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

“既然加騰要立功,眼前就有一件重要之事,由加騰清正和寺澤廣高兩位去辦。”豐臣秀吉道:“出征朝鮮,在近海地方要選一個最好的港口,屯兵屯糧,水師船隻停泊,我已經決定興造一個大城,不在大阪之下,修好之後,我也到新城居住,就近指揮對朝鮮的戰事。此城要緊,務要在最短時間內建成,到時候好駐兵,屯糧!”

“請關白放心。”加騰清正和寺澤廣高趕緊俯首,大聲應道:“吾等必不敢誤關白大事。”

“嗯。”豐臣秀吉點點頭,又對諸大名道:“各藩按石高數量出兵,然後組建軍團,再任命軍團長,預計全國出兵三十萬人以上,第一擊就要超過十萬人,以雷霆之力,一舉擊潰朝鮮。要記得,我等大敵是明國唐人,而不是朝鮮!”

到目前而言,豐臣秀吉的諸般戰略佈置倒也還精當,三道的選擇也是最正確的。撲擊寧波等地雖然可以直接明朝防禦薄弱的江南等地,破壞明朝的財政基礎,抵抗肯定也會很微弱,但面臨茫茫大海和季風的難題,日本當時雖然是海洋民族,造船業卻是亞洲倒數,水師力量極弱,就算明朝的造船已經被歐洲拋下,甩日本幾條街還是很輕鬆的,當年倭寇爲禍時,明軍陸戰雖然屢戰屢敗,海上卻是經常叫倭人吃虧,哪怕狂妄如秀吉者,也不敢把十萬大軍放在水路,要對自然之力和明軍的優勢水師,很可能不能登陸就全部葬身大海了。

直撲大明京師,沿海岸邊行船,風浪威脅倒是小了,但大明京師等地可想而知是戒備森嚴,一撲而下當然最理想,如果打不下來,日本將面臨補給線漫長,不論增兵還是續糧都跟不上的尷尬境地,很可能登陸的大軍前後無路,最終崩潰。

這兩條路,從蒙元攻擊日本的經歷來看,都不可取,最爲可取的還是以朝鮮爲跳板,最爲穩妥,而且也能先行獲取巨大紅利,鼓勵本國的大名們出盡全力參與到戰事之中。

日本最終的總動員是三十三萬人左右,除去看守京師的留守部隊,第一波攻擊部隊是九個軍團十五萬八千八百人,留守名護屋的是八個軍十二萬二千九百六十人,還有水軍九千二百人,全國總動員是三十三萬人。

對一個物資極度缺乏的小小島國而言,又是經歷了長期的戰國時期,一下子動員了三十多萬人進行一場戰事,光是從動員規模來看,日本的野心也是十分明顯。

如果光是想滅亡朝鮮,十萬人就足夠了,前後動員三十多萬人,豐臣秀吉果然也是下定了決心,一心想要滅亡明國,將這昔日的大唐,變爲日本國土,唐人亦就成了日本人,日本人也成爲唐人,如果這件事能做成,他將成爲真正的天下第一人,天皇也就不光是一個小島國捧出來的笑話,而是實實在在的亞洲之主。

石田三成最後問道:“關白,朝鮮使團怎麼辦?”

豐臣秀吉道:“先脩名護屋,全國進行總動員,朝鮮使團先關押着,注意不要泄密,待我們準備的

差不多了,再接見使團,放他們歸國便是。”

此是小事,衆人都沒有爲這等小事分心的打算,在豐臣秀吉的曲劃之下,似乎大明是一道肥美的烤全羊,所有人都已經打算磨亮自己手中的長刀,要在這一場盛宴之下,好好的切割出一大塊肥肉下來。

“李守拙!”豐臣秀吉突然看向一個糾糾青年,這個青年臉容方正,濃眉大眼,生的好生氣派,身形亦是長大,在一羣矮小的日本人中間猶如鶴立雞羣,他原本穿着甲冑,持一杆長長的鐵槍侍立在廊檐之下,聽到秀吉喚他,便是放下鐵槍,轉身進屋,屈膝跪下。

“李守拙你是明人,今我欲伐你的母國,你是怎麼想的呢?”

在場的日本重臣們都是饒有興味的打量着那個青年人,每當到秀吉處來,衆人就能看到這手持鐵槍的明國武士,身體腰背如青松一般的挺直,兩眼如鷹一般的銳利,從來不苟言笑,只專心於自己的差事,哪怕是最正統的日本武士,看到李守拙時也是感覺一陣欣賞。

加騰清正這樣的性格,私下說起來時,對李守拙這個槍兵大將也是充滿欣賞之意。這個明國武士象極了正統的日本武士,只可惜他的出身來歷使得這個明國人只能做到步兵大將爲止了,更上一層的侍大將一級就是一道天塹,這個明國人根本攀爬不過去。

旗本武士,奉行武士,地頭武士,老中,家老,筆頭家老,一道道關卡都會把外人卡的死死的,日本是一個講究資歷和上下尊卑的國度,不管怎樣的欣賞,也絕不能破壞規則!

李守拙是多年前就來日本,在島津家的大將郭國安麾下效力,後來因爲武力過人,而且性格方正,守禮恭謹,隨島津藩主朝拜秀吉時被看中,慢慢被提爲槍大將,但也就是到此爲止了。

聽到秀吉問李守拙的話,所有人都很有興趣,不知道這個蒼松一樣的明國武士,會有怎樣的回答。

李守拙略一思索,沉聲答道:“如果關白下達命令,臣下爲關白效力久矣,爲臣之道就是遵守上命,不論攻打的目標是誰,臣下持手中鐵槍,勇往直前。如果關白問我的想法,那麼明國是我的母國,無論如何,攻打母國非我樂見之事。”

“好,好,說的好。”

豐臣秀吉眼中掠過一絲異色,擊掌叫起好來。

在場的重臣家老們,也是微微點頭。

李守拙的話,既有對故國的情誼,也有爲臣之道,縱是田石三成這樣心思細密,對明國人素無好感的大老,也是感覺無可挑剔。

“既然李守拙你心思清明,看守朝鮮使團的事就交給你吧。”豐臣秀吉說完便閉上了眼睛,在場的人都知道今日議事到此爲止,不可再復多言,衆人小心翼翼的開始往外退出,李守拙知道事情已經成了定局,沒有自己反對的份,以他的性格也不會對任何任務提出質疑或反對,在恭恭敬敬行了一禮之後,他便也是退了出去。

“關白爲什麼要讓

一個明國人看朝鮮使團。”石田三成故意退出的晚了一些,在別人離開之後,他向豐臣秀吉道:“到底不是我國人,萬一叫他將我們的機密泄露出來給朝鮮人,待使團回朝鮮之後,可能使朝鮮和明國都變的警惕,於我們的征伐大業不利。”

“泄露給朝鮮我並不怕。”豐臣秀吉道:“就算我們不泄密,藩下就沒有人心懷異志麼?叫一個明國人看守使團,反而能試出很多東西來,趁這個機會,梳理一下內部也是好的。”

“是,關白用心高妙,臣下多嘴了。”石田三成略一思索,心下隱隱明白了一些,當下鞠躬一禮,畢恭畢敬的退了出去。

……

……

沈福星等人在長崎已經呆了好一陣子,他們確定了不少新貨,船上的貨物已經搬擡一空,新買的貨物開始陸陸續續的往船上搬運。

近來日本並沒有什麼值得注意的消息,潛伏在長崎各地的軍情司人員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情報,沈福星駐在平戶區的一個大宅子裡,並沒有日本人監視,除了限制隨意開離長崎外,對他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限制,但因爲長崎再復出現奉行統治,對本地的唐人管制開始嚴格,另外限制出外的政策也收緊了,所以竟是一個外鬆內緊的格局。

情報收集不利,對沈福星和杜尚勇都不是好消息……杜尚勇當然不是軍情司人員,不過軍情司會給每艘船上,包括商船上的護衛隊的領隊收集情報的任務,這其實是慣例,那些夷船隻要到港之後,也會多方打聽風土人情,探聽駐軍人數,將領品性,官員操守和能力,在當時的大明就有很多傳教士,在他們的筆下大明也是千奇百怪,瑰麗多姿,當然也有很多誇大失實之處,如果是真正的情報人員去做這樣的事,結果自然也就截然不同,對杜尚勇來說,軍情司的交辦任務只是一件普通的差事,可要是一點兒消息也打聽不出來,空手而回,多少也是一件沒有面子的事情了。

“沈船長,看來這一次我們要空手而回了。”

三四月的日本比起遼東來是完全不同,甚至和大明的江南也十分不同,櫻花漸開,平戶也種植了不少,花骨朵滿樹都是,傳來一陣陣清香,海風吹拂之下,街道顯的十分乾淨,暖風襲上身來,令人覺得十分的愉悅舒適。

在這種時候,玩玩茶道,幾個人在寬大幹淨的廊檐下,坐在木板製成的地面上,斜斜坐着,飲茶,閒聊,說一些開心的事情,才無愧於這春光景色,可惜的是,杜尚勇嘟個嘴,滿臉的不耐煩和不高興,沈福星倒是沉穩,可心思也沒有用上茶上,饒是那烹茶的和尚把茶烹的毫無瑕疵,也算是把俏媚眼做給了瞎子看。

“尚勇,你覺得我們真的一點兒情報也沒弄到?”

烹茶的和尚雖然不懂漢文,但沈福星還是待這人出去之後纔回話,他的臉上,露出可堪玩味的笑容出來,在他這個軍情司的老手來說,眼前的情形,其實已經說明了很多東西了!

(本章完)

第六百五十二章 重箭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七百七十九章 船主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一百七十四章 孟浪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讓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一百一十五章 號牌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十二章 寶刀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七百一十一章 封侯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城第六十章 國公第六百九十九章 禍害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戰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五百七十章 進獻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六百一十一章 心願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六百七十章 私念第八百零三章 鬥氣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三百三十三章 兇頑第八百八十九章 準備第八百九十四章 突入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三百三十一章 趕路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八十三章 威脅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解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三百一十六章 違心第八百九十五章 東望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六百五十二章 重箭第三章 殺良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三百三十六章 射柳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餉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人第五十章 賜金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七百二十三章 夥伴
第六百五十二章 重箭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七百七十九章 船主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一百七十四章 孟浪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讓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一百一十五章 號牌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十二章 寶刀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七百一十一章 封侯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城第六十章 國公第六百九十九章 禍害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戰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五百七十章 進獻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六百一十一章 心願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六百七十章 私念第八百零三章 鬥氣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三百三十三章 兇頑第八百八十九章 準備第八百九十四章 突入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三百三十一章 趕路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八十三章 威脅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解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三百一十六章 違心第八百九十五章 東望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六百五十二章 重箭第三章 殺良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三百三十六章 射柳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餉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人第五十章 賜金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七百二十三章 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