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

事實上除了少數最高層之外,普通的營官級別的軍官都不大清楚遼陽鎮已經發展到了現在的地步,一次出動七個營和七個獨立千總部,一下子就是五萬四千人的野戰部隊,固然這裡頭有幾千輜重兵和戰鬥工兵和炮兵,但基本上全部是實打實的野戰攻堅的部隊,而這還只是第一波的攻勢,再往下,第一集團攻勢減緩休整的時候,第二集團交替攻擊,第一集團轉爲守備,兩大集團交替攻擊,可以確保攻勢不間斷,打的北虜沒有辦法緩過氣來,同時,可以把搶下來的地盤穩固下來,這樣的做法,比以前大明王師的打法,不知道高明多少倍。

明軍的戰術,還是以防守反擊爲主,平時邊境上以長城爲依託防線,被騷擾的受不了後,集結大軍打反擊。

成祖時期,一次出動三十到五十萬人的京營,沿途的補給不知道要耗費多少物資,動員多少人力,當時上升期的國力都承受不住,民間十分困苦,而戰果實在有限的很。

很簡單,光是出邊牆邀擊,人家知道你最多幾個月就走,難道這麼蠢和你的優勢步兵集團打對攻?數次北征,最大的成效就是使被征伐的蒙古部落變的衰弱,但削弱一個,另外一個又起來了,根本治標不治本。

成祖之後,特別是土木之後,防守反擊都打不起來,被北虜奪了河套,**漢部的圖門汗視爲“俺答,奴子也,亦能爲王?”的俺答汗,兩次攻到北京城下,朝廷亦無辦法,戚繼光的最大成效,也就是穩固防守,使京師防禦平安無事。

遼陽鎮的戰法,卻是要打出邊牆,並且接連做戰,不僅放眼現在的九邊無人能比,就是二百多年前的大明成祖皇帝,亦是瞠乎其後了。

第二集團估計是近衛第一第二營的剩餘部隊,還有第八、九、十這三個營,加上若干驃騎兵獵騎兵龍騎兵千總部等部隊,人數估計在三萬人左右。

遼陽每個營現在都是超編,每個營都是六千人左右,這樣外人只知道有十個營和若干千總部,如果按明軍一般一營兩千七百人的人數來看,這個數字和遼陽鎮額兵三萬多的印象相差不多,正好對上。

不知不覺間,遼陽鎮已經擁有雄師十萬,

光是滿編的騎兵營就有兩個營,加上各獨立千總部,騎兵總數當在兩萬以上,而且,全部是精銳中的精銳。

光是騎兵,已經比極盛的遼鎮還強的多,遼鎮雖然額兵九萬多人,精銳騎兵極盛時也就是兩萬左右,剩下的多半是守城的雜兵和步兵營,以遼鎮的訓練水平和強度來說,根本當不得大用,也就只能縮在城池裡守守城,當不得大用。

勉強拖出去野戰,肯定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而遼陽的十萬大軍,除開騎兵之外,每個步兵營都不是那麼好相與的,獨立的重騎兵大隊,炮兵大隊,龍騎兵,獵騎兵,每個步兵營都由這些兵種構成,加上方陣步兵,簡直可以橫掃一切!

秋冬之交的時候,全鎮在參謀司和各司的配合下,編練大規模的步炮騎協同的演習計劃,往往都是達到幾個營過萬人的規模,每個季度每個月,各營都有不同規模的拉練和演習。

經過八年的經營和艱苦訓練,遼陽鎮已經有兩批武學院畢業的學員,最早一批已經在鎮中服役數年,大量的優秀生員成爲參謀人員,他們越發改變了遼陽鎮的精神面貌和整體動員及做戰水平,現在,檢驗全鎮的時機終於要到來了。

陶希忠坐下,惟功又站起身來,環顧左右,眼中放出光芒來:“做戰計劃現在還在擬定之中,但事前的通風,動員,籌備,各營已經開始準備了。”

“是,大人!”

所有人站起身來,昂首挺胸,大聲的答應下來。

惟功站在雨檐底下,看着部下們紛紛離去,張用誠幾個走的較晚,他特別囑咐道:“用誠,大兵一動,兵費耗繁,各項物資調配,你們中軍部也要辛苦,你和愷陽兄幾個,務必要堅持下去,等這一次戰事完了,我想大家可以好好歇一歇,各人家裡,總會多幾件蟒服,誥命什麼的。”

這就是說,此役過後,大家肯定升官。

這幾年,遼陽不聲不響的發展內力,錢賺的極多,可以說是盆滿鉢滿,高級主管和軍官,分潤也是不少,大家都儼然是富家翁了,往下去,就是打仗,做更多的生意,使中下層和普通的軍戶百姓們,沾更多的光。

這是一個大宗旨,不僅遼陽要富,這一次做戰之後,可能會拿下更多的地盤,物資和金錢,當然會往新的領地傾斜。

對遼陽的高層們來說,這七八年來不曾升官,大家舉步不前,惟功的國公襲爵已經六年,尚且沒有明確消息,麾下將士們,更是幾乎沒有人升官。

“太好了。”佟士祿在遠處聽到了,振臂歡呼道:“俺要升個副將。”

他這個都指揮同知和標下參將的職務也幹了五六年了,營官也當上了,這一次稍立微功,自然就能升個副將,只是別人看他的神色頗有古怪……這廝真是傻鳥一隻,難道遼陽鎮內誰還真的看重朝廷名爵?

“傻貨一個。”周晉材劈頭罵道:“叫你當了總兵,一年能分給你幾個錢?你去年分紅五六千兩,總兵有嗎?”

“呃,多說多錯,俺不說話就是了。”

“滾蛋。”

四周一陣歡笑,佟士祿已經當了爹的人,周晉材還是擡手就打,張嘴就罵,大家的交

情已經十幾年了,自然也不會在意這一點小小的細節。

惟功也是笑起來,他有幾件財賦上的事情想要和張用誠幾個細談,不過,今日顯然不是時候了。

他只能簡短的吩咐道:“用誠你擬一個名單,要用兵打仗,軍務緊急,各方協調都需要效率,成立一個軍事指揮小組,挑需要的人員加入其中,以後凡與戰事有關的,由軍事組成員負總責,各部門都要配合,各營亦聽從指揮。”

張用誠很沉穩的點點頭,一邊的孫承宗等人都露出深思的神色,這個所謂的“軍事指揮小組”肯定不那麼簡單,只是衆人對這個前所未有的東西沒有什麼既定的印象,想想不得要領,不過大家都知道,在這個當口,能加入其中,肯定還是大有好處的。

待所有人出門,宋堯愈才慢慢踱過來,微笑道:“大人以小組形式收權,總攬一切,這真是妙招。”

惟功笑道:“其實不光是爲了收權,提調指揮一切,也確實得有這樣一個部門纔可以。”

“是,”宋堯愈應了一聲,又道:“大人,這個做戰到底什麼時候能開始?”

這幾年,宋堯愈爲了遼陽真是殫精竭慮,貢獻一切,才五十來歲的人,已經頗具老態。這陣子,惟功逼着這個老名士陪自己鍛鍊,果然精神狀態好了很多,這纔出來視事。

“等吧。”惟功微微一笑,答道:“遼鎮自亂馬腳不提,京裡有些人巴不得凡事牽扯我一道,叫他們先得意一把也好。”

“大人是要引而不發?”宋堯愈略一思忖,便道:“我們先發,或是發的早了,都不好,不如後發制人。”

“老夫子算是得其中三味矣。”

惟功哈哈大笑起來。

……

……

從前堂出來,惟功深深伸了一個懶腰。

他的身體發出陣陣脆響,似乎全身的骨節都在這個時間響動了起來。

前堂後宅,相隔不遠,穿過一道垂花門,便是後宅居住區所在了。

現在的後宅,比起當年只有幾個丫鬟僕婦的情形,大有不同。

“虎頭,銅錘,二丫,都給爹爹抱抱。”

剛一進後宅不遠,院子正中的假山堆上跑下三個小娃,最大的虎頭虎腦,已經快五歲,小的男孩也有三歲,惟一的女孩子粉嘟嘟的,兩歲上下,胸前一個銀鎖,梳着雙丫髻,遠遠的就伸開手來,叫着要惟功抱。

惟功呵呵笑着,先將女娃兒抱了起來,狠狠親了好幾口。

“爹,爹,抱我。”

“抱我。”

兩個男孩子也叫起來,惟功放下女兒,將兩個兒子一左一右抱起來,也是左親親右親親,和女兒一般模樣。

虎頭是李成瑛所出,很幸運,也叫遼鎮上下鬆了口氣。

大婦所出嫡子,又是長子,遼鎮將來上下效忠的對象人選,算是很順當的出現了。

銅錘和二丫都是大丫所出,雖是庶子庶女,好在李成瑛並不爲難,而且,惟功很明顯的沒有嫡庶之分。

他自己的母親就是一個丫鬟出身,怎麼可能將那種愚蠢的偏見,留存在自己身上!

(本章完)

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五百五十九章 毒蛇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四百零一章 農莊第八百九十四章 突入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六百九十九章 禍害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五百四十一章 制衡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一百一十六章 軟磨第六百二十三章 謹慎第七百零五章 詢問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至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五百四十二章 步伐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三百零五章 挑鎮第五十五章 對手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七百九十五章 衝陣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八百三十九章 鄭氏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五百六十章 改政第七百五十八章 針對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至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四百零一章 農莊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五百八十二章 港口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十三章 苦練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八百九十五章 東望第三百零五章 挑鎮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七百七十九章 船主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七百零五章 詢問第四十三章 小成第六百六十七章 向前第二百八十九章 強兵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二百四十章 會議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
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五百五十九章 毒蛇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四百零一章 農莊第八百九十四章 突入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六百九十九章 禍害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五百四十一章 制衡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一百一十六章 軟磨第六百二十三章 謹慎第七百零五章 詢問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至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五百四十二章 步伐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三百零五章 挑鎮第五十五章 對手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七百九十五章 衝陣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八百三十九章 鄭氏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五百六十章 改政第七百五十八章 針對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至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四百零一章 農莊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五百八十二章 港口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十三章 苦練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八百九十五章 東望第三百零五章 挑鎮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七百七十九章 船主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七百零五章 詢問第四十三章 小成第六百六十七章 向前第二百八十九章 強兵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二百四十章 會議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