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 華清宮內

共治元年,大周、突厥休戰,雖說發生了震驚朝野的季夏政變,導致蜀王獲斬、天子退位,但這一政變因爲勝負懸殊——姚潛佯稱屈服,只裝模作樣與玄武門宮衛拼殺兩刻,引蜀王率親衛入禁,打算“兵諫”誤國誤民的韋太后退政,卻當蜀王自投羅網,立即陷入十面埋伏,韋太后可謂兵不血刃便獲得勝利,甚至當蜀王黨被押西市當衆處斬時,無數百姓才知聞這件政變事故。

長安城中並未發生動亂,一切似乎都在向平順的趨勢發展,甚至連不少空有一腔熱血卻毫無政治經驗的士子,竟然猶豫着相信內亂外患相繼平息,復興盛世有望,韋太后於議和一事上忍辱退讓不是沒有道理,相比威服四海卻導致戰亂連連,以“仁德教化”罷止干戈也許更加有利社稷,這部分士子開始“主和”,卻仍有一部分士子堅持“主戰”,雙方爭論不休,市坊間、山寺內、曲江畔,酒肆、佛堂、甚至青樓妓館,只要士子們聚宴遊玩之處,往往都會爆發脣槍舌劍,激烈時甚至大打出手。

有旁觀的百姓,大多願意和平,因爲一旦開戰,他們便會首當其衝承擔繁重的賦稅,他們的子弟也會徵召入伍,雖說絕大多數都不可能直接與蠻夷廝殺,然而負責押送糧草,也有不堪勞累死於途中,更或者稍有延怠,便被軍法處死。

這樣的死亡是不榮光的,壓根無望得到撫卹,家人不被牽連已經要求神告佛了。

所以百姓們都傾向於休戰,以爲這樣就能得到安居樂業。

他們沒有意識到,休戰只是單方面的自作多情,韋太后也萬無可能復興盛世,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的理想生活,不過鏡花水月、空中樓閣,而災難卻已近在眉睫無法避免。

這一切,蒼天有察,神靈洞諳。

八月,中秋之前,長安城下降冰雹,緊跟着又是數日暴雪,民宅被毀桑田受災,前一日尚有炎夏的尾音,轉眼間冬季便使天地森寒。

這是異像,是蒼天示警,大周建國以來絕無僅有,追溯前朝滅亡之時,似乎才發生過這樣的災異。

然而司天臺上諫災異的官員卻被韋太后以“蠱惑煽動”之罪處死,於是對於這場災患,官方解釋爲吉兆:肅殺之季早至,預示萬物回春將來,上蒼之意當爲,一切動亂終結,比如圖謀不軌的罪人珅終於惡行暴露,“聖母”也即太后執政下,君國必將迎來嶄新的局面。

那麼這一年夏末秋初,多地洪澇受災的奏章理所當然被扣存不報,韋太后的黨徒們裝聾作啞,同時又大唱讚歌,“共治盛世”就這麼在這些人的脣舌中滑稽的實現了,韋太后卻大感欣慰,她在興慶宮中早已落成的明堂內舉行盛大祭祀及慶典,向上天與臣民表彰自己的功績。

可這一年早來的寒冬,甚至讓韋太后都苦不堪言,好在是賀珅人頭落地,禍患斬絕,她大無必要留在大明宮,她想起花了無數錢財修葺一新的華清宮,她甚至沒有空閒卻享受那裡的湯泉,既然寒涼早至,豈不正好?

韋太后當然沒有忘記尚且幽禁在紫宸殿的天子,她甚至藉口天子龍體違和,移居華清宮靜養。

收到十一娘婉拒回京探望的書信時,韋太后剛經湯泉暖浴,宮人們在她的身上塗抹了清潤芳菲的香脂,這讓她日漸衰弛的體膚似乎重新渙發光澤,寢堂內效仿玲瓏臺遍通炭道,僅管寬敞,卻溫暖如春,完全可以輕披紗衣、半敞繡襟,太后格外滿意自己精心保養的體態,豐腴卻不臃腫,尚且性感迷人。

只不過十一孃的態度卻損壞了她愉悅的心情,連連冷笑,眼光乜向一側修剪花枝的男人,那是一個真正的男人,健全英武,不是高玉祥這樣的閹宦。

“沈淵。”

隨着太后這聲輕喚,姚潛側過身來,白色裡衣外單披一件石青長袍,這樣看來既有武將的雄壯又不失文士的雅逸,他的眉目遠不如有周潘安之稱的賀珅那般英美,甚至還帶着幾分草莽之狂,但韋太后顯然更加欣賞這樣的的狂拓,她喜歡這個雖然不是貴族出身,卻睥睨疏放的男人,他從不卑躬屈膝,又不迂腐守舊,實實在在是個“可兒”。

姚潛對她的吸引,可謂由來已久。

只不過當時韋太后還不能爲所欲爲,那時她的丈夫德宗皇帝逝世不久,她剛剛剷除裴鄭二族,兒子賀衍因此對她心存不滿,更加沒想到的是潘博竟然當真膽敢叛亂,所以對這個男人的欣賞,只能體現於加以重用,讓他爲了她,鎮守幽州徵滅逆臣。

結果雖不盡如人意,韋太后卻並無埋怨。

因爲她比誰都清楚,姚潛並不熟悉安東地勢,狂拓的性情也並不適合統帥秦步雲那些舊部,但姚潛欣賞她,從第一回初見時,這個男人炙熱卻狂妄的目光中韋太后已然心知肚明。

那是無關尊卑與君臣的,單純出於一個男人對於女人的欣賞。

因爲這一眼傳遞的曖昧,韋太后便相信這個男人對她的忠誠。

窗戶紙其實是姚潛丟了幽州回京之後,才徹底捅開。

有若烈火點燃乾柴,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儘管當時,他們都已經不年輕了,可韋太后並沒有因此便熄滅對情慾的渴望,她覺得尊貴如己,坐擁一切,當然也具備“愛與被愛”的資格,誰說只有青春美貌的男女,才能演繹驚天動地的情事。

在遇見姚潛之前,韋太后對誰都不曾動情。

她怨恨韋太夫人,但不得不承認她們兩個是姐妹,骨子裡是相似的。

韋太后的確妒嫉過崔後,因爲崔後能夠得到天下至尊的真情與專寵,然而韋太后對德宗卻是不屑的,就像韋太夫人不屑謝饒平,韋太后鄙夷德宗做爲天下至尊,竟然心折崔後這麼一個一無是處,連健康都無能擁有的女人,她從來不屑爭奪德宗的真情。

她追求與屈從的,只不過是德宗的身份,他的皇位。

對於謝饒平,這個一直被她愚弄而不自知的男人,韋太后當然就更不會動情了。

撇開身份與利益,真正讓她心動神迷的男人,只有姚潛。

她無法理智的爲這樣的情意註釋,但她可以無限容忍這個男人,她也相信姚潛對她的愛慕,與權位利益無關。

現在,他們終於完全不用遮遮掩掩,大可光明正大了。

已經老去卻不自知的女子,就這麼抱持着荒唐的自信,含情脈脈注視着“可兒”手持一朵牡丹,大步向她靠近,將那牡丹,簪在她的髮髻上。

“好不容易纔栽培這麼一株逆季而放之奇葩,怎麼捨得採摘下來?”太后藉着高玉祥遞過的銅鏡,瞄一眼鏡中容顏,莞爾有若妙齡女子之嬌嗔,這一刻甚至忘卻了十一娘帶給她的不快。

“培植花草,原就爲得人心所悅,樂趣方爲重要,花草怎算珍貴?”姚潛大剌剌挨着太后坐下,拿起晉王妃那封書信溜了兩眼,一挑眉梢:“棋子不聽話,拿下就是,何必爲此影響情緒。”

“眼下的確沒人比賀信更加合適,取代賀洱。”太后倚在姚潛懷中,輕輕拈過那張信紙,又隨手丟給高玉祥。

“賀洱如今連傀儡都不如,又何需另擇他人取而代之?”姚潛竟也直呼天子名諱。

“我若能行廢立之權,從此便爲正統,這當中,還是大大不同。”太后嘆道:“朝堂之事,不容疏拓,大枝小節都要講個明正言順,賀珅謀逆,原本可以趁機廢除賀洱,奈何王淮準等人否決,他們一日不認可我行廢立之權,終歸不讓我安心。”

“柳十一娘若肯配合,就能事半功倍?”姚潛質疑。

“王淮準並非頑固正統派,他只是不服於我。”太后冷笑道:“共治議和、賀珝黨除、處死齊俊三件要事,王淮準與我政見不和,自然不希望我大權獨掌,說穿了就是維護正統名義,掣肘我乾綱獨斷,然而若讓賀信取代賀洱,王淮準未必就會反對,京兆王與京兆柳可是姻親,十一娘這晉王妃,在太原推行親政又得人心所向,豈非可以成爲我之掣肘?十一娘若願助賀信登極,王淮準必定動心,而對我而言,關鍵是要取得廢立之權這一主動,賀信登極,賀燁病故、十一娘殉夫,沒了此二隱患,我大可任命王淮準爲帝師,他以爲可以輔佐賀信,實則卻會逐漸被奪實權。”

姚潛頷首:“王淮準的確不似裴鄭二逆,他行事頗有圓滑之處,大無必要再栽以謀逆之罪,他既重名利,的確可用名利相誘,到頭卻給他一個竹籃打水。”

這雙男女眼中,王相國儼然就是既圖利益又愛惜聲名的“婊子”,完全可用智取——他們不是要維護正統?那麼就成全他們輔佐“正統”賀信,賀信如今多大?四歲小兒而已,十年時間,王淮準一批老臣,難道完全沒有病亡?老臣離世,權柄轉移期間,大有文章可做,還怕不能使其分崩離析?

當然,太后也不年輕了,漸漸力有不支,不過姚潛才五十出頭,他對自己的身體甚有自信,篤定十年之後還能老當益壯,到時……這個天下究竟是誰發號施令?

然而這一切的設想,卻繞不開眼前的難題。

那就是晉王妃這枚棋子已經不能隨心所欲的利用了,面對親生兒子能夠登極的利誘,她分毫沒有動心,甚至拒絕回京,太后沒有藉口逼迫,除非翻臉,別無選擇。

第273章 一年時限第1117章 懼內其實不是好品格第570章 太后的醒悟第793章 “歹人”潛入第1191章 公然打壓第1027章 謝瑩鬧夫家第1317章 昭儀好膽量第262章 上升爲兩國尊嚴第830章 拜壽風波第686章 悍將嚴氏第976章 再度征戰第800章 晚到的“定情信物”第856章 大醉第167章 可憐的肋骨第474章 相當操心的晉王殿下第761章 關於友誼第16章 北里叩玉家第782章 還是美人計?第1252章 上巳春遊第37章 袁氏抓緊“一線生機”第743章 曝露第779章 完敗第262章 上升爲兩國尊嚴第321章 小韋氏吃虧第766章 天賜良機第623章 新婚之夜第441章 自認蕭何,欲敗韓信第570章 太后的醒悟第15章 緊閉的家門第412章 玉壇主現身第380章 “閻王”現身第424章 出風頭第436章 武威伯示誠第817章 恃寵而驕第1363章 危急第61章 逼近真相第178章 常有作用的韋相耳目第880章 機心第80章 可憐慈母心第1361章 反目第105章 關於江迂第50章 內廷遍“私情”第488章 七、八頭阿喜第795章 閻王跟前第969章 伏屍禁苑第974章 韋太后的美夢第431章 阮嶺被盤詢第1360章 措手不及第765章 腹飢?第444章 圍觀者第1200章 敬畏第311章 晉王的美好願景第1346章 馮美案第474章 相當操心的晉王殿下第1399章 已經接近真相了第1029章 不服輸第220章 禍事將發第694章 賣畫第435章 公然求見第1285章 生疑第1276章 大醉第1094章 獻策玲瓏臺第869章 晉王負傷第1316章 人間最恨意難平第465章 賓客們第255章 小間諜第902章 無關緊要的事第1056章 韋太后小勝一局第260章 賀十四伴舞第304章 柴取登門第1377章 天佑第912章 轉變第574章 酷暑臨第1165章 寶器?禍害?第51章 晉王賀燁第460章 五子示忠第987章 艾綠抓了個佃作第254章 真病第1153章 劉氏真癡情第1123章 梟雄末路第882章 晉王詐供第1037章 楊先生初會新“東家”第485章 “新寵”踏雪第923章 熱血少年第500章 答應第860章 親密卻非無間第1079章 人心易變第1409章 來了第326章 劍走偏鋒第816章 任姬的機會第679章 衝突第246章 刑場冤聲第452章 要錢不要命第801章 算是言歸於好第151章 西嫵女第728章 認罪第130章 按兵不動第323章 薛郎計第929章 “囂張”的王妃第360章 姐妹相見
第273章 一年時限第1117章 懼內其實不是好品格第570章 太后的醒悟第793章 “歹人”潛入第1191章 公然打壓第1027章 謝瑩鬧夫家第1317章 昭儀好膽量第262章 上升爲兩國尊嚴第830章 拜壽風波第686章 悍將嚴氏第976章 再度征戰第800章 晚到的“定情信物”第856章 大醉第167章 可憐的肋骨第474章 相當操心的晉王殿下第761章 關於友誼第16章 北里叩玉家第782章 還是美人計?第1252章 上巳春遊第37章 袁氏抓緊“一線生機”第743章 曝露第779章 完敗第262章 上升爲兩國尊嚴第321章 小韋氏吃虧第766章 天賜良機第623章 新婚之夜第441章 自認蕭何,欲敗韓信第570章 太后的醒悟第15章 緊閉的家門第412章 玉壇主現身第380章 “閻王”現身第424章 出風頭第436章 武威伯示誠第817章 恃寵而驕第1363章 危急第61章 逼近真相第178章 常有作用的韋相耳目第880章 機心第80章 可憐慈母心第1361章 反目第105章 關於江迂第50章 內廷遍“私情”第488章 七、八頭阿喜第795章 閻王跟前第969章 伏屍禁苑第974章 韋太后的美夢第431章 阮嶺被盤詢第1360章 措手不及第765章 腹飢?第444章 圍觀者第1200章 敬畏第311章 晉王的美好願景第1346章 馮美案第474章 相當操心的晉王殿下第1399章 已經接近真相了第1029章 不服輸第220章 禍事將發第694章 賣畫第435章 公然求見第1285章 生疑第1276章 大醉第1094章 獻策玲瓏臺第869章 晉王負傷第1316章 人間最恨意難平第465章 賓客們第255章 小間諜第902章 無關緊要的事第1056章 韋太后小勝一局第260章 賀十四伴舞第304章 柴取登門第1377章 天佑第912章 轉變第574章 酷暑臨第1165章 寶器?禍害?第51章 晉王賀燁第460章 五子示忠第987章 艾綠抓了個佃作第254章 真病第1153章 劉氏真癡情第1123章 梟雄末路第882章 晉王詐供第1037章 楊先生初會新“東家”第485章 “新寵”踏雪第923章 熱血少年第500章 答應第860章 親密卻非無間第1079章 人心易變第1409章 來了第326章 劍走偏鋒第816章 任姬的機會第679章 衝突第246章 刑場冤聲第452章 要錢不要命第801章 算是言歸於好第151章 西嫵女第728章 認罪第130章 按兵不動第323章 薛郎計第929章 “囂張”的王妃第360章 姐妹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