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論武

中年太監正如惟功猜測的那樣,是御前身份最高的大人物,也是現在內廷的實際掌舵人,赫赫有名的雙林太監馮保。

司禮監掌印太監,提督東廠太監,掌御馬監太監,兵權,特務權,內廷相權,三權在手,這是毫無爭議的內廷第一人!

再加上與張居正政治盟友的關係,還有身爲小皇帝大伴的身份,在內廷中,無人能在其上不說,在其在右當助手的資格都是沒有。

此時奉命問張惟功話,馮保目光如刀,盯視着張惟功,沉聲問道:“你識字否?”

“識字,三字經,千字文已經通讀,亦讀完了孝經。”

“哦?”

馮保稍覺意外,顯然是張惟功的水平還是比他預料的要稍高一些。驚奇一聲後,臉上的神色更加滿意了一些。

“聽說你每日開弓,練習刀劍,騎術也不壞,是麼?”

“騎術是自幼學得,開弓練劍諸事,都是有的。”

“唔。”

馮保微一點頭,話鋒一轉,突然問道:“你的身世,聽來頗有叫人動容處。你生母,爲北虜破邊所害,今回到英國公府,感覺如何?”

“無非是父慈子孝。”

惟功沒有直說,卻是兜轉而答。他沒有提祖父,畢竟張溶對他沒有好感,強他過繼出去,這是很多人俱知的事實,提起祖父,未必無趣,但這個父慈子孝,意思就可堪玩味了。

“哈哈,答的很好。”

馮保笑了幾聲,趕緊也住了嘴,惟功答的巧妙,卻是叫他差點在御前失態了。

不過他好奇心起來,想了想,又問道:“那麼,諸兄弟之間如何呢?”

“那無非就是兄友弟恭。”

“妙,妙極。”

兩問兩答,雖不能說極盡機鋒,但以惟功七歲小童的身份,這就足以叫人驚奇了。

“學問怕是尋常,七歲多在江南人家已經能賦能詩了,倒是身手想來不差,品性更加純良。”

當面問完,馮保迴轉身,如此回奏。

萬曆也是一直在邊上看着,在惟功對答的時候,皇帝一直打量着惟功,在此時也是笑着點點頭,答說道:“大伴說好就必是好的。”

“那就先着他下去,回奏太后了,再說。”

馮保頗有擔當,自說自話的代皇帝當了家,迴轉頭,對張惟功道:“你先回去,稍後就會有旨意。”

雖然張惟功這個當事人在身邊,但那邊說話商量,看似與他有關,但卻完全將他杜絕在外,根本不容他有什麼意見。

這便是權勢,惟功這般想道。

“臣告退。”

有人指點了一下,惟功站在原處,再次長揖,然後畢恭畢敬的正面而退,待到平臺石階時,才轉過身下石階。

此時廣場上還有不少官員在,對答的時間並不長,一共也就這十幾句話,待惟功下到石階下時,回頭一看,皇帝和隨行太監們已經迴轉到皇極門內了。

……

“看樣子是馮內相在其中起的作用。”

回到國公府邸之後,張元芳和惟功一起,來到上房,與張元功一起商量。

“應該是。”張元芳皺眉道:“小五畢竟年紀太小,我不知道,大內要他做什麼?”

“怕是侍讀?不過侍讀的話,應該找文官家裡的子弟纔是。”

“宮掖深處,不是好地方啊。”

“此事容我再打聽,現在來看,應該是好事大過壞事。馮雙林雖然跋扈驕狂,權勢熏天,但不是那種無緣無故同人爲難的人。”

兩個大人神色凝重,惟功只在一邊靜靜坐着等候,今天的事現在還不是他能考慮取捨的,但看到張元功和七叔都是神色凝重,他便起身笑道:“現在議論不得要領,我看還是靜觀其變吧。”

張元功和張元芳對視一眼,齊齊苦笑一聲,都是一起點頭,嘆息道:“看來也只能如此了。”

張元功自嘲一笑,又道:“我二人遇事還不及小五沉着,可堪一嘆。”

“他不過是年紀小,不知道宮中風險極大,稍有一字吐露出錯,就可能是一場大禍。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啊。”

“哈哈,不過天子和內相都對小五青眼有加,畢竟是件好事。”

“小五的氣質模樣,還是平時苦練之功,你我二人,對他也是督導有功啊。”

兩個中年人很沒有節操的哈哈大笑起來,確實,惟功能有這樣的際遇,還是這半年多來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名聲在外,不然的話,也就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了。

只是吹噓自己督導有功,這實在是太沒有臉皮了啊……

……

宮中的消息一時半會卻沒有過來,這令得翹首以盼的張元功和張元芳都有點失望。

不過一想也是釋然,新年正旦,宮裡比外廷又忙的多了,這個時候新春剛過,慶賀正旦時皇帝接見勳戚品官,內廷也是川流不息的命婦進出,這幾天肯定消停不了,再者說過了新春就是元宵,在大明,對元宵節的重視可比後世要緊的多,是朝廷官府和百姓一年一度唯一一次在一起狂歡的節日!

唐宋之時,皇帝都會登臨城樓,在萬民的目光之中與民同樂,大明是到不了這樣的地步,但在宮中扎燈山,內侍全穿燈景補子,賜大臣燈,金吾不禁,城中各處,到處都是勳戚百官縉紳之家紮成的燈山,百姓都是全家齊出,成羣結隊的上街看燈,這樣的日子,當然比留在家裡守歲的年三十更受百姓的喜愛和歡迎了。

這幾天,就算是英國公府都是在預備燈山,年年此時,各勳戚府裡都是使出全力,自己家的燈山務必要華美之餘,更添新意,同時還要打探別家的燈山是什麼造型,用什麼材質,互相別苗頭,爭上風,此事年年都是張元德在負責,張元功也懶怠理會,這等錦上添花出風頭的事,這個二弟向來是當仁不讓,也由得他了。

到了初六這一天,對張惟功來說,卻是一個可資紀念的大日子。

清晨時分,吳惟賢單人匹馬,前來國公府教授張惟功。

“先來說說看,爲什麼要習武?”

數九寒天,師徒二人穿的都是十分落利,兩人都是穿着短罩甲,沒有戴帽,在國公府南側小院外的一處空地上,吳惟賢劈頭便問。

“先強身健體,再保家衛國。”

“屁話

,虛話,一聽就不是實話。”

惟功撓了撓頭……這個師傅,雖然不要師徒名份,但看來不是能隨便敷衍的。

吳惟賢雖不是大將,名將,但亦是遊擊將軍,領精銳兵馬一千五百餘人,常年在邊境上與蒙古人交戰,這樣的人久歷世情,想用虛話來哄騙,自然是行不通的。

“報仇雪恨,能快意恩仇。”

“這話他孃的聽的象是真的。還有沒有?”

“快意恩仇之餘,如果能行俠仗義,就更好了。”

“差不離了。”

吳惟賢終是展顏一笑,捋了捋自己下巴上的鬍子,點頭道:“假話真話,一聽就知道。你小子那天在那巷子裡就是行俠仗義了吧?”

“吳叔說的是。”

“究竟不算是真的俠義!”

惟功等着誇,吳惟賢卻教訓道:“爲大將者,約束十萬虎賁,鎮守千里邊境,使虜騎不能南犯,保百姓生民平安,這算不算俠義?”

“這個,算……”

“爲官員者,一道禁令,城中千萬人爲之效力,繡衣持斧,斬坊間遊手無賴奸徒,這不比你想的俠義痛快?”

“呃……”

“小子你身處這樣的地方,爲官爲將都是很輕鬆的事,我聽說皇上都召見過你了,他孃的老子七歲時還在村子裡滾泥巴,你這樣的身份卻想和人動手打架,真他孃的荒唐啊。”

“吳叔……”張惟功盯着吳惟賢的雙眼,一字一頓的道:“一個人想出人頭地,首先就是不能輕易改變志願。吳叔如果是在試小侄,現在已經可以有答案了。”

“哈哈……”吳惟賢暴笑起來,轉瞬又是笑止,這一次,臉孔上沒有一絲笑意,整張臉已經冷若冰霜:“你小子要是被我一說就動搖,咱們今天這第一課就算上完。還好,你沒有叫我失望!習武,就是要殺人,什麼強身健體,誰他孃的和你扯這種騷?強身健體,不需要習武,咱們習武,就是殺人!”

這一番話,說的人熱血沸騰,惟功怒聲道:“吳叔,我就是要殺人!”

“聽說你小子的孃親是上年插漢部落那些狗慫破邊時出的事?”吳惟賢慨嘆一聲,搖頭道:“咱們薊鎮和大帥已經算得力了,可惜還是有漏網之魚。”

“一條漏網之魚對你們戚帥不算什麼,對我來說,卻是終身之恨。”

“渾小子說什麼呢?”

吳惟賢聞言大怒,伸手巴掌在惟功頭上一拍,怒道:“嘉靖年間韃子還一路打到京城腳下,沿途殺了多少人,壞了多少人家,隆慶年間也有過一回,從我們大帥到薊鎮,小王子這幾年來沒有一次親身犯邊,過萬人的戰事也沒有過一次,善戰者無赫赫之功,你小子當此事是等閒?”

惟功默然,吳惟賢說的是事實,他到京城後,眼界高出許多,接觸的人和事都不能和小山村比,所以知道吳惟賢說的是事實。

但就算如此,他也不能將心中的塊壘全盤托出,他的孃親和繼父,還有很多的鄉親不是死在韃子手裡,卻是死在大明官兵手中的!

這樣的話,就算是生父和七叔他都沒說起過,只有在他有能力復仇時,他纔會將此事說出!

(本章完)

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三百三十一章 趕路第五百零五章 孺慕第三百三十七章 皆歡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五百七十章 進獻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五百六十章 改政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七百零五章 詢問第十章 武場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八百九十四章 突入第八十七章 憤怒第二百一十四章 獵物第四百五十章 分別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第七百零七章 擴散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六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三百八十四章 牢騷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六百七十一章 傷兵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四百一十三章 一敬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七百三十二章 藉口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廳第二百八十三章 衆說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八十章 捐輸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一百三十三章 沾衣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三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見第七百三十二章 藉口第七百九十五章 衝陣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
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三百三十一章 趕路第五百零五章 孺慕第三百三十七章 皆歡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五百七十章 進獻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五百六十章 改政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七百零五章 詢問第十章 武場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八百九十四章 突入第八十七章 憤怒第二百一十四章 獵物第四百五十章 分別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第七百零七章 擴散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六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三百八十四章 牢騷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六百七十一章 傷兵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四百一十三章 一敬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七百三十二章 藉口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廳第二百八十三章 衆說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八十章 捐輸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一百三十三章 沾衣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三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見第七百三十二章 藉口第七百九十五章 衝陣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