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將

在日本人眼前,大宋之後,中國經歷了華夷之變,已經不再是當年的那個有強大軍力和先進文明的上國,自己可以取而代之。

這種思想,在清季變的更加明顯,明初時,則是成爲倭寇之亂的來由之一。

萬曆年間,日本自上而下都認爲明國十分懦弱,唐人可欺,劉臺和李守拙剛剛下船伊始,就面臨這樣被敲詐的局面,絕對不是偶然。

“我懷疑你們是奸細,抓你們回去慢慢審問!”

這個倭將一臉橫肉,其實他就是一個普通的下等武士,一年俸祿才五十石,跟隨他的也只是一羣足輕和小者,但用來勒索這兩個明國商人倒也是足夠了。

“不想被抓,就要有誠意!”

足輕之中,有一個五十餘歲,穿着破爛竹甲,也是會幾句漢話,走上前來,威脅劉臺與李守拙兩人。

李守拙雖是少年,但性子沉穩,眼前這個倭人武士和足輕,他一人感覺都可以對付,但他很沉穩的沒有說話,等着劉臺的決斷。

此次到長崎來,主要是他們在廈門和泉州一帶活動了很久,將身份和貨物備齊後,打聽到林鳳可能潛伏在長崎港後就聯絡了一艘大福船,入了五百兩白銀的股子,飄洋過海而來。

只是剛剛一到就遇到這樣的場面,劉臺也感覺十分無奈。

他只能從懷中掏出一錠二兩的銀錠,遞給那個倭人武士,求情道:“我等都是良善商人,絕不是奸細,請將軍方便一二。”

那個武士將銀子接去,眼中卻是露出兇光來。

這也是劉臺有不謹慎的地方,一般的中國商人都是用銅錢,因爲日本人的制錢技術十分稀爛,從明初到明末,日本的銅錢一直是用大明輸入進來的中國銅錢,一直到幕府自己鑄錢才中止使用中國人的銅錢,不僅是明朝的銅錢,宋人的錢,甚至唐朝的錢,只要品相完好的,就可以使用。

日本向來缺錢,所以中國商人多半帶銅錢來使用,性價比最高。劉臺一下子就出手二兩銀子,這個價格用在福建沿海收買大明邊將正合適,用在這個倭將身上,卻是明顯不對勁了。

“全抓起來!”

倭將將手一揮,不管眼前這兩人是真的奸細還是肥羊,總之抓起來再說。

劉臺和李守拙都是面色大變,剛至日本就遇到這樣的事,確實出乎意料之外。

“慢着!”

有人用漢語喝止,那個倭將扭頭一看,臉色一變,連忙恭立在道邊侍立。

來的人也是一名倭將,身高在一米八以上,是當時難得一見的大個頭,面色黝黑,鼻翼外展,是兩廣一帶人的長相,能到這樣的個頭,更屬難得了。

身上是日本罕見的金屬製甲,一看就知道是精工打造,手按的倭刀也是鑲嵌着寶石,看起來異常名貴。

在這個高大倭將身後,則是數十倭人士兵,其中有五六個佩帶武士刀的武士,其餘的多半揹負長弓,手中拿着長太刀或是腰刀,從行止看來,這是一隊武士和足輕參半的精銳倭軍。

“長野君,你又在這裡勒索唐

人客商,真是混蛋!”

高大倭將上來便是給那個矮個倭將重重一耳光,喝罵道:“城主再三命令,不論夷商還是唐人,都不準隨意勒索,否則嚇跑了客商,誰來納稅,那些貨物,又怎麼進入日本……真是混蛋!”

又正正反反打了矮個倭將四個耳光後,高個倭將才喝道:“滾吧!”

“是,郭君,下官告退!”

雖然臉都被打腫了,那個矮個倭將卻是一臉欣然,連連鞠躬,然後帶着自己的一隊部屬迅速離開,在離開的途中,可以聽到他怒吼着毆打自己屬下的聲音,看來是把自己內心的怨氣全部撒在部下們的身上了。

“兩位,日本雖然多銀,但民間並不富裕,財富多在大名和家老們的手中,你們最好兌些銅錢,方便使用。”

這個高個倭將一下子就點明瞭問題的關鍵所在,他的漢話十分流利,根本就不象是後學而成。劉臺聽了,心中一動,忙道:“這位將軍,草民想打聽一個人,不知道將軍能不能指點一二。”

“哦?你們想問誰?”

“許儀後許醫官。”

“呵呵,你們是他什麼人?”

“草民是許大夫的鄉人,這裡有書信,是家鄉那邊有人託付我們送過來的。”

劉臺一邊說,一邊忙是將手中的書信呈了過去。

這封信的來歷也是十分的不簡單,許儀後此人是一個醫生,不過他原本是江西吉安的一個行商,在海上遭遇倭寇被抓到日本,因爲精通醫術沒有受苦,後來治好了薩摩藩主島津義久家的小孩,島津義久十分感激,將許儀後封爲自己的御用醫生,許儀後因此就沒有回到中國,在日本娶妻生子安下家來。

此事發生還不久,劉臺是在沿海動用了錦衣衛的力量,打聽到了許儀後此人,然後託關係弄到江西許家人的書信,這才帶着李守拙過海到日本來。

有這一封信,把握當然就大的多了。

“原來是這樣,你們是許大夫的鄉人。”

那個倭將見信之後,展顏一笑,神態終於是放鬆下來。他將書信還了回去,笑道:“許大夫醫術高,也仁厚,在我們薩摩藩很受尊敬,就算沒有我出現,你們也會無事的。”

“敢問將軍高姓大名,我二人蒙將軍搭救,若不知恩人姓名,太過無禮了。”

“呵呵,我也是漢人。所以才救你們,我姓郭,名國安。”

“原來將軍也是大明來的!”

劉臺和李守拙眼中都露出驚喜之色,在日本的明人很多,不過多半都是商人和被俘過來的奴隸,當然日本軍中也有不少中國人,那是被強掠而來,不得不加入軍中,但是多半擔任翻譯或是文書工作,最多也就是足輕一類的雜兵,眼前這位郭國安卻是在軍中任將領,這樣的事情,就是十分的罕見了。

“嗯,正是。”郭國安很深沉,兩個明國商人的驚喜對他來說不算什麼,這些年,他搭救的本國商人可是不少了,這樣的驚喜表情也見的多了。他點了點頭,笑道:“兩位儘早安頓下來,把貨物出清之後,就可以返回國

內了。日本這裡,還在兵荒馬亂的,不是好地方啊。”

“是,多謝將軍提點。”

劉臺和李守拙一起躬下身去,等他們起身時,郭國安已經大踏步走出老遠。

“算你們運氣好,遇到郭將軍了。”

劉臺兩人剛剛的遭遇也被不少中國海商看到了,但他們多半畏怯怕事,沒有人敢上來說什麼,此時看到平安無事了,纔有一羣海商上來,指點着道:“剛剛那個倭人是足輕組頭,最壞不過了,郭將軍卻是侍大將,正好比這廝大一級。”

“待大將?”李守拙裝出震驚的模樣來,問道:“這是咱大明的什麼將領?參將?副將?”

“哈哈,這倒不是。”說話的海商明顯對日本這邊的軍隊組成有一些瞭解,當下笑着解釋道:“小者,荒夫,這是軍中打雜做活和打掃戰場的,卒,足輕,這是農兵,平時爲農,戰時自備戰甲弓箭長刀等軍械從軍戰鬥,再往上,有徒士、馬回、物頭、番頭、物頭是騎兵大將,番頭是徒士和足輕大將,再往上,就是奉行和家老一級,然後便是掌握一方的大名。大名們在朝廷也有等級不一的官級,往天皇那裡貢的東西多,本身的血脈夠高貴,擔任的官職也就高,倭人的這些官職太複雜了,咱記不清……郭將軍就是薩摩藩的番頭武士,侍大將,部下麼,有五六十人吧。”

李守拙傻傻一笑,道:“才帶五六十人就是大將了,在咱大明,也就是個總旗官或百戶吧。”

那個商人嘆道:“倭人這些年,年年都在打仗,有時候用兵也在數萬人到十幾萬人,每次戰事,死傷都十分慘重,不要小看這個番頭武士的職位,郭將軍也是多次血戰才得來的這個榮譽呢。”

在場衆人,都是爲之默然。

日本的戰國時代十分漫長,各國主大名之前戰事不斷,現在雖然是信長家一家獨大,已經連敗強敵,但距離一統似乎還是十分漫長。

事實上也是要在十年之後,日本纔算勉強一統,不過豐臣秀吉的地盤只有一半是打下來的,還有一半是談下來的,其中又有德川家康等強勢大名屬於一半是屬下,一半是盟友的地位,實力強勁,根本不是豐臣秀吉可以輕侮的。

一直到豐臣秀吉死後的兩次超過二十萬人規模的大戰之後,德川家擊敗豐臣家,成爲徵夷大將軍,開創幕府,這纔算真正的日本一統。

此時日本正處亂世,戰事不斷,也使得日本的武士和軍人有豐富的戰爭經驗和血勇之氣,就算是民間,也是爭鬥不斷,豐臣秀吉在一統之後下刀狩令,僅在某一國之地,就能在農民手中收上幾百把倭刀和無數的長槍弓箭,當時日本的武風之盛,可見一斑。

郭國安在這樣的環境中,以中國人的身份成爲正式的統兵武士,他的艱辛之處,實非常人能想象。

“這個郭將軍,應該是我們下一步的重點了。”

“嗯,守拙你說的對,不過最要緊的,我們還是先安頓下來。”

“是,不急在一時。”

劉臺與李守拙離開衆人,開始他們計劃中的旅程。

(本章完)

第四百九十二章 閒談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六十九章 心術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五百六十四章 改變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三百五十章 亂戰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二百五十二章 啞然第五百八十三章 快馬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三百四十七章 狼煙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六百章 雪中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八百三十三章 出閣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五百八十三章 快馬第八百五十二章 承恩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八百五十章 受杖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邊第十八章 境遇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八百七十四章 新任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第八百四十二章 暗鬥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九章 習武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二百五十五章 藩士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一章 山村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九十九章 殺侄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遊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第四十章 官店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六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七百五十一章 如夢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令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八十六章 馬帥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四百零一章 農莊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
第四百九十二章 閒談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六十九章 心術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五百六十四章 改變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三百五十章 亂戰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二百五十二章 啞然第五百八十三章 快馬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三百四十七章 狼煙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六百章 雪中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八百三十三章 出閣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五百八十三章 快馬第八百五十二章 承恩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八百五十章 受杖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邊第十八章 境遇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八百七十四章 新任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第八百四十二章 暗鬥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九章 習武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二百五十五章 藩士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一章 山村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九十九章 殺侄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遊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第四十章 官店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六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七百五十一章 如夢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令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八十六章 馬帥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四百零一章 農莊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