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1)

陰不勝陽,導致四時失序,氣候反常,谷稼不熟,饑饉蔓延。饑荒不但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警惕,反而加劇了各國的爭奪。或者說,不是不知道原因,然則萬國並競,不進則退。當時的情形,就好像身處一艘即將沉沒的大船,衆人不是想着如何合力堵漏補缺,同舟共濟,而是爭先恐後搶拆船板,好爭取在船沉後多一絲存活的機會。

從這裡,再往北走數千裡,便是這個世界的最北端。那是一個寒冷到難以想象的地方。在那裡,沒有一絲人聲,沒有生命的跡象,只有終年不化的積雪和千萬年的積雪層層疊壓而成的玄冰,冰雪之下,便是永恆的凍土和寒冷的海洋。一年之中,半年爲冥夜,半年爲純陽。然而,正是這陰寒到詭異的地方,卻成爲數千年後大國相爭的目標。

我們一直以爲天圓地方。但在未來,人們發現,其實大地渾圓如雞子,南轅北轍,亦可殊途同歸。以致這極北之地,反成爲通往東西方最便捷的通道。誰佔據此地,就等於控制了別國的後門。早先因爲嚴寒所阻,無法利用。而當未來氣候變暖,海冰解凍,航道大開,那片本來絕無生存可能的酷寒絕域,一下子成爲兵家必爭之地。加之那極北之地,其下埋藏着大量能製造出光和熱的物質,那是驅動後世文明運轉最重要的寶藏。於是,在那裡的凍土甚至洋麪冰蓋之上,各國爭相建立基地,打造平臺,假勘察之名,行瓜分之實。

發展到後來,爲了一片有爭議的領域,最強大的兩個國家間終於爆發了戰爭。

這場戰爭,就是在胡巫中傳唱的那場天庭之戰。東方神與北方神爭奪極北冰天。爭奪中失敗的一方,那北方神,其實就是一個北方大國。其國中一些極端之輩,不甘失敗,竟動用了那個時代最凌厲的武器,就是傳說中那種‘十日並出’的死亡之火!

其實,何止十日!那種情形,彷彿千萬個太陽同時在洋麪上閃耀!瞬時之間,冰消雪化,海洋蒸騰。無與倫比的巨力推動着洶涌的波濤向四方擴散開去,海嘯在極短的時間內,自北而南,席捲天下。一時死者億萬、傷者無數。

災難並未就此而止,天火引燃了地底那巨量的可燃物質,烈火不可遏止地形成燎原之勢,天下至寒之地,竟成了火的煉獄。凍土化爲沼澤,繼而焚爲焦土。更多的冰雪持續不斷地融化,源源涌入海洋。彌天塞地的水汽又化爲暴雨,傾盆而下。海面擡升,山洪暴發,洪水氾濫,無數海濱河洲、膏腴之地,頓化汪洋。

而天空之中,又滿布着死亡之火形成的塵埃。天地晦暗,日月無光,氣溫驟降,草木在嚴寒黑暗中日漸萎死。北方冰天雪地,南方洪水滔天。

死亡之火迸發時,許多生物都受到波及,而倖存下來的,多變得形體怪異、性情兇惡,這就是什麼修蛇、封豨之類怪物的由來。

爲了驅散漫天陰霾,人類向高空大量播撒一種能沉降塵埃的物質,總算得以重見天日。然而這又加劇了暴雨洪災,使更多地區陷於滾滾波濤之中,化爲一片澤國。

旬月之間,天下死者過半。大戰所造成的種種災難中,最致命的是洪水,不僅僅因爲洪峰來襲的那一刻奪去了大量人的生命,也因爲它奪走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大部分最膏腴的土地。那裡有最密集的人口,最繁榮的城市,最發達的文明。

倖存者苟活於冰山高原之上,可食用的食物迅速吃光,然後就是食腐鼠,飲冰雪,乃至人相食。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死於飢餓、瘟疫和自相殘殺。

人類已處在滅亡的邊緣。

在這樣的窮途絕境裡,人們冒險動用了那個時代剛剛掌握的技術,在滾滾波濤中製造了一個深不可測的洞穴,將洪水導引到一個異樣的空間中去儲存起來。

那洞穴就是傳說中的“歸墟”。歸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深洞,事實上,它只是一個斗大的空間陷阱,它可以容納無窮盡的物質而永不滿溢,它可以吞噬周圍所有的物質,包括光。所以,它甚至不是肉眼可以看得到的東西。

用歸墟緊急泄洪,實在是萬般無奈的辦法。有些學者甚至懷疑,啓動歸墟,可能會使整個世界毀於一旦。然而如果大水再不退卻,人類同樣將走向滅亡。

歸墟果然發揮了奇效,洪水迅速退去,人類終於得以重返大地,迫在眉睫的災難過去了。

但是,歸墟在運行中發生了失誤,那個空間陷阱,變得極不穩定。人們無法測算它到底把那些洪水導引到了哪裡。

這使人類又陷入了另一重恐慌。

大自然需要那些水源!如果這些水一去不復返,那對回暖後的世界是一場災難!

歸墟本不是人類能涉足的領域,那是上天才能製造的最奇異的幽深之地。

無中不能生有,存在的不能歸於虛無。在這裡湮滅的,必然在那裡滋生,宇宙正是因此而保持平衡。生死存滅,往復不息。

倉促行事的人們依仗小智逾越了天地大限,他們不知道,這無底陷阱不但能鑿出空間,也能鑿通時間!

在遙遠的時間的那一頭,他們的祖先——剛剛纔步入文明的先民陷入了一場滅頂之災!

洪水鋪天蓋地而來,先民們在第一輪死亡高峰後,競相往高處遷移,並以簡陋的耒耜石器築堤抗洪。可惜,那脆弱的土方堤壩,根本不足以抵禦不斷高漲的洪水的衝擊。

一片又一片高地失守,越來越多的族羣消亡。

那不是人力可以抵禦的普通天災。

爲什麼世傳堯之時,水逆行?因爲那水不是天上降下的雨水,而是從海中倒灌上來的無名之水!

當洪水漸息,水位不再上漲,居住在高高的四嶽之上的倖存者纔開始探討,如何使洪水回落。

他們推舉了鯀。

鯀是那個時代少有的絕頂聰明的人,他是一個以捕魚爲業的方國領袖——這從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憑着多年和江河湖海打交道的經驗,他竟然隱約猜到了洪水的來源。他受天下方國之託,帶領族中水性最好的族人,用了數年時間,追蹤到東海。最後,在一個小島上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物體。

當時,那物體像是一個圓環,浮在空中,發出奇異的光芒,在它的中央,源源不斷噴出泥漿沙土,灑落到這小島上。從小島的土質看,這小島正是那奇物噴射出的泥土所堆積而成!

鯀立刻想到了這奇物的用處——治水!

鯀認爲人類之所以無法與洪水抗衡,只因爲築堤壩的速度趕不上洪水的增長。而這奇物能源源不斷地製造土壤,取之不盡、用之不絕。利用這件寶貝,就能築起最高的堤壩、阻遏洪水。

鯀犧牲了數百人命,才捕獲了這奇物。事實上,只是因爲那奇物的能量正處於逐漸衰減的過程中,否則,以當時人類的能力,永遠也不可能獲得這奇物。

那是歸墟的出口。

歸墟泄洪最爲宏大的場面他們沒有看到,也不可能看到。他們那時看到的,只是洪水傾瀉完之後,歸墟殘餘的力量在運作,將那個世界水下的土石也吸到了這一頭。

鯀把這東西帶回人類棲居的高原,他稱這東西爲“息壤”,他相信,這是能平息洪水的土壤,是能拯救天下的至寶。

可是,當鯀用此治水,卻發現毫無成效。

wωω☢ⓣⓣⓚⓐⓝ☢℃O

息壤完全停止了運作。

所有人都指責鯀犧牲大量人命換回了一件廢物,甚至有人懷疑他根本就是在捏造謊言,欺騙民衆。

鯀百般嘗試,也無法使息壤重啓。

世人的指責,他無從辯解。他被部族判以驅逐流放。

在一座北海孤島上,鯀孤獨地面對着他千辛萬苦帶回的息壤,那個飄浮在磁石窠臼裡的光環。他親眼見過這件不屬於人間的奇物是怎樣發揮驚人的作用的,可他不明白是什麼力量使它開啓,也不明白是什麼力量使它關閉。

在絕望中,鯀試圖拆解息壤,他要用毀滅的方式解開這奇物的謎底。當然,也許你們猜到了,他被那物體突然發出的巨大能量殛死。從死狀上看,他肢體完好,只有幾處燒灼的痕跡。所以民衆傳說,他是被天帝派的火神祝融處死的。他們說,他偷竊來自天庭的寶物,遭到了天譴。

鯀的屍體和那不祥的息壤被一起投進北海。

鯀是那個蠻荒時代最優秀、最聰慧的人,只因爲試圖盜取遠遠超越了他的時代的宇宙間最爲深奧的秘密,落得不幸的下場。

他的所作所爲,至死都無人理解。但他對息壤的破壞性拆解,向黑暗通道的那一頭,送出了信號。

未來的人們明白了,歸墟把洪水導引到了一個有生命存在的所在!這是一個可怕的失誤。爲了糾正這個失誤,他們決定,再次冒險啓動歸墟。

這次,他們要導引的,不是洪水,而是一個導引者!

他們無法確定,在這漆黑的時空陷阱的那一頭,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所在。歸墟只能傳遞無生命的物質,生命本身是無法承受那傳遞過程中巨大的壓力的。所以,他們精心構築了一個蘊含了海量信息的卵形物,用當時最堅實的材料做成一隻黑色的大鳥,攜帶着那枚“鳥蛋”,穿越了歸墟,來到了過去。

鳥蛋的形狀是自然界中最能承受壓力的,而燕子的體形恰好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飛速穿越時產生的阻力。

黑色的大鳥攜帶這那枚“鳥蛋”,衝破時空的障礙,來到這個世界。

它不是從天而降,而是從海底衝出來的。

因爲它來的通道,正是和鯀一起葬身海底的息壤!

玄鳥從海底飛起的那驚人圖景,被記載在一些志怪傳說中,就是莊周後來所寫的鯤化爲鵬的景象。

玄鳥在第一時間找到了傳承者,一個正在水邊沐浴的女子。

它選擇了簡狄,不是因爲簡狄的美貌或什麼特殊的身份,而是因爲它感應到簡狄已經有孕在身!

當時,簡狄和她的女伴看着那萬頃碧波中飛出的巨鳥,都驚呆了。黑色的巨鳥懸停在她們上方,迷離的五色光環將簡狄環繞起來,旋轉不休,簡狄擡起頭,向那巨鳥望去。那巨鳥的腹腔打開,一枚白色的酷似鳥蛋的東西緩緩下墜,彷彿是被一隻無形之手放下的。當那“鳥蛋”降到簡狄面前時,被奇幻的光環控制了心神的簡狄,不由自主張開嘴,吞下了這枚“鳥蛋”。

簡狄的同伴們驚奇地看着這一幕。她們懷疑簡狄會死,但沒有。很長一段時間內,簡狄毫無異狀,直到她被人發現懷了身孕。從那時起,人們懷疑她腹中的孩子是那神鳥的,但其實,孩子是高辛氏的。在那段特殊的洪水期,有許多避難北方的華夏大族和北方戎狄通婚。簡狄腹中的孩子,就是這樣一次通婚的產物。

那玄鳥蛋的作用,是影響受者腹中的胚胎,製造出一個未來的治水者。那個孩子,腦海裡將與生俱來就銘刻着關於洪水的所有信息。同時,他還會擁有異乎常人的體能和力量,以免在陌生的環境中輕易夭亡。

臨產之時,簡狄看到了一些別人看不到的事。此時的簡狄和她腹中身懷異能的孩子血脈相通,所以也獲得了部分異能。她看到了未來的戰爭,看到了歸墟,看到了玄鳥的製造,看到了孩子的出生導致自己的死亡。她感到巨大的恐懼。但她沒有選擇,她知道自己將要生下的,是能拯救世界的生命。

簡狄生產之時,經受了無比巨大的痛苦,在瀕臨死亡之際,她讓人剖開了自己的腹部,用自己的生命保住了孩子的生命。

臨死之時,有人追問這孩子的來歷。簡狄不會說中原話,她能用手勢比劃出玄鳥的形狀,卻不能比劃出玄鳥的出處。她用生命中最後的力量,指向天狼。

星相,從中原到北狄,含義都是一樣的。天狼,象徵戰爭!她想說的是,玄鳥來自一個充滿戰火的時代。

這個帶着前世的戰火和母親的死亡而來的孩子,就是契。

契的使命,是打開洪水返回的通道,將洪水導引到該去的地方。所以他長大後,開始參與當時的治水工作。

他能駕馭玄鳥,他會使用息壤,他從玄鳥的體腔內,獲得了一些極其珍貴的材料,用來製造洪水的傳輸管網。但他需要世俗權力的幫助。

契找到了當時負責治水的大禹,給了他一幅地圖,告訴他,只要把洪水引流到圖中標註的地方,洪水就可退去。禹官居司空,執事多年,對這個出身離奇的異人,也有所耳聞,所以,他對契的話半信半疑。

但實踐證明,契的指示是對的。只要把洪水導引到契指定的地方,那洪水便倏忽打着巨大的漩渦轉下去,再也不見冒出來。

禹立刻全力以赴地投入治水工作中,迅速成爲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在人們看來,他做的事是很令人稱奇的,他手持一些被稱爲龍圖玉版的東西,走遍五湖四海,勘察地形,測繪距離,開渠引流。而那可怕的洪水,就像能聽他的調遣,馴服地退了。

誰也不知道那些水去了哪裡,他們以爲禹知道,但事實上,禹也一無所知。

禹開始對契產生懷疑。他追蹤到契的祖居地——北海,在那裡,他看到了一些難以想象的事情。

第21章 (1)第7章 (1)第14章 (3)第12章 (1)第4章 (3)第24章 (4)第28章 (3)第18章 (3)第19章 (4)第30章 (5)第13章 (2)第28章 (3)第5章 (4)第18章 (3)第7章 (1)第9章 (3)第9章 (3)第17章 (2)第31章 (1)第24章 (4)第20章 (5)第23章 (3)第10章 (4)第24章 (4)第21章 (1)第6章 (5)第21章 (1)第14章 (3)第3章 (2)第3章 (2)第3章 (2)第25章 (5)第21章 (1)第7章 (1)第5章 (4)第1章 引子第14章 (3)第34章 (1)第4章 (3)第6章 (5)第11章 (5)第18章 (3)第32章 (2)第34章 (1)第3章 (2)第21章 (1)第24章 (4)第16章 (1)第16章 (1)第6章 (5)第18章 (3)第23章 (3)第24章 (4)第33章 (3)第33章 (3)第34章 (1)第21章 (1)第23章 (3)第10章 (4)第2章 (1)第31章 (1)第1章 引子第20章 (5)第29章 (4)第7章 (1)第35章 (2)第7章 (1)第6章 (5)第20章 (5)第26章 (1)第25章 (5)第9章 (3)第3章 (2)第25章 (5)第28章 (3)第14章 (3)第27章 (2)第24章 (4)第3章 (2)第7章 (1)第35章 (2)第6章 (5)第18章 (3)第26章 (1)第22章 (2)第25章 (5)第5章 (4)第19章 (4)第16章 (1)第30章 (5)第33章 (3)第16章 (1)第29章 (4)第23章 (3)第29章 (4)
第21章 (1)第7章 (1)第14章 (3)第12章 (1)第4章 (3)第24章 (4)第28章 (3)第18章 (3)第19章 (4)第30章 (5)第13章 (2)第28章 (3)第5章 (4)第18章 (3)第7章 (1)第9章 (3)第9章 (3)第17章 (2)第31章 (1)第24章 (4)第20章 (5)第23章 (3)第10章 (4)第24章 (4)第21章 (1)第6章 (5)第21章 (1)第14章 (3)第3章 (2)第3章 (2)第3章 (2)第25章 (5)第21章 (1)第7章 (1)第5章 (4)第1章 引子第14章 (3)第34章 (1)第4章 (3)第6章 (5)第11章 (5)第18章 (3)第32章 (2)第34章 (1)第3章 (2)第21章 (1)第24章 (4)第16章 (1)第16章 (1)第6章 (5)第18章 (3)第23章 (3)第24章 (4)第33章 (3)第33章 (3)第34章 (1)第21章 (1)第23章 (3)第10章 (4)第2章 (1)第31章 (1)第1章 引子第20章 (5)第29章 (4)第7章 (1)第35章 (2)第7章 (1)第6章 (5)第20章 (5)第26章 (1)第25章 (5)第9章 (3)第3章 (2)第25章 (5)第28章 (3)第14章 (3)第27章 (2)第24章 (4)第3章 (2)第7章 (1)第35章 (2)第6章 (5)第18章 (3)第26章 (1)第22章 (2)第25章 (5)第5章 (4)第19章 (4)第16章 (1)第30章 (5)第33章 (3)第16章 (1)第29章 (4)第23章 (3)第29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