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深秋的日子,蕭瑟的秋風,吹拂着濟州城路上行人的臉龐。戰亂損壞的建築物,依稀可見,巡邏的軍兵,一臉嚴肅。

濟水河畔的碼頭上,此時站着數人。近前看時,卻是張伯生、夏默宇和左善言三人。

“左大人,那日多謝了!”夏默宇拱手,“若不是您,恐怕我這個皇子,現在還在宗人府裡關着呢!”

夏正平指的,自然是前幾日三堂會審的事情。

“只是你這一番勸諫,恐怕會得罪皇長子一派啊!”夏正平臉上展現出擔憂之色,“萬一他們發難於你,這便是我的過錯了!”

“殿下不必多言!如今,朝堂之上,忠臣良將皆尋思避禍之策,諸多皇子,內鬥不止,身爲諫臣,自然不能置之不理!”

“皇族舊制,犯了錯的皇子,不論是不是太子,都要外放,不得歸朝。殿下到了巴州,一切小心爲妙!”

“左大人之言,本殿下謹記了!”

夏正平側耳傾聽,明白左善言所說的一切,究竟是什麼意思。

朝中大臣,不是沒有支持自己的。只是畏懼丞相申不易的權勢,大都選擇了明哲保身。

圖謀篡逆,弒君奪位,畢竟是捏造的罪名。大夏靈帝,也沒有糾結這個問題。歸根到底,還是因爲自己獻策失敗的原因。然而,這個罪名,終究是自己的污點。抹不去,也擦不掉。

皇長子夏默宇,就算沒有徹底除掉自己,也要噁心一下。有了這個污點在,將來一旦自己恢復太子之位,成爲皇帝,後世的史書上也會評論自己,少謀逆,弒君,篡位不及,發配永昌。讓自己在後世子民的眼中,是一個篡位奪權的昏君!

更何況,誰也不清楚,皇長子,會不會再次發難,聯合朝中重臣,奪取太子之位。要知道,大夏靈帝雖然說秘密建儲,但是隻要這個儲君之位的人選沒有公佈出來,夏默宇就會活動不止。

夏正平自然知道大夏靈帝秘密建儲這件事的。自己的這個太子之位被廢,總得有人接替。然而,現今的大夏,岌岌可危,大夏靈帝即便是土木偶人,也會有所察覺,絕不會在建儲這件事情上,動作太大。秘密建儲,纔是最好的選擇。

因爲一旦宣佈新的儲君,地方上的那些諸侯藩鎮,就有可能打着某些旗號,再次進行“勤王”。到了那個時候,局面就已經不再是一個毫無影響力的大夏靈帝,所能控制得了的。發展到最後的結局,必然是天下大亂。

這種辦法,既保全瞭如今的大夏殘軀,又保全了大夏靈帝的皇位。

宮廷爭鬥,難以止息,去巴州那塊雞肋的地方,倒不失一個避禍之策。

“左伯,您也該想想避禍之策了。”夏正平沉吟,“和我一起去巴州怎麼樣?”

“殿下,您叫我……”

“我現在已經被廢,只是一個平民百姓了。雖然頂着郡守的名頭,但其實就是被趕出了朝廷。皇子的身份,您不用太顧及。”夏正平搖了搖頭,“大夏的禮法,太過臃腫,此乃舊疾。”

左善言神色一動,嘆息了一聲:“巴州一帶,殿下小心爲妙。朝堂之上,一旦形勢不對,我也會閉門不出的!”

左善言指的自然是夏默宇一派,一旦他們加害自己,自己大不了辭官隱居。

正說話間,一匹駿馬,飛馳到三人面前,夏正平一看來人,卻有些異樣,道:“黃安,此時宮內忙碌,你怎麼來到這裡?”

來人正是太監總管黃安,只見黃安下馬,從身後布袋裡掏出一個圓木盒子,遞到夏正平面前,尖聲細語道:“咱家受人之託,將這個東西交給八殿下。”

黃安說罷,見夏正平收了圓木盒子,向四下裡瞅了瞅,見沒有可疑的人物,便低聲道:“殿下的提攜之恩,小人沒齒難忘,以後這宮裡的事情,小人也會給您留意些,隨時飛鴿傳書,送到永昌。”

“不必了!”夏正平擡手,止住了黃安,“張太傅已經被罷官了,就住在京都,黃總管幫我照料便是了。”

“勞殿下費心了!”張伯生面龐抽了抽,“老朽年事已高,做不做官,也已經無所謂了。”

待得黃安駕馬離開,左善言眉頭皺了皺,道:“這狗奴才,帶了什麼東西給殿下,殿下何不打開看看?”

夏正平也是有些奇怪,黃安究竟是受什麼人之託,送給這件東西的?

他心中奇怪,緩緩打開圓木盒子,卻見得其中一隻黑色秋蟬,一隻碧綠螳螂。螳螂的鉗子,深深的嵌在了秋蟬的身體上,那隻黑色的秋蟬,恐怕死的不能再死了。

“這是何意?”張伯生與左善言,皆是有些奇怪。他們同樣不清楚是什麼人,送這樣的奇怪東西給夏正平,也不太明白這究竟寓意着什麼。

夏正平的心裡,卻是變得古怪起來,嘴裡喃喃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彈丸在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聲音不大,但是張伯生和左善言都能夠聽見,兩人皆是神色驚變,道:“莫非……”

“朝堂之上,左伯您注意一下,一旦發現不對勁,即可前往潼關守將郭軒那裡。”夏正平沉聲,打斷了兩人的話語,“伯生老叔,黃安總管應該會周全你的,你大可放心。”

“那萬一,郭軒有變怎麼辦?”左善言神色驚懼,顯然是想到了什麼一樣,“山戎伺機而動,年歲還有一場大戰!”

“如果那樣,你就走水路,過蜀州,來巴州!”夏正平說罷,將圓木盒子收了起來,拱了拱手,“二位大人,告辭了!”

夏正平說罷,轉身登船。

碼頭上,左善言與張伯生,相互對視了一眼,皆是從對方眼中,看出了深深的擔憂。

航船沿着濟水,往東而行,不多時日,便是出了濟州的範圍。行到了海面上,夏正平走出船艙,望着大海沿岸,不住嘆息。

“再過十日,便是到了蜀州境地。沿岸的諸州郡縣,各自爲政。大夏皇權,能夠控制的地方,除了巴州、濟州,怕是沒有幾個州郡了吧?”夏正平拿出圓木盒子,仔細端詳着,“這……究竟是誰送來的呢?”

這麼多日子以來,他一直在想着這隻圓木盒子,只是無法猜測出,究竟是誰在背後,告誡自己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事情?

更何況,從這一段時間的種種跡象來看,明明自己就是那隻蟬,似乎和這個寓意相悖論。

夏正平沉思起來,將圓木盒子,翻來轉去,驀地,在盒子底部發現了一個六瓣梅花的印記。

“這個印記……似曾相識!”夏正平有些震驚,普通梅花,皆是五瓣,並沒有六瓣的存在。

這個六瓣梅花的印記,只是在記憶中出現,似是某人的東西。或者說,是某人的特殊喜好。

“究竟是誰?竟然想不起來了?”夏正平有些傷腦筋,反覆查看着那個六瓣梅花的印記,想要得到什麼信息。

海風吹拂,夏正平聆聽大海潮漲潮落的聲音,腦海中卻是沉思着,關於這個六瓣梅花印記的事情。

“黃安只是受人之託,看他那個樣子,恐怕也是不清楚送這個圓木盒子的人,究竟是誰。”夏正平嘴裡自語,“我就是那隻秋蟬,夏默宇就是這隻螳螂,那麼誰會是這隻黃雀,又會是誰拿着彈丸,打黃雀呢?”

夏正平思索,沒有任何的頭緒。夏默宇設計陷害自己,自己沒辦法反抗,只能束手就擒。

丞相就是那隻黃雀?似乎不是,丞相年齡太大,想要做皇帝,也沒有幾年了吧?潼關守將郭軒?似乎也不是,常年駐軍邊外,不參與朝堂,對朝中局勢不明,怎麼可能會篡位自立?

思來想去,夏正平又是想到了六瓣梅花的印記,總覺得這裡面有蹊蹺在。

皇族之人,似乎只有異姓王爺雍王許光的女兒許千言,最喜歡梅花了。印象之中,夏正平曾經見過許千言,隨身帶有一個六瓣梅花印記的荷包。自己見許千言的時候,還在十二歲那年。

當時雍王進京,帶着許千言,自己與她年齡一般大小,便在一起玩耍。似曾在那個時候,見到了六瓣梅花印記的荷包。

然而,雍王封地在西部,統治雍州一地,兼顧涼州數郡,早已不聽從皇權。就是這次東進濟州勤王,也參與了劫掠濟州。事後,雍王率軍回到了封地,壓根就沒有在京都耽擱。

更深一層次,許千言怎麼可能會隨軍出征,來到濟州呢?雍王乃是鎮守西部的諸侯,率軍出征,非同小可,稍有不慎,就會有喪命的可能。許千言是雍王許光的寶貝女兒,許光絕不可能,允許許千言隨軍而行的。

細想之下,夏正平依舊沒什麼頭緒。自己與許千言,也只是十二歲那年的嬉戲玩耍的時候,有所交集。再往後,就沒怎麼見過面了。

“看樣子,到了巴州,可以考慮前往雍州一趟,找許千言問清楚這件事情了。”夏正平搖了搖頭,與其自己在這裡瞎猜亂想,倒不如直接去雍州問個究竟。

“只是不明白,這黃雀是什麼人,拿着彈丸,想要奪取皇位的人,又會是誰?”

“如果送我這隻圓木盒子的人,真的是許千言,她又爲什麼這樣子做?”

要知道,自己和許千言,壓根就沒什麼交集。

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三十八章 施琢公大戰漢水第五十三章 荊州醉龍三連輸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三十八章 施琢公大戰漢水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十一章 張富貴的作死秀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戰第三十一章 晏嬰舊事第三十三章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第四十一章 戰隆江漢王鏖兵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十一章 詐降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一章 大變革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三章 花魁柳如煙第四十二章 日落之城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六章 過蜀州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一章 大變革第十章 三十萬大軍第十三章 宮刑第十六章 忽悠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第三十章 詐第十章 三十萬大軍第七章 安撫民衆第七章 狠角色第七章 官商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第八章 專賣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四十七章 奪軍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七章 政事堂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四十三章 從君而戰第九章 尉遲破第八章 望月臺下揚名第四十章 夏正平刮骨療毒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三十三章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第十三章 英雄出自草莽,高士起於寒門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二十章 認死理的程湯第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二十四章 倭寇突襲第十三章 宮刑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三十四章 神秘女子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七章 狠角色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九章 煮鹽、曬鹽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二章 朝陽宮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二十四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五章 白髮漁樵江渚上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八章 水師第三十一章 晏嬰舊事第十八章 曾經的大夏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爲諸位書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四十章 許千言第四章 賀子先第三十三章 衛燼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五十二章 還有誰!第十七章 苦情計第二十四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十九章 攻取彰徳郡第九章 微服私訪第二十六章 殿下求策第五十三章 您請便!(四千字大章送上!)
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三十八章 施琢公大戰漢水第五十三章 荊州醉龍三連輸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三十八章 施琢公大戰漢水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十一章 張富貴的作死秀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戰第三十一章 晏嬰舊事第三十三章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第四十一章 戰隆江漢王鏖兵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十一章 詐降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一章 大變革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三章 花魁柳如煙第四十二章 日落之城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六章 過蜀州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一章 大變革第十章 三十萬大軍第十三章 宮刑第十六章 忽悠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第三十章 詐第十章 三十萬大軍第七章 安撫民衆第七章 狠角色第七章 官商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第八章 專賣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四十七章 奪軍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七章 政事堂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四十三章 從君而戰第九章 尉遲破第八章 望月臺下揚名第四十章 夏正平刮骨療毒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三十三章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第十三章 英雄出自草莽,高士起於寒門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二十章 認死理的程湯第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二十四章 倭寇突襲第十三章 宮刑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三十四章 神秘女子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七章 狠角色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九章 煮鹽、曬鹽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二章 朝陽宮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二十四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五章 白髮漁樵江渚上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八章 水師第三十一章 晏嬰舊事第十八章 曾經的大夏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爲諸位書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四十章 許千言第四章 賀子先第三十三章 衛燼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五十二章 還有誰!第十七章 苦情計第二十四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十九章 攻取彰徳郡第九章 微服私訪第二十六章 殿下求策第五十三章 您請便!(四千字大章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