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弒君

誰也不曾想到,當今的大夏皇帝,竟然有這樣的心思。

亦或者說,哪怕是身爲人子的夏正平,也不曾想到這一出。只可惜,夏正平無法親耳聽到大夏皇帝這麼說了。

黃安也是一陣感嘆,縱然是帝王的身份,也無法改變大夏神朝,那深入骨髓的弊端。大夏靈帝,就是這麼一個人物,所謂心有餘而力不足,大概指的就是大夏皇帝,一生都想要擺脫丞相控制,卻偏偏無法做到的局面。

以至於此,大夏皇帝只能將自己的希望寄託於,遠在巴州的夏正平,期待他能夠實現自己的願望。

事實上,黃安感到更爲悲哀的,卻是當今大夏神朝皇子奪位的情況。就在之前的不久,皇長子還在爲遺詔的事情,四處打聽。這要是被其他皇子知道這件事,那豈不是要翻了天?

他悲哀的不光光是這個,更是大夏神朝,已經如同大夏皇帝這般,病入膏肓了,卻沒人拯救。雖然希望在巴州,但面對當下如此複雜的形勢,恐怕身爲漢王的夏正平也會心有餘,而力不足。

“朕的這一生,庸庸碌碌,沒什麼作爲。與外邦之間的戰爭,也是處於被動狀態,喪城失地姑且不說,反倒是讓大夏神朝蒙羞啊!”恍惚之間,大夏皇帝,似乎看到了前輩君主的身影,“朕沒有任何的面目,去往九泉之下,面對太祖陛下啊!”

《大夏書》記載,大夏神朝,開國者爲太祖,太祖傳位於子,爲高祖,高祖傳位於子,爲成祖。成祖時,諸侯爲亂,失國三年,爲成祖之族弟所救,成祖遂傳位於其弟,是爲聖祖。當是時,太祖一脈,子嗣凋零,爲延續國祚,乃移皇帝印鑑並傳國玉璽,歸於太祖弟一脈,故太祖一脈享國三代三帝,後世皆爲親王,隨朝輔政。聖祖者,太祖弟之孫也,與成祖同輩,同爲一代,聖祖傳位於子,爲太宗;太宗傳位於子,爲高宗;高宗傳位於子,爲成宗;成宗傳位於子,爲德宗;及至傳位於靈帝,時大夏神朝已歷二十四代二十五帝。

大夏靈帝說完這一句話,便是緩緩躺了下去,他的身體有些虛弱了。雖然他已經病入膏肓了,但是求生的意識還在,亦或者說身體的機能還未完全停止,依舊能夠繼續運行着。

黃安將大夏皇帝蓋上薄薄的明黃色棉毯,便是退出了寢宮。出門之後,他安排了幾位小太監,對大夏皇帝進行照顧,他自己則準備收拾東西,前往巴州,傳佈遺詔。

這種事情,不能夠有所耽擱,否則的話,夜長夢多,必然會出現問題。這並不是黃安願意看到的,因爲一旦那樣子,他根本就沒有辦法處理。所以,他必須要儘快趕往巴州才行。

更何況,自始至終,大夏皇帝都沒有要求夏正平回返濟州,這其中的緣由,恐怕也是出於大夏皇帝的一片心思,要將夏正平保護起來。而之前對於夏正平的種種之事,恐怕也是大夏皇帝,面對丞相申不易等人,所作出的妥協。

第二天的天不亮,也就是四月十七日,黃安便是離開了濟州的地界,乘坐海船,快速前往巴州。

與此同時,丞相府中,內堂密室,丞相申不易,正召集一衆將軍,在議事。

“皇宮中傳來消息,大殿下被指定爲皇位繼承人!”丞相申不易,一身鎧甲,站在密室之中,眼神之中放射出精光,掃過每一位將軍的面龐,“我意,今日率領親衛軍,進駐皇宮,把控各門!”

“而且,我得到另外一個消息,說太監總管黃安,攜帶着真正的詔書,去往巴州了。由此可見,繼位者並不是大殿下,這種情況,大殿下爲了得到皇位,必然會做出弒君之舉。事實上,弒君之舉的動作,已經有所察覺了。朝陽宮中有人傳話,說大殿下,今早將會進宮送藥。”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就是太好了!也有助於我的計劃實施。”

丞相申不易背後的座椅上,一條明黃色的龍袍,格外清晰可見。

“皇上病危,勢必要召見各位大臣,你們把守住各處宮門之後,但見諸位大臣入宮,便關閉宮門!”

“之後,率領軍隊,進入皇宮之中,緝拿各位皇子!”

說完這些,丞相申不易,便是再一次掃了衆多將軍,眼神之中充斥着上位者的氣息,也帶有帝王的氣度,更是有着勃勃野心。

“臣等遵命!”

大夏皇宮中,皇長子夏默宇,正手中端着一碗湯藥,朝着大夏皇帝的寢宮走去。

“父皇,兒臣給您問安了!”進了寢宮之後又,夏默宇便是跪在了牀前,盯着躺在龍榻之上的大夏皇帝,“早晨太醫們開過方子了,兒臣親自煎的藥。”

大夏皇帝此時的身體很是虛弱,嘴脣動了動,但發出的聲音,卻幾近於無。

“您說,讓我喂喝藥?”夏默宇見着此情此景,嘴角不由得翹了起來,“左右,將我父皇扶坐起來,兒臣親自喂藥!”

大夏皇帝的神色有些蒼白,但是眉宇之間,看得出來,有多麼的不情願。然而,他太虛弱了,已經病入膏肓了,身體的機能也逐漸停止運轉,讓他不得不聽從別人的言語。

良久之後,一碗湯藥灌入了大夏皇帝的口中,夏默宇見此,就道:“你們幾個退下,我要和父皇有些事情說說!”

喝下藥湯之後,大夏皇帝感覺到意識有些模糊,嘴脣再次動了動。

“父皇放心,您今兒個去了以後,我會把大夏神朝治理的很好!”

此時,大夏皇帝意識迴光返照一般,清醒了許多,他已然明白夏默宇這句話的意思了。然而,他終究是病入膏肓了,即便意識到了這件事情,但卻無能爲力。他感受着自己的身體,腹中絞痛,明白剛剛那一碗藥湯不是治病救命的藥,而是殺人奪命的毒藥。可惜,他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已經晚了。

夏默宇站了起來,手中拿出了一份詔書,那是一張空白的詔書,不過上面卻有着大夏皇帝的簽字,皇帝印鑑以及傳國玉璽。

“大夏皇帝,臨終詔書,皇長子克己奉公,勤勉政治,宜當繼承大統!”

夏默宇尋來紙筆,在上面緩緩寫着,同時唸了出來。大夏皇帝的眉宇之間,便是閃現出幾道陰霾,用盡全身力氣,方纔喝道:“畜生……你竟敢……弒君奪位!”

那一份詔書,當然不是真的遺詔。事實上,正如之前所講的那般,無論黃安手中的詔書,是不是真的,亦或者說是,會不會被銷燬,都無法阻擋夏默宇要登極成爲皇帝的意願。他完全不需要用遺詔,因爲他就能夠僞造遺詔。

他早就在計劃這一件事情了,當然是和丞相申不易計劃的,亦或者說,他在等待着大夏皇帝病重的這一時刻,以便他能夠藉助大夏皇帝病重的時候,僞造遺詔。

“父皇,您安心的去吧!”夏默宇的神色之中,沒有任何的憐憫,卻充斥着貪婪慾望。

大夏皇帝,聞聽此言,腹中絞痛,越發劇烈,他艱難的擡起一隻手,指着夏默宇:“你……”只是,他的意識越來越莫屬,話音還未落下,便是“噗——”的一聲,噴出一口黑色膿血,旋即腦袋一歪,雙眼緊閉,再也沒有呼吸之氣了。

“小李子,我父皇去了,你知道該怎麼辦!”小李子是夏默宇的貼身太監,他聽着夏默宇這麼一說,就明白該怎麼做了,旋即跑出了寢宮,去往了金鑾殿,手中帶着夏默宇的那一份明黃色詔書。

與此同時,許許多多的大臣,似乎接到了什麼命令一樣,從宮外,穿過各處宮門,走到了金鑾殿中。只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在他們走進皇宮之後,各處大門,便是已經被關閉了。

小李子的速度不快,他早已知道,夏默宇和丞相之間,是有着謀劃的,就是要利用這一片刻之間,來通告所有的大臣,大夏皇帝病重。

金鑾殿中,一個個大臣,都是有些焦慮,在等待着什麼。

“你們聽說了嗎,不知道怎麼回事,昨日晚間,陛下就再也動彈不了了,病入膏肓了!”

“這事我聽說了,剛剛有人傳皇上口諭,召集諸位大臣,聚集於金鑾殿中,聆聽遺詔。”

“夜裡又是有人說了,皇上病重啊,怕是撐不過今天了!”

很多大臣都在焦急的等待着,想要知道最後的結果是什麼。按道理來說,他們應該去寢宮問安的,但是不知何故,就被告知要來金鑾殿。而且,從大夏皇帝生病到現在,他們和皇帝之間似乎就斷了一樣,一切都由太監來通話。

也不知道是誰安排的這個規矩,但總之這些人,的的確確是有好些日子,沒有見到過皇帝陛下的尊容了。

更爲奇怪的是,似乎太監總管黃安,銷聲匿跡了,就沒見過他的身影。

衆人正待疑惑之時,就見着小李子,手中捧着詔書,來到了大夏皇帝曾經坐過的龍椅前。

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四十三章 從君而戰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七章 官商第九章 鎮南將軍第七章 駁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三十九章 求親第六章 農政書第十一章 張富貴的作死秀第二十章 歲月如流水第四章 車伕公羊假第三十五章 攻安陽雛鳳用計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十二章 修法第八章 專賣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四十五章 亂政皇子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三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二十八章 大戰起兮雪飛揚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爲諸位書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十六章 封禪泰山,千古一帝(大結局)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十二章 血濺三步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四章 賀子先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三章 後下手遭殃第十五章 三個月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第八章 水師第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二章 賤民?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二十六章 殿下求策第二十七章 心病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二十章 認死理的程湯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十一章 稱帝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十一章 詐降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第八章 奪權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八章 奪權第七章 駁第十五章 交易第四章 賀子先第二十一章 代受刑責第三十八章 拜見雍王第三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二十七章 心病第十五章 三個月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二十一章 鴻門宴(上)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十六章 張冠李戴第七章 駁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十六章 封禪泰山,千古一帝(大結局)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三十五章 另有其人第四十三章 從君而戰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三十三章 衛燼第十六章 六籍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四十五章 亂政皇子第五十五章 黃瀚生突襲後部,夏正平氣死醉龍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七章 駁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七章 官商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四十三章 從君而戰第三章 花魁柳如煙第十五章 十五年第四十章 夏正平刮骨療毒
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四十三章 從君而戰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七章 官商第九章 鎮南將軍第七章 駁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三十九章 求親第六章 農政書第十一章 張富貴的作死秀第二十章 歲月如流水第四章 車伕公羊假第三十五章 攻安陽雛鳳用計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十二章 修法第八章 專賣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四十五章 亂政皇子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三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二十八章 大戰起兮雪飛揚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爲諸位書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十六章 封禪泰山,千古一帝(大結局)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十二章 血濺三步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四章 賀子先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三章 後下手遭殃第十五章 三個月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第八章 水師第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二章 賤民?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二十六章 殿下求策第二十七章 心病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二十章 認死理的程湯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十一章 稱帝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十一章 詐降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第八章 奪權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八章 奪權第七章 駁第十五章 交易第四章 賀子先第二十一章 代受刑責第三十八章 拜見雍王第三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二十七章 心病第十五章 三個月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二十一章 鴻門宴(上)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十六章 張冠李戴第七章 駁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十六章 封禪泰山,千古一帝(大結局)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三十五章 另有其人第四十三章 從君而戰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三十三章 衛燼第十六章 六籍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四十五章 亂政皇子第五十五章 黃瀚生突襲後部,夏正平氣死醉龍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七章 駁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七章 官商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四十三章 從君而戰第三章 花魁柳如煙第十五章 十五年第四十章 夏正平刮骨療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