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1章 惡犬互鬥

奸滑諸如元得志,當獲皇后召見時,已經覺察到那絲微弱的曙光,他一貫擅長鑽營,自是不肯錯過良機,只是當諂媚匍匐稱頌之後,良久未聞皇后迴應,他心中忐忑,有如正被懸掛起來忍受抓撓,眼瞼蠢蠢欲動,卻到底不敢貿然探視。

皇后雖然年輕,且在他印象中,仍是沉默寡言卻知規蹈距的錯覺,不過經歷了這多挫折之後,眼睜睜目睹連韋太后這塊“老薑”立馬要被榨成“薑汁”,元得志哪裡還敢相信過去的錯覺,他知道自己這回面對的人,絕對不容小覷輕視,也並不那麼容易瞞惑討好。

兩眼骨碌碌盯着地面,漸覺方磚上的雕花已使目眩,沉默如同千鈞,逼壓得元得志幾乎想要嘔吐,他終於聽聞輕輕一聲嗤笑。

“你有什麼話要說?”

元得志:……

明明是皇后主動召見,怎麼反問我有何話?

但當然不敢質疑駁嘴,元得志相當知機:“罪人自知罪孽深重,不敢求活,只望聖上與皇后寬仁,能恕罪人子孫苟且偷生。”

“那就要看你是否能坦誠罪狀了。”十一娘一邊仍在看閱奏文,自撇了一眼後,再無關注元得志的神色:“心存悔改之人,才能爭取從輕。”

元得志暗暗叫苦:該交待的罪證,都已呈交,唯獨沒有咬定毀謗裴鄭二族,乃太后指使而已,且當年,的確都是賀珅與我接觸,太后並未親自出面,就算我效仿毛維,也無法坐實太后之罪呀,還要怎麼做,纔算心存悔改呢?

突然想起他的好些兒子,其實都行爲過勒索貪霸之事,難道皇后因爲嫉惡如仇,決意嚴究?

元得志急急盤算一番,長嘆一聲:“罪人心知,因家教不嚴,導致子孫多行跋扈之惡,且未必有悔改之心,不敢再行包庇,但殿下明鑑,罪人兩個嫡子,一直居於原籍,以農耕稼穡爲生計,與世無爭,從未行惡,還望殿下寬恕。”

直到這時,元得志纔想起來他還有兩個嫡子?

不過十一娘讓元得志來,可不是追究他那些庶子庶孫的罪過,對於元得志的求情,未置可否,似乎仍將注意力集中在批閱公文一事,此處殿堂,一時安靜得落針可聞。

十月,天氣已經轉寒,元得志卻覺躁熱,憋出一腦門汗水。

又終於才見宮人移動步伐,似乎捧出一摞公文。

“罪庶珅謀逆,黨徒皆遭誅殺,唯有你元得志得獲倖免,如此饒幸,曾讓本宮百思不得其解。”皇后總算提醒。

“這是因爲,罪人一貫小心謹慎,且罪庶珅,也不曾聲張罪人早已向他投誠。”

“再怎麼小心,私下會見,又或者書信來往,難免會藉助心腹才得便利,不可能做到神不知鬼不察,且罪庶珅爲了你,不惜犧牲毛維,足見對你更加信重,但最終導致事敗,又怎能不知,危急時刻,你根本沒有起到作用,有爲求自保,首鼠兩端之嫌,罪庶珅可不是什麼心胸開闊之輩,既窮途末路,怎麼會堅持包庇你?若非罪庶珅先一步滅口,知你投誠那些心腹落在太后手中,酷刑之下,指不定就會將你暴露。”

“殿下果然智慧無雙。”到這地步,元得志竟還能阿諛奉承。

但他當真想不通,皇后爲何揪着舊事,並乃無足重輕的細枝末節不放,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如實交待。

“罪庶珅事敗,情知一條死路,然穆宗畢竟貴爲天子,又因諸多正統系維護,不至於受到誅連廢黜,罪庶珅只能寄望穆宗隱忍一時,恃機反敗爲勝,從太后手中奪回政權,替他報仇雪恨,之所以包庇罪人,也是因爲罪人還有利用之處,罪庶珅臨死之前,授其內眷韋氏憑證,交待韋氏要脅罪人暗中輔佐穆宗。”

這與十一娘起初的猜測一模一樣,但她仍然不置可否,等了數十息,見元得志還未“開化”,又再提醒道:“繼續說呀。”

元得志:……

還要說什麼?

十一娘見此人裝傻,終於失去了耐性:“你有把柄被韋氏握在手中,當然不能什麼都不做,必然,也會與穆宗帝接觸,可穆宗帝當時已被韋太后軟禁,若無太后允許,你怎能接近聖躬?”

便再被逼出了一點實情。

“當時穆宗帝不肯寵幸后妃,太后極爲頭痛,罪人便毛遂自薦,獻計先行取信穆宗,再緩緩遊說,太后允准。”

韋太后不能將賀洱乾脆廢黜,但賀洱這傀儡又再不肯聽任操縱,太后從那時起,恐怕便生弒君之心,她可以選擇再立宗室幼子爲君,卻因賀珅這前車之鑑,不得不有所顧忌,再者當時還有賀燁在,要另立新君,恐怕也不那麼容易,最穩妥的辦法,當然還是待賀洱的后妃生下子嗣後,再釜底抽薪,正統派們這纔不會質疑。

故而元得志自薦取信穆宗,太后認爲倒也可以嘗試。

“穆宗明知你乃罪庶珅爲他遺留之助力,自會對你信重不疑,可是,他卻沒有想到,當罪庶珅事敗,你已洞諳穆宗決非太后對手,你這舵盤,實際已經轉回太后方向了,一切只是你在拖延,沒想到這個時候,突厥攻破甘州,長驅直入威脅長安,太后決定棄都東逃,然而到了廬州,卻聞金陵士庶拒絕營建宮城,質疑東逃之策,太后進退兩難,盡失人心,正統派更是恃機主張,應由穆宗主政。”

十一娘冷笑道:“時勢所逼,太后只能對穆宗痛下殺手,元得志你當時已經取信穆宗,獻毒之人,非你莫屬。”

這又是一條弒君大罪!

元得志下意識便想推脫:“殿下明鑑,罪人當真不知……”

“公羊餘已經招供,太后確然向他索要毒藥,名喚‘附腸’,此毒摻入清酒,飲後不會立即發作,若中毒者及時服下解藥,無性命之憂,但未服解藥者,三日後毒發,除非經仵作剖腹,取腸驗看是否整體發黑,否則與急腹症不治無異。”

十一娘又道:“但元得志,你恐怕有所不知,你雖與穆宗共飲毒酒,及時服下解藥,當然不會中毒,但雖事隔多年,只要再服附腸,立即七竅流血而死,應證,其實也不難。”十一娘招一招手,立即便有江懷,獻上一盞清酒,外加一料藥丸。

“一杯毒酒,一粒解藥,你若從未服毒,當服解藥,自然平安,可要是……”

“殿下,罪人認罪,當年,太后的確囑咐罪人,獻附腸一毒,與穆宗共飲,穆宗毫不設防……穆宗確乃被太后毒殺!”

被軟禁的穆宗帝,哪裡想不到太后會行毒殺暗害,飲食自然會十分當心,且雖被軟禁,到底還是天子,身邊自然也有不少心腹,出入不得自由,衣食還不至於短缺,飲食必定有專人烹製,太后除非用強,否則還需要廢些腦筋。

元得志便應運而出了。

“真是太后逼令?”十一娘冷笑。

元得志咬一咬牙,乾脆合盤托出:“罪人聽聞太后有毒殺穆宗之心,卻苦於如何下毒,便再次毛遂自薦。”

穆宗一死,一了百了,元得志也不再害怕小韋氏的威脅。

只他這話音剛落,便聽“怦”地一聲巨響。

兩眼血紅的韋蓮池破門而出,直撲元得志,一爪子險些沒有挖中他的眼珠子。

十一娘目的已經達到,再無閒情看這對死仇“拼殺”,示意宮人阻止小韋氏,再將元得志帶回死獄,她就這麼結束了這場召見。

就連柔潔都有幾分詫異:“婢子以爲,殿下會授令韋娘子如何行爲。”

十一娘微微一笑:“有些事情,不需要授意。”

而且她根本不需要小韋氏這樣的爪牙,小韋氏的雙手,早已染透無辜弱者的鮮血,她落得什麼樣的下場,十一娘都不會給予絲毫同情,又怎肯讓小韋氏認爲,因爲按她授意行事,將來便能有恃無恐?

韋蓮池沒有着急出宮,她帶着一股子恍若困獸的瘋狂,直衝長安殿,因爲皇后囑令在先,這一路上並沒有受到任何阻攔,但她在進入長安殿時卻被自己的長裙絆了一摔,整個人都趴在了甬道上,她的嘴脣被自己的牙齒咬出了鮮血,手掌上的傷口更是又深又長,膝蓋幾乎沒被磕碎,但她竟如無知無覺般,更不理會長安殿的宮人,看過來的詫異目光。

她的腦子裡只有一個讓她無法接受的,殘酷的真相。

是她,是她親手把元得志這個兇手,送到了兒子身邊,是她間接害死了兒子,她好不容易纔生下的孩子,她是兇手,她也是兇手!

但她無法痛恨自己,她只能仇恨韋海池,她一母同胞的姐姐,她們曾經那樣親密,但爲了權位,韋海池卻對她的孩子痛下殺手!

“你這個滅絕人性之毒婦!”

韋海池正坐在一處亭臺,享用她故意囑令內廚烹製一桌子美味佳餚,她連手指都懶得動彈,只用目光示意看中的美味,便有宮人持箸挾送,她只需要動動嘴脣,動動牙齒,咀嚼幾下,覺得可口便嚥下,稍有不滿,便立起眉毛怒斥。

身邊跪滿了顫顫兢兢的僕從,這其中還包括了任氏這一華陽夫人,只如今,她在太后眼中,也與僕從無異了。

突聽一聲暴喝,還沒回過神來,只見一個人影便衝撲上前,一爪子直衝面頰,韋海池下意識伸手一擋,手臂一痛,竟被兩排白花花的牙齒直接扎入皮肉。

當宮人七手八腳將偷襲者拉開,韋海池纔看清對方的模樣。

“瘋婦,你這條惡犬!”疼痛讓韋海池直吸冷氣,被冒犯的憤怒更是燒得她胸腔如灼,重重一個掌摑便扇在妹妹臉上。

這一對姐妹,早被仇恨磨滅了情誼,至此,也算徹底反目了。

“我真恨不得我化身一條惡犬,咬着你一齊下地獄,韋海池,你還我孩兒性命,你這個毒婦,你弒君,你罪該萬死,我若是惡犬,必將你血肉撕咽,將你骨頭都咬成碎渣,你這個該當千刀萬剮之毒婦,不,你根本不配爲人,連畜生都不如!”

韋海池心中一沉,她到底還畏懼着弒君之罪被揭發,她想到皇后那張得意洋洋的笑臉,低聲告誡“長安殿住不久了”,原來如此,原來皇后當真想要揭發穆宗一案。

“韋蓮池,你休想血口噴人!明明是你,是罪庶珅及元得志,你三人大逆不道弒害我衍兒,此案已經大白天下,你才罪當千刀萬剮!”

“附腸之毒,你敢說你沒有主使元得志在我孩兒酒中落此劇毒?韋海池,賀衍是被你害死,你自己心知肚明,虎毒尚不食子,爲了權位,你竟然無惡不作!”韋蓮池血紅着眼睛,又要向前撲來,奈何雙臂被宮人拉扯着,只能向前伸着軀幹,她如果有那猛力,寧肯不要臂膀,她的確恨不能用兩排牙齒,咬斷姐姐的咽喉。

韋海池惱羞成怒,但她的身體卻退卻了,惡狠狠的叫囂便有了幾分外強中乾的意味:“你們難道任由這個罪婦詆譭天子嫡母?將她杖斃,將她杖斃!”

因淑妃事件,長安殿的爪牙已經被斬除大半,但畢竟韋海池還有太后之尊,十一娘又補調了一些人手過來侍候,但這些人可不會再對她言聽計從,便有女史公事公辦迴應:“依後宮規律,不可懲以私刑,韋娘子並非內命婦,當報皇后處治。”

卻到底還是交韋蓮池“請出”長安殿。

第616章 蔚爲壯觀的姬媵們第898章 知己的作用第1347章 改法制第287章 惹火燒身第43章 十一娘“升遷”第623章 新婚之夜第113章 將門虎女第962章 窺破第1120章 起事第19章 “結交”元三第1236章 女兒的反叛第276章 “閻王”鎮“小鬼”第1291章 兩起風波第259章 柳暗花明第358章 你瞑目罷第287章 惹火燒身第142章 練手第953章 露端倪第1062章 絕望邊緣第82章 太夫人眼裡的好兒媳第93章 惡名滿長安第159章 餘味軒,半東家第355章 攀咬吧,妃嬪們!第1194章 碧奴入宮第223章 驚變第610章 樹上“君子”第88章 離魂劍第519章 賀燁討茶第903章 遠客第221章 恩服之術第1398章 “積勞成疾”第142章 練手第309章 美人有知音,閻王得擁躉第1106章 如果這還不應悲憤第827章 意圖探親被拒第1354章 弱女子的營救第1363章 危急第513章 隱患多多第143章 罪有應得第401章 實在饒幸第475章 搶手第505章 相繼鼻青臉腫第594章 必救林昔第996章 求援雲州第199章計成第948章 託付第252章 奪權第911章 好消息第1066章 叔母難稱第687章 怒火第741章 以暴制暴第43章 十一娘“升遷”第887章 元氏有動向第135章 暗中鼓動第1307章 終級目的第1393章 都說住不長了第662章 兩撥訪客第902章 無關緊要的事第78章 一波平息第623章 新婚之夜第52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794章 清奇的酒品第1304章 孤勇第62章 強逼第288章 可惜生於柳氏第34章 波濤暗涌的柳氏族內第1070章 太后退步了?第772章 驚豔亮相第1396章 後宮怎會平靜第148章 真相第724章 現形第701章 原來竟是言情劇?第470章 心結第181章 預料之外第737章 又扳第1046章 魯護之威第726章 宴以烤肉第164章 先鋒賀湛第222章 痛改前非的茵如娘子第1040章 關於仙智第370章 投書的作用第573章 十一孃的坑第838章 私話魏衡安第395章 再見謝瑩第638章 赴藩第1036章 關心則亂?第902章 無關緊要的事第1158章 大開殺戒第127章 重返舊居第1166章 大勝第232章 抓住破綻第226章 智留邵廣第290章 又罪小人第971章 辭窮第442章 意料之外第65章 不願爲敵的人第825章 這是“醒”了?第153章 應試日第117章 真正跋扈不孝第769章 平息
第616章 蔚爲壯觀的姬媵們第898章 知己的作用第1347章 改法制第287章 惹火燒身第43章 十一娘“升遷”第623章 新婚之夜第113章 將門虎女第962章 窺破第1120章 起事第19章 “結交”元三第1236章 女兒的反叛第276章 “閻王”鎮“小鬼”第1291章 兩起風波第259章 柳暗花明第358章 你瞑目罷第287章 惹火燒身第142章 練手第953章 露端倪第1062章 絕望邊緣第82章 太夫人眼裡的好兒媳第93章 惡名滿長安第159章 餘味軒,半東家第355章 攀咬吧,妃嬪們!第1194章 碧奴入宮第223章 驚變第610章 樹上“君子”第88章 離魂劍第519章 賀燁討茶第903章 遠客第221章 恩服之術第1398章 “積勞成疾”第142章 練手第309章 美人有知音,閻王得擁躉第1106章 如果這還不應悲憤第827章 意圖探親被拒第1354章 弱女子的營救第1363章 危急第513章 隱患多多第143章 罪有應得第401章 實在饒幸第475章 搶手第505章 相繼鼻青臉腫第594章 必救林昔第996章 求援雲州第199章計成第948章 託付第252章 奪權第911章 好消息第1066章 叔母難稱第687章 怒火第741章 以暴制暴第43章 十一娘“升遷”第887章 元氏有動向第135章 暗中鼓動第1307章 終級目的第1393章 都說住不長了第662章 兩撥訪客第902章 無關緊要的事第78章 一波平息第623章 新婚之夜第52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794章 清奇的酒品第1304章 孤勇第62章 強逼第288章 可惜生於柳氏第34章 波濤暗涌的柳氏族內第1070章 太后退步了?第772章 驚豔亮相第1396章 後宮怎會平靜第148章 真相第724章 現形第701章 原來竟是言情劇?第470章 心結第181章 預料之外第737章 又扳第1046章 魯護之威第726章 宴以烤肉第164章 先鋒賀湛第222章 痛改前非的茵如娘子第1040章 關於仙智第370章 投書的作用第573章 十一孃的坑第838章 私話魏衡安第395章 再見謝瑩第638章 赴藩第1036章 關心則亂?第902章 無關緊要的事第1158章 大開殺戒第127章 重返舊居第1166章 大勝第232章 抓住破綻第226章 智留邵廣第290章 又罪小人第971章 辭窮第442章 意料之外第65章 不願爲敵的人第825章 這是“醒”了?第153章 應試日第117章 真正跋扈不孝第769章 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