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章 微服出巡

這次糧價的事情,雖然不是戰爭,卻比戰爭更加讓人感到爲難——若是戰爭時必有敵人,天策政權如今在張邁的威嚴下是可以一致對外的,但這次的糧價問題郭汾卻覺得自己找不到那個敵人——那批糧商其實不難對付,中樞決策團體只要下一道命令就能將他們連根拔起,然而卻有一種看不見的力量讓郭汾沒法這樣做,這股看不見的力量彷彿隱藏在迷霧之中,尤其讓她感到連這件事情的本質都沒能瞧清楚,更別說解決了。

郭汾是一個很聰明,也很有魄力的女子,但在這個時代下女子的身份也成了她的侷限,她的見識和魄力始終未能去到張邁那個程度,每當遇到難題,她總要想一下自己的夫君如果遇到同樣的事情會怎麼做,而在這件事情上,她卻想不出張邁會怎麼做。

要找人商量嘛,可以商量的兩撥人卻已經分裂了,郭汾就是讓楊定國與鄭渭給搞亂的,論起來,楊定國與她更親一些,這次又顯得理直氣壯,而郭汾則對鄭渭的內政能力更有信心,而且鄭渭的道理也是堂堂正正。就連閨蜜楊清郭汾也沒法找她來說話——楊清是楊定國的女兒啊,立場要麼避嫌,要麼護親,怎麼可能公正呢。

這日正鬱郁,郭魯哥家的道:“夫人,你若是身子沒什麼不妥,不如出去走走,散散心。”

郭汾道:“在家裡確實有些悶,不過我聽你丈夫說,這兩天外面熙熙攘攘呢,這時候出門,怕是散不了心。”

郭魯哥家的道:“熙熙攘攘,那不就是在議論夫人心裡想的事情嗎?咱們不如便聽聽百姓的聲音,不也挺好?”

郭汾一愕,便想起張邁給自己講的那些“古代某皇帝微服出行”的趨勢來,笑道:“你要我微服出巡麼?那倒也有趣,只是不大正經。”但轉念一想,道:“不過也好,但既然是微服出行,那便不要擺什麼排場了。好吧,你去叫魯哥準備一下,我們就出門走一走。”

郭魯哥家的驚道:“什麼?就咱們三個?”

“是啊!”郭汾道:“要人多了,一出門就被認出來了。”將女兒兒子安頓好,便自行裝束起來。

郭魯哥家的連忙就去叫了丈夫來,郭魯哥一聽跪下道:“夫人,不行啊,要出行至少得帶幾個護衛,只是我和渾家,萬一出了什麼事情……”

郭汾道:“自家門口走走,能出什麼事情?涼州的治安不錯,你帶上劍,真要出了什麼事情,我也應付得來。”她武藝精熟,而且上過戰場,萬一有事,等閒三五條壯漢也近不得她身,因此不怕。

郭魯哥死活不肯,郭汾想了想,這才許郭俱蘭帶了一些人便服在遠處跟着。

——————————————大唐的風氣與宋代以後不同,婦女在社會上的地位不低,一變到五代,亂世之中更沒有什麼婦道的講究。

張邁建立天策政權以後,有一部分人如張毅曾經建議過“嚴男女之防,以淨教化”,卻被張邁沒有任何餘地地否決了,他認爲男女大防根本就不需要。而且安隴地區比起中原來仍然是地廣人稀,每一個勞動力都是珍貴的,社會需求上便容不得婦女賦閒在家,天策軍長年打仗,壯健點的婦女都要下田,在許多工坊裡,尤其是制棉、製衣、製糖、制玉器飾品等行當,更是以婦女作爲主力。市井間做買賣的婦女自然更多。婦女既有經濟收入,便不全看男子的臉色行事。而政府之中也延續了安西唐軍長征時留下的傳統,有一小部分女官,糾評臺有部分女御史,甚至軍中還有一小部分女兵——數量雖然只佔了不到十分之一,但卻並不完全是擺設。

正因如此,那種女人“不出閨門三步”的觀念在安隴地區幾乎是沒有的,大街上到處都是人,做生意的,逛街的,散心的,趕路的,當然也有失足的,至於階層也各色各樣都有,從貴婦到商婦到娼婦,走在涼州的大街上都能看到。

所以郭汾要出去,郭魯哥等主要出於安全原因阻攔,卻並不認爲夫人出街有什麼大不了的。

這時郭汾打扮得齊整而不富麗,帶着郭魯哥夫婦從後門出去,到了大街上半點都不顯眼。她曾好幾次出現在公衆場合,然而那些場合不是婢女護衛成羣成堆,富貴讓人望不真切,就是馳馬縱橫,威風讓人不敢逼視,這時換了微服,形象大變,除非是很熟的人或者有意去認,否則倒也很難發現天策大唐第一夫人竟然就走在大街上。

郭汾也不是第一次出來,轉出了幾條街後輕車熟路,信步而走,從城東中央進去,一路向南而行,時而在茶館喝杯茶,時而在街口聽擺檔的說變文,果然發現滿涼州的民衆,不論老少男女,幾乎都三句話不到就談到這次中部糧商的事情來。

她走了一個上午,但聽沿途所聞,百姓無不痛罵中部的奸商,甚至就是做生意的也都如此。郭魯哥家的道:“夫人,你聽聽,老百姓都這樣說,那些奸商肯定不是什麼好東西!”

郭汾道:“你莫插口!”

我們這位第一夫人不是小腳女人,然而畢竟太久沒走長路了,又生產完沒多久,終究不能久走,中午在一家酒樓吃了頓便飯,略歇一歇,順便在酒樓聽了一段參軍戲。

這參軍戲爲相聲之鼻祖,源自南北朝時期,有優伶扮作一個貪污**的參軍,由其他優伶從旁戲弄,作出一出滑稽鬧劇來,極盡諷刺之能事來引惹觀衆發笑,後世沿襲,便叫它做參軍戲。

這種參軍戲也有羣口的,也有對口的,若是對口,則有一參軍,有一蒼鶻,參軍逗,蒼鶻捧,乃是一種諷刺藝術。

唐軍起家,在宣傳上很注重這些通俗文藝,其中《安西唐軍長征變文》及其衍生體對唐軍擴張所起到的隱性作用大得不可估量。因官方重視,而民間又喜聞樂見,所以安隴地區變文極爲發達。參軍戲與變文乃是同母異胎,一些擅變文者本身也能作參軍戲,變文流行,自然而然也會將參軍戲給帶動起來。

不過兩者又有不同,變文可爲正劇,爲悲劇,爲喜劇,參軍戲一般則只是作喜劇效果來逗觀衆笑。變文可以演化鋪陳,敘述戰場之壯烈、敵我之鬥爭,參軍戲便不能了,它只能揶揄,但揶揄的對象總不能是張邁、楊易這些英雄啊,若要歌功頌德嘛,這參軍戲一歌功頌德了就不好看,只能揶揄敵人,而這又不能引起老百姓最大的興趣,所以一直以來參軍戲的聲勢便遠不如變文。

但隨着天策政權的壯大,內部問題逐漸涌現,民生問題凸顯了出來,百姓對內部的關注熱度漸增,這參軍戲便從角落之中走出來,開始揶揄一些官吏的**問題,像這次中部的糧商問題,對參軍戲來說正是最好的題材。因天策政權未有因言治罪的前科,所以表演參軍戲的倡優便越來越大膽。

郭汾這時所處的乃是一家小酒樓,地方偏僻,臺上的參軍竟然拿時事來開玩笑,丑角是一位“古代的宰相”——郭汾聽了一會便猜出是鄭渭,此戲中的宰相迂腐而無能,又庇護奸商,在“皇帝出征之際”弄得民怨載道,郭汾雖然覺得這個影射對鄭渭來說太不公平,但這兩個優伶手段不差,竟然還是將郭汾給逗得幾次失笑。

參軍戲演完了兩個優伶下臺求月票,郭汾手一鬆就將錢包整個兒砸了去,那優伶回臺唱諾謝賞,郭汾走到後臺來,那參軍正要洗去臉上墨彩,見了郭汾進來慌忙來迎——他認得這位大客。

郭汾道:“你們演得雖然不錯,不過可將宰相演得太也不堪了。”

那參軍道:“夫人說的是,我們原知道這位相爺並非無能之人,要不然他治下也不會有參軍戲了。說起來,我們能吃上這口飯,倒是靠了他。”

郭汾道:“如此你還這麼揶揄他。”

旁邊蒼鶻嘆道:“因爲大家願意聽啊。人情如此,我們從中原遠來,到了這涼州地面上,是在人情事上討口飯吃,只能順民心而行。”

郭汾道:“若依你們真心,卻覺得這位相爺如何?”

參軍與蒼鶻對望了一眼,一時不敢就回答,郭汾道:“怎麼,涼州這邊不是中原,又不會因爲說句話就得罪。”

蒼鶻較老較持重,還是不肯說,參軍較年輕,脫口道:“這位宰相,我們敢得罪,敢揶揄,想他也不會拿我們怎麼樣。那位皇帝嘛……”蒼鶻咳嗽了一聲,參軍忙道:“皇帝非我們所敢議論。至於那些將軍,我們也是不敢揶揄的。”

郭汾心中琢磨着這兩句話,忽然間大感這兩句話裡頭的含義,竟比天策府內、糾評臺上諸大臣大將的長篇大論更有味道!

一個恍惚間,郭汾彷彿看到了兩個未來,兩個國家,一個是倡優可以揶揄的國家,一個是倡優只能歌頌的國家。在這一刻她心中的想法有些動搖了,竟不曉得究竟是被揶揄者偉大,還是被歌頌者偉大。

(未完待續)

第四十八章 漢宣定胡碑之二第三十七章 誘敵第五十章 狼牙營之二第一九六章 渡渭奇襲第一七六章 韓家父子第二六六章 上京會戰之一第六十章 太白宗族第二 二 二章 危機降臨第十一章 城外伏擊之一第四十七章 英雄美人第三十四章 檄討回紇第三一七章 東京政變之二第七十七章 狹路相逢之一第一零三章 雲間哨堡第六十二章 滅爾基之亂第六十四章 相認第三一零章 大輪臺第一二六章 冰雪渠務第一五三章 疑慮第三零八章 一路向西第一三二章 來日之天下!第一三八章 張邁成親之二第一一五章 國賊與民賊第六十二章 滅爾基之亂第六十二章 百帳風雲之二第一章 海市蜃樓第五十九章 暗夜悲哭第一四三章 東都宰執第二六零章 羣儒舌戰第四十三章 犒胡第十六章 上下同欲第一 一 六章 無君之時第二二九章 國家的未來之三第一六一章 開疆拓土八百里第二七四章 會幟第一章 割地?免談!第一六九章 通牒第二九零章 拒降第二十九章 野菜湯第五十七章 馬象大戰第一 一 零章 西北攻略第二一一章 鐵獸猙獰之二第一一四章 龍戰於野之二第四十四章 馬血毛氈之二第二零零章 染血的高地之一第一七四章 會師第二十一章 弄璋第三十四章 襲途第十一章 人肉大燒烤第三一四章 捕蟬者第一一八章 變通第一零五章 火燎天原之二第三十六章 以戰養戰第四十六章 藏碑谷第一八一章 戰爭的理由之二第四十一章 四面襲擾之三第十七章 宣戰第一一九章 汗血西來第七十五章 棄否第二一五章 佛度漠北第二八六章 河北烽火第一一二章 壓艙石第七十章 山雨欲來第一二九章 血塗門之一第二七八章 陌刀再現第三一零章 大輪臺第六十四章 相認第五十九章 暗夜悲哭第一二八章 龍向西第二十四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七十四章 共討不義軍!第八十章 猛將之志第八十一章 烽火臺上第一六三章 士子之心第一三二章 來日之天下!第二十三章 犒軍禮單第一零二章 匹馬不歸第三十三章 棋勢連環第五十二章 唐言學習班第五十八章 阱城第五十一章 畏唐威德之一第二四二章 養民如羊,不如養民如狼! 之一第六十四章 陌刀戰斧營第二十六章 訓話第一三四章 疏勒血戰夜第九十七章 唐軍假扮唐寇第十七章 謊言第一二七章 火燒浮屠城之二第一三二章 血塗門之四第二八六章 河北烽火第七十八章 新的計劃第二十八章 遊說工作第二十六章 兩筆賬之二第一三四章 疏勒血戰夜第二九二章 秋收不戰令第六十章 馬賊第一九八章 周秦漢唐,四代故民第一九三章 強者之戰第一章 烏護第一美女第十章 契丹國舅
第四十八章 漢宣定胡碑之二第三十七章 誘敵第五十章 狼牙營之二第一九六章 渡渭奇襲第一七六章 韓家父子第二六六章 上京會戰之一第六十章 太白宗族第二 二 二章 危機降臨第十一章 城外伏擊之一第四十七章 英雄美人第三十四章 檄討回紇第三一七章 東京政變之二第七十七章 狹路相逢之一第一零三章 雲間哨堡第六十二章 滅爾基之亂第六十四章 相認第三一零章 大輪臺第一二六章 冰雪渠務第一五三章 疑慮第三零八章 一路向西第一三二章 來日之天下!第一三八章 張邁成親之二第一一五章 國賊與民賊第六十二章 滅爾基之亂第六十二章 百帳風雲之二第一章 海市蜃樓第五十九章 暗夜悲哭第一四三章 東都宰執第二六零章 羣儒舌戰第四十三章 犒胡第十六章 上下同欲第一 一 六章 無君之時第二二九章 國家的未來之三第一六一章 開疆拓土八百里第二七四章 會幟第一章 割地?免談!第一六九章 通牒第二九零章 拒降第二十九章 野菜湯第五十七章 馬象大戰第一 一 零章 西北攻略第二一一章 鐵獸猙獰之二第一一四章 龍戰於野之二第四十四章 馬血毛氈之二第二零零章 染血的高地之一第一七四章 會師第二十一章 弄璋第三十四章 襲途第十一章 人肉大燒烤第三一四章 捕蟬者第一一八章 變通第一零五章 火燎天原之二第三十六章 以戰養戰第四十六章 藏碑谷第一八一章 戰爭的理由之二第四十一章 四面襲擾之三第十七章 宣戰第一一九章 汗血西來第七十五章 棄否第二一五章 佛度漠北第二八六章 河北烽火第一一二章 壓艙石第七十章 山雨欲來第一二九章 血塗門之一第二七八章 陌刀再現第三一零章 大輪臺第六十四章 相認第五十九章 暗夜悲哭第一二八章 龍向西第二十四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七十四章 共討不義軍!第八十章 猛將之志第八十一章 烽火臺上第一六三章 士子之心第一三二章 來日之天下!第二十三章 犒軍禮單第一零二章 匹馬不歸第三十三章 棋勢連環第五十二章 唐言學習班第五十八章 阱城第五十一章 畏唐威德之一第二四二章 養民如羊,不如養民如狼! 之一第六十四章 陌刀戰斧營第二十六章 訓話第一三四章 疏勒血戰夜第九十七章 唐軍假扮唐寇第十七章 謊言第一二七章 火燒浮屠城之二第一三二章 血塗門之四第二八六章 河北烽火第七十八章 新的計劃第二十八章 遊說工作第二十六章 兩筆賬之二第一三四章 疏勒血戰夜第二九二章 秋收不戰令第六十章 馬賊第一九八章 周秦漢唐,四代故民第一九三章 強者之戰第一章 烏護第一美女第十章 契丹國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