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十四 學院立志醫天下 繼往開來塑大唐

“諸公請坐。”學院建立之後,沒有院長之職,設祭酒三人,官拜從三品,與太學院相同,作爲洛陽學院的最高管理層,李從璟與三位祭酒坐在小臺上,這便開始議事。

李從璟沒有打官腔浪費時間的習慣,開口便直入主題,“學院建制,初設祭酒三人,司業三人,丞一人,主簿一人,錄事一人,府七人,史十三人,管理學院。學院初分十二分院,曰經、文、禮、吏、戶、兵、工、刑、農、醫、財、算,各分院設博士四人,助教八人,典學四人,掌固四人。”

現有的分院建制只適用於學院初期,往後或增或減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李從璟也沒有辦法一下子把所有事情都考慮周到,建立學院本就是摸着石頭過河,既要符合眼下的實際情況,又要放眼未來。

李從璟繼續道:“各分院依照實際情況,再細分類別,例如‘文’分院當有天文、地利之分,‘工’學院當有建築、水利之別。各分院招收多少學生,亦要依照本院實際情況和朝廷需要而定。”

所謂經學,意思雷同於國學,就眼下而言,經學院的學生差幾與儒生相同,所謂文學,自然不是詩詞小說這類學問,眼下學院的建制,主要還是服務江山社稷,注重經世致用的,所以特指歷史、天文、地理這些方面。

李從璟接着道:“第一期學生共計四百人,學制四年,第一年教授各門基礎學問,自第二年分科,第四年分派各處實習。初設淘汰率爲百分之五十,凡是學成者,授品階從十品。”

這就涉及到“官吏合流”帶來的變化了,在九品官員品階外加上第十品,這第十品就是“吏”,由此可見學院的建立並非只是建造一座學院那麼簡單,它涉及到的“改革”“變革”是多方面的。

第一期學生很少,但三五年內肯定不會增多,得等到學生履職有成果之後,學院招牌打響了,纔會根據實際情況增加人數。至於淘汰率,雖然多了些,卻也是初期嚴格執教必須的選擇,被淘汰的學生,只是絕了經由學院直接成爲官吏的道路,還可以參加貢舉,也可以被世俗其它勢力任用。

說完這些,李從璟看向諸人,“諸公可有疑慮,亦或不同見解?”

以上諸事都是經過先前商討定下的,此時李從璟問起,諸人自然沒有意見。

李從璟於是接着道:“學生學成之後,可以不任官職,留在學院繼續研讀,精深鑽研各門學問,便是與學院的博士、祭酒編撰書籍,亦是可行的,對於這些學生,同樣授予品級,並且以其往後成就作爲品階提升的依據。”

“學生的事無非學甚麼、怎樣學,學成之後做甚麼,往後如何晉升,這些問題都已經解決。接下來要論一論先生做甚麼。”李從璟繼續道,“先生除卻教授學生學識外,可獨自亦或合力繼續鑽研學問,蒐集先賢成果編纂書冊,也可自行研究學問編寫書籍,還可研究能夠用於實際的學問——工學院的,不就可以研究建築技術、造船技術?”

飲了口茶潤潤嗓子,李從璟接着道:“學生成績、自身成果,是各位先生的績考對象,關乎各位的品階與俸祿,各位可有甚麼意見?”

諸多雜事,其實都有章可循,李從璟有後世大學的經驗,當世也有國子監、太學院的辦法,稍加借鑑完善,並不難處理該處理的問題。

見諸位先生都沒有意見,李從璟微笑道:“辦學也跟其它事一樣,得出成績才行,既然考覈標準已定,諸公也已同意,朝廷便不會容許有尸位素餐之人。一言以蔽之,諸公不用擔心做事會花錢,甚至不用擔心會走錯路,朝廷不會在這方面對諸公有限制,做錯事總比不做事好,朝廷只擔心沒有成績。學院初建,萬事皆賴諸公,所以朝廷的胸懷諸公完全不用顧慮。”

這話說完,就有先生髮言了,或者詢問細節,或者詢問規則——這些事雖然已經頒佈了章程與細則,但文字性的東西總有多種解釋,他們都要在李從璟面前問的明白。

論學堂的論事,持續了整整一日。

也好在諸事早先都

有商議,很多疑問都被解決,很多事都被定了下來,今日不過是最後一次商談,類似學院的開學會議,所以總算沒有太多疑難雜症需要李從璟解釋。

在會議的最後,李從璟道:“這兩日學生入學,三日後就要正式授課,等過兩年皇長孫年齡稍大,達到學院招收學生的年齡、學問基礎等條件,本宮會將皇長孫送過來,讓他也跟其它學生一樣,依照學院規則,在學院學習四年。”

這無疑是重磅消息,堂中衆人無不驚異,朝廷再如何表現對學院的重視,都沒有將皇長孫送到學院讀書的份量大,諸人以爲李從璟這是在鼎立支持學院,遂無不拜服謝恩,如今他們已是學院人,自然與學院榮辱一體,有這個舉動不奇怪,但在李從璟看來,讓李政到學院來學習,正是李政成長的必要。

李從璟走後,生拉硬拽着李從璟言談了半響的楊愨,站在學院門口面色凝重,好半響想長嘆一口氣,竟是沒有嘆出來。

王不器和戚同文不知何時已經站在楊愨身旁,夕陽西下,朱門前三人的背影很長。

楊愨緩緩開口,“方纔太子殿下提到,秦朝有種工藝叫作‘流水線生產’,王兄可知是何物?”

王不器道:“早先也聽殿下提過,只知道這種工藝是將一個物什分爲許多組件,先行分開製造,然後組合在一起,能大大提高物什製作的速度。”

楊愨眼神深邃,他面對大街,面對那座寫有“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門屏,像是看到了歷史,又看到了未來,“殿下說,諸多漢文明之精髓,先賢曾知,而時人不知,此言誠不爲虛也!”

頓了頓,楊愨繼續道:“聽聞演武院裡有個去處,名爲‘軍備研製院’,造了一種物什叫作‘炸藥’,開山碎石如碎雞蛋?”

王不器面色有些不見深淺,“此事爲秘辛,我不好多言,也知曉得不甚清楚,但的確有這個物什。”

楊愨沉默下來,不知在想些甚麼。

戚同文忽然道:“殿下方纔說,演武院只是對軍事有益,研究的新東西有限,而學院則是包羅萬象,若有成果,當有益於萬事萬物。這話,究竟是何意思?”

楊愨忽而一笑,“這還不明白?殿下已然說了:繼承、發掘先賢遺留之財富,加以總結歸納,而後推陳出新,就能具備推動歷史進程的力量。別的我不知道,演武院改進鎧甲、弓弩,已然頗有成效,能助大軍征伐,這卻是做不得假的。”

王不器頷首道:“殿下又說:歷史有其本來面目,也有其本來規則,容不得任意塗抹。若要改變歷史,則要先了解歷史,再以精細手腕,醫治其器官,方是全面改良歷史、全面推動歷史之方法,而絕非憑空造些火藥那般簡單。好比醫人,單單強壯其手指亦或其它部位,醫治出來的只能是個怪物,而絕非一個健壯的人。學院的使命,就是全面研究社會,而後一點點推動社會之進步,讓大唐這個巨人更強,健壯的走得更快更遠。”

說完,王不器眉頭緊皺,“說來慚愧,這番話,我也不是很能理解。”

戚同文沉聲道:“此言精髓,大抵在推陳出新四個字——也許,我也未能完全理解殿下的意思。殿下總說,國家強盛的秘訣,不在未來,就在歷史中,就在眼前,就是漢文明......”

他苦笑一聲,“此言真是精深。”

楊愨忽然道:“然則有一事卻是明瞭的。”

王不器連忙問:“何事?”

楊愨目光明亮,“學院,海納百川,兼有百家百工,朝廷治百家百工,必會引起天下思想之變化。”

戚同文頷首道:“從古至今,治學治國理念,先是周禮王道,再是法家耕戰,後是漢武獨尊儒術,隨後是南北玄學,到了本朝,復歸爲以儒學爲主——每逢天下大亂,治學治國理念必然變化,而後君臣士子,必然得出新的結果。此番,又會是怎樣的結果?”

楊愨目露深思之色,“太子殿下的意思,好似不是倚重某一家,而是發展百家百工。但觀

其言行,好似又不排斥儒家正統,朝廷如今律法嚴明,又頗有些儒法並重的意思......”

王不器目光炯炯,“然則無論是哪一家,都不是歷史上的哪一家,必是經過改變後的新面貌。”頓了頓,他又道:“諸多學說,在漢朝時已有百家合流的跡象,千百年來,百家學問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各自改良了。”

楊愨點頭道:“不錯,歷史在變化,就算只沿用一家學問,也必定會發生相應變化,以適應新的情況的。”

他雖然不知趙宋時儒家演變成了程朱理學,但這番話,卻是深得其意。

王不器看向夕陽下學院前的洛陽,停頓了半響後道:“太子殿下的心思,我大概知曉一些,他看重經世致用,又注重心性道德,既注重繼承傳統,又注重推陳出新......然則無論如何,朝廷如今興辦學院,並重百家百工,都會引起天下思想的改變。”

楊愨笑容複雜,“誰說不是?別人姑且不說,就是楊某,對朝廷建立學院,不重儒家正統,不顧士農工商之別,不顧先賢教誨,兼顧百家百工的做法,就是有意見的。”

王不器笑道:“你這是小家子氣!”

楊愨冷哼一聲,卻也並沒有反駁。

戚同文忽然又道:“思想的碰撞與改變,必定會影響天下萬事萬物,影響江山社稷與歷史未來!”

楊愨長嘆一聲,“而一切,都是從學院開始的啊!”

王不器點點頭,“未來不可知,但你我皆處在風暴中心,卻是不得不投身這場風暴了!”

楊愨嘿然一笑,“天下正在改變,能親眼見證這個改變,能投身其中出一份力,不正是我輩讀書人的使命?”

王不器道:“那就且走且看!”

戚同文道:“生於當世,能與太子殿下共謀天下,何其幸也!”

楊愨、王不器相視一眼,都是肅然頷首,眼中竟流露出一分神聖的色彩來。

......

回到東宮,天色已近日暮,李從璟先是跟家人吃了飯,而後又跟李政呆了半響,之後就到東書房處理事務,雜務處理完,見時辰不早,便沒有再去讀書,踱着不緊不慢的步子,到了豆娘的院子。

去歲,豆娘成爲太子妃一員,雖然不像任婉如一樣是正妃,嚴格意義上甚至不能稱爲太子妃,但也非同小可,李從璟的“後宮”雖然不大,但不是正妃的也絕不僅止豆娘、孟小花兩人,在衆人之中,豆娘的地位可不是尋常人等可比的。

已爲人婦的豆娘少了幾分羞怯,多了幾分韻味,但清純依舊如昨日,在伺候李從璟寬衣的時候,問起學院的事,李從璟便多說了一句,“學院現在招收的學生都是官宦子弟,這是無奈,也是給天下士子作榜樣,日後寒門子弟的比重會越來越大。等到洛陽學院辦好,各州也要隨即跟上來,形成層次遞進的體系。”

官吏合流本身對貢舉制度就是一種衝擊,學院更是如此,往後貢舉制度會不會提前退出歷史舞臺李從璟還不敢輕言論斷,但地位絕不會那般重了,因爲它不再是士子的唯一進身之階。

隨着學院的建立,很多東西都會變,小到影響士子個人命運和貢舉制度,大到改變國家面貌、歷史進程、社會思想,在這片土地上建立學院、產生變革,影響全世界的未來都不是癡人說夢,李從璟現在不能預見未來的種種可能,但他至少知道,辦學院是沒錯的,只要這點有把握,再多問題他也能夠解決。

學院“開學典禮”的時候,李從璟陪着李嗣源親自到場,場面隆重而且浩大。

先前整頓吏治的時候,李嗣源用新政得力官員,給大唐官場換血,那麼在李從璟這裡,未來他將用學院學生,來給大唐官場進行第二次換血。

後者的意義,遠非前者可以比擬。

那絕不僅僅是對官場的換血,那是給大唐王朝帶來全新的潮流。

歷史,將從這裡改變。

這條路,李從璟會一直走下去。

(本章完)

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五十五 生搏死鬥欲突圍 臨死不忘顧大義章八十一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7)章三二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1)章一百九十八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1)章二十八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2)章十四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1)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七十四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2)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四十一 第五姑娘章八十七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3)章兩百十七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中)章兩百三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章三十三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7)章二十九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8)章五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4)章二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章十四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1)章五十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1)章十四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5)章二十二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章二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3)章七十一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3)章十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7)章三九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1)章八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裂(1)章一百一十八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1)章六十一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6)章二十一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5)章二十八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樓章四十九 彼如喪家犬【第三更】章六十七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5)章一百九十四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4)章一百八十七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5)章四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3)章八十六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2)章五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5)章三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2)章十八 故佈疑陣引人亂(下)章一百八十 小魚大魚齊咬鉤 預設奇兵向北行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七十九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上)章六十五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3)章八十九 東風過江春不遲 荊南事了當北歸章三十一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5)章十一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4)章兩百四十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5)章一百四十二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下)章十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3)章一百一十九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2)章四六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3)章七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7)上架感言章二十四 百戰安義(3)章四十四 相親(下)【第三更】章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8)章六十三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上)章一百九十八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1)章六十三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6)章一百一十六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中)章十一 他的戰鬥(第二更)章一百五十五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1)章四 水寨(2)章六十四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下)章七十五 誰在謗新政【第三更】章三十七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8)章四十三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4)章十 他的將士(第一更)章兩百十六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上)章十三 淇門之變(5)章六十五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3)章三十一 宴會風波章一百零一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8)章一百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章四十九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4)章十一 平靜湖面暗流動 一時英雄俊人物章五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4)章六十八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4)章九十五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4)章四十一 第五姑娘章六十一 火攻章八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1)章四十五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3)章二十一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8)章八十六 識君方不昧此生 知妾便無意錯失章五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5)章八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1)章八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下)章三十五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3)章兩百零五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下)章十五 淇門之變(7)章五 深夜遇襲逃百里 三人說契丹國事章八十六 識君方不昧此生 知妾便無意錯失章六十六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4)章四十七 序幕章二十八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2)章七十 北面有朋遠方來 三問三答見生死章兩百十五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下)章三十二 軍神
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五十五 生搏死鬥欲突圍 臨死不忘顧大義章八十一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7)章三二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1)章一百九十八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1)章二十八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2)章十四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1)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七十四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2)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四十一 第五姑娘章八十七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3)章兩百十七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中)章兩百三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章三十三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7)章二十九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8)章五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4)章二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章十四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1)章五十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1)章十四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5)章二十二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章二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3)章七十一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3)章十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7)章三九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1)章八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裂(1)章一百一十八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1)章六十一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6)章二十一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5)章二十八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樓章四十九 彼如喪家犬【第三更】章六十七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5)章一百九十四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4)章一百八十七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5)章四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3)章八十六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2)章五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5)章三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2)章十八 故佈疑陣引人亂(下)章一百八十 小魚大魚齊咬鉤 預設奇兵向北行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七十九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上)章六十五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3)章八十九 東風過江春不遲 荊南事了當北歸章三十一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5)章十一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4)章兩百四十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5)章一百四十二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下)章十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3)章一百一十九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2)章四六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3)章七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7)上架感言章二十四 百戰安義(3)章四十四 相親(下)【第三更】章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8)章六十三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上)章一百九十八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1)章六十三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6)章一百一十六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中)章十一 他的戰鬥(第二更)章一百五十五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1)章四 水寨(2)章六十四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下)章七十五 誰在謗新政【第三更】章三十七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8)章四十三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4)章十 他的將士(第一更)章兩百十六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上)章十三 淇門之變(5)章六十五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3)章三十一 宴會風波章一百零一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8)章一百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章四十九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4)章十一 平靜湖面暗流動 一時英雄俊人物章五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4)章六十八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4)章九十五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4)章四十一 第五姑娘章六十一 火攻章八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1)章四十五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3)章二十一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8)章八十六 識君方不昧此生 知妾便無意錯失章五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5)章八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1)章八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下)章三十五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3)章兩百零五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下)章十五 淇門之變(7)章五 深夜遇襲逃百里 三人說契丹國事章八十六 識君方不昧此生 知妾便無意錯失章六十六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4)章四十七 序幕章二十八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2)章七十 北面有朋遠方來 三問三答見生死章兩百十五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下)章三十二 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