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叛亂

儘管冰封辭別王靜輝之後日夜兼程,但當他回到天德軍的時候,一份高級機密情報早就到了快十天了,若不是這份情報指明要求冰封來拆解閱讀,臨時主題可能早就看過了。在這個時代信息傳遞能夠快到這份上已經非常難得,冰封又在路上,冰棒上飛過的信鴿可不認識他,更何況一旦情報傳遞到延安府後,爲了信鴿的安全起見便換成党項人的鷂鷹來傳遞。鷂鷹雖然強悍不懼任何食肉飛禽,但是它的智慧卻非常有限,只能夠進行定點傳送,即便如此,這樣的信息傳遞系統已經是這個時代的極致了。

這份機密情報便是關於建立西北走私路線的事情,中間做了詳盡的安排,並且隨後幾天之內還會從汴都情報局本部派人來專門主持此事,冰封的任務不過是配合情報局的人來爲其走私行動提供武力保障。

有涅心坐鎮遼國大定府來指揮整個遼國的情報網,再加上馬人華兄弟兩人的活動,西京道和上京道的走私路線上所涉及的各路神仙都被他們搞定,連中間最核心的耶律乙辛和張孝傑也都網絡其中,只要有這兩個人在遼國基本上沒有做不成的事情。初期便是走私廣濟湖食鹽,然後根據情況從遼國的冶煉作坊中直接提取兵器或者是鐵錠甚至是銅錠走私到大宋,無論是住址還是金屬,這些都是大宋所要急需的東西,況且這些東西直接經過新收復的西夏地區,在那裡直接被消化掉,也可以省去進行一大筆轉運開支——朝廷直接從王靜輝的手中以汴都價格收購,畢竟基本上從遼國走私來的東西都是禁物,拿來除了選擇或是僞造貨幣之外就沒有什麼用處了。

冰封沒有想到自己迎來的不是一個情報人員,而是上百個精通党項、契丹、回鶻、阻卜語言的情報人員——王靜輝已經對現在的情報架構不是很滿意了,隨着大宋消滅了西夏之後,他在地圖上按照地域劃分了遼國、西域、吐蕃、南方、南洋五個對外情報總站。以便專門應對不同對象的情報工作。毫無疑問遼國是大宋的頭號大敵,不過由於遼國地域橫跨甚廣,並且西夏剛剛被消滅,西域地黑汗、西州回鶻、黃頭回紇、草頭達靼等衆多勢力都是大宋以前非常陌生的。甚至連它們在地圖上的位置都找不出來。西夏作爲一個地區性強國,在面對大宋和遼國的時候也許是不值一蝗的,但面對這些國家可就無疑的是老大的地位。

不過現在大宋真實了西夏的空白,這些“草頭王”對大宋的認識也僅僅停留在“天朝上國”的傳說中,最爲丟人的是大宋和西夏的長期爭鬥中一直是處於下風的。這給大宋在他們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儘管最後大宋取得了勝利,但難保他們不會來和大宋“過招”。

王靜輝的情報總站而已計劃大都還停留在紙面上,經營最久的莫過於西夏和遼國的情報網絡。所以遼國的情報總站在體制上建立的最爲合理和完善,而西夏的情報網卻不能直接拿過來充當西域情報總站。一個是地域上有很大的差異,另外便是西夏剛剛被大宋“解放”,國內還充斥着各種“復國恐怖分子”,原來的西夏情報網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協助種諤來搞定新收復領土的治安問題。

情報人員可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做得來的,至少在形象上就有很嚴格的要求——託同是黃種人的福,王靜輝現在還用不着去找黃頭髮白皮膚的歐洲人充當間諜,但是遊牧民族的體格也不是隨便哪個大宋人站出來就可以冒充的。除了形象上的嚴格要求之外,作爲一個情報人員還要會“外語”,像西域這種地方除了党項語這種地區強勢語言是必會的之外,還需要精通各種民族理解,最後還要精通一門手藝——王靜輝的麾下大都選擇的是畜牧醫生。

冰封現在所見到的情報人員便是王靜輝第一批外派的情報組。由於對象是遼國,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是會說契丹話的,並且還有很多人對阻卜語很精通——阻卜是遼國統治下的一個大族,主要的活動區域便是在後世的蒙古地區,而且對遼國的情報分析表明,遼國內部也不比宋朝好到哪裡去,其輛也是經常發生叛亂,不過比宋朝還要糟糕的是宋朝起義的都是農民,就是再厲害也不會有騎兵這樣的兵種,而遼國的叛亂那百分百都是騎兵——一個部落一個部落整體變成叛亂的騎兵來選擇,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遼國來鎮壓輛的叛亂成本比宋朝要大的多,這個阻卜是遼國的大族,自然也要受到契丹族的統治,不過和衆多契丹統治下的部落一樣,阻卜諸部也是叛亂不斷。

王靜輝在明白什麼叫阻卜部和他們所居住的地區之後,第一反應就是“這不是成吉思汗的老家麼?”,對於這麼一個破壞力巨大的民族,他可是比這個時代的任何人都清楚,同時成吉思汗的蒙古發源地也讓他警醒過來,開始注意這個時代的其他強人——幹掉遼國的女真和她的首領完顏阿骨打。可惜王靜輝對完顏阿骨打的歷史並不是很熟悉,除了知道他是女真人並且剛剛滅遼成功將擄掠一空的燕京六州歸還宋朝後死去之外,就連他出生年份都給忘了,不過通過簡單的計算也可以確定的是完顏阿骨打現在應該已經出生了,而且巧合的是在遼國所返回的情報中,有一個“完顏部”正好居住在黃龍府附近,這是否就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部落呢?

不管怎麼樣,憑空猜測對現實沒有什麼幫助,唯一的辦法便是派人潛伏在那裡直接獲取所需要的情報,進行細緻的分析後再做出決斷。王靜輝的情報局在距離汴都不遠的山區中,利用皇帝趙頊發出的詔令專門獲得了一片廣大的區域來重新建立情報局的大本營,在這處大本營中除了對間諜進行各種訓練之外,還有一處可能是目前大宋規模最大的“外語學院”,裡面專門徵召了各種外語方面的人才來教授間諜們主要是遊牧民族的語言,以便他們能夠遠赴異域潛伏獲得情報。

冰封所見到的這支情報人員隊伍也都是從那裡經過訓練的間諜,王靜輝對他們可是下了很大的賭本。他們身上所揹負的任務便是潛伏在各個遊牧民族部落之中,蒐集一切可以蒐集到的情報——原來設立在西夏和遼國的情報網絡儘管可以做這方面的工作,但他們所收集到關於遊牧民族的情報並不是很詳細,除了部落首領和部落活動區域之外,也不能提供再多的內情了,現在這個任務就由王靜輝再次訓練間諜來完成。

正因爲王靜輝是來自千年以後的時空,他纔會比這個時代的人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未來大宋真正的敵人是誰——並不是已經被滅亡的西夏,也不是現在看似無比強大的契丹,而是在東北正在發展迅速的女女真諸部。最厲害的則很可能是來自現在還處在遼國統治下的上京道的阻卜部!

作爲王靜輝的得意弟子,冰封、鼎澄兄弟幾人自然知道他們的先生爲培養情報人員付出了怎樣的努力,儘管這種努力還要說是外人不能理解,就是他們這些學生也是不理解的。但是他們卻同王靜輝一樣非常重視這些情報人員,給他們最好的待遇,所有他們提出的要求都儘量予以滿足。

在冰封等人的重視下,面向遼國上京道、西京道的情報站總算是非常順利的建立起來,這些情報人員也是自身本領過硬,由於他們基本上都有非常強的個人生存本領,尤其是針對草原遊牧民族需要的本領。在建立情報站的同時也幫助冰封來恢復河套平原的畜牧業和手工業——草原遊牧部落中最受歡迎、最受尊重的不僅僅是力舉千斤的勇士,更需要能夠給牲畜治療疾病的醫生,當然給人治病的郎中他們也非常受歡迎,因爲草原上牲畜、女人和孩子便是一個部落強盛的希望。勇士死了還可以從部落中的孩子們中重新培養。但是如果沒有牲畜、女人和孩子,那這個部落離滅亡也就不遠了。是以每逢部落之間重點的時候,這三樣東西是必取之物,同理能夠爲牲畜和人治病的郎中也最爲受到遊牧民族的尊重。

王靜輝所主持的情報局在這方面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就是給牲畜治病的獸醫也是他非常重視的——這可是他的間諜們在茫茫草原上生存的根本,所以情報局在經營好敵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市的間諜網之後,朝部落派遣的諜報人員大都具備獸醫和郎中的資格。

河套平原經過冰封的定西軍的掃蕩之下畜牧業幾乎被破壞殆盡,不僅如此,更要命的是連人口都是當初他們的掠奪目標,不過在牟那山擊敗遼國奪取天德軍後,河套平原就有了足夠的安全保障。

這麼一塊廣大豐茂的土地若是不拿來經營,那就實在是太可惜了,可是恢復河套平原的生產畜牧可不是口頭上說說那麼容易,儘管從富弼以下儘可能的爲此做出種種便利條件,可是依然見效不大,最後冰封和他的定西軍乾脆在天德軍的周邊拉網搜索,將所能夠見到的人和牲畜全部掠奪回大宋。在天德軍周邊的烏樑素海附近也是極佳的放牧場所,西夏和遼國之間的關係自遼夏戰爭過後幾十年來一直都非常和睦,所以這裡的畜牧業異常發達。定西軍攻佔天德軍後,遼國無法對天德軍周邊千里範圍內形成有效控制,況且能夠輕鬆擊敗遼國精銳的定西軍除了雲內州的遼軍還有實力和其一拼之外,哪裡還有能夠保障這些原屬遼國牧民安全的遼軍?

這種抽取遼國的血液來供養自己的方式很快便讓河套平原居民的狀況給解決了,這種瓦屋是生活在汴都和平環境下的那些士林文人所不知道的,大宋高層內部顯然對此非常清楚,但都非常默契地保持了緘默。遼國和談使節耶律金貴和劉伸當初在訪問大宋的時候還對些並不清楚,但是後來遼國高層在得知烏樑素海局勢已經糜爛到不可收拾境地的時候,也懼於大宋的定西軍恐怖的戰鬥力而選擇了退縮,甚至在遼國統治高層內部都產生了放棄烏樑素海地區的想法,這也就默認了宋軍在那裡的實際統治權——雖然那裡距離大定府比上京道還要近,但這個“近”是相對於當時遼國的統治疆域而言,就是那裡最近的中心城市雲內州也是有上千裡的距離——實際上這也正是每次遊牧民族入侵的時候都要造成漢人人口大幅減少的原因——他們的人數實在是太少了。實際控制區域實在是有限地很!

被掠奪回河套平原的契丹特異並沒有選擇抵抗,實際上相對於定西軍,即使是最精銳的遼軍也是很難匹敵,更何況是武裝薄弱的牧民?他們只能夠對付草原上的馬賊。對於定西軍這種在大宋軍隊中少見的殺掠成性的部隊是毫無抵抗能力的,定西軍的鐵與血使得他們非常明智地選擇了屈服,而當他們在河套平原定居下來的時候,畜牧環境遠遠優於烏樑素海,並且大宋的定西軍已經屈服的特異待遇非常好。只要貢獻出足夠的牲畜,即使如此相對他們本族的統治者——耶律洪基,定西軍定下的稅賦也是非常低的。

王靜輝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派去到河套平原建立前線情報總站的間諜居然在短時間內成了河套平原上契丹新移民心中的活菩薩。贏得了非常好的口碑,對定西軍在河套平原的治理提供了相當大的幫助。不過這絕對算不上是壞事。在進入真正的大草原之前,能夠讓這些情報人員先期做些適應性生活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定西軍的保護他們的人身安全是有絕對保障的,並且這些間諜的聲譽會隨着這些契丹特異口口相傳擴散開來,這也有利於他們日後深入敵境進行間諜活動的時候僞裝保護自己。

出於這樣的考慮,王靜輝非常及時地向河套平原的情報總站發佈了命令,讓他們推遲進入遼國上京道的時間,先全力幫助定西軍恢復河套平原的生產和畜牧,然後伺機分批進入遼國或是向西穿過大漠進入大宋還沒有掌握的原西夏的黑水鎮燕軍司。前往黑水鎮燕軍司的諜報人員是那些掌握回鶻和黃頭回紇語言的間諜——那裡是西夏最後沒有投降的地方,儘管那裡的兵力只有四五萬而已。但有着廣闊的大漠作爲天險,想要徹底消滅他們可比攻取興慶府還要難——那裡的大漠可比所謂的“八百里瀚海”要廣闊地多,那纔是真正的“海”——真正的大沙海!

不過不能不說王靜輝的這道命令非常及時,因爲就在那些情報人員收到命令後幫助定西軍穩定河套平原局勢的時候,在汴都開封情報局的本部收到了涅心從遼國大定府發來的緊急情報——阻卜部酋長磨古斯發動叛亂,屬下偏將耶律綰斯、徐烈見磨古斯軍隊聲勢銳不可當,沒有交戰便逃跑,此舉致使遼國西北路招討使撻不也被誘殺!

王靜輝在接到這份異常重要的情報後,立刻從駙馬府的書房中跳了起來——他就是不用看隨緊急情報後面附錄的資料也知道這個撻不也來頭實在是不小——撻不也就是遼國大名鼎鼎的耶律仁先的兒子,耶律仁先和現在鎮守在河北的韓琦一樣,有韓琦在遼國不敢入侵河北,而耶律仁先也同樣在遼國南京析津府震懾大宋,而且相對韓琦在國內的聲望而言,耶律仁先更勝一籌——他可是遼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于越”唯一健在的一個,而且是被認爲自休哥陣亡後遼國第一人!

最讓王靜輝好笑的是,撻不也的結局可能真是宿命在作怪——當年阻卜部酋長塔裡幹反叛遼國,塔裡幹正是磨古斯的親叔叔,當初被遼國皇帝任命西北路招討使的也正是撻不也的父親耶律仁先。塔裡幹兩次造反都被耶律仁先所破,最後一次塔裡幹敗得更慘,被耶律仁先追殺八十里全軍覆沒,以至於前來救援的別不里斯和禿沒等人到戰局糜爛至此後掉頭就跑,而塔裡幹則被耶律仁先所殺,這次風水輪流轉,輪到撻不也被塔裡乾的後人給幹掉了。

塔裡幹、撻不也和磨古斯都是真實的歷史人物,撻不也是耶律仁先的兒子,而塔裡乾和磨古斯之間的關係則不明,另外就是塔裡幹到底是否被耶律仁先所殺,《遼史》上面也沒有給出明確的記錄,至於這場磨古斯所引起的叛亂時間也沒有確切記錄,但根據戒唸的推測是發生在公元1083年左右,我以劇情需要將此事件發生時間提前,各路深明《遼史》的神仙不要過多追究!謝謝!

第285章 退卻第182章 殺心第331章 捨棄第81章 賜婚第296章 反間第78章 制舉第355章 馬氏兄弟第149章 利之所在第82章 結婚第71章 奇思第242章 地產第425章 正名第321章 經濟評論第352章 尾巴第65章 反覆第340章 殺伐西夏(四)第174章 質疑第10章 孤寂第162章 首富第250章 堅持第383章 取捨第283章 天波第90章 前奏第161章 先手第418章 新政治勢力第218章 狼外婆第253章 三策之辯第320章 強弱第208章 迫降第393章 扯動第1章 英雄第124章 財源第374章 創意第366章 遠交近攻第123章 走馬觀花第165章 富而有道第71章 奇思第54章 上邪第151章 同行第339章 殺伐西夏(三)第149章 利之所在第89章 貪污第406章 錦州第413章 清單第368章 後院起火第410章 鐵與血第422章 根本第188章 實力第203章 決絕第196章 寸草不生第252章 攤牌第352章 尾巴第302章 取捨第16章 借書第104章 議事第273章 奠基第282章 定策第76章 裝備第164章 推託第138章 新事業第296章 反間第49章 彌合第12章 算賬第194章 冰封第307章 投身第224章 大力支持第57章 天機第170章 預示第67章 扭轉第399章 接力第253章 三策之辯第206章 兵敗第49章 彌合第432章 劫船第50章 進策第149章 利之所在第277章 民生與軍事第62章 亡羊補牢第252章 攤牌第116章 伏筆第47章 人口販子(上)第278章 顧忌第107章 無謂第339章 殺伐西夏(三)第248章 迴歸第89章 貪污第103章 準備第200章 誘敵深入第57章 天機第133章 莫測第428章 安內第213章 針鋒相對第159章 命苦第104章 議事第126章 長相守第338章 殺伐西夏(二)第81章 賜婚第434章 定局第47章 人口販子(上)第172章 以史爲鑑
第285章 退卻第182章 殺心第331章 捨棄第81章 賜婚第296章 反間第78章 制舉第355章 馬氏兄弟第149章 利之所在第82章 結婚第71章 奇思第242章 地產第425章 正名第321章 經濟評論第352章 尾巴第65章 反覆第340章 殺伐西夏(四)第174章 質疑第10章 孤寂第162章 首富第250章 堅持第383章 取捨第283章 天波第90章 前奏第161章 先手第418章 新政治勢力第218章 狼外婆第253章 三策之辯第320章 強弱第208章 迫降第393章 扯動第1章 英雄第124章 財源第374章 創意第366章 遠交近攻第123章 走馬觀花第165章 富而有道第71章 奇思第54章 上邪第151章 同行第339章 殺伐西夏(三)第149章 利之所在第89章 貪污第406章 錦州第413章 清單第368章 後院起火第410章 鐵與血第422章 根本第188章 實力第203章 決絕第196章 寸草不生第252章 攤牌第352章 尾巴第302章 取捨第16章 借書第104章 議事第273章 奠基第282章 定策第76章 裝備第164章 推託第138章 新事業第296章 反間第49章 彌合第12章 算賬第194章 冰封第307章 投身第224章 大力支持第57章 天機第170章 預示第67章 扭轉第399章 接力第253章 三策之辯第206章 兵敗第49章 彌合第432章 劫船第50章 進策第149章 利之所在第277章 民生與軍事第62章 亡羊補牢第252章 攤牌第116章 伏筆第47章 人口販子(上)第278章 顧忌第107章 無謂第339章 殺伐西夏(三)第248章 迴歸第89章 貪污第103章 準備第200章 誘敵深入第57章 天機第133章 莫測第428章 安內第213章 針鋒相對第159章 命苦第104章 議事第126章 長相守第338章 殺伐西夏(二)第81章 賜婚第434章 定局第47章 人口販子(上)第172章 以史爲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