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太原(25/26)

25鄧仕俊接到沙北的報告,說“小窯頭不到一個小時,所有陣地都攻下來了”,覺得十分不可思議,但他還是興奮地用電話向縱隊司令員王新亭報告了戰績,因爲,這終究是自己的24旅擔任主攻任務所取得的戰績啊!

王新亭接到電話,第一個感覺是,會不會是戴炳南撤兵示弱,製造我“驕兵”效果?第二個感覺是,一定是!於是,他對鄧仕俊特別交代:“命令部隊立即修築工事,調整兵力部署,敵人馬上就要反撲了!”

果真不出所料,戴炳南真的是撤兵示弱。戴炳南是閻軍第30師師長,是一位有謀有勇的將領。第30師隸屬第30軍,應閻錫山的要求,蔣介石把該軍從西北調入太原。第30師自然一同進入太原,並調防守衛小窯頭一線陣地。

正當71團指戰員們興高采烈而又立足未穩之時,戴炳南開始組織部隊反攻。

不要小瞧戴炳南的“反攻”哩!一個是輕車熟路,一個是人生地不熟。到了天黑,13號陣地被閻軍奪了回去。13號陣地是個地理位置特殊的陣地,它的地形前出、狹窄,14號陣地全在它的眼皮底下。閻軍依託13號陣地,向14號陣地攻擊。守在14號陣地上的71團3營傷亡徒增。北沙命令守在10號和8號陣地上的2營和1營向14號陣地上增援。然而,此時,1營、2營的指戰員,像籠子裡的老虎被捆在那裡捱打。

戰情十分危急。北沙團長迅速向鄧仕俊旅長報告:“3個營傷亡不少,團部只剩17人了。我準備留1人守電話,我和王至誠、周根龍各扛一箱手榴彈,堅守14號陣地。”

事到如今,只有這樣了。71團的參謀長王至誠和旅派的特派員周根龍都要上去了,還能怎樣呢?!

然而,鄧仕俊則命令道:“你們全部給我撤下來!”

團長北沙極不情願,剛攻佔的陣地,在敵人的反擊下又要撤出來,心裡實在不是滋味。他說:“旅長,我們決定與陣地共存亡!”

鄧仕俊明白,現在調70團和72團增援已來不及了。因此,他嚴肅地說:“你們撤下來休整,這是命令。你們團已消滅了1000多名敵人,已經完成任務,暫時撤出來,是爲了更多地消滅敵人,陣地我們一定能奪回來的!”

北沙含着淚,下達了撤出陣地的命令。在14號陣地上,3營大部傷亡,只剩8名幹部,加上團長、參謀長、特派員,林林總總加在一起只有17人,他們在特務連連長趙全福用一挺機槍的掩護下,撤出了陣地,趙全福最後犧牲。其他陣地上的71團官兵,也陸續撤出戰鬥……

{本章節選自《首任軍長》上卷,該書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可在網上購買到實體書!謝謝您的喜歡!}{首發http://ss.QB5200.org網站。如果您不是在QB5200網站閱讀,就是其他網站的盜貼。盜貼可恥,盜貼不厚道。請讀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QB5200原創首發,您的支持就是對作者的最大鼓勵,多謝!}{本章節選自《藏九地,動九天——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軍征戰紀實》一書,該書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可在網上購買到實體書!~~~謝謝您的喜歡!}{首發http://ss.QB5200.org/book/36795.html網站。如果您不是在QB5200網站閱讀,就是其他網站的盜貼。盜貼可恥,盜貼不厚道。請讀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QB5200原創首發,您的支持就是對作者的最大鼓勵,多謝!}26第2天上午,縱隊參謀長張祖諒趕到了24旅。

旅里正在召開軍事會議。70團和72團爭着要打頭陣,要把71團丟的陣地奪回來。

張祖諒的到來,使會議變得凝重起來。鄧仕俊說:“參謀長,我們旅沒有打好,把陣地丟了!”

71團團長北沙聽了旅長的話,坐在那兒,擡不起了頭。

張祖諒把手向下壓壓了,示意鄧仕俊坐下,然後,說:“誰說沒有打好啊?司令員和我都覺得你們旅特別是71團打得很頑強。陣地暫時丟了,奪回來就是了嘛!打仗,哪有一帆風順的?!現在的問題是,你們開會把丟失的原因研究了沒有?”

鄧旅長接上話:“剛纔大家分析了,主要存在3個原因。”

“說說。”張祖諒繞過大家,在鄧仕俊身邊的那條椅子上坐下,不緊不慢地說。

“一是敵人炮火猛烈,山頭無法構築工事,人員傷亡大。二是兩翼敵火封鎖,二梯隊上不上去。三是旅預備隊部署過遠。”鄧仕俊簡明扼要地彙報說。

“原因找到了,那就好辦,大家想辦法對付。”張祖諒搓了搓臉說。張祖諒一夜沒有睡,天不亮就從縱隊指揮部出發,往24旅趕路來了。接着,他又說:“摸準敵人炮火的規律很重要,要善於避開敵人的炮火,運用小型反擊,消滅敵人步兵,就能減少自己的傷亡。記住一條,小窯頭是敵人的命根子,敵人不可能不反擊的!下面的戰鬥還會非常激烈,會出現許多意想不到的複雜情況,同志們要多想些辦法,多準備幾手。只有這樣,才能把小窯頭攻破。三國故事裡有個張飛,打仗很勇敢,可就是缺少計謀。我們既要有張飛之勇,又要有諸葛亮的計謀,才能打勝仗!”

一席話,說得24旅幹部茅塞頓開,大家冷靜地討論起下一步的作戰計劃,而不是先前那樣爭着上去幹。

會議最後決定,反擊時間定在第2天的10月29日晚上,而不是當天就進行反擊。

{本章節選自《藏九地,動九天——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軍征戰紀實》一書,該書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可在網上購買到實體書!~~~謝謝您的喜歡!}{首發http://ss.QB5200.org/book/36795.html網站。如果您不是在QB5200網站閱讀,就是其他網站的盜貼。盜貼可恥,盜貼不厚道。請讀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QB5200原創首發,您的支持就是對作者的最大鼓勵,多謝!}

第二部 太原(15)第十五章 襄樊役(5)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下)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1)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1)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3)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5)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2)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1)第四節 朝鮮失利:毛澤東調查王近山第四節 朝鮮失利:毛澤東調查王近山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1、2)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5)第一節 保衛中央蘇區——羅元髮指揮一個團接替兩個師的陣地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5)第十五章 襄樊役(3)第一章 南昌 ? 洪湖(1)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1)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3)第九章 葫蘆河畔(5)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1、2)第九章 葫蘆河畔(1)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6)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1)第二部 太原(28/29)第六章 劍指豫北(5)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1)第六章 劍指豫北(1)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3)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3)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2)第十五章 襄樊役(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6)第六章 劍指豫北(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六部 大潛伏(10、11)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5)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4)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5)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3)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4)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4)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8)第十五章 襄樊役(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3)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3)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1)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3)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3)第二節 保衛紅色首府——羅元發率一個旅硬是頂了七天七夜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6/7)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1)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1)第三節 保衛首都領空——羅元發擔任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1)第二部 太原(27)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8)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1)第一章 南昌 ? 洪湖(2)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0/11)第二章 烏雲密佈(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1)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4)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上)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3)第五章 豫皖劍韻(3)第二部 太原(27)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5:輝煌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7)第十六章 淮海嘯(3)第六部 大潛伏(5、6)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9)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3)第一節 後衛變前鋒——獨臂將軍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3)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7、8)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8)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1/2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
第二部 太原(15)第十五章 襄樊役(5)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下)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1)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1)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3)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5)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2)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1)第四節 朝鮮失利:毛澤東調查王近山第四節 朝鮮失利:毛澤東調查王近山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1、2)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5)第一節 保衛中央蘇區——羅元髮指揮一個團接替兩個師的陣地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5)第十五章 襄樊役(3)第一章 南昌 ? 洪湖(1)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1)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3)第九章 葫蘆河畔(5)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1、2)第九章 葫蘆河畔(1)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6)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1)第二部 太原(28/29)第六章 劍指豫北(5)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1)第六章 劍指豫北(1)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3)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3)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2)第十五章 襄樊役(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6)第六章 劍指豫北(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六部 大潛伏(10、11)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5)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4)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5)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3)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4)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4)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8)第十五章 襄樊役(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3)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3)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1)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3)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3)第二節 保衛紅色首府——羅元發率一個旅硬是頂了七天七夜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6/7)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1)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1)第三節 保衛首都領空——羅元發擔任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1)第二部 太原(27)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8)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1)第一章 南昌 ? 洪湖(2)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0/11)第二章 烏雲密佈(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1)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4)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上)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3)第五章 豫皖劍韻(3)第二部 太原(27)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5:輝煌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7)第十六章 淮海嘯(3)第六部 大潛伏(5、6)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9)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3)第一節 後衛變前鋒——獨臂將軍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3)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7、8)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8)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1/2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