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

南蠻大軍壓境,纔是最主要的問題,而這主要問題的背後,自然是身爲郡尉的薛離,所率領的那兩萬六千兵馬,究竟如何了?

按道理來說,山賊強盜,聚衆鬧事,能有三五千人已經很不錯了,更何況他們不曾接受過正規軍隊的訓練,怎麼可能對抗的了那兩萬六千訓練有素的官軍?

唯一的解釋,就是身爲郡尉的薛離,另有所圖,無非就是夏正平屁股底下的郡守之位。

夏正平此時聽到陳慶之這麼一說,不由得冒出冷汗來。萬一薛離藉機鬧事,恐怕後果不堪設想。

他心中有些放不下,面上顯現出擔憂神色,緩緩道:“舅舅,要不派個人去看下?”

夏正平的意思很明顯,派個人去薛離郡尉那裡打探下,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使得他沒有迴歸永昌。

當然,這個前提是指薛離已經剿除山賊。如果沒有,那一切另當別論。

不過,令夏正平產生懷疑的,卻不是這件事情,而是蛇谷守軍被薛離抽調而走,恰恰南蠻大軍偷渡蛇谷的情況。

他心中猜測,可能是薛離暗通南蠻,協助其劫掠大夏邊境。

不僅僅是夏正平有這種猜測,陳慶之及政事堂上的一衆官員,同樣有這個想法。

“打蛇打七寸,擒賊擒王的道理,難道殿下不清楚?”陳慶之搖了搖頭,眉頭微皺,“當着衆多官員,我也不藏着掖着,殿下您要派人前往薛離軍中,怕是會打草驚蛇啊!”

陳慶之也不怕政事堂中的官員,是否與薛離之間有親密的關係,這種事情必須擺到明面上;否則讓薛離抓住把柄,上奏朝廷說自己私下蠱惑郡守,懷疑郡尉,致使永昌諸官不和的罪名!

那樣子一來,身爲鎮南將軍的陳慶之就有些被動了,倒不如擺在明面上講清楚,就說自己這個節制巴州十一萬大軍的軍事主官,對薛離郡尉有所不滿,至少不會引起朝堂上的許多官員懷疑。

政事堂的衆人,已然沉默了下去,他們所在的士族,或多或少都與薛離有所瓜葛的。眼下,掌握巴州地界十一萬大軍的陳慶之,已經亮出了自己的旗幟,支持故太子夏正平,這其中的信號,着實讓人尋味。

薛離再怎麼說,他的也權力僅僅限於巴州永昌郡的尉曹、兵曹以及五千兵馬,難以和鎮南將軍陳慶之相比,更何況,那五千兵馬,也是要受到陳慶之的節制。

此時,再明顯不過的事情,就是身爲郡守的夏正平,正在行動,奪取郡尉薛離的兵權。

事實上,從夏正平進入永昌郡的那一刻起,他就在謀劃着這件事。

一個沒有掌握兵權的郡守,就是一個空架子,夏正平可不願意受制於人。

政事堂中,在商量着關於薛離的事情,而遠在建寧郡附近山脈的一處軍營中,卻在謀劃着另外一些事情。

中軍帳中,一盆爐火,燒得正旺。

一身錦襖的薛離,坐在案桌前,翻閱着一份帛書,那是他剛剛收到的,其中的內容,關於永昌郡與南蠻大軍的。

中軍帳中,坐着的不止薛離一個人,還有永昌五千兵馬的將校官員。

薛離哈了一口氣,臉色有些不悅,道:“你們看看,這上面都寫了什麼?”

他說着,就將帛書傳遞給了極爲將校官員,很顯然,帛書上所描述的東西,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諸多將校,將帛書挨個傳看,不多時,便是一個個面露古怪神情。

“人言,南蠻諸多部族,百姓不習教化,因此能年年被我大夏神朝的軍隊所打敗。現在看來,這話一點也沒錯。”

“就是啊,南蠻之人,毫無智慧可言,怎能跟我們大夏神朝相比?”

“帛書上說,那狂生何士元,教會夏正平幾條計策,就把南蠻的六萬大軍,活活拖在了胡家屯!哼,真是廢物!”

“還有那個叫做孟昂的,以前聽着挺牛氣的,怎麼就讓這個小崽子給生擒了?”

衆多將校官員,自然是薛離的人,此時見着帛書上所寫的內容,不由得議論起來。

“大人,不如即刻回師,趁亂將陳慶之與夏正平軟禁起來,拿到郡守大印便是行了!”

“是啊,大人,這樣子做雖然會惹來非議,但是朝廷上有着那位在支持着你,想必不會有什麼差池的!”

薛離聽着衆人說的這些,心中不由得一動。

要說那份帛書上提及的事情,卻是出乎他的意料。

他本以爲,自己帶着五千兵馬外出剿匪,然後調走蛇谷出口的那一千駐軍,南蠻可以趁此機會,進攻永昌郡。到了那個時候,自己再揮師救援,以此過程就能夠上奏朝廷,斥責夏正平守衛不力,這樣子一來,就能名正言順的將永昌郡守之位據爲己有。

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最終的後果就是沒人服從你。試想一下,一個郡守沒人服從於他,不就是光桿司令一個嗎?

薛離到底還是個士族之人,明白孤家寡人是什麼境地,同時他禁不起天下非議,因而他爲了名正言順的奪取郡守之位,纔將蛇谷出口一千守軍給調走,好給南蠻有機會進入巴州境地。

否則的話,鎮南關那邊,就算給南蠻三年的功夫,他也未必打的下來。

爲了圓滿完成這個計劃,他還特地趁陳慶之去述職的時候,向鎮南關求援兩萬兵馬,以支持剿賊。這樣子,一旦永昌郡外面出現大量的南蠻軍隊,那樣子想要求援鎮南關,卻是不可能的了。因爲,鎮南關還要面對南蠻部族的侵略。

當然,讓陳慶之走出鎮南關,去朝廷述職,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不是他知會了朝堂上的那些大人物,也不會這麼輕鬆的借到兩萬兵馬。

鎮南關之地,乃是一處緊要關隘,按照道理來說,身爲守將的陳慶之,是不得擅自出借兵馬的,那樣子會冒很大風險的,尤其是當守衛兵力不足一半的時候。鎮南關一旦丟失,將會引起連鎖反應。

他算準了回來後的陳慶之不敢冒這個險,但偏偏實際和他計劃中的不一樣,因而臉色不悅。

正所謂,人算不如天算,到頭來還是沒想到,這近乎不可能的事情,竟然發生了。

只因爲,身爲郡尉的薛離,太想要這個郡守之位了。一方郡守,就是一方諸侯,除了州牧以外,天高皇帝遠的地方,他就是土霸王。

可惜啊,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薛離看了帛書內容後,已然明白自己的計劃失敗了。

第三十九章 求親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三十九章 求親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四十一章 效仿舊事第二十四章 倭寇突襲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三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三十七章 流言四起第二十章 認死理的程湯第三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八章 專賣第二十三章 奪詔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四十九章 棄北川雛鳳燒城第四章 城下搦戰第五十二章 還有誰!第二十八章第十八章 曾經的大夏第四十七章 奪軍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三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十五章 女扮男裝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五章 白髮漁樵江渚上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四章 車伕公羊假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二十六章 竊國之賊第十二章 血濺三步第三十八章 拜見雍王第十一章 裸衣相鬥(上)第五十五章 黃瀚生突襲後部,夏正平氣死醉龍第十章 勸進第五十一章 夏正平大戰申不易第五章 白髮漁樵江渚上第七章 官商第三十五章 攻安陽雛鳳用計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二十一章 鴻門宴(上)第三章 後下手遭殃第十二章 血濺三步第二章 賤民?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二章 賤民?第七章 駁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十五章 三個月第十一章 稱帝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二十五章 大朝議第四十章 夏正平刮骨療毒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二十六章 三江湖大戰(下)第二章 又三年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四十九章 棄北川雛鳳燒城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八章 奪權第七章 政事堂第四十九章 矯詔第十一章 裸衣相鬥(上)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五十三章 荊州醉龍三連輸第二十八章第二十章 認死理的程湯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二章 又三年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十一章 稱帝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二章 又三年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四章 賀子先第七章 政事堂第十一章 詐降第六章 過蜀州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駕親征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鬥孔明亮第四十章 許千言第三十二章 七分天下(下)第二章 又三年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二十章 漢王第三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三十六章 真相
第三十九章 求親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三十九章 求親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四十一章 效仿舊事第二十四章 倭寇突襲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三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三十七章 流言四起第二十章 認死理的程湯第三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八章 專賣第二十三章 奪詔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四十九章 棄北川雛鳳燒城第四章 城下搦戰第五十二章 還有誰!第二十八章第十八章 曾經的大夏第四十七章 奪軍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三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十五章 女扮男裝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五章 白髮漁樵江渚上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四章 車伕公羊假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二十六章 竊國之賊第十二章 血濺三步第三十八章 拜見雍王第十一章 裸衣相鬥(上)第五十五章 黃瀚生突襲後部,夏正平氣死醉龍第十章 勸進第五十一章 夏正平大戰申不易第五章 白髮漁樵江渚上第七章 官商第三十五章 攻安陽雛鳳用計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二十一章 鴻門宴(上)第三章 後下手遭殃第十二章 血濺三步第二章 賤民?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二章 賤民?第七章 駁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十五章 三個月第十一章 稱帝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二十五章 大朝議第四十章 夏正平刮骨療毒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二十六章 三江湖大戰(下)第二章 又三年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四十九章 棄北川雛鳳燒城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八章 奪權第七章 政事堂第四十九章 矯詔第十一章 裸衣相鬥(上)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五十三章 荊州醉龍三連輸第二十八章第二十章 認死理的程湯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二章 又三年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十一章 稱帝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二章 又三年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四章 賀子先第七章 政事堂第十一章 詐降第六章 過蜀州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駕親征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鬥孔明亮第四十章 許千言第三十二章 七分天下(下)第二章 又三年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二十章 漢王第三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三十六章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