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江陵

張元芳是經歷過一次大閱的,惟功也是仔細的聽着,汲取着張元芳的經驗。

大閱,對勳親武臣來說是頭等大事,對皇帝來說是一次難得的顯示無上君權和放風的機會,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這事兒和南郊祭祀天地遠遠不同,祭祀天地莊嚴肅穆,又是在新年伊始時進行,坐在大車裡頭,來回顛簸幾十裡,在寒風裡吹個透心涼……沒有哪個皇帝喜歡這差事,哪怕是在文官體系之下難得的放風機會。

大閱就不同了,選擇在春夏之交,天氣溫潤涼爽之時,天子策馬奔馳在三軍之前,校閱京營將士,在山呼萬歲聲中,觀看將士操練,同時可以在來回的時候觀賞京城南郊在春夏時的風景……對皇帝來說,這是無上的美事,只可惜,在文官體系之下,想經常大閱是不可能的,一個皇帝一生之中,可能也就那麼一兩次。

所以最近的熱門話題就是大閱,這是和大婚一樣最熱鬧的兩件大事,前者是京城百姓們嘴裡熱鬧話題的第一名,後者則是勳親武臣們最關注的緊要大事。

這一件事,可能會決定未來幾十年大家在萬曆朝的勢力排名,嘉靖初年,朱希忠和陸炳等舊臣得到了嘉靖皇帝的賞識,於是四十多年間掌握大權,成爲人臣中最拔尖的兩位,哪怕是嚴相爺倒了臺,朱希忠還是總理戎政和國公,死後追賜爲王,所以張元芳很鄭重的對惟功道:“這不是一件小事,你得叫皇上知道,你不僅武藝高強,對他忠心,你練兵帶兵的本事也是一流的。小五,二十年後你能不能成爲京營提督,就看明年你的表現怎麼樣了。”

“我會努力的……”惟功心中十分感動,鄭重點頭道:“不論是馬軍,步軍,我會往死裡**們。”

“你操練之事,都督府中已經有不少人提及了,說你是戚元敬的高徒,雖然和俞帥和馬帥都有不錯的交誼,但你的練兵之法,還是戚帥的。”

“是的。”惟功點頭道:“我的理念,和戚帥相近,對軍隊,先講以法度來約束。然後纔是傳以技藝,再練膽。”

張元芳開玩笑道:“俞帥怕是會傷心啊。”

“我也有和俞帥相近的地方啊……”惟功還是很認真的道:“練兵要練精銳,以厚餉養一支強兵,快速機動,擁有強悍的戰力,而不是大而無當,養百萬無能之輩,不如以百萬之資,養十萬雄兵。”

“戚元敬也不是不想練十萬兵,不過朝廷是不會對他放心的。”

戚繼光雖然在斬殺倭寇上有強悍的無可爭議的大功,但在人品上道德上確實有一些瑕疵,比如狂妄自大,還有貪污軍餉的嫌疑,還有任用私人,用人惟親等等,不比俞大猷,一直閃爍着人性的光輝。

但惟功認爲矛盾不在於此,而是戚繼光的練兵理念模糊不清,自始至終,也沒有真正說服人的練兵理論和實際的符合財政條件的練兵細則,而且如果朝廷一切如他所請,確實有一定的危險性,而且練出來的兵馬,多半是被冠以“戚家軍”之名,兩萬浙兵朝廷不怕,十萬戚家軍,那就真的值得警惕了。

叔侄兩人在飯桌上的話題一直就是這樣,談也是談個沒完,好在有七嬸監督,見他們聊個沒完,便是過來警告。

張元芳和惟功都不敢繼續下去,於是一個埋頭扒飯,另外一個則停了杯,也是吃飯。

一時飯畢,張元芳問道:“你什麼時候去履新?”

“明兒吧,給老馬一點準備的時間……”

張元芳會意,馬守約當了多年的坐營官,前日才免了惟功把總一職,結果朝廷一翻手,自己的坐營官也沒保住,這種心理衝擊肯定不小,惟功沒有必要在這種時候去刺激他。

“得意不快心,很好。”

張元芳對惟功的決斷沒有什麼可指摘的,只是提醒他道:“你該去一次元輔的府邸,當面致謝。”

此次惟功能全面掌握舍人營,張居正的首肯是最重要的原因,雖然是皇帝在機緣湊巧之下親口提出,但張居正也是早有此意,就算沒有廷推,惟功這個營官也是當定了的。

惟功欣然道:“這是自然,應該去的。”

張元芳倒是有些疑惑,又道:“元輔今日朝會時,似乎有點神色恍惚?”

“我亦看出來了,先是遲到,後來又走神了……但我問簡修,似乎元輔府裡也沒有發生什麼大事。”

“嗯,你自己看着辦吧。”

……

吃罷午飯,惟功自己出了門,王國峰等人跟着,張春這一次壓根沒敢露面,惟功露的那一手把這廝給嚇壞了,神乎其技,他覺得惟功隨時能不動聲色的取了自己小命,那種被張元功信任重用的驕狂之氣,立刻消失的無影無蹤。

在王國峰等人陪伴之下,惟功巡視了德勝門等幾個門店,這一段時間,錢莊的業務是突飛猛進,幾乎每日都有大筆的現銀存入錢莊,除了收取一定的費用賺取利益之外,海運,海貿,對南方的通存通兌還沒有展開,這使得白銀大量存入,卻沒有使用的渠道,每個門店的銀庫,惟功都隨意看了看,每店的存銀,都在十萬兩以上,有幾個店都是在二十萬兩以上,各店相加,輕鬆可以取出百萬現銀,這個財力,在隆萬大開海早期的萬曆五年,已經足夠嚇人了。

但銀子沒有用出去,轉換成更大的財源,這使得略微知道現代銀行業運作的惟功,簡直要心疼死了……

他沒空去崇文門店,只能問張用誠:“趙士楨那廝,馬車做的怎麼樣了?”

“聽說是差不多了,再有十天左右,新車就成型了。”

“他一邊做,叫人一邊仿!”惟功下了決心,令道:“召集我們預備用在舍人營的鐵匠,皮匠,木匠,大量開始仿造,我要在一個月到兩個月內,造出最少三百輛來。”

張用誠在心裡默算了一下,苦笑道:“時間有點緊啊。”

“此事你親自去抓,辦不成別來見我!”惟功很少有這樣蠻不講理的時候,不過也只能把這樣的重擔放在張用誠身上了。

壓力越大,張用誠反而越是精神,叫苦的話不說了,默默答應下來,立刻告辭,前往

崇文門店。

“大人,”王國峰忍不住問道:“究竟造這些車,派什麼用場?”

惟功笑道:“到時候你便知道了。”

……

傍晚時分,惟功一行趕到張居正府邸之外。

多次至此,情形每次都是依舊,臣門若市,其實就象徵着這個大臣已經是不折不扣的權臣,任何皇帝都不會喜歡大臣在私邸有這麼大的權威,有這麼強大的私人勢力,但在萬曆初年到如今,甚至是隆慶年間,張居正的府邸早就形成了這樣的局面了。

以前,惟功也常到這裡來,但是以私人身份和私事前來拜訪的時候多,就算前幾次來也曾是爲了公事,但當時自己的身份只是以皇帝的少年寵臣和勳舊子弟爲主,不象這一次,幾乎純粹是以公務,而且也是儼然是一個重要的武臣身份前來,這種感覺,也是格外不同。

仍然是順當入府,但張居正卻並沒有見他。

事實上外間不論是門房,外客廳,內客廳,外書房,最少有五六十個等候接見的官員,張居正一個也沒有接見,這種情形,惟功多次前來,實屬罕見。

好在他有內線,過不多時,張簡修匆忙趕來,一見面就抱歉道:“惟功,不好意思,家父現在確實是太忙,實在沒空見你。”

“外間的官員也等着屁股起火,元輔大人究竟怎麼了?”

“這個……”以張簡修豪爽大方的性格,居然也是破天荒的沉吟起來。

惟功心一沉,忙道:“若不便說,就不要說,我亦不能聽。”

“說說也不妨。”

張簡修道:“江陵來人了。”

適才惟功只是心一沉,但此時聽到這麼一句話,他有天崩地坼之感。

在他的記憶中,張居正似乎有過一次嚴重的風波,具體怎麼樣他不是很清楚,畢竟一個普通的大學士有一些軍事和文史上的瞭解和愛好很正常,他對明清易代和火器發展還有當時西方科技和軍事的發展都有涉獵……這是一個正常的青年人的愛好,光是打那些策略遊戲就學到夠多的支持了。

但很專業的文史知識,張惟功的記憶和涉獵就有嚴重的不足了。他依稀記得張居正在逝世之前遇到一次嚴重的危機,似乎是和倫理之爭有關,這幾年,在意識到張居正對這個龐大帝國的重要性後,惟功在自己的記憶庫裡苦苦思索,但一直沒有完整和清晰的答案。

在此時,他徹底明白過來了。

江陵來人,毫無疑問就是張居正的家族出現了一些嚴重的情況,否則江陵來人不會是一個叫張居正誰也不見,張簡修這種性格的人都吞吞吐吐的雷區般的話題。毫無疑問,根據惟功的瞭解,張居正在江陵老家有老父張文明在,自從張居正到北京爲京官之後,父子兩人已經十九年沒有見面了!

江陵來人,這好象是一個魔咒,眨眼間,就將原本心情不錯的惟功,擊打的體無完膚!

他已經想起來了,萬曆五年,張居正父張文明死,因爲丁憂奪情之事,引發了軒然大波!

(本章完)

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五百九十九章 夜話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讓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三百二十二章 潛流第三百三十五章 較量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五百一十九章 畝產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心第七百二十七章 提點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罰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投第五十五章 對手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五百四十七章 細柳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七百零三章 死硬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八百零八章 收復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三十九章 管束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心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四百一十八章 論力第九章 習武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五百八十七章 猛虎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四百零六章 收服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二百六十五章 磨練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門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讓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細則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一百三十九章 江陵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知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八百三十九章 鄭氏
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五百九十九章 夜話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讓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三百二十二章 潛流第三百三十五章 較量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五百一十九章 畝產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心第七百二十七章 提點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罰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投第五十五章 對手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五百四十七章 細柳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七百零三章 死硬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八百零八章 收復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三十九章 管束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心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四百一十八章 論力第九章 習武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五百八十七章 猛虎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四百零六章 收服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二百六十五章 磨練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門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讓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細則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一百三十九章 江陵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知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八百三十九章 鄭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