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挾擊(一)

?“南安關失守了?”?

吳恕怔怔地縮在太師椅中,全然沒有了往常的氣勢。南安關聚集了蘇國最後的精銳,再加上嵐國來援的十萬大軍,卻依舊不能阻住李均的進攻,難道說自己苦心經營的防線,在李均面前便是如此脆弱不堪麼??

南安關的的守,也即意味着蘇國都城柳州以南,再無可爲門戶的屏障。今後的戰鬥,都將是在一馬平川的平原之這上進行,而蘇國可以動用的部隊,便只有拱衛京都的數萬正規部隊與附近州郡的鄉兵。連嵐國十萬大軍都無法與李均對抗,這些許兵力,也如何足以同李均對峙??

惟一希望,便是寄託在湛陽附近集結的大軍了。若是湛陽戰中能擊退董成,再順江而下,不出十日便可抵達柳州,即便不能擊敗李均,還可以拖一段時日,以爭取嵐國再派援軍。此次定然要嵐國將其倚爲柱石的名將伍威請來,或者他能制服李均。即便不成,也可以將都城北遷,將這柳河以南的土地讓給李均便是,自己仍舊能當自己的太平相國,而陛下也依舊能過他醉生夢死的君王生活。?

再有萬一,也不過是北投嵐國,雖然不見得能再象在蘇國一般大權獨攬,但保住自己的億萬家財,延續自己的榮華富貴應是不成問題。至於後世之事,留等後世人去胡說八道,我死之後,哪怕天崩地裂又與我何干?如今重中之重,是要保住自己的財富權勢……?

一向冷靜的他,也禁不住胡思亂想了半晌。滿朝文武大氣也不敢喘,都想從他那忽陰忽晴的臉上看出他的心意來,但等了許久,吳恕始終默不作聲。?

“聖上有旨,宣相國吳恕入宮進見!”?

傳旨太監扯直了嗓子,用尖銳的聲音刺破了殿中的寧靜,自從吳恕再度主政以來,李構已有許久不曾當着大臣之面傳他,今日想必是哪個不開眼的太監冒死將軍情稟報於他,他也急了來向吳恕尋個主意吧。?

“諸公先在此等侯,我去見了陛下就來。”?

吳恕心知這些大臣在自己走後必定議論紛紛,但更明白他們再如何議論也議論不出何種結果來。如今重要的是,怎樣設法讓陛下依舊信任自己,不至因這事使自己失去權柄。?

“吳卿辛苦了。”?

李構早年勵精圖治,頗有些作爲,曾被譽爲蘇國中興之主。但中後期沉湎書法與歌舞,將朝政大事盡拖付給吳恕。也曾有大臣進諫說吳恕貪財好利,口蜜腹劍,無宰相之器量,但李構只是笑而不應,也不將此事告訴吳恕。此後風聲漸傳入吳恕耳中,吳恕也只是一笑而過,只是尋了個機會將那大臣貶出京城永不敘用了事。漸漸衆人便明白李構的心意,他想做他的太平君王,因此必須有個頗具才幹的人爲他主執政事,但他又如古往今來一切君王一般猜忌,若是這個主政者才器皆爲上上之選,這又未免讓他不能安心。而吳恕有執政之能,器量卻嫌窄,正合李均之意。?

“老臣蒙陛下寵信有加,敢不殫精竭慮,爲陛下效忠。”從李構的口氣中,吳恕不曾聽得什麼危險,微微放鬆了心神,道:“老臣正有緊急軍**啓奏陛下,只恐打撓陛下清修,不知當說不當說。”?

“你說吧,外面亂哄哄的,朕還如何清修法?”李構輕輕嘆了口氣。?

“嵐國的十萬大軍先中了逆賊的水計,後又中了埋伏,大多被淹死坑殺。南安關城守將趙興先勝了一陣,大敗逆賊,還重傷了賊首李均。但由於嵐國失利,南安關城終究失陷,趙興生死不明。”?

吳恕沒有隱瞞,只是特意提到趙興重傷李均之事。李構聽了長長呈了聲,道:“此事已有人向朕稟報了。朕就說卿決不會隱瞞軍情,做那欺上瞞下之事,如今國勢緊急,還須倚仗吳卿才智。”?

吳恕心知自己坦白稟報,又讓自己渡過了一次危機,他道:“老臣有負陛下重望,致使小醜跳樑,聖主生憂,實是罪該萬死。”?

“如今吳卿有何良策?”李構沉默了會,問道。?

“老臣方纔正與衆大丞於羣英殿商議對策。”吳恕咳了一聲,清了清喉,道:“老臣以爲,如今李均自南北犯,董成由西而來,對我大蘇國都柳州形成挾擊之勢。要破逆賊這挾擊,惟有先斷其一臂。老臣先以令北部各郡官兵向湛陽集結,加上湛陽守軍,足以破董成這叛賊。而京都附近尚有數萬官兵,老臣業已下令沿河佈防,以延緩賊軍前進速度,待西線獲勝之後便可與西線趕來的援軍一起擊潰賊軍。以老臣看來,爲求萬全之策,陛下應再做三事。”?

“哪三事?”李構聽吳恕說的頭頭是道,略略有些放心,急切地問道。?

“其一,陛下應犒賞趙興及其部下,以彰其重傷李均之功,激士卒將士立功之志。古語云衆志可成城,只須君臣一心,朝庭百姓一體,區區逆賊不足爲患。其二,陛下請速遣太子北狩,前往嵐國告知伍鵬敗績,以邀其急速出兵。伍鵬匹夫,十萬之衆毀於一旦,這也使得嵐國必遣伍威來援,若是如此,李均便會添上一勁敵,此乃借刀殺人之計。其三,陛下宜速發勤王之召,令天下男丁自備武器入京宿衛,如此可補我兵力不足。”?

李構聽了不置可否,過了會才道:“僅此而已麼?”?

“陛下聖明,高瞻遠矚自非老臣能及……”吳恕略一遲疑,不知李構心中在想什麼。?

“據說陳國柳光爲了籠絡李均,封了他一個‘餘伯’。”李構道,“李均受其封賞,頗爲自得,便不再有西進陳國之意。區區一個伯爵的虛位,他陳國有,我大蘇便沒有麼?”?

吳恕聽得心中一顫,他深知李均與自己因陸翔之死而仇深似海,也就從未想過籠絡李均之事,如今想想,陳國一個餘伯的虛爵便讓李均得意,若是蘇國也封他個什麼爵位,李均是否會因此退兵?畢竟,高官厚祿何人不愛??

“朕已遣人查過李均,他原本是我蘇國人。說起來他尚是朕親族,他那一支原本是獻宗之後。”李構慢慢道,“當初獻宗好巡遊,所到之處寵愛民間女子,因此子孫頗多。後來獻宗失位,景宗承了大統,獻宗一族盡皆遠謫,李均家鄉中李姓一族便來源於此。景宗繼位不過三年,便因病不能視朝,羣臣便擁立朕玄祖平王。若非如此,獻宗一族只怕要被殺戮殆盡,也就不會有李均其人了。”?

“既是朕親族,朕便封他個國公,又有何妨?”話說到此,李構終於擺明態度。?

吳恕卻吃吃難以作聲,當此局勢之下,要想以這遠在百年前的親族關係說動李均,根本是癡心妄想,便是國公的高位厚爵,李均也未必放在心中,若是他打進柳州,憑着自己獻宗之後的血脈身份,堂皇入殿身登大寶,豈不遠勝過作一個有名無實的國公?但這些話,他卻不敢說出來,只能勉強應付道:“陛下聖明,李均雖然大逆不道,陛下卻仍念親族之誼,欲賜他一條自新之路。但臣恐李均生長於蠻荒之所,不曾受過王恩教化……”?

“朕也明白,朕是一廂情願了。”李構疲憊地道,“即便要李均接受朕的條件,也是須要打上一場勝仗才行。吳卿,朕與你都老了,在這世上的日子原本無多,只要能平平安安過去,之後哪怕天崩地裂又與我何干?”?

吳恕激靈靈打了個冷戰,方纔在羣英殿中,他心中想法與李構想法何其相似!他心中忽然明白,他君臣二人這許多年始終相得,原因便在於二者根本是一類人。?

難而,出乎蘇國君臣意料的是,李均在攻下南安關城,奪取原嵐**隊屯兵的張郡之後便不再進發。一則是因李均傷勢過重,實在不宜征戰,二則是因李均意識到水淹嵐軍與坑殺俘虜,將會爲自己引來一場更大的戰鬥,緊接着他要面對的,便將是曾讓陸翔也束手的伍威了。?

“如今進攻,官兵只須防我這一路,他集中力量與我軍戰力不相上下,大戰之下無論是我軍還是當地百姓都會損失慘重。”南安關之戰中百姓爲趙興出力在最短時間內掘出蓄水水庫之事,讓李均深受震動,當他進城之後見了那龐大的工程後,他深切體會到,若是自己將百姓與蘇國官兵一起打擊,便會將百姓推向蘇國官兵一邊,創造出足以讓他慘敗的奇蹟來。自己獲得的民心來之不易,若不注意維護便再也難建立起來,這兩年隨着力量增長,他對百姓也頗有些不再關注,這實在值得反省。因此,再決定攻柳州之時,李均便將百姓放在了自己計策中的重要位置。?

“此次給嵐國的打擊,必將引起嵐國人報復。”李均在軟榻之上動了一下,眉間隱隱閃過一絲異色,“嵐國經此慘敗,必定會將伍威派來,若是攻得急了,伍威便會縮在嵐國那冰天雪地之中,我和平軍多爲南方將士,氣侯不服之下只怕軍中會有瘟疫流行,因此我也要緩上一緩,將伍威引出來。”?

“再加上稍緩一緩,董成等也將趕到,那時敵軍數面受敵,只得分兵拒守,要突破也更容易些。可慮者惟有蘇國百姓舉事勤王,那時我軍戰則與民爲敵,不戰則前功盡棄。”?

“我有一策。”石全獻計道,“嵐國大軍一路搶掠的財物與蘇國爲備戰而囤聚的物資都在這張郡,如今我已得了張郡,後方自三南運來的物資都充足,何不大開府庫,任百姓領取?蘇國今年天災,百姓窮困,若是有糧可食有衣可穿,何愁他們不會斬木揭竿爲我臂助?”?

“好計!”魏展讚道,“不惟如此,統領何不廣發檄文,言明官府府庫所藏,皆爲收刮百姓所得,百姓有權收回,凡和平軍所到之處,一律開官倉放糧,百姓豈不歡欣雀躍,望風而起?”?

“正是,當初我們蓮法宗便是用這一手在短短一月間席捲陳國的。”甘平也道,“這一路來,雖有不少百姓殺官響應,但大多百姓只是深恨嵐**人,倒不見得真心向我,如今我們將糧食財物發放給他,蘇國朝庭之令出了京城百里便再也難行。”?

“只有一事,屠龍子云處爲何尚無消息?”李均雙眉輕皺,心中暗自思索,在他起先計策之中,屠龍子云將在關鍵之時突然出現在柳州以北處,既可給柳州的守軍以出其不意的震懾,又可以斷了柳州的援軍與退路。但自李均遇刺那一日起,他再未收到屠龍子云傳來的消息。雖然大海茫茫氣侯變化無常,一時間無法聯繫上是常事,但軍情耽擱不得,若是有所閃失,恐怕於全局皆有損。?

“也不知董成處戰況如何。”李均又想起董成來,“董成用兵過於拘泥兵法,雖然穩妥,卻難有出人意料之舉。若是對手倚仗地利,據險死守,一時半會董成只怕前進不得,除非他受了極大刺激。雖然我不急於攻柳州,但若是他來得遲了,便無法形成對柳州挾擊之勢……”?

他心中擔憂,表面上卻仍是輕鬆的樣子。紀蘇將他輕輕扶了起來,墊了個軟綿綿的枕頭在他腰後。李均略帶欠意地道:“又要服藥了,諸位且侯上一侯。”?

“啓稟都督,細作來報,敵軍援軍正在中游的項口城集結,推算時日,當在十日後抵達。”?

董成微微頷首,張放卻一皺眉:“攻破猿兒愁營寨已有近十日,卻被這小小湛陽城阻住,雖然我軍已將湛陽團團圍住,但敵軍佔據地利,不肯與我交戰,我軍連攻數日都無功而返,看情形還不知要拖到何時,若是等敵軍援軍到了,只怕更爲麻煩。”?

“敵軍之所以能在兵力不足下仍死守,恐怕原因也在於這援軍將至。”董成輕輕用手指敲了敲案几,咯噠咯噠單調的聲音在營帳中響了會兒。張放也不再嘮叨,如果不能解決這眼前的麻煩,清桂軍便寸步難行,更別提東下與李均會合了。?

“欲破此城,先得絕了城中的援兵。”董成想了想,又搖頭道:“圍城打援,不成不成,兵法中不曾有在這情況下尚可圍城打援之策。”?

“不打援,只是讓援兵不來,不知是否有辦法?”張放低聲自語,董成聽了眼前一亮,道:“這倒有可能,容我細細想一會。”?

他將鋪在身前的山川地勢圖拉近了些,伏在圖紙之上,過了半晌他用力一拍案几,道:“我有一策了!”?

“什麼?”張放擡起頭來,卻見董成滿臉笑容,道:“此次且容我賣個關子,張先生,你可願領一支人馬,繞自湛陽城東,讓附近百姓以爲湛陽城已落入我軍手中麼?”?

張放瞪大眼,過了片刻道:“都督之意,是用疑兵之計?”?

“疑兵之計雖然人人都知,但用得巧妙,卻也能收奇效。”董成將几上的令箭拿了出來,遞在張放手中:“張先生,能否攻下湛陽城,全在張先生身上了。”?

次日一早,清桂軍便向湛陽城發動了猛攻。這湛陽城臨江傍山,地勢險要,原本便難以攻破,雙方在城下激戰半日,清桂軍在付出相當代價之後,奪下了湛陽城外的兩處水軍營寨,營寨之中大大小小上百艘戰船,幾乎都完好無損地落入了董成手中。?

與此同時,張放帶着一隊人馬在湛陽城東的各縣鄉大肆搜捕,聲稱湛陽城守將已經棄城而逃,隱藏在這附近鄉下。這番大戰原本就使得附近鄉里人心惶惶,土匪與潰兵也不時前來騷擾,而張放的搜捕又讓附近家中凡有人在蘇國爲官爲吏者盡皆不安。不少人便棄家而走,沿河逃走。?

當在項口集結的蘇國援軍西進之時,正與這些逃亡的百姓相遇,聽到他們誇大其辭地說起湛陽戰況,援軍將信將疑。自從董成圍城以來,湛陽內外通信斷絕,他們也不曾得到確實消息,若是湛陽已經落入清桂軍手中,董成便反客爲主,佔了地利,因此蘇國將領中發生是加速前進還是反轉回項口的爭執。爭執尚未出結果,江水中漂來的蘇國戰船讓所有將領都確信,在一場大水戰之後,湛陽城確實已失守。將士惶然之下,便決意回項口按兵不動,待探明湛陽實情後再做打算。待得他們知道湛陽尚在蘇國官兵堅守之中再度出發時,已是八日之後了。?

而湛陽守軍日盼夜盼,盼望着援軍能來,等了足足十五日,援軍卻依舊不見蹤影。城中士氣低落,終於爲董成所勸降。攻下了湛陽,董成便打開了柳河的門戶,雖然稍稍遲了些,但卻不致於誤事。?

第1章 對策第5章 計中有計第10章 挾擊(一)第7章 猛龍過江第12章 紅雪(三)第7章 猛龍過江第6章 輪迴(二)第1章 文風第1章 通海危機第6章 輪迴(三)第2章 風雲第12章 曙光第8章 大谷城之圍設定第12章 曙光第3章 狂瀾乍現第3章 荒島求生第8章 大谷城之圍第2章 新城之誓第10章 挾擊(一)第3章 火海第4章 奪城第2章 進軍第10章 情場戰場第10章 挾擊(二)序章蔓延的火第11章 柳寧(一)第10章 血海騰蛟第2章 海平奇賭第6章 絕境第5章 計中有計第2章 良宵第7章 初會第11章 攻克餘陽第7章 大局已定第4章 反間(三)設定第7章 驚刺(三)第11章 柳寧(一)第6章 輪迴(一)第5章 雪原星落第2章 良宵第12章 曙光第7章 重創第1章 文風第6章 時機第3章 狂瀾乍現第5章 計中有計第6章 輪迴(二)第10章 正道第3章 火海第9章 濁流(三)第11章 柳寧(二)第3章 火海第10章 挾擊(二)第11章 攻克餘陽第7章 猛龍過江第5章 雪原星落第10章 情場戰場第3章 火海第5章 新政(二)第2章 海平奇賭第5章 大義第12章 紅血(上)第3章 狂瀾乍現第9章 濁流(一)第1章 對策第10章 挾擊(三)第8章 風雨雷鳴城第6章 絕境第6章 輪迴(三)第8章 玄機第2章 新城之誓第6章 輪迴(三)第7章 初會第1章 對策第9章 濁流(三)第1章 對策第1章 通海危機第5章 新政(二)第10章 挾擊(二)第2章 良宵第7章 重創第10章 挾擊(三)第4章 奪城第1章 文風第12章 紅雪(二)第8章 斬首(三)設定第5章 新政(一)第11章 柳寧(三)第12章 曙光第11章 柳寧(一)第2章 風雲第9章 月落第10章 時光第4章 風起雲涌第1章 少年傭兵的煩惱第3章 破竹第5章 激變
第1章 對策第5章 計中有計第10章 挾擊(一)第7章 猛龍過江第12章 紅雪(三)第7章 猛龍過江第6章 輪迴(二)第1章 文風第1章 通海危機第6章 輪迴(三)第2章 風雲第12章 曙光第8章 大谷城之圍設定第12章 曙光第3章 狂瀾乍現第3章 荒島求生第8章 大谷城之圍第2章 新城之誓第10章 挾擊(一)第3章 火海第4章 奪城第2章 進軍第10章 情場戰場第10章 挾擊(二)序章蔓延的火第11章 柳寧(一)第10章 血海騰蛟第2章 海平奇賭第6章 絕境第5章 計中有計第2章 良宵第7章 初會第11章 攻克餘陽第7章 大局已定第4章 反間(三)設定第7章 驚刺(三)第11章 柳寧(一)第6章 輪迴(一)第5章 雪原星落第2章 良宵第12章 曙光第7章 重創第1章 文風第6章 時機第3章 狂瀾乍現第5章 計中有計第6章 輪迴(二)第10章 正道第3章 火海第9章 濁流(三)第11章 柳寧(二)第3章 火海第10章 挾擊(二)第11章 攻克餘陽第7章 猛龍過江第5章 雪原星落第10章 情場戰場第3章 火海第5章 新政(二)第2章 海平奇賭第5章 大義第12章 紅血(上)第3章 狂瀾乍現第9章 濁流(一)第1章 對策第10章 挾擊(三)第8章 風雨雷鳴城第6章 絕境第6章 輪迴(三)第8章 玄機第2章 新城之誓第6章 輪迴(三)第7章 初會第1章 對策第9章 濁流(三)第1章 對策第1章 通海危機第5章 新政(二)第10章 挾擊(二)第2章 良宵第7章 重創第10章 挾擊(三)第4章 奪城第1章 文風第12章 紅雪(二)第8章 斬首(三)設定第5章 新政(一)第11章 柳寧(三)第12章 曙光第11章 柳寧(一)第2章 風雲第9章 月落第10章 時光第4章 風起雲涌第1章 少年傭兵的煩惱第3章 破竹第5章 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