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廂兵

“哈哈……駙馬還真有意思!”英宗趙曙在瓊林苑中看着王靜輝剛剛寄回那封關於榨油機發明處理方法的說明後,樂得哈哈大笑,旁邊站立着潁王趙頊和宰輔韓琦等人。

看過王靜輝的定期彙報後,宰輔韓琦也不禁苦笑的搖搖頭:這哪是出自狀元郎的手筆?通篇都是流水帳嘛!不過這篇看似是學齡兒童所作的來信中間,韓琦還是非常清楚的把握到了義子王靜輝想要說出來的問題:改制廂軍!

一想到這個問題,韓琦的心中既是激動又是擔心。激動是因爲廂兵雖然單人支出比禁軍少,但集腋成裘已成爲困擾大宋發展的一個重要路障,如果能夠解決,哪怕是減輕一部分廂軍的負擔,那對於大宋現在糟糕的財政也是有莫大的幫助的。不過韓琦在激動的同時也爲王靜輝感到十分的擔心,畢竟廂軍是屬於樞密院軍隊的範疇,他雖然掛着楚州廂軍正印,可以指派廂軍來修整堤壩,但如果對廂軍進行改組,那就是件十分危險的事情,要知道他同時也是駙馬的身份,插手軍權,那可是件令人非常忌諱的事情。

宰輔韓琦在旁邊左右思量了一番後說道:“聖上,駙馬在楚州治理水利現在已經完工,估計其功效會在以後的日子裡面逐漸顯現出來,以後淮水當只會有利無害矣!駙馬來信雖然有些可笑,但其中也頗爲值得玩味三分。”

英宗趙曙聽後知道韓琦又在誇獎駙馬了,心中也是高興,不過仔細一回味韓琦似乎還有話要說。便說道:“韓公。有什麼話就直接說出來吧!駙馬不僅是我的女婿,同樣也是你的兒子。咱們兩家是親家,沒有什麼可顧忌的!”

宰輔韓琦聽了這番話後,心中也是得意自己當初果斷認下王靜輝這個義子地決定,王靜輝雖然當了駙馬不可能做到他這樣地官階。但畢竟是皇親國戚,照現在王靜輝的發展勢頭來看,其影響力在數十年後恐怕將會不比他低,有這麼一個靠山給兒孫輩,那今後自己作古後他們也好有王靜輝來照應着,畢竟這種香火情還是有地。

韓琦說道:“聖上,臣觀駙馬信中不僅是在講些趣事,他是在需求當初所說‘給廂軍找條活路’。聖上你看在信中駙馬也曾說明這次建立生產榨油機關和榨油作坊的都是廂軍中的老弱病殘,這些人打仗用不上,空耗國家財力。如果如駙馬當初所言能夠給這些人找出一條活路,讓其自力更生甚至是爲國家盈利,這確實是意見利國利民的好事!像這樣廂軍地中老弱病殘多得數不勝數,雖然這次駙馬成立兩個作坊安置不了多少人,但這終究是第一步,臣觀駙馬信中所述內容,可知駙馬心中可能已經有了安置更多廂軍的方法,不過是因爲駙馬生性謹慎不肯過早的拿出來給聖上看罷了!”

廂兵。這是太祖皇帝趙匡胤相當得意的一項設計,當初太祖曾經與趙普等人商討“可以爲百代之利者”,趙普等人設計了很多主意,但太祖並不是十分滿意,最後太祖皇帝認爲只有養兵一法纔是長治久安之策。太祖曾經得意的說道:“可以利百代者,唯養兵也。方凶年饑歲。有叛民而無叛兵;不幸樂歲而變生,則有叛兵而無叛民。”災年的時候將饑民招入軍隊,可以避免災民作亂;正常年份即便是有軍隊作亂,百姓也不會參加。於是,建立了有國家財政養兵的募兵制度。

太祖皇帝趙匡胤恐怕做夢也想不到當初他設計的這一得意之作,到了百年後居然成爲大宋三大弊政之一,這套制度短期看起來效果確實不錯,不過時間一長則變成一塌糊塗。這些百姓一旦應募爲兵,便被輸入官府的軍籍,行不得經商,居不得爲農,生老病死均不能脫籍爲民,妻子兒女都要仰仗官府。太祖趙匡胤剛剛實行這種制度的時候,全國禁軍廂軍不過三十七萬,太宗便漲到了六十六萬,真宗變成了九十一萬,到了英宗趙曙這一代更是達到了令人仰望地一百四十萬!

大宋人口不過一個億,卻有着令人震驚的一百四十萬軍人,要知道即便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軍隊的人口和總人口之間也沒有這麼高的比例,能夠達到這樣高比例的時代也唯有秦朝,這已成爲上至皇帝,下到有識之士心中的一塊心病。每年的軍費高達令人驚懼地四千八百萬貫,幾乎佔了大宋全國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三,要是面臨戰爭,那更會雪上加霜,面對如此財政危局,無論是英宗趙曙,還是宰輔韓琦等人,只要一提起這個話題,心中猶如灌鉛一般的沉重。

當英宗趙曙聽到宰輔韓琦說到廂軍的時候,他的心中便是一跳,不過好在這次韓琦不是報憂,只是根據駙馬的來信來推測王靜輝可能有解決或是緩解目前廂軍這個大宋肩頭上包袱地辦法。不過他沒有像韓琦這樣對王靜輝這麼有信心,儘管自從他認識王靜輝後,似乎這個年輕的才子從來就沒有讓他失望過,連考大宋狀元郎這樣高難度的事情也是手到擒來,他授意讓王靜輝外放楚州,心中也不過是希望王靜輝能夠造福一方積累些經驗,以後等到自己百年的時候能夠更好的輔佐潁王趙頊罷了,從來沒有想過駙馬能夠解決廂軍問題,來破開這個當年太祖皇帝設下的死結。

英宗趙曙聽後身體有一絲振動,臉色有些微紅,但他還是非常期待用平穩的語氣問道:“韓公可是非常看重駙馬啊!不知韓公對這封信有何高見?”

宰輔韓琦心中也是對王靜輝沒有底,但還是說道:“老臣觀此書信中駙馬所述,這次他只是解決了兩百名廂軍中的老弱病殘人員的生計,便想到當初駙馬離京時所言。以老臣對駙馬的認識。駙馬從來不做沒有把握地事情。去做事地時候必有充分的準備。這次駙馬雖然解決廂兵地數目對於全國軍隊總數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但也正見證他在實現當初所言。所以老臣斗膽猜測駙馬心中肯定是有些想法,以駙馬心中之才學,也許能夠爲聖上分此憂愁,不過是因爲條件不成熟不肯拿出來!”

雖然韓琦給出的答案顯然讓英宗趙曙不是很滿意。但趙曙還是笑着對韓琦說道:“韓公,你這樣說也是頗有道理,你看咱們在這裡設個局,朕給駙馬下道手諭,讓他獻上策論看他到底有沒有解決廂軍的辦法,朕這裡有一條犀帶,曾是舊邸遺存,就用來做這個彩頭了。韓公以爲如何?”英宗趙頊拿出來當作彩頭的犀帶可是有來頭地,這還是他被仁宗皇帝收養在宮中當皇太子的時候得到的,價值三十萬貫。這條犀帶韓琦也是知道的。宰輔韓琦心中對王靜輝也是十分期待,所以君臣二人便在這瓊林苑中定下了這個彩頭。

楚州知州府,王靜輝打開英宗趙曙給他親筆手諭,除了開頭半段褒獎他在楚州任上興修水利的話外,便直截了當的讓他寫一份關於裁減廂軍的策論。王靜輝當然不知道這份手諭背後還有趙曙和韓琦的賭約在裡面,但這份手諭實在是讓他有些爲難:現在還不是他拋出廂軍解決方案的時候,本來他只打算在這裡實驗一下積累點經驗,等回到汴都開封后再拋出比較成熟的方案。自己在皇帝地身邊也好隨時準備修正,現在就把底牌亮出來,這讓他心中如何放心的下?

不過有英宗趙曙的手諭,如果王靜輝在此時還藏着掖着,難免讓老丈人看不起自己,所以他還是絞盡腦汁的寫了一份策論。他把實行風險最小的郵政系統寫了上去,順便也提出讓廂軍轉行做築路兵和農墾兵的想法,不過他還是在策論中對英宗趙曙說道,這些想法還很不成熟,如果貿然實行,一旦失敗會給帝國造成一些不小的麻煩,所以請求慎重考慮。

四天後,英宗趙曙在福寧殿中心情非常愉快的便把那條作爲彩頭地犀帶賞賜給了宰輔韓琦,一條價值三十萬貫的犀帶可以供一萬廂軍一年的兵餉,雖然昂貴但在趙曙的眼中,這條珍貴的犀帶與王靜輝的策論相比簡直是不值一提:若是能夠解決廂軍地出路,哪怕不能給朝廷盈利,只要他們自己能夠養活自己,那節約下來的軍費足以讓不堪重負的大宋財政喘上一口氣。

不過英宗趙曙看過策論後也注意到策論中王靜輝的警醒之言,所以才耐住性子先不實施,而是派人再去楚州走一趟,這次是拿着英宗趙曙的聖旨去的,要求王靜輝儘快趕到汴都開封進宮面聖!

接到這份聖旨,王靜輝先是通知了蜀國公主,讓她收拾一下準備和他一起北上去汴都。現在已經進入了臘月了,王靜輝想讓蜀國公主隨他去汴都後,讓她在那裡過春節,蜀國公主身爲皇室,溫婉賢良,王靜輝知道她是第一次離開親人隨自己到汴都以外的地方來生活,生怕她因爲思念親人而感到寂寞,所以這次去汴都見自己的老丈人,順便也把蜀國公主帶上讓她和家人團聚過春節。

第二件事便是讓人現行會汴都給徐氏報信,讓他們準備幾件新奇玩藝,到時等他和蜀國公主回到汴都後,好把這些東西帶進皇宮,用來搞好後宮關係,這可是王靜輝一直都很注意的事情。尤其現在後宮的老大是曹太后,還有二號人物自己的丈母孃高皇后,這兩個人在歷史上可是非常有名的皇后和太后,高皇后甚至有“女中堯舜”的美名,而曹太后更是現在趙宋宗室中說一不二的人物,和她們搞好關係對於王靜輝來說是極爲重要的。

第二天王靜輝和蜀國公主便坐船北上了,楚州的政事交由他的副手通判薛向之來代理,現在也沒有什麼事情,也就是平時一些例行的公務,相信薛向之一定辦得妥貼。一路乘船離開楚州後。王靜輝的心中雖然已經想到老丈人召見自己地原因。他也曾經過細緻地思考準備了應對的策略,沒有公事地繁忙。自己也是難得的輕鬆的幾天,便在路上陪自己的嬌妻來賞雪作詞,或是和她下棋聊天,這船上地幾日讓他過的好不自在。真希望能夠晚些到達汴都。

雖然王靜輝這幾天在船上的生活過的十分愜意,但美好的時光總是讓人感到流失的太快。四天後,王靜輝和蜀國公主便到達汴都開封的駙馬府,由於舟車勞頓,蜀國公主便先去休息了,而王靜輝則是讓管家王福捎信給徐氏,說自己已經到了。

沒過多久,徐氏的李管事便登門拜訪了,雙方寒暄了一陣後,李管事便將按照王靜輝提前捎來信件準備送給後宮的禮物拿出來讓他過目。徐氏本身就是汴都開封聞名百年的珠寶首飾店。再加上王靜輝把玻璃地製作方法交給他們來打理,隨着雙方利益越來越糾纏在一起,王靜輝既然提前給信說要讓他們來準備禮物送給後宮的人,徐氏自然不會對此馬虎,立刻挑選工匠進行趕製他所需要的禮物。

名貴的珠寶首飾在短短的兩三天裡自然是做不出來,但徐氏有很多壓店的精品貨色,所能趕製的小禮物便是圍繞玻璃製品所精心準備的。李管事這次帶來地東西自然是精品,除了幾件徐氏珠寶壓店的精品珠寶首飾外。就是那些臨時趕工的玻璃製品也是精美異常,徐氏現在已經將自己所擅長的珠寶加工手藝和玻璃製品柔和在一起,再也不是王靜輝想象中的那些簡單的玻璃製品了,把這幾件玻璃製品就是放到二十一世紀,那價值也是不菲,他真是不明白徐氏是在這樣落後地條件下是怎麼製作出如此精美的玻璃製品的。

王靜輝說道:“珍泉兄。這次真是感謝你和徐老的細心安排了,我也是前幾天剛剛接到聖命入宮面聖的,真是沒有想到你們能夠準備出如此精美的禮品,真是難爲你們了,這筆帳就算在玻璃作坊分紅當中,你回去後代我感謝徐老了!”

李管事並不在乎這些禮物的價值,自從和王靜輝合作後,玻璃製品在徐氏的手裡猶如攻堅利器,用來開發市場那是無往不利,生意比之兩年前擴大了不知道多少倍,連遼國的南京都有徐氏的分號,在大宋分店自然是遍天下了。最讓李管事放心的便是王靜輝不是貪婪之人,和他合作沒有被吞併的危險,甚至對於雙方而言,徐氏幾乎是在全盤接手王靜輝那龐大家產的管理權,這讓雙方都獲得了極大的信任感,這次準備禮物雖然有些費神,連遼國那邊的貨都受到了影響,但有王靜輝這兩句感謝的話後,李管事心中也是得意非凡。

小李慎也隨王靜輝一起回到了汴都,王靜輝向李管事詳細介紹了李慎最近學業情況,然後誇獎了一番:畢竟李慎是他手下的天才兒童,這樣學生恐怕到哪個老師手上都是鍾愛非常,他王靜輝也是一樣。

李管事也對王靜輝細心照顧自己兒子的學業和生活表示非常的感謝,畢竟王靜輝現在在讀書人圈子裡面的人脈廣泛,蘇家父子三人可不是誰都能夠得到其細心指點的,而正是由於攀上了王靜輝這顆大樹,纔會給李慎以接近這些當代大家的機會,對此李管事也不禁爲自己當年的決定而感到自得。王靜輝讓李慎隨李管事回徐氏,等到過年後便隨蜀國公主一起乘船南下,回到自己的身邊。李管事聽後也是非常高興的把李慎帶走,好讓徐老也跟着高興高興。

ωωω● т tκa n● Сo

大宋治平三年臘月初十,英宗趙曙和韓琦、富弼等人在福寧殿裡開始了對王靜輝新一輪的疲勞轟炸,王靜輝在殿上對答入流,這就是面聖的好處了,他可以不必在乎策論的篇幅,詳細闡述了他對廂軍的未來出路問題的一些想法。儘管這些想法有很多還不成熟,但英宗趙曙等人可以感覺的到:困擾朝中羣臣的廂兵問題,似乎在王靜輝這裡好象並不是什麼問題,這讓他們心中感到非常興奮。

既然把王靜輝招來了,英宗趙曙他們就必須從他的嘴裡掏出點什麼東西來,這種急躁的情緒讓王靜輝感到有些不滿意,但仔細一想到現在宋朝所面臨的財政危機,便理解了趙曙等人迫切降低朝廷支出的想法。大宋目前的三大弊政:冗官、冗兵、冗費,其中冗費是前兩者派生出來的,冗官問題是個刺蝟,雖然想急於解決,但這個問題就是連英宗本人也不敢輕易下手,怕招來無盡的罵名。冗兵問題則是王靜輝心中已經有了大致的初步想法了,如果能夠解決或者減輕冗兵問題,那解決三大弊政問題也就算完成一半了。

第142章 不速之客第48章 治療(上)第285章 退卻第73章 獻寶第191章 風滿樓第194章 冰封第11章 手術第318章 藉口第331章 捨棄第351章 佈局第30章 經濟侵略第387章 法律第415章 諷刺第243章 測度第203章 決絕第254章 沈括改行第387章 法律第392章 謎底第149章 利之所在第114章 大師第355章 馬氏兄弟第91章 廂兵第181章 擴張的心臟第360章 政治交換第272章 威懾第351章 佈局第365章 叛亂第43章 轉機第296章 反間第319章 天變第196章 寸草不生第207章 樑太后第106章 賞賜第54章 上邪第194章 冰封第342章 殺伐西夏(六)第337章 殺伐西夏(一)第136章 科舉第77章 兩難第253章 三策之辯第342章 殺伐西夏(六)第113章 推銷第422章 根本第356章 圖謀第177章 中書會議第401章 急流勇退第92章 郵政第257章 變而變第3章 壯麗第30章 經濟侵略第397章 外交第319章 天變第265章 解煩第423章 抽血第319章 天變第386章 疑惑第213章 針鋒相對第131章 新時代第369章 奴隸第297章 擴張第158章 芥蒂第363章 團聚第358章 挑撥第231章 誘惑第82章 結婚第194章 冰封第165章 富而有道第406章 錦州第165章 富而有道第194章 冰封第91章 廂兵第41章 點撥第415章 諷刺第139章 關節第210章 獵人第52章 心意第46章 收官第406章 錦州第206章 兵敗第40章 釣魚第108章 糧食第307章 投身第18章 印鈔機第309章 烏龍第337章 殺伐西夏(一)第29章 文化產業第84章 思想準備第194章 冰封第337章 殺伐西夏(一)第409章 草原第416章 勒索第347章 賀壽第337章 殺伐西夏(一)第431章 互鬥第116章 伏筆第263章 遇襲第354章 圖利第427章 廉政第381章 硫球第13章 理由
第142章 不速之客第48章 治療(上)第285章 退卻第73章 獻寶第191章 風滿樓第194章 冰封第11章 手術第318章 藉口第331章 捨棄第351章 佈局第30章 經濟侵略第387章 法律第415章 諷刺第243章 測度第203章 決絕第254章 沈括改行第387章 法律第392章 謎底第149章 利之所在第114章 大師第355章 馬氏兄弟第91章 廂兵第181章 擴張的心臟第360章 政治交換第272章 威懾第351章 佈局第365章 叛亂第43章 轉機第296章 反間第319章 天變第196章 寸草不生第207章 樑太后第106章 賞賜第54章 上邪第194章 冰封第342章 殺伐西夏(六)第337章 殺伐西夏(一)第136章 科舉第77章 兩難第253章 三策之辯第342章 殺伐西夏(六)第113章 推銷第422章 根本第356章 圖謀第177章 中書會議第401章 急流勇退第92章 郵政第257章 變而變第3章 壯麗第30章 經濟侵略第397章 外交第319章 天變第265章 解煩第423章 抽血第319章 天變第386章 疑惑第213章 針鋒相對第131章 新時代第369章 奴隸第297章 擴張第158章 芥蒂第363章 團聚第358章 挑撥第231章 誘惑第82章 結婚第194章 冰封第165章 富而有道第406章 錦州第165章 富而有道第194章 冰封第91章 廂兵第41章 點撥第415章 諷刺第139章 關節第210章 獵人第52章 心意第46章 收官第406章 錦州第206章 兵敗第40章 釣魚第108章 糧食第307章 投身第18章 印鈔機第309章 烏龍第337章 殺伐西夏(一)第29章 文化產業第84章 思想準備第194章 冰封第337章 殺伐西夏(一)第409章 草原第416章 勒索第347章 賀壽第337章 殺伐西夏(一)第431章 互鬥第116章 伏筆第263章 遇襲第354章 圖利第427章 廉政第381章 硫球第13章 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