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章 第一招

“你說什麼?”

一聲喝問下,高玉祥將額頭重重叩在磚石上,卻只能把噩耗再重複一句:“常美人,常美人……用發上金簪,將貴妃刺傷!”

“那個賤婦,難道當真瘋魔了?!”韋太后大動肝火,幾乎又想砸摔陳設泄憤,但考慮到她目前的處境,到底還是喘着粗氣遏制了怒火,拳頭卻牢牢抵在膝案上:“事發經過究竟如何?”

“貴妃奉太后之令,前往感業寺‘叮囑’美人,哪知卻聞美人質疑……不,是誣賴太后弒君,當時感業寺諸多女尼均在,貴妃只能摒退衆人,與美人私話,哪知……衆人聽見驚呼,入內一見,常美人手持金簪,已經將貴妃刺傷當場,常美人雖喊冤,聲稱是貴妃意欲行刺,她逼不得已方纔反抗,但……並無人證目睹打鬥因何而起,感業寺諸多女尼,倒均能證明美人確發大逆不道之辭。”

“我就不該指望她!”韋太后頹然往後一靠,窩在憑几裡,蹙眉閉眼,好一歇都沒有辦法制怒。

她是在處置黃皇后的時候纔想起常氏來。

賀燁逼奪皇位,當然會扶柩回京,怎知一切已經塵埃落定時,黃皇后竟然告知似乎有了身孕,太后哪裡還敢聲張,要知事發突然,她根本來不及將賀洱身邊宦官宮人滅口,這些人之前雖則是她心腹,但賀洱甚至能夠得知黃皇后與韋家子通姦,太后還哪敢擔保這些人忠心不二,要是黃皇后有孕之事敗露,無疑遞給賀燁一個絕佳的把柄,混淆天家血脈,就算無法將太后處死,也大有藉口徹底將她軟禁。

所以太后只能讓黃皇后爲賀洱殉情,甚至根本沒有去證實那“似乎”,這樣至少死無對證。

哪知她那個妹妹韋蓮池,瘋瘋顛顛了一陣,在賀洱死後卻突然精神一振,被刺激得意識清明起來,與她消除嫌隙握手言和,卻提出賀洱無嗣,就算賀燁繼位,難道不應爲賀洱過繼嗣子?賀燁嫡長子賀信,正該爲大行皇帝捧靈,執孝子之禮。

這提議看似荒謬,卻讓韋太后靈機一動。

賀燁名義上算是賀洱兄長,但賀洱爲君,先君宴駕,因無子嗣才立賀燁爲帝,但爲恤先君亡靈,賀燁擇一子嗣過繼並非有違禮法,賀燁如今只有一個嫡長子,就是賀信!

此時的韋太后已經開始懷疑十一娘早便背叛,如果將十一娘所生長子過繼賀洱名下,賀燁當然會對賀信以及京兆柳心生戒備,雖然一時之間無法讓賀信將賀燁取而代之,但只要埋下這個火種,再經煽動,將來至少能使賀燁與十一娘帝后離心,埋伏下政變的禍患。

不過韋太后雖然動心,但她這時已經被奪權柄,沒法授意謝饒平等宰相提議,小韋氏更沒資格提諫,她自己不願激怒賀燁,於是盤算着假他人之手,黃皇后已死,常貴妃是個頂頂合適的人選,只要常貴妃提議,其父常序必定會意,那麼謝饒平、元得志等當然也會附議。

可是常貴妃卻並不那麼容易操控,當初韋太后暗示她與韋家子弟通姦,便被她義正言辭拒絕,韋太后當時便想暗殺這枚不聽話的棋子以絕後患,奈何不及動手,突厥人便攻入京畿,她疲於奔命,後來又遇麻煩不斷,竟擱置下來,到黃皇后“殉情”,若連貴妃也暴亡,會引百官動疑不提,再斷臂膀也絕非上策。

賀燁得逞後,唯獨將蘭婕妤納入羽翼,當然讓太后明白蘭婕妤乃晉王內應,她開始意識到賀燁的隱忍或許不僅這十年而已,說不定當年她的親兒子仁宗帝駕崩之時就已經埋下禍根,蘭婕妤執掌宮務多年,保不定私下發展多少羽翼,韋太后除了身邊如高玉祥等心腹,這時看誰都像叛徒,她已經沒有多少信任之人了。

至少常貴妃,因爲利益捆綁,多少還能利用。

而曾經被太后視爲眼中釘肉中刺的常美人,無疑比常貴妃更加具備企圖心,而且那女人不似貴妃刻板不知變通,太后以爲常美人更加可能與她一拍即合,但她以太后之尊,不可能親自去接常美人回宮,高玉祥等人的行動也必定會受到限制,只有讓常貴妃出面,顯得合情合理。

賀燁要爲賀洱治喪,常美人作爲後宮妃嬪,當然該行哭靈之禮,而賀洱獨寵常美人乃天下皆知,由常美人提議爲賀洱過繼孝子,也是合情合理,更兼常美人與太后原本不和,賀燁當然無法質疑此乃太后指使。

於是太后授令常貴妃,讓她對常美人好生安撫,原想着待常美人回宮,恃機面授機宜,哪裡想到竟鬧出這麼大一樁事故,衆目睽睽之下,常美人將貴妃刺傷,而且大放厥詞在先,必定驚動宗正寺,賀濘已經投效賀燁,有這麼合適的把柄,當然會嚴懲常美人,就算爲大行皇帝臉面,需等到喪禮之後,但常美人一介待罪之身,還哪有資格諫言爲賀洱繼嗣?!

高玉祥當然明白韋太后心中的盤算,據他對這個主人的瞭解,知道這時徒勞的安慰無法讓太后息怒,只好建議道:“貴妃雖被刺傷,傷勢卻並不嚴重,莫不讓她藉口美人悲傷過度心甚憫恤爲由,提諫爲大行皇帝過繼子嗣,這樣一來,韋、謝等相國應當也能洞諳太后用意。”

太后這才留心一點:“貴妃傷勢不重?”

“雖說常美人拔下金簪行刺,但貴妃也不會站在那裡由她傷害,兩人一番纏鬥,貴妃到底還是吃虧在身量瘦弱,不過也只是被刺傷了肩頭而已,常美人所佩乃宮制簪釵,尖端本就經過磨潤,那常美人又並不習武,只要避開眼睛等要害,哪裡至於重傷貴妃。”高玉祥沒有意識到這其中的蹊蹺,卻也明白就算貴妃只是受了輕傷,可常美人以卑犯尊意圖行兇,論罪可當處死,再者她今日當衆叫囂出口的話,必定會傳入新君耳中,手裡捏着這麼大個把柄,新君當然不會放過常美人,就算在國喪期內,處死大行皇帝妃嬪不那麼適當,待喪儀結束後,再依律追究卻是理所當然,常美人這枚棋子,已經是廢了。

太后卻冷笑道:“我是真老了,從前只以爲咱們這位常貴妃敦厚有餘機巧不足,才智相貌均不如她那庶妹,沒想到再次看走了眼,小常氏纔是虛有其表,她這嫡姐,反而頗識時務。”說到最後四字,已然是咬牙切齒眼睛裡惡煞橫生,拳頭直擂膝案。

高玉祥驚疑道:“太后是說……”

“好個常貴妃,見賀燁年富力強,如今又是大權在握,以爲我已經一敗塗地再難得勢,我雖沒有告訴她暗中打算,她卻料定我召回小常氏必定是加以利用,她這是害怕自己被小常氏牽連,害怕累及滿門,一定是她故意激怒小常氏,欲奪小常氏髮簪加害,當糾鬥一起,又故意驚動衆人,讓衆人目睹她爲小常氏所傷,陷小常氏於重罪,貴妃好一手釜底抽薪!”

常貴妃既然有這計較,又哪裡還會甘爲她利用,提諫爲賀洱過繼賀信爲嗣子!

高玉祥一聲不敢再吱,只能垂頭不語陪伴着太后緩緩息怒,其實在他看來,韋太后也的確難以東山再起,王淮準等重臣,顯然早已被晉王燁收服,只怕連金陵那些士宦都是因爲晉王煽動,這纔敢於抗命不遵,晉王經十年磨礪,劍鋒既出,並逼得太后丟盔棄甲,一個年富力強,一個卻是風燭高齡,一個得人心所向,一個幾乎滿盤皆輸,這回只怕真是勝負已定萬無饒幸了。

但他卻不敢實話直說,而且也沒有見風使舵的退路,他當然明白對於新君而言他可謂毫無用處,就算這時匍匐腳下捧出忠心獻上,新君也會嗤之以鼻,別看新君這時還沒有收拾他們這些太后黨羽,卻是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江迂眼下已經被任命爲內侍監,此人一度也乃太后心腹,深諳內廷要害,又擺明乃從龍有功,太后當然是被江迂瞞騙愚弄,方纔一直相信賀燁可任憑她定奪生死,這纔有養虎爲患,這才一敗塗地。

太后曾經在賀燁身邊佈置的耳目被連根拔除,將來只怕連內廷都不能掌控,哪裡還能毒害新君反敗爲勝?新君既能堅忍又有智謀,就算被禮法所逼不得不答應將嫡長子過繼先帝,想必也有辦法安撫京兆柳這一後族,再說京兆柳是否能夠成爲後族還不一定呢,柳妃雖是新君元配,世人皆知這樁姻緣乃太后作主,倘若柳妃沒有投效新君,很可能會被休棄,京兆柳一族,源平郡公等等固然也是功臣,別忘了新君身邊還有一個柳氏女,柳孺人才是真正得新君寵幸之人,而且韋太夫人當初送柳孺人爲晉王媵妾,難道不是早有計劃?

柳妃失勢,新君根本不會當賀信這嫡長子爲不可或缺,要是另立皇后,自然會再有嫡長子,太后就算得逞,賀信不過也是一着廢棋。

事實證明高玉祥的疑慮並非杞人憂天,因爲當大行皇帝的喪儀總算正式舉行,做爲晉王妃的柳十一娘竟然未得允許入宮哭喪,韋太后早便想恃機質問晉王妃,卻壓根不能與之面見,太后當然不會善罷甘休,以禮法爲據,提出晉王妃理當入宮爲廟號擬定爲穆宗的賀洱行命婦之喪。

賀燁的應對頗爲強辭奪理:“王妃當初聽聞長安陷於蠻敵之手,便多懷憂急,風塵撲撲隨我趕往洛陽,爲收復國都也曾勞心勞力,怎知入京,竟見生父受蠻敵毒打,重傷致殘,王妃悲難自禁,如今病痛纏身,還望太后念在王妃多年以來,憂忙於太原政事,又爲匡復社稷立下功勞,能夠體諒一二,她如今身體,可再經不起哀勞,王妃對君國之忠孝,世人皆知,原也不需體現於所謂禮法。”

可縱然強辯奪理,韋太后又能如何?只能望着賀燁揚長而去的背影連連咬牙。

第1392章 還能尊榮否?第1083章 看任氏“破摔”第433章 悲摧伯府第207章 上崗的上崗,落榜的落榜第896章 狗急跳牆第310章 扈氏的新生第1078章 因悲苦而狠絕?第1102章 偏向虎山行第35章 年少無知的軟柿子第1250章 一個比一個倔強第271章 爭得解送第625章 “心願”引發的猜疑第428章 阮嶺之用第361章 相見不能相認第38章 計劃進行時第1393章 都說住不長了第393章 上巳春遊第1356章 醉話第910章 阮郎有心,碧娘無意第997章 援兵!援兵?第1044章 公詢日第519章 賀燁討茶第51章 晉王賀燁第601章 搬弄第120章 屋頂上的少年第1344章 察破第682章 阮美男登場第239章 推手身份,漸露端倪第976章 再度征戰第480章 關於仰慕第480章 關於仰慕第483章 驪山行第586章 對峙第584章 哭驚排雲殿第397章 晉王的計劃第135章 暗中鼓動第707章 進步第399章 再救邵博容第1156章 一夜戰鼓急第556章 血訴第643章 阮長史的用處第208章 陸離的駁辯第381章 賀淇的急智第546章 笑見血仇第1232章 滴水之報第765章 腹飢?第1206章 蛛絲第1356章 醉話第1412章 餘生歲好第829章 有變第82章 太夫人眼裡的好兒媳第182章 讓你的耳目爲我說話第786章 議發展第1339章 脫簪待罪第884章 毛大尹躺槍第1152章 賀湛的試探第1112章 宣戰第720章 花樣百變第607章 姚氏潑鬧第744章 應當死了第749章 毛維坑妻第1266章 弒君之計第1297章 報仇有理,殺人無罪?第889章 我的野心很大第1018章 王妃似“變心”第921章 發作第695章 串謀故識第611章 晉王的好事第463章 亂來第1294章 叵測的人心第1398章 “積勞成疾”第728章 認罪第128章 不是舊時景物第262章 上升爲兩國尊嚴第1390章 設網第490章 短兵相接第60章 原本和睦,奈何挑唆第567章 小魚兒第23章 神童蕭漸入第543章 優諫戲第1249章 無妄之災第1280章 公主是種病第418章 一家之主的重要性第516章 小九姻緣第1358章 再臨抉擇第15章 緊閉的家門第259章 柳暗花明第736章 王妃被長舌第1075章 善之?惡之?第1412章 餘生歲好第1026章 世子妃的“不幸”第280章 咎由自取第1284章 還擊第723章 滅門第748章 警告第11章 以大欺小,勝之不武第295章 名揚北里第960章 王郎將,真風流第1343章 殘局
第1392章 還能尊榮否?第1083章 看任氏“破摔”第433章 悲摧伯府第207章 上崗的上崗,落榜的落榜第896章 狗急跳牆第310章 扈氏的新生第1078章 因悲苦而狠絕?第1102章 偏向虎山行第35章 年少無知的軟柿子第1250章 一個比一個倔強第271章 爭得解送第625章 “心願”引發的猜疑第428章 阮嶺之用第361章 相見不能相認第38章 計劃進行時第1393章 都說住不長了第393章 上巳春遊第1356章 醉話第910章 阮郎有心,碧娘無意第997章 援兵!援兵?第1044章 公詢日第519章 賀燁討茶第51章 晉王賀燁第601章 搬弄第120章 屋頂上的少年第1344章 察破第682章 阮美男登場第239章 推手身份,漸露端倪第976章 再度征戰第480章 關於仰慕第480章 關於仰慕第483章 驪山行第586章 對峙第584章 哭驚排雲殿第397章 晉王的計劃第135章 暗中鼓動第707章 進步第399章 再救邵博容第1156章 一夜戰鼓急第556章 血訴第643章 阮長史的用處第208章 陸離的駁辯第381章 賀淇的急智第546章 笑見血仇第1232章 滴水之報第765章 腹飢?第1206章 蛛絲第1356章 醉話第1412章 餘生歲好第829章 有變第82章 太夫人眼裡的好兒媳第182章 讓你的耳目爲我說話第786章 議發展第1339章 脫簪待罪第884章 毛大尹躺槍第1152章 賀湛的試探第1112章 宣戰第720章 花樣百變第607章 姚氏潑鬧第744章 應當死了第749章 毛維坑妻第1266章 弒君之計第1297章 報仇有理,殺人無罪?第889章 我的野心很大第1018章 王妃似“變心”第921章 發作第695章 串謀故識第611章 晉王的好事第463章 亂來第1294章 叵測的人心第1398章 “積勞成疾”第728章 認罪第128章 不是舊時景物第262章 上升爲兩國尊嚴第1390章 設網第490章 短兵相接第60章 原本和睦,奈何挑唆第567章 小魚兒第23章 神童蕭漸入第543章 優諫戲第1249章 無妄之災第1280章 公主是種病第418章 一家之主的重要性第516章 小九姻緣第1358章 再臨抉擇第15章 緊閉的家門第259章 柳暗花明第736章 王妃被長舌第1075章 善之?惡之?第1412章 餘生歲好第1026章 世子妃的“不幸”第280章 咎由自取第1284章 還擊第723章 滅門第748章 警告第11章 以大欺小,勝之不武第295章 名揚北里第960章 王郎將,真風流第1343章 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