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入秋,紫宸殿中樟柏尚青,長安城內槐梧卻已悄然黃落,四處都見風捲紛揚,於是青瓦之上灰埃道間反而增加燦金之色,與春季的奼紫嫣紅相比,這個時節的長安城又是別外一種風情,故而雖然天氣一日冷過一日,文人墨客與遊俠紈絝們卻不肯消寂,仍然熱衷於賞景遊苑,是以分佈在三街兩市的大小酒肆生意依舊興隆。
正午早便過去許久,位於懷德坊的這家暢懷閣裡依然還有三兩桌食客,最靠角落的那張小案,白淨臉龐的男子顯然已經喝大了舌頭,與他隔案而坐的瘦高個卻仍然勸酒殷勤,不住嘴地說着訶諛奉承之詞,可仔細聽來,卻時不時地詢問兩句日常雜務。
從“白淨臉”的言辭中足以聽出,他似乎是某家高門大戶的管事,而那“瘦高個”雖然話多,言辭中卻並未泄露自己身份。
不過“白淨臉”與“瘦高個”明顯是老相識,彼此知根知底,並非新近結交。
觥籌正忙言談亦歡時,卻忽有一小奚奴跑了進來,四顧一番,瞧見“白淨臉”儼然鬆了口氣的模樣,湊上前去喊了幾聲“管事”,總算讓“白淨臉”正眼瞧他,小奚奴又對“瘦高個”頗帶愧意一笑,稟報道:“謝相府裡那人又尋上門來,雖知司丞不在家中,然不肯罷休,非要留在門房等候……”
“白淨臉”沒好氣地揮一揮手:“司丞且有幾日不得休沐,由他等去罷,我可沒那閒心應酬這等小人,真真好笑,以爲樸宅是什麼地方,既是給出去之財禮,哪還有要回去這道理!簡直就是訛詐,堂堂相府如此行事,豈不笑崩人齒?”
小奚奴答應一聲又一溜煙地跑了,“瘦高個”滿是好奇地問道:“兄臺剛纔那話當真?不想天下還有這等奇異之事,堂堂相府居然訛詐財禮,便是家奴私下行爲,謝相國也難逃束下不嚴之謬。”
“白淨臉”咧了咧嘴,臉上更見鄙夷:“什麼家奴私下行爲,分明就是得了謝公差遣。”
“瘦高個”更覺訥罕:“不大可能罷,謝公雖然不似謝相國位高權重,可也是淑妃之父,居然……怎會如此行事?”
“老弟並非外人,爲兄也不怕與你說道兩句,原是淑妃請託我家司丞一事,哪知事情了結,淑妃又稱不合心意,居然讓孃家人索回財禮。”
至於淑妃請託何事,“白淨臉”卻沒有再細細分說,那“瘦高個”也不再刨根問底,更加殷勤地勸酒,終於將“白淨臉”徹底放倒,“瘦高個”親自將“白淨臉”送回了掖庭丞在宮外置買的私宅,長長吁一口氣:自打接到十四郎交待這差使,廢了多少努力,請了不下五、六頓酒,終於是在樸勇虎這家奴口中套出了此樁“笑話”。
“瘦高個”徑直回了及恩侯府,忙不迭將這樁事情告知元康:“三郎曾經交待僕下多多結交內侍居宅管事,僕下早些年前便與掖庭丞之管事建立來往,今日與他飲酒時,才聽說這樁奇事,可惜始終沒有問明淑妃究竟請託掖庭丞何事,又爲何反悔,以至於索還財禮。”
賢妃在宮中挑唆淑妃與貴妃互鬥一事是出自喬嬌的主意,因未與家人商量,元康竟然尚且不知十一娘身陷暴室這樁新聞,一時也想不明白淑妃與掖庭丞之間有何貓膩,可本着小心謹慎的原則,還是告訴了及恩侯,及恩侯自己沒什麼本事,好在有一個精明能幹的兄弟,於是元得志經過一番大有針對的摸察,不難察明掖庭丞最近經手的事務中哪一件與淑妃息息相關。
“這麼說來,淑妃居然收買掖庭丞,意圖陷害柳氏女兒?”及恩侯聽了這結果,腦子裡依然全是疑問:“她堂堂一個妃子,爲何與個小丫頭過意不去,不惜收買掖庭丞,難道就是要讓柳氏女兒在暴室關押數日?”
“只怕沒這麼簡單!”元得志的頭腦果然要比兄長智慧得多,稍一分析就摸清了脈絡:“怕是想利用誹議裴後一事挑撥離間,真正針對之人是貴妃。”
及恩侯這才恍然大悟,搖了搖頭:“橫豎與賢妃無干就罷。”
元得志卻冷冷一笑:莒世南已然大功告成,只怕淑妃做夢都想不到她散佈謠言一事會掀起多大風浪,貴妃本就不足爲懼,能與賢妃“爭寵”者唯有淑妃,此婦雖然不被太后所喜,可頭腦手段確比賢妃更加精明,否則太后爲何將後宮事務交予淑婦而棄賢妃不用?留着淑妃,今後只怕仍會與賢妃明爭暗鬥,不如利用此時機將之斬草除根!
然而……淑妃到底是謝相侄女,元得志頗有些投鼠忌器的顧慮。
又說元康聽父親一說這事,轉頭再被心腹“瘦高個”一挑撥,立即便是眼中一亮,在父母面前好一番剖析利蔽:“倘若除了淑妃,後宮還有誰能與阿姐爭強?阿姐若能掌管後宮,無論對阿耶抑或叔父都大有便利,雖說這事會引謝相不滿,卻是利大於蔽,淑妃仗着家族撐腰,對阿姐多有冒犯,阿姐心頭早就憋着火,這回如能除去淑妃,阿姐亦能揚眉吐氣。”
侯夫人本就愛惜賢妃,她一個鄉紳小戶出身的婦人,也沒有多少遠見灼識,一聽對女兒大有益處,連忙表示贊同,不過及恩侯卻還懂得要先與兄弟達成共識,是以又轉身與元得志商量。
元得志仍覺猶豫,可因爲曾經同事一主的關係,喬令卻也從故交“瘦高個”口中聽說了這事,立即便向元得志建議:“眼看太后臨朝勢不可擋,王相國又已致仕,元公必然會接任尚書令,入政事堂拜相只是遲早,今後未嘗不能與謝相平起平坐,何必仰人鼻息?就連毛相國,因爲京兆尹被貶黜之事,不是也對謝相心懷芥蒂?想來若非謝相胡亂支招,毛相國哪至於被竇侍監抓了個罪證確鑿?!謝相國若真有心援助,豈能眼看京兆尹白白擋罪,要麼謝相國便是自私自利只圖自保,要麼便是失勢力拙,依在下看來,毛相國與元公說不定高估了謝相國在太后心頭地位。”
謝饒平行事瞻前顧後又刻求風評實在讓元得志早就倒盡胃口,當年大家一條心輔佐太后,有誰不是爲了榮華富貴權勢地位?謝饒平卻偏偏執着於廉正之名,好維持他名門世望的清貴聲譽,居然還爲那些個隱田賄財義正嚴辭地警斥過自己,簡直就是莫名其妙,要論來,自己的功勞未必就比謝饒平要少,真沒必要處處仰人鼻息!
元得志被喬令的話恰恰說中心頭芥蒂,一時痛下決斷,交待兄長立即安排嫂子入宮,與賢妃詳細分說計謀,卻不知賢妃原本就有害人之心,早早就參與其中,雖然發現十一娘毫髮無傷時大覺失望,然而被喬嬌一提醒,這才幡然醒悟——便是柳伊水化險爲夷,被淑妃陷害設計身陷暴室之事卻是確鑿發生,淑妃雖少了一樁殘害貴女的罪狀,誹議皇后散佈謠言更爲大罪,只需要收買得樸勇虎爲人證,將告狀對象改爲天子就好!
可元賢妃主僕二人又哪裡想到樸勇虎本是聽奉太后之令才敷衍着答應了淑妃,他縱然貪財,卻哪敢違太后示令?明知太后已經決定息事寧人,又怎會被賢妃輕易收買,自然是斷然拒絕,教賢妃無計可施。
這當頭忽得母親意會,賢妃聽說叔父已經答應相助,自是沮喪盡掃心花怒放,乾脆答應了,讓侯夫人轉告叔父速速行事,她且等消息,時機一到便會在宮中配合。
“這事需得暫且向太后隱瞞,否則太后必然會包庇淑妃,最好是連你都莫要出面,只將罪證交遞聖上,抑或能利用秦桑,總之見機行事罷。”侯夫人不忘叮嚀。
因元得志一再交待,最好還是莫與淑妃當面衝突,只要聖上追究不放,淑妃便難以脫身,其實元得志還有一層防範,便是他自己根本不會出面,就算出了疏漏,謝饒平問及他也可稱毫不知情,如此一來,太后最多隻會認爲是謝、元二妃之爭,並不會往內鬥這方面懷疑,元得志雖說已經設誠了義川,可這時還不能肯定義川便能成爲最終勝者,他只不過是想見風使舵,根本沒想過要孤注一擲。
富貴險中求,雖說不能完全畏懼風險,如謝饒平一般瞻前顧後,必要的小心謹慎還是不能拋卻。
而元得志又哪裡想到,淑妃這時也已對賢妃磨刀霍霍,事情一旦觸發,便不可能全身而退,十一孃的設計中,又哪會容元氏一頭始終躲在幕後悄無聲息的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