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

大量無賴被殺,剩下的全部被抓,錦衣衛也在當晚被全部拿下關押,然後遼陽鎮飛章急奏上報,同時遼陽的各個階層,甚至包括百姓,商人,工人,也有學子,教授,以個人和學校等各種名義,將錦衣衛胡作非爲的訊息寫成奏疏,飛章上奏給朝廷。

這件事,明眼人都知道肯定是錦衣衛搞的太過份了,這才引起全城暴動,至於城中軍隊出動,則很難有人相信是自發……自發的軍隊和民間暴動,全城猶如一個大兵營,這樣的火藥桶居然沒炸,也沒有大規模的治安事件發生……最少在劉士忠等在城中文官的奏疏上說,城中當時十分寧靜,除了被抓捕的無賴有不少當場被殺外,別無他事發生。

這樣的結果,當然更坐實了人們此事是由遼陽鎮操弄的猜測。

對朝廷來說,發生這樣的事確實是十分難堪。

萬曆中期之後,幾萬人規模的民變時有發生,雲南,蘇州,都是大規模的民變,不僅殺死錦衣衛,還有鎮守太監被殺,但那是中期之後了,人們對萬曆開始極度失望,特別是稅監和礦監的派出,天子不在商稅正途上設法,而是派出家奴去徵稅,而且稅收並不是收入國庫,只是納入天子的私庫,這和地方豪強搶掠小民有什麼區別?人們只看出礦稅商稅是和地方大戶爭利,以爲此事沒有那般簡單,對萬曆甚至還有同情之意,這簡直就是荒謬之極的論調,天子治國當以正道直道,最少也該是以治國爲念,而萬曆搶的各階層的財富卻是納入私囊,同時在搶掠過程中,富家大戶破家的都不在少數,更何況普通的細民百姓?

那些礦監稅監都是太監,本身毫無根基,所用的人不是京中帶出去喇虎無賴,便是在地方上募集的遊民混混,這樣的人原本就都不是善茬,成爲打手之後更是狠毒無比,是以民變固然有人在後操弄,但這些傢伙引發的民怨過甚,肯定也是重要原因。

今日之事,在普天同慶的大捷獻俘之時發生,也確實是叫朝廷臉面無光,但這種臉面無光倒多半是反應在皇帝身上……誰叫錦衣衛是天子親軍,是皇帝自己的爪牙呢?

好在錦衣衛據上報奏疏來看,並無什麼死傷,親軍們在被捕時無人展露勇武和膽氣,並無任何一人反抗,所以根本沒有任何的死傷。

當然,這又從另外一個角度足以證明錦衣衛是完全的廢物,連被抓時的抵抗都不敢,堂堂天子親軍,任人拿捕,這還叫什麼爪牙,稱什麼武夫?

“混帳東西,你,你把朕的臉面都丟光了!”

萬曆劈頭蓋腦的痛罵着,在他面前,是張惟賢直挺挺的跪着,雖然被罵的狗血淋頭,張惟賢卻是一個字也不敢替自己辯解,惟有不停的請罪,請求萬曆的寬恕。

這一次他算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原本派錦衣衛是抓小五回京,張惟賢已經在幻想着自己在京城城門看着部下押解惟功回來時的情形了,他應該裝作大度,和小五閒話家常,然後變幻臉色,裝成痛惜模樣

,接着居高臨下,將手一揮,令人將小五帶回錦衣衛北鎮撫司的詔獄裡頭關着,在那裡頭,還不是自己叫他圓就圓,讓他扁就扁?

這原本是極好的打算,不料小五卻是打了逆天般的勝仗出來,連皇帝也是極度歡喜,甚至短暫的放下了對小五的過往成見,一心一意要報捷獻俘,祭祀太廟,告捷先祖,以慰列祖列宗在天之靈……這對皇帝來說是天大的好事,錦衣衛的差事當然是辦不成了,就算如此,張惟賢也是把人留了下來,一心要給遼陽上下添點噁心,誰知道這幫孫子這般不成用,激起兵變民變不說,還這般軟蛋慫包……要是錦衣衛死上一些人,那麼理又在天子和朝廷這一邊,地方上擅拿天子親兵,不管任何理由也說不過去……蘇州民變時,因爲死了人,不得不斬了爲首的一些人,後來張溥寫成的五義士墓誌銘流傳一時,便是因爲斬了這些人向天子和朝廷做交代……沒有死人,皇帝就算滿腔怒火,卻又怎麼發作出來?

這件事,皇帝只能捏着鼻子忍下來!

“混帳,無用的廢物!”

萬曆越想越氣,一個窩心腳便是踢在張惟賢身上。

Www ¸тt kan ¸CΟ

“哎喲……”

張惟賢吃痛,額頭都滴下豆粒大的汗珠來,但他只是歪了歪身子,卻是又挺立如初,沒有敢於躲避。

看到他這模樣,萬曆總算稍覺心軟,他也就是對自己的家奴心腹這般發作,換了文臣,就算氣極了他,當然也不會這樣有失天子風度的親自下場動手。

“張惟賢,沒有下次了,知道麼?”

回到椅中坐下,萬曆飲了口茶,順了順心氣,語氣談談的說道。

張惟賢一震,知道萬曆的意思就是下次再出這樣的事,連親自喝罵和踢打的機會也不會給他,那就是官樣文章,貶職,斥責,或是黜退了。

“臣這樣的位子,不知道多少人想做,臣明白皇上的意思,回去之後,痛加整頓,再有下一次,臣不敢請皇上饒恕,一定自己尋個沒人的地方死了算了。”

“你知道就好,下去吧。”

萬曆的聲音仍然是帶着恨聲,他的好心情完全被破壞了。

這陣子朝廷如烈火烹油般的熱鬧,到處都是繁花似錦,勳貴和豪富人家在此時就紮了不少花燈,每日擺在魚市口和金銀衚衕等大街口擺放,那些燈山大的有十幾丈高,小的也有幾丈高,各色新奇事物都可以紮成彩燈,有扎的天宮,也有各色神仙,還有話本人物,或是山水名勝,名剎大觀等等,或是能噴火,或是能出水,各家都是花了大價錢,那些扎彩燈的也是使出了全掛子的本事出來奉承差事,京城之中,到處都是笑口大開的人羣,哪怕是窮苦人家,這些天也是每夜出來瞧熱鬧,種種情形和過年差不多……大明和蒙古已經打了二百來年,民間說起最痛恨的事物蒙古人肯定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現在和大明百姓說什麼華夏各民族都乃一家,要民族團結互助,準定得被當成瘋子,縱不被抓起

來,也得好生在臉上批上幾十個耳刮子才行,一定條件和環境下就得做一定的事情,否則就是想當然,異想天開了。

自大勝消息傳來,京師之中人人高興,一片歡騰,待遼陽三千騎兵押解着俘虜前來之後,京師之中更是爆了棚的感覺,不少人家闔家出來,就是要在城門到天街各處找好地點,用來觀看進京的遼陽兵馬和北虜俘虜。

待郭守約等人進城時,歡呼之聲在紫禁城裡都能聽的清清楚楚,萬曆當時也是十分高興,他已經換了正式的冠冕,十二章龍袍在身,威嚴神聖之至,待歡呼聲傳來,遼陽兵馬押解着俘虜抵達承天門,也就是後來的天安門下時,皇帝自內廷出發,駕臨城頭。

接下來的事也是叫人如癡如醉!

萬曆在錦衣衛大漢將軍和旗手衛府軍前衛帶刀官的簇擁下登上城頭,展開儀駕,猶如天宮裡的仙帝駕臨一般,自城頭下看,不知道有多少萬軍民盡在眼底,看到皇帝儀駕前來,山呼萬歲,猶如天崩地裂一般。

身爲帝王,一生的榮光在此時也是抵達了極盛地步。

在此時,萬曆纔是明白過來,爲什麼祖宗喜歡獻捷大典,哪怕是成化皇帝這樣的宅男祖宗也是有過好幾次承天門獻俘和太廟告捷之事,實在是皇帝的生涯,除了洪武太祖皇帝之外,誰也難把政務當成娛樂來做,種種政務,錢糧兵谷,大臣們勾心鬥角,百姓們十分難伺候,種種陰微心私弄的皇帝頭疼無比,能在這種事上找到樂趣的實在是超級無敵的大能了。

但獻捷大典這種事情麼,倒是真不妨多來幾次……

郭守約在萬民百官注視之中,一直策馬到承天門下,然後下馬,單膝跪地,大聲稟報戰事經過,當然是簡化了的,然後向萬曆報告,除了斬首三萬之外,尚且有若干俘虜,其中的貴族頭人,盡數押解在此,請皇帝處置這些醜虜。

被俘的多是一些小臺吉,有一些身上還有大明的武官世襲,多是些都督,指揮一類的印信由家族傳承下來。在此之前,他們從未想過自己居然有被俘的一天,沿途過來,很多地方是他們不曾到達過的內鎮,而京師是曾經他們閒聊時一心要收復的大元故都,待進城這座雄偉大氣,磅礴似海的城市之後,他們當然也是誠惶誠恐,感覺到這座大明首都的偉大已經超過了自己的想象。

萬曆在高高的城樓之上看到這樣的場景,恨不得放聲大笑。

但他得忍住心頭狂喜,淡淡吩咐道:“拿去!”

皇帝身邊的親信太監一起喊道:“拿去!”

一千多名大漢將軍聽到聲響,也是很有默契的一起叫道:“拿去!”

再下來外圍數千禁軍亦是一起喊道:“拿去!”

聲音是越來越大,似乎金口一開,引起天地之間的震動與反應,整個皇城和京城,從剛剛的燥動中一下子就沉靜了下來。

天地之間,似乎就只有萬曆開口的“拿去”聲響在不停的迴盪着!

(本章完)

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五十七章 展布第八百五十五章 辭官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八百章 工廠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六百七十一章 傷兵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八百九十一章 展望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一百九十二章 綁票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三百零一章 殺戮第四百五十章 分別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一百一十八章 校尉第六百七十八章 求地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八百二十五章 用絞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四百二十五章 野心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亂第六百九十四章——六百九十五章 貪婪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四百八十二章 微損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七百零三章 死硬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十三章 苦練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爺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三百章 緩急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四百四十八章 議題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十章 武場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四百二十九章 陷阱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隊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一百零四章 痛快第八百二十八章 請罪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萬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八百零八章 收復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二百二十六章 逼迫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二百六十五章 磨練第四十九章 伴騎
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五十七章 展布第八百五十五章 辭官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八百章 工廠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六百七十一章 傷兵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八百九十一章 展望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一百九十二章 綁票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三百零一章 殺戮第四百五十章 分別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一百一十八章 校尉第六百七十八章 求地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八百二十五章 用絞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四百二十五章 野心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亂第六百九十四章——六百九十五章 貪婪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四百八十二章 微損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七百零三章 死硬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十三章 苦練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爺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三百章 緩急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四百四十八章 議題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十章 武場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四百二十九章 陷阱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隊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一百零四章 痛快第八百二十八章 請罪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萬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八百零八章 收復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二百二十六章 逼迫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二百六十五章 磨練第四十九章 伴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