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安撫民衆

戰鼓聲音,如同雷鳴一般,大小船隻,趁着洪水的兇猛勢頭,直接衝入了建寧郡城中。

郡守府衙之中,薛通站在高處低端,望着大街小巷,身着永昌郡士兵服裝的人,已經明白了,這一下大勢已去。他心中升起了前所未有的絕望,嘆息了一聲:“大勢已去啊!”

說完這句話,他便對身邊的人,做了些安排,徑直走向了政事堂,三尺白綾,腳下一個凳子,“哐當——”一聲,片刻之後,政事堂中,薛通便是魂歸天外了。

當夏正平走進建寧郡郡守府衙政事堂的時候,見着那三尺白綾上薛通的屍體,已經明白了許多事情。旋即,夏正平讓人清理了下政事堂,便是召集了衆將,聚集於此,準備商量一些事情。

“薛通已死,這卻是個麻煩啊!”何士元最先開口,如果我們做的不好,“怕是外界以爲,是我們殺害薛通的!”

“那軍師的意思是?”夏正平疑惑,他本來就是打着這種藉口的,然而到底殺不殺薛通,卻是個未知數,如今薛通已死,反倒是有些不小的麻煩,正如何士元說的那般,外界會以爲他夏正平濫殺無辜呢,“要我們爲薛通發喪?”

“主公,我也聽說過薛家士族!”司徒伯懿站了出來,“薛通乃是薛家士族的新任家主,然而畢竟是統治了建寧郡多年,在整個建寧郡的內城士族之中,還有着許多的影響力的。所以,主公爲薛通發喪,一來可以安定士族的民心,二來也可以體現,主公仁而愛人的本性。就算是對待不體恤百姓的罪官,也會對他進行一番尊重。”

夏正平聞言,點了點頭,認爲這幾個人說的不錯,便是道:"着令,爲建寧郡守薛通發喪!"

"大戰過後,一切都破壞了!”何士元再一次說道,“主公啊,是不是該考慮如何安撫民衆了?”

這一點,也是夏正平考慮的事情。他坐到桌案前,展開一份帛書,仔細閱讀起來。那是建寧郡城的戶口賬冊,記錄着建寧郡的一切事物。

良久之後,夏正平開口道:“建寧郡和永昌郡差不多,然而,建寧郡附近多山,山中多有藏匿打劫之人,這卻是一個不小的麻煩!”

“嗯,的確是這樣子的,當初薛離就是以這個爲藉口,來暗通南蠻的,讓永昌郡陷入了一陣尷尬境地!”有官員附和道,認爲夏正平說的極對。

“啓稟主公,我認爲,還是以安撫民衆爲主!大戰過後,洪水肆掠,不知道死傷了多少民衆。然而,他們也是知曉,這一場戰爭是怎麼來的,必然會遷怒於主公。即便爲薛通發喪,也只是安慰了一下士族之人。但是普通百姓的數量,卻是士族之人的數十倍之多。若是不能夠安撫這些民衆的百姓,即便我們攻佔了建寧郡,也會被民衆所怨,立足不穩,久而久之,會造成民變啊!”何士元眉頭緊皺,似乎對一切事物都瞭如指掌一般,“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要安撫好那些受到災難的民衆啊!”

夏正平聞言點了點頭,明白何士元說的這一件事情的重要性。大戰過後,城防受損,這是一點亟待解決的問題。但是,還有比這個更爲十萬火急的問題,那就是民衆。

水淹建寧,對於建寧郡城的百姓來說,是一場災難。或者說,這一場戰鬥,已經不是用兵不血刃來判斷了,而是屠城了。連續五天的暴雨,夏正平的軍隊又是決堤了白水河,大洪水如同猛獸一般,吞噬着這低窪地帶民衆的生命。

就在夏正平入城的時候,他還見得了很多民衆被困在洪水之中的景象,他們的眼神中,充斥着無助,無可奈何,更多的是絕望。正如古人所說的那樣,城破之時,玉石俱焚,一切不留。現在,可不就是這般場景嗎?

一想到這些,夏正平就有些心痛起來。他是最爲關心民衆的,或者說,他執政理念,就是以民爲本,現在卻是這般的傷害民衆,讓民衆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根本,不可不謂是一番罪過啊!

良久之後,夏正平合上了帛書,嘆息了一聲,道:“我原本攻佔建寧郡的目的,只是想要捉住薛通,從而接掌建寧。可惜,聽從先生的建議,卻造成了這麼多的無辜平民死亡啊,我於心不忍!”

夏正平一邊說着,眼角之處,一邊滴落着點點的淚水,似是心中有所傷一般。衆多官員見此,皆是沉默不已。正如夏正平所說的那樣,掘開了白水河的堤壩,其最終的結果,受傷害最大的,反而是平民百姓。

建寧郡的軍隊,在夏正平所率領的軍隊進城之後,就舉起了白棋,做了投降之狀,不再抵抗,他們的性命,即便是洪水到來的時候,因爲是兵士的原因,而躲過了一劫。反而是那些平民百姓,卻是遭遇了慘痛傷亡和損失。

“主公,戰爭若是沒有民衆傷亡,那確實不可能!”何士元拱手,“水淹建寧郡這一條計策,的確有些毒了。傷生害命不說,還讓主公落得個殘害生靈的罪名!懇請主公,任命我爲建寧郡守,親自治理建寧郡,以求將功補過!”

夏正平聞言,點了點頭道:“這確實是一出好的計策,可惜太過於傷生害命了。然而,我卻不能任命你爲郡守!”

他一邊說着,一邊展開一份帛書,緩緩寫道:“今有永昌郡丞趙靈吉,擢升建寧郡郡守!”寫完之後,交給校尉官員,傳遞了出去。而後,夏正平再一次開口道:“軍師,你和我之間,就像那魚和水的關係。你若是離開了永昌,那誰來協助我呢?至於建寧郡的百姓們,我會給他們解釋清楚的!”

“主公恩義,在下謹記!”何士元點頭,退回班內,不再說話,他已經明白,身爲主公的夏正平,必然有着解決的辦法,對於整個建寧郡的百姓,都會有一個完整的交代。

當下,夏正平再一次擬寫了一份帛書,上面寫道:“今有永昌郡郡守夏正平,聞知建寧郡守,多行不仁,濫殺無辜,特意以皇子之特權,調動軍隊,攻佔建寧郡,以殺薛通,平復民怨。因薛通拒不認罪,不得已,本殿下命令軍隊,掘開白水河堤壩,水淹建寧,以達到目的。然而,卻是有所不慎,造成建寧郡諸多百姓傷亡慘重。此一劫,乃是我夏正平之罪過,特降下罪己明文,割發代首,以謝郡城百姓。”

寫完這些之後,夏正平便是拿起了一柄青銅劍,往自己的髮髻上一抹,一綹髮髻,便是落了下來,而後他將這一綹髮髻,捏在手中,提起來道:“諸將聽令,今日我以割發代首爲令,出榜安民,一切勿要以萬民爲重!”

這一下,衆多官員,便是不由得讚歎起來。他們眼前的主公,不再是一個尋常少年了,而是一個懂得如何駕馭民心、官心的帝王了。這一件事情,便是割發代首,收買了無數民心,也同時向那些受害民衆,宣告了,新來的軍隊統帥着,絕不會像之前的那般,直至壓迫,而不知體恤。

出榜安民的時候,也是這被割下的髮髻公示於衆的時候。

“聽說了嗎?新來的這個少年郡守,把我們那個令人憎恨的郡守給廢了,薛家士族也完蛋了!”

“這個少年郡守,可把我們害慘了,用了某個計謀,先是強攻,後是水淹建寧,我全家老少十多口人,有三人被大水淹死了。這一筆賬,自然要算到他的頭上!“

“老兄,你算了啊!你看看人家這個郡守,割發代首,來謝罪永昌百姓!如此這般的郡守,將來在他的統治之下,可是有着大好的生活呢!”

“你們看,那個地方,還有一些士兵,在發放稻米呢!聽說是賑災所用,也是這個少年郡守,對不起大家的一種表示。大戰過後,人心思安,他便要用這種方式,來去勸告大家安定下來,不要在有所疑惑了!”

“是啊,大家快去領,晚了就沒有了!稻米現在的價格,可是我們這些窮苦百姓所承擔不起的,我們家吃麪已經吃了一個多月了,都快吐了!”

退去洪水的街道上,一個個百姓,盯着城牆上的告示,又是看着一旁的一綹髮髻,便是明白了怎麼一回事。

不出半天的功夫,整個建寧郡城,就知道了這個消息。人們已經明白,這個郡守,能夠對之前戰爭的罪過,進行懺悔,便是極好的了。

除此以外,夏正平還發放了一些生活必用品。他不是在收買民心,而是在穩定民心,只有民心穩定了下來,一切都好辦。

現在,一切都逐漸走上了正軌。夏正平也在南山客的協助下,喬裝打扮了一番,走上了街頭,開始巡視建寧郡內的一切。

這個時間,已經是雨季過後的半個月了,街道上的人們,似乎逐漸忘記了當時戰爭留下的創傷,也逐漸沒有了那些怨恨。

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戰第十五章 十五年第十一章 詐降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二十六章 三江湖大戰(下)第三十七章 賄賂令狐傷第五十一章 殺薛離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鬥孔明亮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二章 朝陽宮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二章 賤民?第四十九章 棄北川雛鳳燒城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三十九章 求親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違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五章 襄王本意第十九章 攻取彰徳郡第二十五章 弒君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八章 水師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十五章 三個月第五十二章 還有誰!第七章 官商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一章 大旱第二章 賤民?第十一章 張富貴的作死秀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三十七章 流言四起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十一章 裸衣相鬥(上)第三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五十二章 還有誰!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十六章 忽悠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鬥孔明亮第二十七章 醉龍的勸誡第三十八章 拜見雍王第七章 安撫民衆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十一章 詐降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二十一章 三年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四十五章 亂政皇子第二十六章 落鳳坡第三十九章 求親第四章 車伕公羊假第六章 建寧郡反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十六章 忽悠第三十四章 議取蜀州(下)第二十二章 三江湖第六章 農政書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二十九章 頭盔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八章 專賣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十章 襄州雛鳳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十二章 修法第五章 襄王本意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七章 狠角色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五十一章 夏正平大戰申不易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五十三章 您請便!(四千字大章送上!)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二十五章 弒君第八章 奪權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違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十三章 宮刑
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戰第十五章 十五年第十一章 詐降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二十六章 三江湖大戰(下)第三十七章 賄賂令狐傷第五十一章 殺薛離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鬥孔明亮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二章 朝陽宮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二章 賤民?第四十九章 棄北川雛鳳燒城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三十九章 求親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違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五章 襄王本意第十九章 攻取彰徳郡第二十五章 弒君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八章 水師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十五章 三個月第五十二章 還有誰!第七章 官商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一章 大旱第二章 賤民?第十一章 張富貴的作死秀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三十七章 流言四起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十一章 裸衣相鬥(上)第三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五十二章 還有誰!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十六章 忽悠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鬥孔明亮第二十七章 醉龍的勸誡第三十八章 拜見雍王第七章 安撫民衆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十一章 詐降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二十一章 三年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四十五章 亂政皇子第二十六章 落鳳坡第三十九章 求親第四章 車伕公羊假第六章 建寧郡反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十六章 忽悠第三十四章 議取蜀州(下)第二十二章 三江湖第六章 農政書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二十九章 頭盔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八章 專賣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十章 襄州雛鳳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十二章 修法第五章 襄王本意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七章 狠角色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五十一章 夏正平大戰申不易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五十三章 您請便!(四千字大章送上!)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二十五章 弒君第八章 奪權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違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十三章 宮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