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反應(二)

“閣下,爲了應對日益強大的德奧海軍所帶來的威脅,我們把原來的九支海外分艦隊整合成了五支,分別保護加勒比地區、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和直布羅陀海峽、非洲開普殖民地、南美洲的福克蘭羣島這幾處全球最重要的海上運輸通道。現在的問題是非洲的局勢已經失控,面對德國強大的海上編隊,駐紮在開普敦的海軍艦隊只能躲在有要塞防衛的港口裡或是移駐到福克蘭羣島的斯坦利港。爲了擊敗這支德國艦隊,我們一共組成了三個主力艦隊,其中包括二十四艘大型軍艦,從非洲西海岸和印度洋兩個方向,準備向他們設在德屬東非的基地發動進攻。我們的主要打擊力量要集中在印度洋、開普敦和斯坦利港這三個地方,以便及時趕到發現他們的海域,從而達到圍殲敵人的目的。”費舍爾在詳細地向同僚們解釋着海軍參謀部制訂的作戰計劃。”

“那麼,遠東和澳大利亞海岸該怎麼辦?還有北美的運輸線?”主管海軍裝備的傑利科上將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東印度羣島和澳大利亞的海岸只能交給泥洪人去保衛了,我們只有那麼多兵力,根本無法做到面面俱到。我們在北海最少需要留下十八艘戰列艦以封鎖德國艦隊的出路,在地中海也需要保留至少六艘的戰列艦。北大西洋護衛的戰列艦可以暫時用於加強到本土艦隊,北美航線的護航任務則交給巡洋艦和驅逐艦去做,我估計德國的主力艦目前還無法突破到北大西洋中來。麥國人向我們保證,如果德國進入到麥國港口,他們將予以扣留,所以這方面不用再擔心。問題是德屬東非的德國艦隊就如同卡在咽喉中的一根匕首,隨時都有可能會讓我們窒息,不盡快除掉它們,皇家海軍今後的行動都要受到很大的牽制。”費舍爾元帥很堅定地說道。

“問題是泥洪人的要價太高,他們希望得到德國在太平洋上的所有殖民地,甚至包括加裡曼丹島和新幾內島,另外要求在阿留申羣島和阿拉斯加採取自由行動。”格雷外交大臣皺着眉頭說道。

“可以先答應他們,至於阿留申羣島和阿拉斯加……通知俄國人,泥洪人想在那裡動手,讓俄國人和他們爭去吧。”貝爾德德說道,“至於在戰後的具體分配,到時候再逼迫他們吐出來就好,絕不能讓泥洪人接近到澳大利亞,他們的野心實際上並不小。”

……

“哦,他們終於拉攏到泥洪人蔘戰了麼……我早就說過,那個矮人國沒人任何的信用可言,就是一頭喂不熟的惡狼,英國人早晚會遭受到他們的反噬。”在得到泥洪向德奧帝國宣戰的消息時,正在上西里西亞首府克拉科夫親自坐鎮緊盯着戰役進程的吳維一臉意料之中的表情,“告訴加布倫茨伯爵,西澳-東印度羣島總督區的所有殖民地部隊放棄抵抗,全部撤往東非,平民則通過荷屬東印度殖民地前往華國,我們在那裡開辦有許多的公司和企業,足以安排好這些滯留在遠東的僑民們的生活。”他在下達着命令,輕易就將帝國最大的一塊殖民帝就放棄了。

這是之前與帝國內閣討論後已經作出的決定。

先全力保住德屬東非,來作爲軍事行動的支點,這是他的計劃。

計劃的關鍵在於,先取得地中海的控制權,其後先利用利比亞鐵路打通前往尼羅河水道的交通路線,維持帝國在東非和西非的殖民地部隊的物資補給。當然,最終的解決辦法自然是要打通蘇伊士運河和直布羅陀的海上交通線。

數萬部隊從東印度羣島的殖民地想要安全地撤往德屬東非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吳維在給弗蘭格爾和斯佩的電令中要求確保撤軍時的絕對安全。

“大公閣下,俄軍的騎兵部隊已經超過涅曼河的邊境,進入到了東普士境內。興登堡將軍來電,要求就地進行反擊!”東線總指揮部裡,吳維的副官長博羅耶維奇向他報告說。

“嗯,命令他放棄涅曼河以北地區,以涅曼河爲依託構築防線。”吳維很平靜地說道。帝國陸軍總參謀部和東線作戰總指揮部所制訂的計劃就是北守南攻,準備有三個方向圍殲俄國的波蘭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

除了興登堡的里加集團軍要對付從立陶宛和白俄國斯方向而來的沙俄第1集團軍外,德奧帝國還在東線調集了普魯士威廉親王集團軍、薩克森阿爾伯特國王集團軍、巴伐利亞利奧波德親王集團軍、上奧地利集團軍、波希米亞集團軍、西里西亞-加利西亞集團軍和匈牙利第1集團軍共七個集團軍160萬大軍,另外新組建和預備第8、第9和克羅地亞第1集團軍也在陸續調往東線。與另一時空時施裡芬計劃正好相反,德軍把進攻的重點轉移到了東方,計劃投入東線戰場的總兵力超過了260萬人。

與之相對的,俄軍目前在波蘭一線動員的兵力有210萬人,在數量上稍微處於劣勢,另外就是倫南坎普所指揮的沙俄第1、第6集團軍65萬大軍被沼澤、湖泊密佈的馬祖裡湖區分隔在了北方,無法及時向南面的波蘭方向進行增援。

從地圖上來看,沙皇統治下的波蘭領土突出在德奧帝國的領土內部,三面被德奧帝國的領土包圍着。如果爆發戰爭,俄軍選擇放棄華沙、盧布林一帶,以布格河和佈列斯特要塞爲依託,進行防守纔是正確的做法。

吳維所推崇的戰役計劃很簡單,和另一時空時康拉德?赫岑多夫上將所制訂的戰役計劃相似,利用加利西亞的地理特點,就是奧地利和匈牙利集團軍從倫貝格(利沃夫)北上,沿南格河以東迂迴到俄軍側後,切斷俄屬波蘭前線和俄國本土的聯繫。其後與普魯士、薩克森和巴伐利亞集團軍兩面夾擊,力圖一戰全殲俄軍主力。

很奇怪地是,俄軍居然首先向加利西亞地區發動了進攻。

五二、驚險歸程二七、油田三七、決擇無題二十、多格爾沙洲(十一)十三、後膛步槍(二)九、突發事件(求收藏、推薦)二、 皇帝的婚約二九、目的二一、海事學員二一、海事學員十三、後膛步槍(二)四五、前線二九、目的五五、海殤(三)三五、超無畏五三、基希拉海峽之戰(一)十七、留學生七二、北方戰略十六、新帝國無題六五、杜邦(一)七、翻烏龜三七、調整九、東方(一)一、 誰家少年四十、襲擊艦隊(二)六二、基業七三、威悉演習(一)二一、海事學員七三、海上戰備一、非洲(一)十一、火炮發展十九、和平的十年十七、多格爾沙洲(八)五二、發現三二、馬耳他(二)七一、凱塞琳五七、海殤(五)一、戰爭前夜七十、埃及戰役(二)十一、火炮發展三八、託卜魯克四十、經濟發展方式六三、反應(一)二五、前無畏六九、埃及戰役(一)四七、艦隊調整七、辭典六一、奔流(二)五六、東攻西守(一)十六、三脹式蒸汽機三七、決擇二九、遊戲商城七、翻烏龜三八、新的任命七四、威悉演習(二)八一、訓練二三、多格爾沙洲(十四)三五、戰爭本質六二、奔流(三)六七、聖城(一)八三、潛艇基地(二)五一、會議九、海洋霸主(二)七三、海上戰備二、 皇帝的婚約五八、海殤(六)六、與現實無關的系統三、奧普開戰七八、連發步槍(二)四三、非洲戰場八三、潛艇基地(二)七二、加利西亞(八)四、淺海獵殺(二)二六、準備期三一、現狀十八、西班牙艦隊七三、海上戰備七四、威悉演習(二)六二、基業三四、戰爭開始了(二)九、海洋霸主(二)六六、加利西亞(二)四一、推銷七一、聯合力量十、東方(二)無題二二、多格爾沙洲(十三)十八、西班牙艦隊三七、決擇四七、再次遠航五十、攔截二三、多格爾沙洲(十四)無題六四、鐵水奔流七三、工業化七、翻烏龜二六、準備期四六、出發準備
五二、驚險歸程二七、油田三七、決擇無題二十、多格爾沙洲(十一)十三、後膛步槍(二)九、突發事件(求收藏、推薦)二、 皇帝的婚約二九、目的二一、海事學員二一、海事學員十三、後膛步槍(二)四五、前線二九、目的五五、海殤(三)三五、超無畏五三、基希拉海峽之戰(一)十七、留學生七二、北方戰略十六、新帝國無題六五、杜邦(一)七、翻烏龜三七、調整九、東方(一)一、 誰家少年四十、襲擊艦隊(二)六二、基業七三、威悉演習(一)二一、海事學員七三、海上戰備一、非洲(一)十一、火炮發展十九、和平的十年十七、多格爾沙洲(八)五二、發現三二、馬耳他(二)七一、凱塞琳五七、海殤(五)一、戰爭前夜七十、埃及戰役(二)十一、火炮發展三八、託卜魯克四十、經濟發展方式六三、反應(一)二五、前無畏六九、埃及戰役(一)四七、艦隊調整七、辭典六一、奔流(二)五六、東攻西守(一)十六、三脹式蒸汽機三七、決擇二九、遊戲商城七、翻烏龜三八、新的任命七四、威悉演習(二)八一、訓練二三、多格爾沙洲(十四)三五、戰爭本質六二、奔流(三)六七、聖城(一)八三、潛艇基地(二)五一、會議九、海洋霸主(二)七三、海上戰備二、 皇帝的婚約五八、海殤(六)六、與現實無關的系統三、奧普開戰七八、連發步槍(二)四三、非洲戰場八三、潛艇基地(二)七二、加利西亞(八)四、淺海獵殺(二)二六、準備期三一、現狀十八、西班牙艦隊七三、海上戰備七四、威悉演習(二)六二、基業三四、戰爭開始了(二)九、海洋霸主(二)六六、加利西亞(二)四一、推銷七一、聯合力量十、東方(二)無題二二、多格爾沙洲(十三)十八、西班牙艦隊三七、決擇四七、再次遠航五十、攔截二三、多格爾沙洲(十四)無題六四、鐵水奔流七三、工業化七、翻烏龜二六、準備期四六、出發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