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大風起兮(二)

昨夜楊凌別業起火,燒得只是一些應奉天家庫房而已,總體而言,楊凌還是一個只要有條件,對生活品質還是比較講求的人,當然要是沒條件必須頂硬上的時侯,他幾個月帶領麾下兒郎嚼冰臥雪天天粘在馬背上也能笑眯眯的。

南門外別業自從來到汴梁入居以來,經營了這麼長時間,上下水鋪了,地板換了,採光改善了,格局調整了,再加上各種運動場所可以疏散筋骨,還有可容納數百親衛,數百匹馬的各種設施,甚而還有用來瞞過馬小英眼睛去偷婢女的密門小道,實在已然讓楊凌住得頗爲舒服,能保留下來自然就儘量保留下來。

昨夜一場大火,燒得煙焰騰天,不過是將離別業還有點距離的庫房全都燒個乾淨,爲了火勢大一點還加了乾柴石脂,火光映亮半個夜空之餘,自家別業卻未曾受到什麼波及,無非就是鋪滿了飛飛揚揚而下的劫灰而已。

燒了迎奉天家的外庫,不僅順利捲起了亂事,還打定了主意一文錢也再不迎奉給新君了,要查賬找亂軍去,此時此刻,不知道多少神策軍的新軍漢正在黑雲都親衛帶領下忙碌,重新打掃佈置,收拾火場,臨時搭建一些蓆棚,佈置爲人暫時休息的所在。

這些軍漢,從事什麼行業的都有,一聲號召,讓其自報拿手的行當,頓時就召集出這麼多專才,轉眼之間就將多少是一片狼藉景象的南門別業收拾得乾淨濟楚,再把丟失的一些家當置備齊,楊凌馬上就可以再搬回去住。

這麼多軍漢忙忙碌碌來去,還自發的有班頭領工在調配人手,排定秩序,黑雲都親衛那些壯健漢子只看得張目結舌,插不進手去,說實在的,這些前拱衛禁軍軍漢,多是三十左右的人了,而且汴梁沉浮日久,從事百般生計,市井氣或多或少都有。

除了不多一部分之外,並不是編練之後,就能耐苦聽號令,悍不畏死,不過現在看來,倒是可以編練成專業的輔助部隊,做些戰勤工作,一部留守汴梁,也稱得上是人地相宜,軍漢在這裡忙碌,還有數十名黑雲都親衛簇擁在這別業的內院之外,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戒備森嚴萬分。

就是在那裡忙碌的神策軍軍漢們不時都偷眼望去,楊大人從馬前街奉趙佶就在這內院當中,汴梁城中,從二月初二那日開始的兵荒馬亂景象,總算是過去不少,一場殘冬初春的小雪從天色還未曾亮的時侯就簌簌而落,隨風翻卷,將汴梁城又籠罩在一片銀白當中。

昨夜亂後痕跡,似乎就爲老天爺縮掩蓋了,大多汴梁居民,只要家中有柴有米的,還是謹慎的閉門不出,可是那些升米把柴度日的人家,卻還是要出來尋生活,正店閉門,一些小食肆遮遮掩掩的還是開張,大些的瓦舍重門深鎖,半掩門子卻簾掀一角,柴社不開張,卻還有四郊鄉民挑擔叫賣,有些賣飲子的湯坊也悄悄開門,卻在水牌上貼着莫談朝事的招子。

開封府在亂事那夜星散的衙役快手,也招攬了大半回來,組織城中保甲收拾城中大大小小的火場餘燼,將皇城御街空場裡四下丟棄的多少雜亂事物收拾乾淨,據說是西府從應奉天家內庫當中臨時調了一批財貨出來,由開封府按照往日規矩,凡是家中有孤老的,揭不開鍋的,尋不到生活的,計口發三十文,算是新君恩德。

百姓如此,在汴梁服官之輩腿腳就勤快了許多,他們消息自然比百姓要靈通得多,知道既然內禪事定,近期內就再不至於如前夜一般驚亂全城,人人惶恐身家不保了,現在最要緊的反而是趕緊弄清楚朝中風雲變化,看自己能不能保住現在地位,或者就是能不能更進一步。

往日這般天氣,大宋臣僚向來是灑然得很,當在家中高臥,去衙門畫卯都懶得,午後更是設上古董羹,暖上幾角酒,召來三五小娘,呼朋喚友,高會清談,不過此刻,風雪當中,這些大宋臣僚一身官服,或帶元隨,或輕車簡從,都早早去了各自衙門,互相攀談打聽動問,各色各樣的消息傳得四下亂飛。

至於朝中那些有數重臣府前,拴馬樁上不知道套了多少座騎繮繩,照壁前不知道停了多少車子,等候接見的臣僚門口傳舍坐不下了,還站到了外間去,也沒有一個人嫌冷嫌辛苦,要早早離去的。

除了這些奔忙鑽營角競之輩,還有不少落魄之家,多少勳戚高門,現在都是府邸四門大開。才換了赤紅新號衣的軍漢們進進出出,將大小箱籠器物一樣樣搬出來。監督之人,既有皇城司使臣。亦有內使模樣閹人,還有頭戴黑羽氈帽的軍將,甚至連球市子聘請的多少帳房先生都召來計數。

府邸中人,下人遣散歸家,姬妾子女親眷,都哭哭啼啼的在收拾不多的東西,現在尚能暫居幾日,等朝廷處置一下來,家主若死,自然萬事休提,各走各路罷,若是僥倖不死,還得和家主一起,千辛萬苦在軍漢押解之下,趕赴遠惡軍州煙瘴之地了此殘生,誰知道能不能掙扎回汴梁這花花世界!

這些勳戚家中,不少姬妾是典來的,這個時侯厚道的就自家取了私房贖回年限未滿的典契,不厚道的就倦了細軟私逃,跟着失蹤的往往還有什麼馬伕車伕小廝之類的精壯後生,一時間不知道上演了多少出悲喜劇,既有落魄人家,便有得意之人。

汴梁街市當中,一隊隊換了嶄新赤色襖子的軍漢在軍將率領下四下巡視,這些軍漢,多是面目粗礪黧黑,就是往日生活在汴梁最底層的前拱衛禁軍軍漢輩,現在一個個都昂首挺胸,腳步輕捷,奉號令整齊行事。

雖然倉促成軍,也遠遠不到能臨陣而用的地步,可比起往日大家看慣了都門禁軍憊懶模樣,簡直強到了天上去,這些軍漢身上穿着的襖子,上面還有一道道壓痕,還帶着黴味,全是從府庫當中搬出來的。

一年年下來不知道在武庫當中積了多少,開銷了多少支出,卻只是在那裡落灰,手中器械也是全新,腰上也帶了新腰牌,上面來不及燙字,只能先用毛筆草草寫就,要是有人瞄一眼卻看不清,這些軍漢也總是得意洋洋的拍着腰牌:“俺們是神策軍!是晉王的親軍!打下燕京的軍馬聽說過沒有?就是俺們!”

神策軍汴梁中人也許還有不知道的,可是晉王楊凌,此時此刻京城中還有誰不知道?昨夜平亂,救太子(本來是擒拿太子,可是昨夜之事如今就是成了太子爲亂軍所逼迫,晉王剿滅叛軍,救太子於亂軍之中的版本),聖人內禪之際,親口加封到如此地位,更領西府樞密使,,河北河東兩路宣撫使,名位權勢,集於一身。

此人更是平燕功臣,無敵統帥,起兵以來,更有財神之目,過手錢財何止數千萬貫,從此人在平燕軍中出現,至此不足三年,如此際遇,當真是足以讓風雲色變,當然到了如此地位,前面已然都是絕路,將來如何,實在難料得很。

不過現在這位晉王正是薰灼的時侯,新君對他都小意應對,更有神策軍爪牙密佈都門,這些話,也就藏在心底就是,看將來罷………

只怕這晉王,善始卻難善終啊……

楊凌既然在汴梁打出了神策軍的招牌,那麼就必然要有屯駐之地,原來城中如金水橋大營等處,或者地方逼窄,或者七零八落,都門禁軍,自然久矣不用這城中大營,軍將不論,就是底層軍漢,也都在汴梁有家,且各有營生,誰耐煩在大營裡面立規矩?

王稟率領萬餘勝捷軍入屯金水橋大營,花了好大功夫才收拾起來,而且操練也無法進行,四下裡每日市聲環繞,虧得勝捷軍在汴梁耽擱的時日不算長遠,要不然在這等環境下,屍山血海裡面殺出來的勝捷軍也得廢了,饒是如此,在全軍振旅北上河北之際,也有十餘名西軍出身的軍將脫隊,另外在汴梁謀差遣去了。

汴梁城外原來禁軍所駐泊的大營,也是差不多景象,離城近的,多被佔據,就算還空在那裡的,也是離汴梁城甚遠,沒什麼利用價值的,而且也久矣無人入營,軍將士卒,各有各的營生,荒廢頹玘不堪。

楊凌既要一個可容至少數萬步騎整然入屯的大營,又要離汴梁城足夠近,乾脆就選在了南薰門外,既可以遮護現爲趙佶行在的別院,又可以就近震懾汴梁,至於地方,從都門禁軍軍將手中沒收的產業甚多,南薰門外也頗不少,當下就全部徵發了,建築蕩平,正可爲新大營的建設材料。

原來汴梁城中各武庫積攢的軍資流水般的運出來,都朝着此間集中,短短一日,南薰門外四五里處臨百崗冬雪盛景不遠處的一處空曠所在,就成了熱火朝天的大工地,原來此間臨南臨廣濟河,東依百崗,原來是都門禁軍一片水利磨坊羣所在。

春夏水大之時,每日磨坊裡面磨面榨油椿米,忙得不可開交,也是都中一個屯糧庫房所在。繁忙時侯,這裡爲禁軍軍將佔役奔走的軍漢,何止數千,每年都有數十萬上百萬石的糧米從此間過手。

周遭民居無多,只有一些做在這裡佔役軍漢生意的小商鋪,無非都是臨時搭起的一些棚戶而已,現在廣濟河封凍,磨坊關門,就連商鋪裡的人也走得精光,冷清得鬼都不上門。

楊凌老實不客氣的就選中了這個好地方,擾民少,地方廣大,地方安靜便於約束軍伍,因爲要轉運糧米所以交通甚爲方便,到處都是通途,當下就選爲南關大營營址,此時此刻,在冰天雪地當中,南關大營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原來磨坊,都被拆除,所用木料,可以用來建新營舍的都被選出積儲,其餘邊角料修整之後,就沿着大營四下開始佈設寨柵,設立鹿砦。

冬日正好夯土,大營四下都在挖開壕溝,一邊用以取土,一邊便以此作爲寨濠,在只是略有模樣的寨濠與寨柵之內,留出了夯土寨牆的位置之後,裡面就都是屯兵的所在,距離已然用石灰劃分出來,留出調度兵馬的通道與防火間隔。

營中還選出了打井的地方,雖臨廣濟河,但是營中仍要有取水處,防止被圍營中,斷絕水源,現在這些屯兵所在,一隊隊的車馬運來了簇新的牛皮帳篷,堆疊得跟小山也似,也有軍漢開始搭建這些營帳,留出的屯兵區域是如此廣大,哪怕屯駐三萬步騎,都綽綽有餘,其他地方營帳還只是纔開始動手搭建,但是中軍營帳已然搭建完畢,佔地頗大,十幾個頭號牛皮大帳連成一處,帳外各色旗號密佈,中軍司命之旗五方五位旗號傳令牙旗。

按軍中規條佈列,都在寒風中獵獵舞動,在屯兵區域迤西,百崗腳下,又是一大片空地,這就是留出的校場了,司命號臺還未曾搭建,現在只是一片空曠中風捲雪動,頗有三分肅殺氣象。

如此所在,作爲屯兵練兵之所,比起汴梁城中風花雪月環繞,何止強過十倍?現在在南關大營中忙碌的軍漢,人頭涌涌,也有數萬人之多,前拱衛禁軍軍漢,現在流散在汴梁城中的,這些年下來,不過還有二三萬人。

雖然當夜參與亂事的,楊凌一發都收了下來,但是挑選之後,最多還剩萬人,不過這些前拱衛禁軍,現在已然成爲了楊凌麾下僅次於神策晉陽軍的最爲可靠的團體之一。

換句話就已然是楊凌的利益共同體了,不管是無意再在軍中服役的還是自知肯定會被裁汰下來的,都到了此間參與建設南關大營勞作,沒有一個不賣氣力的,甚而還拖家帶口,將能幹得動活的親眷,都帶了過來。

在這裡做一天,便有一天工錢好領。將來更可依附神策軍這個團體覓得更好的生路,如何能不當成自己事一般?還有人自家不能上陣了,卻將家中年輕子弟領來,想讓其投入軍中,博一場富貴出來,若說昨夜是不得已,現在卻是全心投效。(。)

第672章 全線動搖(一)第182章 馬蹄急(二十九)第574章 改天(四)第498章 潛雷生(八)第432章 莫須有(三)第732章 家國天下事(八)第470章 朔州會戰(完)第254章 鐵馬冰河(三)第289章 拼死一搏第475章 初入汴梁(五)第84章 大功(三)第382章 暗撥乾坤(一)第247章 大江東去(十六)第353章 兵發居庸關第476章 初入汴梁(六)第419章 風雷齊動(八)第470章 朔州會戰(完)第164章 馬蹄急(十一)第536章 潛龍在淵(六)第684章 漢家血性第18章 女真使者第360章 河東亂象(完)第328章 躊躇第44章 借兵第379章 侍郎李若水第579章 改天(九)第480章 初入汴梁(完)第376章 兩軍財計第349章 擒將第204章 風雲亂(十一)第351章 飛狐口第43章 困局(完)第52章 變故第736章 家國天下事第652章 整頓京師(二)第641章 擁駕(十一)第409章 收網(十八)第252章 鐵馬冰河(一)第573章 改天(三)第687章 肅清第394章 收網(三)第550張 整練禁軍(完)第297章 燕地結局第258章 書生誤國(上)第590章 改天(完)第638章 擁駕(八)第451章 慶父不死(一)第414章 風雷齊動(三)第421章 風雷齊動(完)第531章 潛龍在淵(一)第509章 驚龍(九)第80章 奪城(五)第18章 女真使者第235章 槍挑鐵滑車(七)第685章 驚退第42章 困局(七)第329章 槍挑鐵滑車(一)第76章 奪城(一)第447章 莫須有(十八)第582章 改天(二)第199章 風雲亂(六)第391章 暗撥乾坤(完)第636章 擁駕(六)第211章 雪滿弓刀(六)第410章 收網(十九)第123章 暗潮生(九)第304章 王稟援手第492章 潛雷生(二)第628章 北上(十八)第722章 整軍會獵(十一)第280章 人爲財死第599章 將出(九)第386章 暗撥乾坤(五)第65章 局面翻轉(中)第144章 風雲動(十一)第351章 飛狐口第656章 整頓京師(六)第209章 雪滿弓刀(四)第499章 潛雷生(九)第357章 河東亂象(三)第160章 馬蹄急(七)第733章 家國天下事(九)第429章 明爭暗鬥(完)第155章 馬蹄急(二)第492章 潛雷生(二)第436章 莫須有(七)第30章 堂上激辯第595章 將出(五)第416章 風雷齊動(五)第657章 整頓京師(完)第716章 整軍會獵(五)第25章 長夜無眠第688章 趕至第183章 馬蹄急(完)第16章 雨中第595章 將出(五)第246章 大江東去(十五)第579章 改天(九)第498章 潛雷生(八)第115章 暗潮生(一)
第672章 全線動搖(一)第182章 馬蹄急(二十九)第574章 改天(四)第498章 潛雷生(八)第432章 莫須有(三)第732章 家國天下事(八)第470章 朔州會戰(完)第254章 鐵馬冰河(三)第289章 拼死一搏第475章 初入汴梁(五)第84章 大功(三)第382章 暗撥乾坤(一)第247章 大江東去(十六)第353章 兵發居庸關第476章 初入汴梁(六)第419章 風雷齊動(八)第470章 朔州會戰(完)第164章 馬蹄急(十一)第536章 潛龍在淵(六)第684章 漢家血性第18章 女真使者第360章 河東亂象(完)第328章 躊躇第44章 借兵第379章 侍郎李若水第579章 改天(九)第480章 初入汴梁(完)第376章 兩軍財計第349章 擒將第204章 風雲亂(十一)第351章 飛狐口第43章 困局(完)第52章 變故第736章 家國天下事第652章 整頓京師(二)第641章 擁駕(十一)第409章 收網(十八)第252章 鐵馬冰河(一)第573章 改天(三)第687章 肅清第394章 收網(三)第550張 整練禁軍(完)第297章 燕地結局第258章 書生誤國(上)第590章 改天(完)第638章 擁駕(八)第451章 慶父不死(一)第414章 風雷齊動(三)第421章 風雷齊動(完)第531章 潛龍在淵(一)第509章 驚龍(九)第80章 奪城(五)第18章 女真使者第235章 槍挑鐵滑車(七)第685章 驚退第42章 困局(七)第329章 槍挑鐵滑車(一)第76章 奪城(一)第447章 莫須有(十八)第582章 改天(二)第199章 風雲亂(六)第391章 暗撥乾坤(完)第636章 擁駕(六)第211章 雪滿弓刀(六)第410章 收網(十九)第123章 暗潮生(九)第304章 王稟援手第492章 潛雷生(二)第628章 北上(十八)第722章 整軍會獵(十一)第280章 人爲財死第599章 將出(九)第386章 暗撥乾坤(五)第65章 局面翻轉(中)第144章 風雲動(十一)第351章 飛狐口第656章 整頓京師(六)第209章 雪滿弓刀(四)第499章 潛雷生(九)第357章 河東亂象(三)第160章 馬蹄急(七)第733章 家國天下事(九)第429章 明爭暗鬥(完)第155章 馬蹄急(二)第492章 潛雷生(二)第436章 莫須有(七)第30章 堂上激辯第595章 將出(五)第416章 風雷齊動(五)第657章 整頓京師(完)第716章 整軍會獵(五)第25章 長夜無眠第688章 趕至第183章 馬蹄急(完)第16章 雨中第595章 將出(五)第246章 大江東去(十五)第579章 改天(九)第498章 潛雷生(八)第115章 暗潮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