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4)

4爲了讓讀者弄清十二軍在金城防禦作戰中的全貌,在這裡用大記事的形式實錄一下。

1951年10月22日十二軍奉命接替六十七軍金城地區防務,歸二十兵團指揮。軍自谷山地區出發,於30日抵達金城地區。

11月8日,接防完畢。

11月中旬,爲穩住陣地,十二軍全面開展構築地下城。同時,大力開展小部隊活動和反坦克鬥爭,以打擊敵人猖狂氣焰和掩護主力“築城”。

11月25日,三十四師一O六團東渡北漢江,配合六十八軍反擊572.4高地,激戰五晝夜,殲敵1300餘人。

1952年第一季度,開展“三反運動”。

4月中旬,十二軍構成了以坑道爲骨幹的防禦陣地。

6月中旬,敵先後兩個團的兵力向十二軍駐守的390.0高地、官岱裡西側無名高地發起進攻。戰鬥先後歷時11天,十二軍殲敵2800餘人,創造了堅守坑道十晝夜的戰例。

7月15日,三十四師一OO團接替三十一師九十一團防務。

8月10日至15日,三十四師一O一團、一O六團、師直,分別接替一O五團、九十三團、三十一師師直防務。九十三團接替九十二團防務。三十一師(欠九十三團)及三十五師一O五團交防後,撤回二線休整。

9月6日至14日,部隊主動出擊,積極殲滅敵人。三十四師、三十五師各一部反擊座首洞南無名高地和690.1高地,與敵反覆爭奪,殲敵1600餘人。

9月28日,根據“志司”展開秋季反擊指示。十二軍向敵六處先後攻擊15次,至10月8日,共殲敵3800餘人。十二軍奉命將金城地區防務交與六十七軍,撤至谷山地區休整。十二軍在金城防禦作戰中,先後與美軍第二十四師、四十師、南朝鮮軍首都師、第二師、第三師、第六師、第八師和哥倫比亞營等部隊面對面作戰,歷經大小戰鬥400餘次,共殲敵2.6萬餘人。

但是,在朝鮮戰場上,迫使美軍最後認輸,其實應該說還是上甘嶺戰役了。

上甘嶺戰役的勝利,標誌着志願軍在整個正面戰場完全掌握了主動權,使“聯合”完全失去了在正面戰線取勝的信心,再也不敢發動較大規模的進攻。

{本章節選自《利劍出鞘——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二軍征戰紀實》一書,該書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可在網上購買到實體書!謝謝您的喜歡!}{首發http://ss.QB5200.org/book/36795.html網站。如果您不是在QB5200網站閱讀,就是其他網站的盜貼。盜貼可恥,盜貼不厚道。請讀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QB5200原創首發,您的支持就是對作者的最大鼓勵,多謝!}

第十五章 襄樊役(2)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2)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5)第九章 葫蘆河畔(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1)第三節 保衛首都領空——羅元發擔任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7)第九章 葫蘆河畔(4)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5)第十五章 襄樊役(3)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5)第 九 章 羊山集(3)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1)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3/24)第一章 南昌 ? 洪湖(3)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1)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1:造化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8)第一節 急中生智:幾句話嚇退一個旅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1)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第二章 烏雲密佈(3)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4)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3)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4)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7)尾 聲:劍魂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6)引子:一軍史話第六章 劍指豫北(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3)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3)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4)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3、4)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0/31)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4)第九章 葫蘆河畔(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8)第二部 太原(11)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7)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9)第二部 太原(28/29)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5)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三節 保衛首都領空——羅元發擔任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第 九 章 羊山集(1\2)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4)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8/19)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1)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4)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6)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5)開卷語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5)第二部 太原(1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4)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5)第二部 太原(20)第二部 太原(22/2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7/8)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8)小序 王近山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1)第六章 劍指豫北(2)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8)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4)第九章 葫蘆河畔(1)第二部 太原(9/10)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0/11)開卷語第 九 章 羊山集(5)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3:莽撞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0/11)第二章 烏雲密佈(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
第十五章 襄樊役(2)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2)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5)第九章 葫蘆河畔(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1)第三節 保衛首都領空——羅元發擔任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7)第九章 葫蘆河畔(4)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5)第十五章 襄樊役(3)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5)第 九 章 羊山集(3)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1)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3/24)第一章 南昌 ? 洪湖(3)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1)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1:造化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8)第一節 急中生智:幾句話嚇退一個旅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1)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第二章 烏雲密佈(3)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4)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3)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4)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7)尾 聲:劍魂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6)引子:一軍史話第六章 劍指豫北(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3)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3)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4)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3、4)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0/31)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4)第九章 葫蘆河畔(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8)第二部 太原(11)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7)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9)第二部 太原(28/29)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5)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三節 保衛首都領空——羅元發擔任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第 九 章 羊山集(1\2)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4)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8/19)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1)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4)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6)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5)開卷語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5)第二部 太原(1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4)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5)第二部 太原(20)第二部 太原(22/2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7/8)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8)小序 王近山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1)第六章 劍指豫北(2)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8)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4)第九章 葫蘆河畔(1)第二部 太原(9/10)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0/11)開卷語第 九 章 羊山集(5)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3:莽撞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0/11)第二章 烏雲密佈(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