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

張居正說着劉守有的前途,卻是說着渾不相關的事情一般。

劉守有雖覺心寒,但也知道,張居正說的就是最好的辦法,若是自己抗爭,只怕死的更加難看。

錦衣衛官就是這樣,皇帝想用誰就用誰,不比其餘官職,外朝官員還有發聲的餘地,有一些官職,朝官們還會爭上一爭,若是下廷推,皇帝也只能接受朝官共推的結果。

“下官告辭了。”

劉守有還是有一點心不甘情不願,但也只得起身告辭。

張居正眼皮都沒有擡一下,繼續又將頭俯向眼前的各種文書中去了。

……

……

劉守有告辭出來,看看時辰尚早,便是回錦衣衛大堂。

這裡在清季改成了刑部衙門,錦衣衛的詔獄也改成了刑部大獄,在此時,這裡卻是叫人聞風喪膽的所在。

哪怕是政治清明的隆慶和萬曆年間,東廠和錦衣衛的兇焰也不是常人能想象萬一。

有名望和清流士紳當然錦衣衛不會輕動,普通的商民,鄉紳,百姓,僧道之流,錦衣衛卻是可以隨意拿捕!

特別是在嘉靖年間,錦衣衛人數最多達到十六萬人,成爲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衛!

那個時候,錦衣衛大都督陸炳是武官中的第一人,生封太保,也是武臣勳階中無可再高的殊榮,當時的陸炳,哪怕是國公與閣老也要讓他三分。

除了嚴家父子與徐階等少數人外,掌握權力最高的武臣,也就是陸炳一人了。

在陸炳的時代,錦衣衛第一次壓過天子家奴組成的東廠,天下之事,事無鉅細無不是錦衣衛掌握之中,陸炳說誰是忠臣,那自然便是忠,若說誰是奸逆,忠臣亦是奸逆了。

這樣的熏天權勢就在二十多年前,現在,已經風吹雨打去了。

帶着滿肚皮的心事,劉守有回到都堂之中,穿過儀門時,遠遠就看到都堂之中站了滿滿當當一下的人。

走近細看,卻是張惟賢在勾當公事。

這個青年後生,一反此前在錦衣衛散財童子的模樣,該管之事,毫不含糊,竟是有幾分殺伐果決的味道出來了。

“羅三通,我叫你去查的案子,你辦的怎麼樣了?”

羅三通是錦衣衛的老人,世家出身,也是劉守有的親信之一,張惟賢喝問時,聲調不高不低,既不刻意壓迫,也不因羅三通的千戶和掌印指揮心腹的身份稍假辭色。

“嘿嘿。”

羅三通先冷笑一聲,看看四周旁人,接着才向張惟賢道:“下官倒是查出一些眉目,不過還是建議大人莫往下查了。”

“嗯?”張惟賢冷然道:“羅三通你也是老人了,錦衣衛裡說話這麼含糊其詞有什麼意思?有話但直說便是。”

他交代羅三通查的是一樁命案,一家數口在金魚衚衕居住,被人翻牆越戶滅了門,這案子轟動朝野,如果錦衣衛能在刑部之前查出案情端底當然是大有臉面

的事。羅三通是老人,原本就是負責刑案,錦衣衛也不光是刺探軍情敵情和監視大臣,民間的一切事物也都在查探範圍之內,菜場的肉價和環境衛生錦衣衛都會插手,命案當然也不在話下。

“好罷,那我直說就是。”羅三通冷笑一聲,朗聲道:“這事兒和東廠張老公的侄兒有關,事情就是他帶着幾個喇虎做下的,看中了人家老婆,人家不從,便殺了人滿門。這樣的人,老子都瞧不起,可瞧不起又怎樣?人家有個好叔父,遠房侄兒也是侄兒。若是惹毛了張老公公,咱們怕是死也沒地方死去。”

這羅三通看來是個直人,真是有什麼說什麼。

這話一說,堂上就嗡嗡起來,張公公自然就是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欽差提督東廠太監張誠,是現在最爲薰灼的幾個大太監之一,張誠,張鯨,溫太,周海,都是一等一的大太監,張誠又是其中的翹首人物之一,雖說這些太監都在內廷,但外朝官員如是惡了他們,輕鬆等閒便被整治了,哪裡還有什麼話可說!

張惟賢聽了羅三通的話,先是一徵,接着眼中也露出猶豫之色。

看到他的模樣,羅三通面露不屑,其餘的錦衣衛武官們都面露譏諷的笑容,張惟賢這一段時間栽培出來的幾個心腹,都面露焦急之色。

魏仲平等中立派卻是若無其事,張惟賢怎麼樣,他們並不在意,只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便是。

劉守有原本要進來,一見此情形,反是停了腳步,他要看看,張惟賢到底會怎樣決斷。

“羅千戶,既然你查到了,那麼,就帶人抄了那犯事人的家,將所有犯事的喇虎,亦是一併拘了。與此事有關的,都逮起來,本官給你權,抓人多多益善!”

羅三通聞言先是一楞,接着就面露喜色。

錦衣衛最喜歡的就是堂官下這樣的命令,不指定抓幾個,隨便放手施爲,這是上官給財路,叫下頭人辦事的時候,順道發點財。

錦衣衛除了沿街劃定區域,按地方收常例銀之外,最肥水的差事就是辦這種大案,管你與案子有沒有關係,只要有事前查清楚的肥羊,手中有銀子又沒有大靠山的,一律抓起來再說,拷問幾天之後,肥油給你熬出來,到時候家屬當然就是有多少銀子送多少過來,多少冤情錯案,便是這樣弄出來的。

要麼錦衣衛的兇名流傳後世,這樣的辦案之法,當然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張惟賢叫羅三通放手,這種擔當倒是叫衆人佩服,同時也是羨慕羅三通,一通大炮放過後,居然撈了這麼個好差,這一趟,少說幾千銀子到手。

羅三通雖是欣喜,卻也沒有利慾薰心,當下又問道:“大人,這可是東廠太監的侄兒……”

張惟賢朗聲笑道:“張公公與我家也算交好,我在宮中與他也算有些交情,這件事,我自會向他有所交代。”

他這麼一說,大家想起他的身份來,頓時又是肅然起敬,羅三通十分歡喜的接了令,四周不少賀喜之

聲,張惟賢的一羣心腹當然推波助瀾,替張惟賢造起聲勢來,一時間堂上熱鬧非凡,無形之中,張惟賢的權勢,又是往前推了一步。

劉守有站在門檻之外,最終低頭長嘆,轉頭便是離開。

他當了幾年的掌印指揮,但是叫他有擔當去令人捉張誠的侄兒,哪怕是遠房侄兒,他亦是沒有這個膽子和擔當。有這樣的事,錦衣衛中勢力消長,自是不用多說,等皇上正式將南北鎮撫交給張惟賢節制的時候,他在錦衣衛的日子也就可宣告正式結束了。

……

……

轉眼間,張惟功進入副總兵衙門已經有兩天了。

四月的天,遼東的白天氣溫也不低了,但空氣中仍然帶有一點涼爽的感覺,早晚之間,溫差很大,晚上仍然是有關內冬天的感覺,這一點來說,風土人情就明顯感覺不同。

這兩天來,他將城中原本定遼左衛他和右衛庫兩處地方巡視了一下,這些倉庫四周都是衛所的營房,加起來有好幾千間之多,張用誠和周晉材已經先行率各部駐下,全軍一共八個司,騎兵第一司和第二司一部跟隨在惟功身邊,其餘各司全部駐在副總兵府邸兩邊的營房之中。

惟功入住之後,侍從室和通事局先搭起架子,軍情局開始從遼鎮各處並京師以內繼續收取情報,甫入遼陽,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消息暢通。

在確定了遼陽四周已經基本安全之後,惟功開始視察這座城池。

遼鎮總兵不至,巡撫不至,他就是這座鎮城的主人!

“城中有公廳住宅倉庫並士兵營房共三千七百四十一間,其中有一半就在副總兵府的東西兩側。”

張用誠早來幾天,而且是精細縝密的人,通事局也負責這些雜務,在惟功巡視的時候,便由他來講解。

“還有磨房七處,油坊三處,棉坊五處,這些都是定遼左衛和右衛所有,前衛和中衛也有營房和油坊磨坊。”

在經過一眼水井的時候,惟功看到一大羣穿着破爛的婦人在井邊漿洗衣服,雖然天氣在中午已經有炎熱的感覺,但井水十分冰冷,這些婦人用木棒不停的捶打衣服,再用皁角擦洗,然後用水沖洗乾淨,再用木棒捶打一次,再衝洗,就算完工了。

這樣的洗法,其實比後世的機器還要洗的乾淨,但是不停的使用人力,這些婦人的手都在冷水中凍的青紫,甚至發腫,但額頭上又全部是汗水,這樣冷熱相激,看起來十分辛苦。

“這些都是左右衛的軍戶家屬,”張用誠道:“定遼五衛,有兩萬五千餘軍,皆住城中,連帶家屬,餘丁,是本城人丁中最龐大的人羣了。每衛按千戶、百戶、小旗居住,現在屯務盡廢,軍糧不足,這些軍戶大嫂只能儘可能的做一些事來貼補家務,不然的話,衣食無着。”

入遼以來,這樣的情形其實見的多了,從山海關到遼陽一路皆是如此,遼鎮軍戶貧苦,不過惟功也不曾想到,最繁華的鎮城之中,居然也是如此模樣。

(本章完)

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七百五十一章 如夢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五百一十九章 畝產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五百六十六章 棉花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八百七十五章 礦稅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八百三十五章 風雨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七百九十二章 立體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第四百三十章 勇士第六百九十九章 禍害第五百六十四章 改變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二十七章 入門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二百零八章 禮佛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六百七十五章 福地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第三章 殺良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六百八十一章 各司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四百五十一章 甩脫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馬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九十四章 悟道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九十九章 殺侄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五百四十章 圖倫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第二百五十五章 藩士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六百章 雪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第五百八十二章 港口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二十一章 明師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一百章 悟劍第四百四十五章 細則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撫賞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將第四百二十九章 陷阱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八百七十九章 閣議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三百零五章 挑鎮第八百五十五章 辭官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二百五十二章 啞然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一百六十章 國史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一百四十五章 募兵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五百八十三章 快馬第四百九十五章 觀測第三百三十六章 射柳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八百三十章 制衡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四百五十章 分別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
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七百五十一章 如夢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五百一十九章 畝產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五百六十六章 棉花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八百七十五章 礦稅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八百三十五章 風雨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七百九十二章 立體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第四百三十章 勇士第六百九十九章 禍害第五百六十四章 改變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二十七章 入門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二百零八章 禮佛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六百七十五章 福地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第三章 殺良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六百八十一章 各司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四百五十一章 甩脫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馬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九十四章 悟道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九十九章 殺侄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五百四十章 圖倫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第二百五十五章 藩士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六百章 雪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第五百八十二章 港口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二十一章 明師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一百章 悟劍第四百四十五章 細則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撫賞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將第四百二十九章 陷阱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八百七十九章 閣議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三百零五章 挑鎮第八百五十五章 辭官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二百五十二章 啞然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一百六十章 國史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一百四十五章 募兵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五百八十三章 快馬第四百九十五章 觀測第三百三十六章 射柳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八百三十章 制衡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四百五十章 分別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