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

轉眼之間,新年已經過去,春節時的祭祀典禮之繁瑣,委實叫人厭煩,只有到了元宵節前後,纔是真正休息的時間,不僅是朝廷,還有民間,都是放鬆下來。

邁入新年之後,也就是萬曆六年之後,惟功和順字行突然發力了!

順字行在南城一帶連開了五家分店,內容涵蓋錢莊,票號,銀號這三個新增的金融業的內容,同時腳行業務當然在其中,還有車馬店和塌鋪的服務內容,以及出售遼東土物的雜貨店,包括皮貨,人蔘等特產,還有錦州的小菜,遼河的白魚,總之是應有盡有,種類十分的豐富。而南貨亦多,和南直隸及松江府的幾家商人合作之後,南貨的供應也是不絕,雖然南貨的種類和城中幾家大的南貨店一樣,價格也沒有太多優勢,但勝在順字行的種類齊全,只要進了這家店,不管是換錢還是換銀,以整換零還是以零換整,都是十分方便,也可以僱車,僱力役,和放貨,發貨,購買土物特產,進門店之後,就不需要再去另外一家了。

每立一個門店,順字行的夥計就將當地的青皮無賴打的不能容身,每個門店涵蓋之處,治安和居民的生活水準立刻急速上升,這樣的順字行當然大受歡迎,在民間口碑極好,而朱國器等會首團頭喇虎青皮們的痛恨,更是印證了順字行的風評沒有錯。

大開門店的同時,惟功和順字行也是沒有停止過收糧運糧,正陽門東西大街,戎政府街,崇文門稅關附近的中型糧店現在幾乎都在給順字行收糧,春天時正是糧價上揚的時候,但順字行大量收糧的同時,自己的門店並沒有在京城上漲糧價,原本這個時候,闔城糧價最少要漲三成,今年只有少量的糧店開始漲價,更多的糧店觀風望色,順字行沒有漲,他們便也是找不到漲價的理由和機會,只能將漲價的心思按下去。

過了元宵之後,整個京城順字行開設了近二十間門店,京城之中,開始真正的重視這一支強大無比的商業力量。

而朝廷也好,民間也罷,議論最多的還是英國公府這個張惟功實在是了不起,練武是絕頂高手,練兵是雷厲風行,在內廷是皇帝寵臣,在外廷是張居正的心腹班底之一,而做起生意來,也是風聲水起,隱隱然已經坐到京城第一大商行位子上了!

……

“大人,今日過來的皮貨有玄狐皮三百張,白狐皮五十張,青狐皮五百張,另狼皮、貂皮、豹皮等各色名貴皮子共一千二百張,兔子皮和牛皮、羊皮、黃羊皮、驢皮等普通皮貨一萬三千張,都從遼東到口外各門店發來。”

在正南坊店,惟功和王國峰等親從在此巡查,這裡的門店負責人並沒有到舍人營去任武職……經過幾個月的挑選和分化後,留在順字行店裡的雖然也在進行軍事訓練,但很明顯,留下來的任武職官職的機會是

不大強了,多半是留在商界發展,最多是在店內建立一支精幹的武裝力量,用來在外出運貨和進貨時保護商隊,畢竟不可能每一次順字行的生意都調舍人營的武官進行保護,行內現在的武力,就是商行自己的護衛隊了。

掌櫃在店內準備了一桌精緻的席面,天寒地凍,卻是挖了幾十只青蟹的膏,用來熬製火鍋湯底,再輔以各色海鮮,加上口磨,香菇,配上從口外進來的剛片出來的羊肉片,用上好的紫銅火鍋和雲絲炭煮了,熱氣沸騰,各色食材在乳黃色的鮮湯裡上下翻滾,光是聞到香氣,就是感覺是無上的享受了。

再加上從大內內市裡買來的上等的四釀的玉露春酒,酒香配菜香,更是令人食指大動。

惟功坐在主位上,一邊享用美食,一邊聽着這邊掌櫃的報告。

“還有,南邊的宋錢度又來一漕船貨,崇文店收下了,送了一千隻火腿,布一萬匹,糖、茶、紙、書籍、銅器等各若干,塞了十五個庫才裝滿。”

“本店這邊這個月收糧三萬五千石,放糧七千石,按大人的吩咐,沒有在京城取利,平抑物價就行了,不能因爲咱們收糧給百姓添麻煩。”

“本月銀號和錢莊共換碎銀七千餘兩,銅錢十一萬串,利潤是三成,票號生意極佳,有存貨十一庫,存銀十五萬兩,預備往口外去的銀子和貨物佔七成,還有往薊州,宣府,永平,山海關的,這加起來兩成,還有一成往保定,天津,大人,是時候在保定和天津開分店了。”

惟功一直靜靜聽着,此時才笑道:“順天巡撫張大人已經調任爲保定總督,天津巡撫是他的同年,這兩處分店,我已經着人去選址了!”

聽着惟功的話,衆人都是相視一笑。

在大明,做生意最好就是官商勾結。其實以惟功的商業才幹,完全可以自己就創出一番局面來,現在順字行除了自己的利潤之外,每個門店平均都有近二十萬的存銀,都是北方商人甚至南方商人存下來的,票號開展之後,是提前了近二百年,山西商人要到乾隆年間纔開展票號業務,惟功這種提前於時代的商業創意原本就是價值萬金,順字行現在在北京有十五家門店,在宣大薊鎮遼鎮有十一家,再開保定和天津兩家,就是二十八家門店!

這些門店,形成了一個廣大的網絡,運貨送貨,匯兌銀兩,給每個商人極大的便利和安全的保障,這就是將物流業和早期銀行業合併在一起的超級功用,在這樣的服務和網絡面前,什麼晉商,遼商,徽商,海商,全部都是渣,都在順字行的金字招牌之下,被打的粉碎!

現在就算是那些山西商人想有樣學樣也是晚了,先發者制人不是開玩笑的,從建立門店到確定網絡,投入運營,最快也得半年之後,早期還得有合作與磨合等諸多問題,任何

一個單獨的山西商人都沒有這種實力,畢竟現在晉商還只是一個早期的聯合體,不象清季之時,八大晉商任何一家都有壟斷一方的實力,但那是他們出賣祖國換來的紅利,現在的晉商也就是一個實力雄厚的集團式的產物,單獨的巨無霸還沒有出現。

順字行,正是打了這種時間差,現在根基已立,晉商就算想追也難追了。

再說,惟功的地位也不低,而且也很謹慎,在薊鎮,有吳氏兄弟和戚繼光,就算晉商在地方上有一些勢力,也不足與惟功對抗。在宣大,有馬家的勢力,也是十分強大,在遼鎮,已經和祖家的交往,遼東將門集團更是根基龐大,晉商根本無法進入其中。

近三十家門店,掌握的銀子在五百萬兩以上,有這種資本,幾年之內,順字行自己的產業也會超過百兩,甚至是兩百萬。

這是龐大無比的財力,縱是現在的大明朝廷,也不過如此。

當然,朝廷的各種物資,比如光是布匹一樣,一年就是數百萬匹掌握在手中,糧食一年兩千萬石以上,宮廷用的炭火一年就是數百萬斤,內庫十庫存積的財物,價值肯定在千萬以上,個人想與國家比財力,在資本運作之下並非不可能,但也不是三年五年的時間可以達到的結果了。

“好了,不必立規矩,一起來吃吧。”

堪堪說完,惟功等人也是早就吃的滿頭大汗,惟功看着門店掌櫃,溫言道:“事不在一時,我們又不是馬上就走,慢慢來。”

“回頭有一百輛大車來裝糧食,往遷安去,屬下得盯着……”

掌櫃話未說完,突然精神一振,笑道:“大人,您來的巧了,有人來鬧事來了。”

“有人鬧事?”

羅二虎和李青沒有上桌,一直站在一邊侍立保護,一聽說有人來門店鬧事,兩人都是精神一振,立刻變的生龍活虎起來。

“你們別管。”

惟功掃了一眼,見是有二三百個漢子從四面八方彙集而來,都是面色陰沉,眼神狠辣的青皮喇虎之流,知道是人家來砸場子來了,這陣子,這樣的事情經常會發生,當下笑了一笑,對着那個掌櫃道:“這事情你們自己能處理吧?”

“嗯,沒什麼,才三百人不到,連總店的護衛隊都不需要去搬,咱們自己就能解決。”

每個門店都有夥計二百餘人,其中純粹的商業人員,包括外請的人員加起來不到三十,剩下的包括門店掌櫃二櫃在內,全部經過嚴格的武學和軍事訓練,人人都能打,至於總店,則是崇文門店,那裡有五百餘人,護衛隊三百人,全部是精中選精的好手,任何京城內外的門店遇險,或是商隊遇險,都由護衛隊來做緊急處理。

“很好,就是要這種自信,那我就在這裡看你們破敵!”

(本章完)

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四百四十八章 議題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一百九十四章 整治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十七章 感激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九百章 糧價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路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讓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八百六十六章 總管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第四十一章 痛打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八百五十五章 辭官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刺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二百九十九章 單騎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七百二十三章 夥伴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五十三章 發動第八百五十二章 承恩第二百八十三章 衆說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三百五十章 亂戰第六百四十二章 偶遇第四章 途中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八百四十章 糾纏第一百四十五章 募兵第三章 殺良第六百七十章 私念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七百二十七章 提點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七百三十四章 難忘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四百零四章 寧遠第十五章 決絕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八十章 捐輸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刺第一百零八章 責任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四十一章 痛打第七百零七章 擴散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八十章 捐輸第八十六章 馬帥
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四百四十八章 議題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一百九十四章 整治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十七章 感激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九百章 糧價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路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讓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八百六十六章 總管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第四十一章 痛打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八百五十五章 辭官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刺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二百九十九章 單騎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七百二十三章 夥伴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五十三章 發動第八百五十二章 承恩第二百八十三章 衆說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三百五十章 亂戰第六百四十二章 偶遇第四章 途中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八百四十章 糾纏第一百四十五章 募兵第三章 殺良第六百七十章 私念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七百二十七章 提點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七百三十四章 難忘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四百零四章 寧遠第十五章 決絕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八十章 捐輸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刺第一百零八章 責任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四十一章 痛打第七百零七章 擴散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八十章 捐輸第八十六章 馬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