚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十三章 宮刑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三十一章 晏嬰舊事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二章 朝陽宮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第九章 尉遲破第十章 襄州雛鳳
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三十八章 施琢公大戰漢水第四十三章 從君而戰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四十六章 年關第三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三十八章 施琢公大戰漢水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二十三章 奪詔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三十章 詐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八章 專賣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十三章 宮刑第四十九章 棄北川雛鳳燒城第八章 水師第二十九章 生死人,肉白骨(下)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十五章 第一位謀士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十五章 十五年第十三章 宮刑第十三章 英雄出自草莽,高士起於寒門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二十六章 落鳳坡第十三章 宮刑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戰(上)第二十五章 弒君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十八章 曾經的大夏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十五章 第一位謀士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二十五章 弒君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五章 斬殺薛世成第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九章 尉遲破第三十章 詐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駕親征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三十章 詐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八章 奪權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二十四章 蜀王急信第十一章 詐降第十五章 交易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十一章 詐降第二章 朝陽宮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五十二章 還有誰!第十一章 稱帝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鬥孔明亮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第九章 尉遲破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七章 安撫民衆第十章 三十萬大軍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戰(上)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求支持!)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二十八章 大戰起兮雪飛揚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十三章 宮刑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三十一章 晏嬰舊事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二章 朝陽宮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第九章 尉遲破第十章 襄州雛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