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2)

21949年10月1日這一天青海受降的順序很有意思。

1949年9月8日,第82軍副軍長趙遂、參謀長馬文鼎率軍直300餘人,在西寧市西北方向的尚武莊受降;1軍1師的1團和2團接管。

9月9日,第190師師長馬振武等率全師2000餘人,在三角城(現海晏縣)受降;1軍2師的4團和5團接管。

9月11日,譚呈祥率第100師、韓有祿率第224師、馬英率騎兵第8旅計4000人分別受降;1軍3師的7團、8團和9團接管。兩日後,馬英帶騎兵一部逃跑。

原來,青海守軍受降時,先軍部後師部;人數少則先投降,人數多則後投降。

青海,儘管和平解放了,但殘匪都在觀望階段。1軍進駐青海西寧,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完成城市接管工作,這是一個全新的工作。賀炳炎和廖漢生心裡都沒有多少底數。

這一天,馬丕烈給賀炳炎和廖漢生介紹,青海,地處中國的西北部,青藏高原東北部,東北鄰甘肅,東南接四川,西南與西藏毗連,西北與新疆相鄰;青海,幅員遼闊,面積有72萬平方公里;青海,民族衆多,有漢、藏、回、土、撒拉、蒙古、哈薩克等民族。

馬丕烈還說起了青海的歷史。古爲西戎。漢置金城、西海2郡,餘爲羌。隋置四海、河源等4郡。到了唐、宋,設州,餘爲吐蕃地。元爲宣政院轄地。明屬朵甘都司。清代爲青海辦事大臣轄區,東北部屬甘肅省西寧府,北爲青海蒙古部,南爲玉樹等土司地。1929年1月才設青海省。

馬丕烈的介紹無疑對1軍按管好、管理好青海,是有幫忙的。賀炳炎和廖漢生首先着手西寧市和市郊周邊地區的工作。以1師2團進駐大通橋頭,2師4團進駐湟源、哈拉庫圖,5團進駐湟中、貴德,3師7團擔任西寧城防,8團進駐樂都、民和,9團進駐化隆、甘地,軍直及2師6團分別佈於西寧市、樂家灣地區。同時,青海省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就這樣,1軍根據1野前委及西北軍區指示,長期留駐青海併兼青海省軍區。1949年9月27日,1軍黨委做出了關於當前工作的決定:“全軍必須堅決貫徹建設新青海這一工作隊的思想!”

1949年10月1日,中國人民足足盼望了一個世紀的日子到了。這一天,“北平”恢復爲“北京”了。這一天,在***城樓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那麼,這一天,1軍部隊的指戰員們在做什麼呢?

就在10月1日的前一天,逃走之後的馬英,不甘心失敗,又潛入西寧,給趙遂、馬文鼎、馬振武等人一一寫信,密謀**。

他在信裡說,**成功的話,擬趙遂當青海省主席,馬文鼎爲步兵總司令,鄧振武爲騎兵總司令。不知馬英此時說的總司令,有多大的官。總之,馬英很天真。天真到連一想都不想,趙遂、馬文鼎、馬振武他們會不會密謀**呢?

晚飯後,趙遂、馬文鼎、馬振武等向賀炳炎報告了馬英要**的消息。將計就計吧!已經是半夜了,趙遂、馬文鼎、馬振武按馬英的計劃“行動”了。賀炳炎命令軍直屬隊和3師6團做好一切戰鬥準備。

馬英覺得不太對勁,帶上騎兵準備撤,但爲時已晚,早被1軍軍直屬隊和6團的指戰員們包圍起來了。不到半個小時,馬英帶的200多人馬全部被殲,還活捉了馬英。馬英在10月1日這天交代,這是馬繼援逃離時佈置的任務。

賀炳炎在軍部接到活捉了馬英的報告時,卻想起了另一個人。這人叫馬福旺,是馬英的手下,曾任騎兵第14旅副旅長。此時,他帶殘匪在大通縣叛亂,1師正在組織平亂。

馬福旺真是慘無人道,這一天,他將被他俘虜去的少數解放軍戰士一個一個地拉到大通縣的大街上游街,沿街叫喊:“誰通**,就是這樣的下場!”。完了,他們還拔戰士的舌,剜了戰士的眼,有的還被剁去一隻手。

1師2團奉命向大通執行剿匪平亂任務。政委廖漢生還趕往大通縣坐鎮指揮。廖政委早就知道青海的匪患有三大特點:一是,這裡的土匪歷史長遠。早在300多年前就有土匪出沒,尤其是近百年來,有相當部分的土匪掌握着一定的政治勢力,有些土匪沿襲世傳數代,許多家庭世代以匪爲業。二是民情、社情複雜。地主色彩、宗教色彩、民族色彩濃厚,相互滲透、十分猖獗。有的匪幫曾帶過兵打過仗,訓練有素,糾集在一起戰鬥力不能低估。三是社會基礎深。他們不僅有地主、惡霸、官僚的基礎,而且還受家族、幫會、宗派勢力的支持。馬福旺籠絡起來的都是這些人。

大通縣清匪戰鬥,先是在黃泥灣開始的。2營與叛匪進行了殊死搏鬥。4連首先攻克了黃泥灣南面的工事,炸燬了碉堡3個,消滅土匪32人,活捉匪徒58人。很快,黃泥灣被攻破。

這爲整個大通清匪工作開了一個好頭。

憑着氣勢,憑着勇猛,1師2團2營向大通縣的土匪發起了進攻。5連從黃泥灣出發,在大通縣城的東面實施突破。他們準備的許多繩索、軟梯、長杆、撓鉤,都派上了用場,從土匪嚴密把守的東大門迂迴過去,在兩座小山之間小道插入大通縣城東,向土匪發起了猛攻,搗毀了2個匪窩,並從土匪手中繳獲槍支10支,活捉了土匪26名。在攀越圍牆時,5班長肖道遠、戰士鄧道甫爲掩護4班和6班攻城牆,而英勇犧牲。

6連是這次戰鬥的第2梯隊。他們在離黃泥灣3公里的牛莊村地域待機。這時,從大通逃出的土匪向黃泥灣竄動,正好對接上了,一個個土匪成了俘虜。

戰鬥整整持續了12個小時,打退了匪徒5次反擊,斃匪100餘人,俘匪180餘人,清剿了黃泥灣全部匪徒,馬福旺被擊斃。

10月1日這一天,1軍的部隊就算2師還比較安靜。他們駐在湟源、哈拉庫、貴德地區。頭天晚上,師政治部就把高音喇叭架起來了,部隊集合在操場上,當主席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時候,大家都擁抱在一起,那場面真是十分感動。夜裡,部隊還放了一些照明彈和信號彈,把操場照得亮亮的,熱鬧的讓許多戰士連嗓子都叫啞了。

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5/26)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8)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7)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1)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4)第二部 太原(3)第二部 太原(22/2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3/24)第二部 太原(4)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3)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2)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2)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2)第一節 急中生智:幾句話嚇退一個旅第二章 烏雲密佈(4)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3)第二部 太原(18)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9)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5)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8)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3:莽撞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4、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8)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5)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2、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第三節 保衛首都領空——羅元發擔任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0/11)第二章 烏雲密佈(2)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5)第二部 太原(14)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2)第一節 保衛中央蘇區——羅元髮指揮一個團接替兩個師的陣地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5)第二部 太原(16/17)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6/7)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1/22)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2)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1)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5)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5)第十六章 淮海嘯(5)第十五章 襄樊役(4)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3)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第二部 太原(7)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2、3)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2)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3)第一節 保衛中央蘇區——羅元髮指揮一個團接替兩個師的陣地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2)第一章 南昌 ? 洪湖(1)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2)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4)第一節 急中生智:幾句話嚇退一個旅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5)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2)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5)第十六章 淮海嘯(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4)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2)第二部 太原(8)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2)第十六章 淮海嘯(1)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1)第一章 南昌 ? 洪湖(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第六章 劍指豫北(3)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4、5)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2)第六部 大潛伏(1、2)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1)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7)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3)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6)第十六章 淮海嘯(3)第一章 南昌 ? 洪湖(3)第九章 葫蘆河畔(4)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2:膽量第六章 劍指豫北(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3/24)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3:莽撞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5)第 九 章 羊山集(3)
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5/26)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8)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7)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1)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4)第二部 太原(3)第二部 太原(22/2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3/24)第二部 太原(4)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3)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2)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2)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2)第一節 急中生智:幾句話嚇退一個旅第二章 烏雲密佈(4)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3)第二部 太原(18)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9)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5)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8)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3:莽撞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4、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8)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5)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2、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第三節 保衛首都領空——羅元發擔任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0/11)第二章 烏雲密佈(2)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5)第二部 太原(14)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2)第一節 保衛中央蘇區——羅元髮指揮一個團接替兩個師的陣地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5)第二部 太原(16/17)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6/7)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1/22)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2)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1)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5)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5)第十六章 淮海嘯(5)第十五章 襄樊役(4)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3)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第二部 太原(7)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2、3)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2)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3)第一節 保衛中央蘇區——羅元髮指揮一個團接替兩個師的陣地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2)第一章 南昌 ? 洪湖(1)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2)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4)第一節 急中生智:幾句話嚇退一個旅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5)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2)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5)第十六章 淮海嘯(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4)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2)第二部 太原(8)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2)第十六章 淮海嘯(1)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1)第一章 南昌 ? 洪湖(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第六章 劍指豫北(3)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4、5)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2)第六部 大潛伏(1、2)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1)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7)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3)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6)第十六章 淮海嘯(3)第一章 南昌 ? 洪湖(3)第九章 葫蘆河畔(4)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2:膽量第六章 劍指豫北(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3/24)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3:莽撞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5)第 九 章 羊山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