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章 太后入甕

議和從來不是一見簡單的事,不是一次朝議,受降方列舉一、二、三,稱降者答應一、二、三,就能擊掌相慶,皆大歡喜。甚至天子已然決定議和,也不會立即在朝議時宣告主張,甚至也沒有急着爲這一件事端召集重臣殿議,爲了達到順利通過的目的,天子先要與親信們達成一致意見,朝堂上才能齊心協力。

但一國之君處理國政時先行“拉幫結派”,這當然有違規律,因爲朝議殿議的目的,正是爲了避免皇帝謬見誤國,所以要經臣僚討論,指出謬誤之處,杜絕禍患,自然也有剛愎自用固執己見的皇帝,往往力排衆議倒行逆施,大臣們雖然反對,卻無法阻止,所以古往今來,常有發生朝堂死諫、掛冠請辭事件,這樣說來皇帝既有獨斷專行的特權,事先“結黨”私商顯然就毫無必要。

可當今天子賀洱,顯然不具有這樣的特權,甚至連親政都是暫時,隨時可能被人質疑,讓韋太后藉口“德行有虧”,需要繼續接受“教育”,再次成爲朝會時纔出場的擺設。

又比如韋太后,她其實也難以做到獨斷專行,雖然她已具備了這樣的基礎,但她愛重名利,倘若她的主張無人支持,必須靠特權才能實行,必定會造成誹議,所以在各種朝議、殿議之前,紫宸殿與篷萊殿都會召開自己的私議,內部先統一口徑,縱然會商時產生爭論,只要取得人數上的優勢,那麼便是“從諫如流”,與獨斷專行無干了。

總而一句,大周朝廷現今的議和,註定會更加複雜,起初的“鬥爭”,甚至基本與突厥無干,突厥使臣壓根不需出面。

這樣一來,無論是太后黨,還是蜀王黨,包括正統派,其實絕大多數人都不知突厥方開出的條件,他們現在討論的是是否應該議和,就更不提王淮準這樣的中立派,暫時被排除在外,完全不清楚其中隱情。

而相比蜀王的積極,這回太后卻顯得大是惰懶,也不過是如今韋、謝、元三大相國開了個小會,示意自己的主張是化干戈爲玉帛,關於謝瑩先提主張,授意賀湛促成,包括突厥要求處死懷恩王一事,太后均未提起。

這也是韋太后一直以來的習慣,但凡不需興師動衆之事,自然也沒必要鬧得人盡皆知。

不過太后還是允見了突厥使臣。

而玲瓏臺裡這番對話,顯得要比蜀王府時直接了當許多。

“謝娘子十分掛念太后,臣奉令出使時,娘子千叮萬囑,一定代她拜問太后安康。”

因爲謝瑩說服了阿史那奇桑求和,多少打消太后對她的怨氣,聽這話,不由蹙眉:“六娘既和親突厥,又聽聞突厥可漢對六娘甚爲敬愛,何故仍以娘子相稱,難道突厥王廷未予封號品位?”

“吾國可漢早便想要賜封謝娘子可敦之位,奈何優魯可敦堅持娘子並非和親之公主,不應享有如此榮耀,故可漢這回也曾告囑微臣,懇請貴國賜封謝娘子公主名號,如此一來,優魯可敦無話可說,亦能向天下公示突厥與大周修好之誠。”

一個公主的虛名,韋太后自然不會鏗吝,毫不猶豫允准。

突厥使眉開眼笑:“太后對謝娘子果然慈愛,也難怪娘子雖嫁異國,仍然憂慮太后處境。”

“她有何憂慮?”這話韋太后並不怎麼愛聽,天子雖然親政,那也是先經她的允准,權力既然給了出去,她便有把握收回,何至於到處境堪憂的地步。

“謝娘子聽聞貴國國君、蜀王均曾反對受降懷恩王,然太后不僅受降,寬赦逆犯罪行,甚至恩封王爵,然而倘若懷恩王稱降只是權宜之計,日後又再掀生內亂……懷恩王雖說已然被太后控制,可太后是否確信懷恩王沒有子嗣在外,隱姓埋名圖謀不軌?”

這話正中太后的疑慮。

賀珝入京,未攜妻小,據他聲稱妻子早逝,子女亦都早夭,可太后掌握那名急公會的叛徒,卻堅稱賀珝已經將妻小家眷妥善安置,只不知藏身何處而已,太后當然也不相信賀珝作爲圖謀帝位的人,會沒有子嗣。

再聽那突厥使說道:“今後貴國若再生內亂,太后豈不被質疑謬過,蜀王必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質疑太后婦人之仁,輕信奸逆,誤國誤民,發動黨羽諫請太后退於內闈,交國政軍權交還國君,故而謝娘子方纔說服可漢,由突厥出面,相助太后剿滅匪寇,畢竟太后一直主和,爲貴我修好,可漢當然更加希望太后主政。”

見韋太后神色雖然凝重,卻並不見慍怒,突厥使再接再厲:“臣使貴國之前,謝娘子交代,務必提醒太后,僅只斬除懷恩王並不能徹底杜絕隱患,叛軍十萬之衆,盡皆亡命之徒,務必剿滅方無後顧之憂,太后雖說已然寬赦前罪,然兩國議和,便爲斷絕隱患最佳時機。”

敵國使者,竟然諫言韋太后殺害浴血奮戰的將士,當然是居心叵測,固然太后對懷恩王及其舊部確懷忌憚,卻並非沒有察覺對方的企圖,她冷笑,稍稍一擡手臂:“我國內政,就不勞使臣廢心了,使臣口口聲聲奇桑可漢重視兩國邦交,卻又何故一再出爾反爾,還是言歸正題,擬定這回和談協議爲重。”

突厥使微微一笑,也不懊惱:“太后應知,議和並非我國可漢心甘情願,只戰爭若然持久,於貴我雙方均無益處,我國復國不久,若非大親王在貴境遭受刺殺身亡,衆將士憤憤不平,力爭討回公道,可漢也不會親征逼犯貴境,太后又怎能指責我國可漢出爾反爾?畢竟三大親王遇刺,真兇仍未察明,貴國可一直未予我國交待,而貴國那三大條件,對我國而言實在苛刻,臣不瞞太后,可漢決無可能接受,故而,還望太后能好生斟酌。”

韋太后大怒:“這麼看來,阿史那奇桑果然毫無誠意!”

“若無誠意,可漢便不會配合太后佯作稱降,並下令撤軍,但太后若堅持讓我國稱臣納貢,那麼議和之事不談也罷,我國雖然一時不能攻入甘州,然而敢問太后,就當真有把握讓突厥滅國?貴國數十萬大軍,能否長鎮甘州?太后如今敵患,可並非我國,可漢欲助太后一臂之力,太后卻存讓我突厥滅國之心,太后議和之誠又如何體現呢?”

韋太后竟無言以對!

突厥諳知大周國情,大周卻對突厥如今的困窘一無所知,韋太后哪裡想到戰爭持續下去,突厥便會四分五裂?她聽信了突厥使的狂言,因爲她其實一直不想與突厥開戰。

在韋太后看來,西疆,乃至安北,爲大漠蠻荒,華夏是以農桑作爲基礎,不可能效仿蠻夷以遊牧爲生,縱然將突厥滅國,將其領域納入版圖實則並不能產生實際的利益,這就好比大周建國,周武宗使得萬國來朝,然而卻僅是讓蠻夷稱臣,雖朝廷會下派官員負責治政,同時更多的是授予各部首領都督之職。

這就是武宗雖滅突厥,卻不能杜防百年之後突厥再度復國的根本原因。

大周並不能將突厥這個種族徹底滅絕,那麼便難以逃脫此消彼長的宿命,所以韋太后認爲,大動干戈征服蠻夷並無必要,關鍵是要強國,大周強盛,蠻夷不敢來犯,而強盛的前提,便是滅絕內亂。

她的敵患是潘博,是賀珅,甚至是賀珝,並不是突厥。

所以對韋太后而言,議和的確迫切,當然倘若突厥沒有這意願,她也不可能主動求和,但突厥既然有了休戰的意願,已見曙光的韋太后,又怎麼甘心半途而廢?

“說吧,奇桑可漢有何要求?”

這句話讓突厥使大喜過望,此時的他可謂對謝瑩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受令出使之時,幾乎以爲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經謝瑩面授機宜,他依計而行,竟然當真逼迫得韋太后妥協。

“撤軍是理所當然,可漢爲示誠意,已經遵奉太后這首要條件,至於原屬貴國安北都護治域,可漢也答應交歸,甚至稱臣納貢等條件,可漢也願意配合太后,不過……突厥不會向貴國納貢,更不會逼迫天竺、大食等國給付賠金,待太后處治完備貴國內政,不可以此回議和要脅我國納貢,故,可漢認爲,需得太后書印一封,以防節外生枝。”

這就是讓太后私寫承諾保證,放棄經濟補償。

這當然與賀湛起初的設想背道而弛,因爲賀湛認爲最最重要的就是“納貢”、“賠款”,此兩條方能杜絕突厥捲土重來。

可韋太后顯然不是那麼在意。

她看重的是眼下,是立即休戰,她才能專心致志整頓河山、大權在握,而只要休戰,國庫不至於告急,她養尊處優的生活仍然得以延續,沒有天竺、大食的賠金也不至於捉襟見肘,這些是“小利”,在“大局”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就算突厥捲土重來,有姚潛,有安寧伯,也足以抵禦!

突厥只要在表面上答應那幾大條件,蜀王黨便不會反對,待她徹底收拾了蜀王,朝堂內外盡聽她的指令,突厥納不納貢,天竺賠不賠款,還有誰敢質疑?

就算質疑,接受議和乃天子主張,也無法質疑到她的頭上。

但韋太后當然不會立即書寫“保證”,只答應會考慮。

突厥使也沒有逼迫。

可一直在旁的高玉祥當然明白太后已然動意,他想起徐修能的提議,計上心頭。

第144章 六月晦日第1161章 團圓第496章 大勝第18章 元家有三郎第1370章 一線第320章 姚姬要行動第54章 強勢太夫人第947章 故人舊事第823章 流水果然無情第438章 路經第62章 強逼第76章 公義與得失第590章 南陽王府的家事第438章 路經第893章 質問第406章 穿越女的心路歷程第1302章 求助第1245章 賀尚書之託第409章 七娘獻殷勤第1224章 莫測心思第328章 惡劣紈絝第578章 預示第743章 曝露第845章 中算計,猶糊塗第1112章 宣戰第325章 好一場母慈女孝第371章 韋太后的新對頭第18章 元家有三郎第526章 遠走第334章 一定要打你板子第208章 陸離的駁辯第64章 應對含象殿第869章 晉王負傷第1272章 尹紳回京第598章 求情被拒第168章 歸家第1356章 醉話第419章 方氏成密友第816章 任姬的機會第981章 仙遊嶺一行第122章 遇見第331章 還有個“小幫手”第273章 一年時限第898章 知己的作用第1216章 求子第1298章 拖後腿第997章 援兵!援兵?第210章 誰是居心不良第953章 露端倪第213章 鬥心第1121章 見瑩陽第502章 兄妹第1296章 寧死不從第1400章 竟有如此誤解第1378章 隱憂第703章 承諾第230章 死者赫連九第1151章 決戰之前第229章 又死人了第926章 坊官有疑第1403章 時機到第668章 甄夫人的進擊第190章 師生第891章 驅逐舊僕第812章 婁卓訓妻第798章 殿下的桃花劫第550章 白廢心機第142章 練手第307章 利好消息第1063章 謝瑩獻計第17章 樂妓叩音第5章 昔日名動京華第1222章 禍難多因“不服輸”第531章 行賄第818章 中秋宴第1324章 仍要勇敢前行第809章 艾綠的第一次第44章 白姬不中計第474章 相當操心的晉王殿下第361章 相見不能相認第206章 當局者迷第247章 英國公子第1404章 清醒第297章 窺穿第586章 對峙第155章 第一輪第296章 “勒索”不成第547章 砸腳的開端第656章 熱血大壯第215章 母子過招第796章 夫妻各懷懊惱第1041章 我想來,你就請第1358章 再臨抉擇第1063章 謝瑩獻計第848章 晉王不急婢女急第36章 姐妹三人第966章 狂妄胡女第196章 魚兒咬餌第472章 謝姑娘的良人第373章 崩逝
第144章 六月晦日第1161章 團圓第496章 大勝第18章 元家有三郎第1370章 一線第320章 姚姬要行動第54章 強勢太夫人第947章 故人舊事第823章 流水果然無情第438章 路經第62章 強逼第76章 公義與得失第590章 南陽王府的家事第438章 路經第893章 質問第406章 穿越女的心路歷程第1302章 求助第1245章 賀尚書之託第409章 七娘獻殷勤第1224章 莫測心思第328章 惡劣紈絝第578章 預示第743章 曝露第845章 中算計,猶糊塗第1112章 宣戰第325章 好一場母慈女孝第371章 韋太后的新對頭第18章 元家有三郎第526章 遠走第334章 一定要打你板子第208章 陸離的駁辯第64章 應對含象殿第869章 晉王負傷第1272章 尹紳回京第598章 求情被拒第168章 歸家第1356章 醉話第419章 方氏成密友第816章 任姬的機會第981章 仙遊嶺一行第122章 遇見第331章 還有個“小幫手”第273章 一年時限第898章 知己的作用第1216章 求子第1298章 拖後腿第997章 援兵!援兵?第210章 誰是居心不良第953章 露端倪第213章 鬥心第1121章 見瑩陽第502章 兄妹第1296章 寧死不從第1400章 竟有如此誤解第1378章 隱憂第703章 承諾第230章 死者赫連九第1151章 決戰之前第229章 又死人了第926章 坊官有疑第1403章 時機到第668章 甄夫人的進擊第190章 師生第891章 驅逐舊僕第812章 婁卓訓妻第798章 殿下的桃花劫第550章 白廢心機第142章 練手第307章 利好消息第1063章 謝瑩獻計第17章 樂妓叩音第5章 昔日名動京華第1222章 禍難多因“不服輸”第531章 行賄第818章 中秋宴第1324章 仍要勇敢前行第809章 艾綠的第一次第44章 白姬不中計第474章 相當操心的晉王殿下第361章 相見不能相認第206章 當局者迷第247章 英國公子第1404章 清醒第297章 窺穿第586章 對峙第155章 第一輪第296章 “勒索”不成第547章 砸腳的開端第656章 熱血大壯第215章 母子過招第796章 夫妻各懷懊惱第1041章 我想來,你就請第1358章 再臨抉擇第1063章 謝瑩獻計第848章 晉王不急婢女急第36章 姐妹三人第966章 狂妄胡女第196章 魚兒咬餌第472章 謝姑娘的良人第373章 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