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縣令姓電,“勸課農桑”的本事差了點,但緝拿盜賊的本領,倒是不差。畢竟他原先是在河東做個縣尉,由王中的介紹,這才攀上了一條門路,幾經週轉,跨越了體制門檻,成了一方“百里侯”。
雖說張滄一行人碰上了山賊,但實際上麻城縣這幾年的“匪患”屬於低潮期,電縣令之前幾個縣令,那會子纔是真正頭疼。
武漢“嚴打”,諸州響應,也是因爲“匪患”實在是太過厲害。
幾經查驗,又有黃州同行僧道作保,加上幾個“鄉賢”也在隊伍中受了張滄的“救命之恩”,就算不是救命,保財肯定是有的,所以電縣令略作調查,就給張滄發放了嘉獎。
要不是張滄趕着去洛陽搓澡,電縣令還打算讓張滄做個捕快班頭,正好拿來剿匪捕盜。
人各有志,電縣令見張壯士心想京城,也就沒有阻攔別人前程。
只是臨行之前,張滄還是多了一句嘴,說是此行隊伍原本早該抵達麻城縣,卻不想還是差了點時辰。
不是張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實在是這事情蹊蹺的很,車馬隊“把舵”要是沒問題,他張大郎敢把腦袋摘下來給人玩。
只是在隊伍中,張滄不方便說話,起這種懷疑的人,又不是隻有張滄一人,凡是有點見識的,大概都猜測,可能“把舵”和“寶龜如來”有勾當。在那個彎口,要是“寶龜如來”洗劫了隊伍,賺了錢只要分一筆給“把舵”,誰還能知道?
張滄殺了“寶龜如來”,這事兒就算是點到爲止,“把舵”的破綻,大概就是沒有了。
然而這種想法只是江湖人的一廂情願,張滄又不是真的江湖男女,他是江漢觀察使的兒子,天下各行各業,興許大多數都講道理,但有一個地方,就不是講道理的。
這個地方,叫做官場。
宰了“寶龜如來”,在江湖人看來,這“把舵”就沒了把柄,沒證據就不必追究下去。
但電縣令想要發財,完全可以通過調查案子爲藉口,把一個車馬隊“把舵”榨乾,完全不是個事兒。
一個能在武漢地面上行走的“把舵”,家底不會太差,扔什麼犄角旮旯,稱作豪強都不過分。
有道是“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混這個行當,好人不是沒有,但沒有善人。
讓張滄“以身犯險”,一個懷疑,就足夠了。至於電縣令怎麼吃喝“把舵”,關他張滄屁事。
待送別張壯士通關前往淮河之後,電縣令的幕僚有些好奇問自家老闆:“學生心生不解,明府何故對那糙漢如此禮遇?”
電縣令笑了笑,一臉的高深莫測,拂鬚道:“臨危不懼、臨陣不亂……此非尋常人也。”
言罷,他又道:“臨行之前,還送某一筆浮財,本縣又何必自持身份?如此送財童子,自當厚待。”
“浮財?”
“此次‘寶龜如來’下山,若非那隊伍中有內應,豈能這般巧合?想要讓整支車馬隊不緊不慢恰如其分到了那地界,若非領頭之人,誰能做到?”
除了張滄,電縣令還見了隊伍中的其餘衆人,有些是黃岡縣的“鄉賢”,見了電縣令還能打個招呼,略作了解,就知道他們也懷疑是“把舵”出了問題。
至於黃州本地僧道們,更是咬牙切齒,恨不得把賊窩一鍋端了。畢竟,“寶龜如來”這一次的目標,其實就是黃州的僧道。
能操持僧道業務,自然不會太蠢,事後冷靜下來稍微想想,就琢磨出來味道,見了電縣令固然不敢隨便扯淡,但也不停地暗示,這事兒保不齊就是有內鬼。
彙總了信息,電縣令自然能有判斷,而早早給電縣令送“富貴”的張滄,自然就是送財童子了。
一路上,“把舵”倒是更加沉穩,對同行衆人也更加呵護有加,只是隊伍到了淮河,就要各走各的。畢竟,最糟糕的路段,已經過去。
過了淮河,就算是太平地界,至少這年頭算是太平地界。
整個汝水流域,都算是富裕之地,豫州諸縣基本不見貧苦,究其原因,跟洛陽也有點關係。
京城造就的“環京城貧困帶”,讓洛陽附近的百姓,一部分進京做牛做馬,一部分則是前往附近州縣,投奔親朋好友。
這些原本算是京畿富戶的人家,到了汝州、許州、豫州、陳州,自然就算是“豪富”,略作整飭,在本地立刻就是“名門”。
“大哥,咱們在定城可要小住?”
“住個鳥,直接過河去新息,吃了飯就去真陽過夜。後天咱們去汝陽。”
沒了“把舵”又不是不會走路,張滄身上是帶着地圖的,兄弟二人都會看地圖,可不是離了嚮導就找不到方向的土鱉。
實際上,這份本事放在哪裡都算是一流人才。同行“卓一航”別說看地圖了,連帶地圖這個念頭都不會有。
輿圖這玩意兒,他們卓氏可不敢碰蜀地之外的,更別說教了。
但張滄和張沔,從小盯着地球儀長大,對輿圖毫無敬畏,對他們來說,就是個工具罷。
這一路,本來就是打着增長見識的心思,一路前行,就是看看風土人情。
至於“卓一航”略有抱怨,張滄直接跟他說可以不跟着。最終“卓一航”雖然憋屈,還是老老實實跟着張氏兄弟走。
畢竟不說老爹之命,就是張氏兄弟面對劫匪展現出來的魄力能力,就足夠讓“卓一航”好好學習的。
“這兩個小郎,似是不用嚮導?”
卓氏的護衛有些驚訝,都是老兵,一下子就明白了關節。
“看他們年歲,不像是去過京城的啊,怎地也能認路?”
不見尋人問路,找了官道方向,直接就走,這乾淨利落的做派,讓卓氏老兵很是驚異,當下把這發現告訴了“卓一航”小少爺。
然而“卓一航”卻已經神經有些麻木:“伯伯,現在就算他們還會識文斷字,我也認了。”
話音剛落,卻見張滄和張沔正在新息縣的關口,興致勃勃地看着一處碑文。
“大哥,似是紀念大漢伏波將軍的!”
“原來這裡還跟馬伏波有淵源?以前倒是不知啊。”
跟着的卓氏隊伍裡,“卓一航”指了指前面的兩兄弟,然後對護衛們道:“你看。”
“……”
武漢對伏波將軍馬援是推崇的,至少“雲臺二十八將”在武漢這裡不怎麼被傳說,但馬援的傳奇倒是能賺不少門票錢,各路戲曲作品也是不少,加上馬援之後給力,自然就形成了這種風潮。
“咦?這新息縣居然也有米皮子賣,走,吃吃看和廣州人的粉腸有甚區別。”
說罷,張沔回頭問道,“卓老闆,吃飯?”
“這就來!”
卓氏小少爺策馬過去,到了攤點處就開始掏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