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

就在惟功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李寧終於整兵完畢,率隊離開廣寧。

前鋒部隊有不少已經分別在鎮夷堡和義州衛等候。

鎮夷堡是廣寧抵禦北虜的第一防線,以烽火臺,軍堡,臺站,加上邊牆關隘,最後是所城,衛城的形式,大明在遼東建立了一個很完備的防禦體系,最前線的,肯定是那些建立在要害地方,或憑水,或依山而建的軍堡了。

各個軍堡,有大有小,大的方廣三四里,等於內地一個小型的縣城,小的方圓裡許,就是一個純粹的軍事要塞。

鎮夷堡就是修築在山坡之上,內有水源,方圓三裡左右的大型軍堡。

從地勢來看,居高臨下,距離邊牆很近,還有幾個烽火臺和火路墩在鎮夷堡的管制之下,以堡爲核心,四周也有一個小型的以低至高的防禦體系。

整個遼東,所有的軍堡和著名的關隘,比如撫順關,連山關,顧名思義,都是在面對外夷和山口險隘之處。

邊牆之外,要麼是自然環境惡劣,山脈連片,要麼就是茫茫草原,要麼就是夷種聚集,大明無法建立有效統治。

後人有人做過統計,沿着甘肅到山海關,數千裡的長城,從秦漢到明,長城都是建在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分界線上,長城之內,適合農耕,長城之外,適合遊牧。

在遼東這裡,其實不完全是。

最少沿着河套地區到奴兒干都司故土,也就是幾條著名的江口處,比如現在的吉林烏拉,女真人的打魚地,就是後世的吉林,後世的黑龍江省也是著名的糧倉,土地肥沃,地廣人稀,物產十分豐富,現在被無數的大大小小的部落佔據,對這些部落,明朝稱爲野人女真,其實他們並不是真正的女真後裔,沒有文字是肯定的,連語言也不盡相通。

事實上一直到清軍入關之前,從努兒哈赤到皇太極時代,連續派出大軍到密林之中俘虜林中野人,將鄂溫克,鄂倫春,索倫等各部壯丁捉回,劃歸八旗之中,這些異族,開化程度連建州女真都不如,語言混雜,穿着大馬哈魚皮,被建州女真稱爲魚皮韃子,他們未必會說女真話,倒是多半能說蒙古語言,連一些海西女真和建州的部落都是這樣,沒有什麼滿語,女真語也不是共通語,蒙古語纔是。

這樣的環境,當然是十分蠻荒落後,明初時大軍雖然連續向前,建立了廣袤的奴兒干都司,但同時也在漢人聚集區的最外圍建立了邊牆,將蠻荒隔離在外。

從根本上來說,漢人還是一個農耕文明,耗費國力去擴張不是漢族文明的愛好,當眼界之內適合耕作的土地大半到手後,如果繼續掠奪會感覺得不償失的話,就會立刻停止。

自先秦到兩漢的擴張是向上曲線,然後就是千年時間的守成,成祖時期試圖恢復越南有故地,不過遭遇持續的抵抗導致賦稅勞役過於沉重後,越南就被徹底放棄了。

同樣,朝鮮也是。

遲在咫尺的倭國也是。

緬甸也是。

所謂十五不徵之國,就是這樣而來。

惟功和遼陽鎮的計劃是在邊牆外建立基業,這種雄心勃勃的計劃對遼鎮來說毫無意義,他們連一次超過千里和萬人以上規模的遠征都沒有辦法做到,比如叫他們出師兩萬,遠征在漠北向插漢部納貢的車臣汗部,這是無論如何也辦不到的事情。

此次出征,遼鎮幾乎出盡全力,共出師六千五百餘人,全部是騎兵,大半是精銳,其中李府直管的家丁就有過千人,每人都是雙馬,甚至三匹馬,每人帶着十天左右的給養,武器方面,除了一套直接使用的武器外,還多半帶着第二甚至第三套兵器,弓箭的箭矢多多益善,三眼銃也是帶着不少,還有一些大銃,神機箭裝在馬背身上,無論如何,眼前這一支騎兵算是武裝到了牙齒了。

從鎮夷堡一直往西北,每日行五十里,李寧是個有經驗的指揮官,他要襲搗的是四百多裡外的一個板升部落,其中有不少漢民,大半是被掠走的,也有一些是主動出邊牆逃亡北虜的漢民,有不堪壓迫的軍戶,有罪犯,也有一些野心勃勃的白蓮教徒,山東和直隸一帶頗多這一類的野心家,主動出塞,和北虜合作,希圖改天換地,自己撈一杯羹喝。

“遇着北虜,當然殺無赦,遇着漢民,問着清楚是被掠的還是私逃的,私逃的,也給我全殺了。”

李寧有大將之風,遇事沉穩冷靜,而當斷之時,也不會優柔寡斷。

“放心吧,此番我們精銳全出,一定多斬首級回來。”

“怕是也能得不少金銀細軟。”

“按慣例辦就是。”

底下則是一片歡聲笑語,遼鎮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痛下決心,主動出擊,這一戰如果打勝了,不僅升官,亦能發財。

對此李寧也沒有太多意見,他的心思只用在打仗上,打勝仗上,看着身前左右的將佐,他右手用力一劈,笑罵道:“兔崽子們,發財的事往後挪挪,遇着北虜給我狠殺,不打勝仗,發個屁財。”

“打勝,那是一定的!”不知道是誰回了這麼一句。

李寧迴轉過頭,身後一條鐵流根本看不到盡頭,從鎮夷堡出來不遠就是茫茫草原,一條支流沿着毯子一樣的草地蜿蜒向前,前方的地平線上,也是看不到盡頭,天高水闊,一覽無餘,在這樣的天地之中,數千騎兵也顯的渺小了,所以他不象別的將士那樣,心中只有殺人奪財的慾望,更多的,是對這一片天地的敬畏。

一個普通的北虜部落,動輒就是南北三四百里,東西七八百里,這樣的地方,足夠內地放下十幾二十個州縣了,幾千人在這樣的地方爭戰,就象一把胡椒麪撒在大湯鍋裡,根本顯不出來。

不過,好歹所領多半是精銳,精氣神亦足,換句話說就是士氣昂揚,一念及此,李寧便是將心中隱隱擔憂,又復抹去了。

如此行軍數日,人馬的精神都到最高處,這種搗巢戰法,對體力精神的調整,亦很重要,李寧是家丁

出身,左右將領也多半多次參加這種戰事,經驗均是豐富。

沿途所見牧民,要麼抓爲嚮導,要麼盡數殺了,以防走漏消息。

當然,消息走漏是不可避免的,有一些牧民十分機警,遠遠看到大軍或是哨騎兵,連氈包和羊羣也不要了,遠遠飛逃,當然是跑去報信了。

不過這也無所謂,大軍前行速度亦快,預計板升那邊聽到消息時,留給他們的準備時間亦少的很了。

何況給他們一些集結甲騎牧民的時間也好,正好可以一鼓殲之。

搗巢戰法,就是直搗敵人腹心,如果搗不到人,搗空了,也就徒勞無功了。

只是這一次,運道十分不好。

撲到板升時,空空蕩蕩,除了一些磚石房子和大量的木屋氈包之外,幾乎不見任何人的蹤跡。

羊羣牛羣還有一些散亂放牧的,不少屋中還有明顯的傢俱細軟在,有一些貴重物品,幾乎就是直接散亂放在地上,顯然是倉促之中散落在地的,連撿起來的功夫也沒有。

沒有斬首,自然是十分遺憾的事,每個人的臉色都不大好看,辛苦這麼一趟,弄不到幾百斬首,實在是冤枉的很。

不過,抄掠之下,居然有不少浮財被抄了出來,這一下,人心中的不足似乎也得到了不小的彌補。

歡聲笑語,立刻響亮起來。

細細抄掠一番,再又撒出哨騎,四周幾十裡地查探過,除了少數零星的遊騎之外,根本沒有大隊北虜的蹤跡。

這一下,只好回師。

衆人都是歡騰,不戰而獲大量財寶,升官不得,發財亦足安慰,只是李寧心中的不安之感,卻是越發強烈了。

自此回師,人心當然懈怠了,不象來時如繃緊的弓弦,預備着要大戰一場,回程之中,隊列幾乎保持不住,除了李寧本人的直領和家丁之外,幾乎約束不住隊伍的鬆散。

待眼看還有不到二百里路程就回到鎮夷堡時,變故終於發生。

天際線上是數不清楚的大纛出現,每纛就代表一個濟農或是諾顏,數不清的甲騎在纛下來回的奔馳着,轟隆隆的響聲猶如雷鳴一般,由遠及近,由甲騎組成的陣列,猶如大海的潮水一樣,洶涌撲至。

足有超過三萬人的部隊,突然襲擊,將明軍的歸途阻斷,想要回家,就得衝過去!

回師或是繞道,都是死路,草原的遼闊叫內地人無法想象,回師之路已經是挑最近的和最好走的,一旦繞道,必然斷糧,甚至迷途,不論是斷糧斷水還是迷路,都是死路一條,根本沒有任何機會。

一旦落單,幾個騎術精湛的牧民就能追着潰敗的騎兵幾天幾夜,直到把人殺死爲止。

想要活命,就得衝過去!

然而,面對五六倍以上人數的強敵,衝的過去麼?

可想而知,在三萬多甲騎身後,最少還有相當數字或更多數字的牧民,這一場仗,不必多想,已經知道結果如何了!

(本章完)

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一百四十五章 募兵第二百八十二章 組織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四百零五章 底定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十二章 寶刀第六百九十九章 禍害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十一章 衝突第三十九章 管束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五百五十八章 暮氣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八十六章 馬帥第五百九十四章 勳章第七百六十五章 飲酒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二百七十八章 取銀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十八章 境遇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第三百八十章 東虜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報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九百零一章 左右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一百五十五章 熱血第八十五章 用誠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十章 武場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七百六十七章 收支第三百四十五章 鎮東第一百九十六章 困局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九十二章 訓斥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六百零五章 六科第七百九十章 車隊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
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一百四十五章 募兵第二百八十二章 組織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四百零五章 底定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十二章 寶刀第六百九十九章 禍害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十一章 衝突第三十九章 管束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五百五十八章 暮氣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八十六章 馬帥第五百九十四章 勳章第七百六十五章 飲酒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二百七十八章 取銀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十八章 境遇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第三百八十章 東虜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報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九百零一章 左右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一百五十五章 熱血第八十五章 用誠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十章 武場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七百六十七章 收支第三百四十五章 鎮東第一百九十六章 困局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九十二章 訓斥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六百零五章 六科第七百九十章 車隊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