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英雄出自草莽,高士起於寒門

陳旭聽着薛離這般說,臉色霎時間變得羞紅,嘴角也是抽搐了幾下,便不再講話。

兵曹的一位大人,望向陳旭,捂嘴:“陳大人,您的臉色怎麼了?是不是不太舒服?”

陳旭聞言,嗓子裡只感覺憋了一口老血一般,差點噴了出來。他的聲音有些嘶啞結巴,語氣中又充滿着許多無奈:“大人,下官……家裡還有事,就……先行告退了!”

薛離眉毛挑了挑,旋即厭惡的揮了揮自己的一隻手道:“下次來我們家雞窩看看,裡面是不是有個金鳳凰!”

這話一出,衆人又是捂嘴笑,怕是這個陳旭,以後見着薛離,頭也不敢擡了!

“哼!”陳旭面色通紅,一甩衣袖,便是大踏步走出了薛府。

薛府正堂,薛離見陳旭走遠,便是神色緩和了下來,似是漫不經心一般的說道:“馬大人,你挑幾個腳力好的人,去一趟濟州,幫我送一封信到丞相府去!”

座中的馬大人,旋即欠身應道:“郡尉大人吩咐的事,下官一定照辦!”

“張大人,聽說你和鎮南關外的那幾個南蠻酋長很熟悉?”薛離停頓了一下,轉頭望向一側,“麻煩你幫我送幾樣東西,給南蠻的幾位酋長?”

“大人見笑了,南蠻的那幾位酋長,在下並不是十分熟悉。倒是其中一位酋長,他的兒子孟昂,和我曾經野遊鎮南關外!”被叫做張大人的那位趕緊起身拱手,“可以算的上是彼此的朋友了!”

薛離聞言,卻是笑道:“看樣子,我的決定果然沒錯,那幾件禮物,還需要你送過去!孟昂是大酋長孟傑的兒子,你和他相熟,自然也就能夠接觸到孟傑!”

“大人吩咐,莫敢不從!”

暫且不說薛府的諸多事情,且看向郡守府衙。

夏正平見趙靈吉離去,便喚來陳乾:“前幾日,叫你去招募的‘傭人’可有結果了?”

“殿下,共計二十九人,現於郡守府衙後面的廂房居住!”陳乾拱手,“本郡篩選下來,符合要求的少年乞丐,只有這麼多!”

陳乾口中的要求,自然是那日之後,夏正平見他疑惑,找個時間解釋過的。

夏正平想要組建一支貼身護衛隊,以防不測,但又不能做的太明顯,引得薛離懷疑,因此只能以招募傭人的名義進行。

再者,夏正平自濟州而來,帶來的貼身衛隊,他已經打算解散。畢竟離家數千裡之遙,也不知何年何月能夠回去,對於這些衛隊人員來說,着實是一種煎熬。

與其讓這些衛隊人員,帶着煎熬,和自己一道苦熬在永昌,倒不如將他們遣散返回濟州,做個人情,讓他們宣傳自己仁而愛人,賢而明德。若是將來,自己回到濟州,也有人能夠夾道相迎,心中豈不快慰?

夏正平將這個想法說給陳乾的時候,陳乾原本死活不同意,但後來被夏正平說動了,方纔點頭,只是陳乾不願意離開,依舊跟隨夏正平。

陳乾也能猜到,夏正平要替換衛隊,實際上,還有另外一層意思。

濟州而來的衛隊,其成員的家人,大多在朝堂爲官。朝堂之上,遍佈丞相申不易的門生,和這些成員的家人,或多或少有着交往。

從這一點看,濟州而來的衛隊,實際上,纔是夏正平最擔心的一支力量。一旦朝中有變,丞相申不易便可以挾制這些成員的家人,到時候夏正平可以說是身在險地。

只是夏正平並未將這種擔憂說出來罷了,反而是陳乾如此猜測。但這種事情,又絕不能說,否則人心冷了,以後誰來迎接自己回濟州?

也正是出於這一點擔憂,夏正平讓陳乾招募的衛隊私兵,都來源於少年乞丐。

乞丐,這類人,和郡城之中的士族,並無瓜葛。要知道,永昌郡城的大多數士族,還是比較畏懼薛離的,畢竟身爲郡尉的薛離,掌握一定的兵權!這是第一要點,沒有永昌士族的瓜葛,就意味着夏正平的貼身衛隊不會受到薛離的影響。

招募的乞丐少年,他們大多數無父無母,且沒有其他的親人,這樣子一來,組成的衛隊成員,也不會受到親情的掛念。那樣子的話,薛離即便知曉自己招募他們作爲衛隊私兵,如果想要從他們親人一方下手,必定會勞而無功。

反而,這些乞丐,會感激自己,帶着感激可以做到絕對忠誠,而帶着煎熬,卻會藏有私心,可能反叛,甚至是在關鍵時刻,捅自己背後一刀!夏正平自然不願意看到後一種情況出現,否則的話,自己將會面臨一種極其難以進退的境地。

夏正平聽着陳乾所說,點了點頭道:“衛隊私兵,不宜過多。多了,我也養不起!”

他這說的倒是大實話,大夏的皇族子弟,都需要配備衛士私兵。然而,配備的衛士私兵的俸祿,卻得由皇族子弟自行給予,朝廷是不會拿出一絲一毫出來的,這是祖制。其根本原因,就是爲了防止,皇族子弟,藉助招募衛士私兵的名義,變相的擴充軍隊,發動宮廷政變。

這也就是,哪怕夏正平曾經身爲太子,他身後的衛士私兵,卻不足百人的原因了!

不是他招不到衛士,而是養不起!

現在,夏正平到了永昌,待遇遠遠不如在皇宮中,能養得起這二十九人,就算不錯了!

陳乾自然知道這個情況,便是點了點頭:“而且,私兵一旦過多,可能會引起薛離郡尉的懷疑。若是到時候,他藉此上奏靈帝陛下,恐怕殿下您,就會有殺身之禍了!”

“無妨!”夏正平搖了搖頭,“帶我去看看那二十九名少年吧!”

說是少年,其實年齡與自己相同大小,並無太多差別。只是,那二十九名少年,看上去要比外表沉穩成熟許多,畢竟常年風餐露宿,沿街乞討,早已習慣了生活的困苦。

夏正平看着府衙後院的一衆少年,心中不禁感慨,便是口中說道:“府衙私兵不夠用,招募你等做這項工作,可願意?”

少年們出生困苦,沿街乞討,受盡無數白眼,現在夏正平的這句話,宛如天上掉餡餅一樣,他們自然喜不自禁。

只見少年羣中,走出一人,朝着夏正平抱拳拱手:“小民皆是一介草莽,怎能做好這些工作?更何況,我們皆是乞丐之身,受此待遇,恐遭人猜忌,給郡守大人帶來麻煩!”

夏正平聞言,定睛看時,那人比自己略高,卻極其強壯。更爲顯眼的是,這少年面如重棗,雙眼有神。與一衆乞丐一樣,髮髻亂糟糟的,但面龐之上,卻有澎湃生機彰顯。

想了幾息時間,夏正平方纔神色嚴肅:“諸位,爾等難道不知,英雄出自草莽,高士起於寒門嗎?況且自古而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難道,僅僅因爲你們身爲乞丐,就不能做我的衛兵嗎?”

“古往今來,我大夏神朝的諸多士族,哪一個不是從寒門崛起的?又不知多少士族子弟的先祖,討過飯,逃過兵?”

“難道說,只要有這些經歷的人物,就不能夠做其他的事情嗎?如此之言,真是杞人憂天!”

一旁的陳乾,聞聽夏正平這番話,不禁佩服起來。

夏正平說的很簡單,乞丐之身怎麼了,在我這裡,只要你符合條件,就能夠做我的衛兵!

我是大夏的皇子,我的衛兵是怎麼樣的條件,由我說的算!這就是夏正平的心中所想,只是他要激起這一衆少年乞丐的好勝之心罷了!

身爲乞丐,未必比他人差。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自古及今,哪一個王侯將相就是天生的呢,他們不也是依靠自己打拼的嗎?你們這些乞丐少年,只是因爲遭遇不幸,而淪落街頭。若是能夠跟隨我大夏皇子,永昌郡守,今後保你們封侯拜相,出將入仕!

英雄出自草莽,高士起於寒門!當今天下,大有傾覆之象,草莽之中,不乏有英雄之志的人物;縱論天下的人物,無一不是出自寒門子弟。你們這些乞丐之身的少年,若是能跟着我,將來必然能夠做到類似草莽英雄,寒門高士的成就!

這些少年乞丐,雖然不曾讀書,但是接觸底層社會,其中的道理自然明白。哪一個底層人物,沒有封侯拜相的心願?哪一個草莽之人,沒有英雄之志?哪一個寒門文人,沒有縱論天下,揮斥方遒的想法?

他們是乞丐之身,算得上是最底層的人物了,封侯拜相的心願,實踐英雄之志,揮斥方遒,縱論天下的心理,比其他人要更強。

正是因此,夏正平才說出這番話,來回答剛剛少年的問題。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那少年顯然是極爲激動的,把夏正平的話重複了數遍,高舉起手來,大呼,“郡守大人,救我等於街邊,我等願效全力!”

“我等,願效全力,以報郡守大人的收養之恩!”一衆少年,同樣被夏正平的那幾番言語震撼了,紛紛跪地,激動落淚,“萬死不敢叛,當效餘生忠勇!”

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第九章 微服私訪第三十章 詐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九章 頭盔第五十一章 夏正平大戰申不易第四十六章 年關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三章 花魁柳如煙第二十章 漢王第四十一章 效仿舊事第九章 鎮南將軍第二十九章 頭盔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四十九章 棄北川雛鳳燒城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違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戰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四十一章 轉道西羌第十章 三十萬大軍第十五章 三個月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六章 農政書第十七章 苦情計第三章 花魁柳如煙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十九章 攻取彰徳郡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第三十七章 流言四起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七章 狠角色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二十九章 頭盔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第二章 朝陽宮第十三章 宮刑第十六章 六籍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七章 駁第三十八章 施琢公大戰漢水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六章 建寧郡反第三十八章 施琢公大戰漢水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八章 望月臺下揚名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二十六章 殿下求策第二十章 兼聽之策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第四十三章 從君而戰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五章 白髮漁樵江渚上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四十九章 矯詔第四章 賀子先第八章 水師第八章 奪權第十一章 詐降第五章 襄王本意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十九章 攻取彰徳郡第三十二章 七分天下(下)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十四章 西域南山客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二十章 兼聽之策第四十一章 戰隆江漢王鏖兵第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三十三章 衛燼第十六章 張冠李戴第十六章 封禪泰山,千古一帝(大結局)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爲諸位書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三十章 詐第二章 朝陽宮第五十五章 黃瀚生突襲後部,夏正平氣死醉龍第四章 大事不好
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第九章 微服私訪第三十章 詐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九章 頭盔第五十一章 夏正平大戰申不易第四十六章 年關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三章 花魁柳如煙第二十章 漢王第四十一章 效仿舊事第九章 鎮南將軍第二十九章 頭盔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四十九章 棄北川雛鳳燒城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違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戰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四十一章 轉道西羌第十章 三十萬大軍第十五章 三個月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六章 農政書第十七章 苦情計第三章 花魁柳如煙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十九章 攻取彰徳郡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第三十七章 流言四起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七章 狠角色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二十九章 頭盔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第二章 朝陽宮第十三章 宮刑第十六章 六籍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七章 駁第三十八章 施琢公大戰漢水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六章 建寧郡反第三十八章 施琢公大戰漢水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八章 望月臺下揚名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二十六章 殿下求策第二十章 兼聽之策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第四十三章 從君而戰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五章 白髮漁樵江渚上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四十九章 矯詔第四章 賀子先第八章 水師第八章 奪權第十一章 詐降第五章 襄王本意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十九章 攻取彰徳郡第三十二章 七分天下(下)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十四章 西域南山客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二十章 兼聽之策第四十一章 戰隆江漢王鏖兵第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三十三章 衛燼第十六章 張冠李戴第十六章 封禪泰山,千古一帝(大結局)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爲諸位書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三十章 詐第二章 朝陽宮第五十五章 黃瀚生突襲後部,夏正平氣死醉龍第四章 大事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