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負我,果然天不負我!
當從徐修能口中再一次確定太后會親自主持關試後,柴取幾乎忍不住仰天長笑,他毫不懷疑自己的真才實學必然會讓太后驚歎器重,在他心目中,韋太后無疑是天下“最伯樂”,否則也不會痛下決心肅正科舉!自己接連憾失榜首,無疑是被出身拖累,誰讓太后雖然公正嚴明,奈何底下官員矇昧無知?這下好了,太后親自主持關試,終於到自己揚眉吐氣大顯身手時候!早知如此,何必自降身份去求娶區區一個庶女?以致於遭受如此屈辱。
柴取眼前已經出現了一條錦繡前程,就等着他青雲直上。
他甚至開始憧憬釋褐後的官職,相信以自己的才華必然會留職朝中,不知會是較書郎,抑或拾遺補厥?
興奮得無法安睡,翻來覆去整晚,好容易才迷糊了一陣,恍惚中已經到關試,在太后面前,他以一首長賦大受稱讚,當場得授中書舍人。
竟然是五品的中書舍人!
狂笑坐起,才發覺是南柯一夢,摸了摸嘴角,收穫滿掌心的口水。
儘管夢境並非現實,卻絲毫沒有影響柴取的舒暢心情,於是接下來的這幾日,此人廢寢忘食挖空心思構思一首長賦,中心思想當然是讚美太后仁德公允,堪比堯舜。
五日時間彈指而過,果然得到了原本當在吏部大堂的關試改爲前往金鑾殿的消息,當邁進富麗雄偉的大明宮時,柴取激動得膝蓋都在發抖,尤其當叩拜太后,只撇見那一尾金繡輝煌的裙角,這位已經興奮得涕淚橫流,險些沒有痛哭失聲。
高高在上的韋太后自然沒有留意數十人中有這麼一位滑稽的存在,而柴取因爲興奮與激動,再兼敬畏,也根本不可能察覺太后的注意力只在少數幾個士子。
結果必然是讓柴取大失所望的。
雖是親自主持關試,太后卻沒打算逐一品評詩文策論,她非常清楚這只是一個過場,雖然今日參與關試者絕大多數都會釋褐授職,可因爲薛、馮二相倒臺,牽連了一大批官員貶黜,雖然重要職位已經陸續補任,卻終是難免造成基層職位的空缺,不依常例讓新科立即釋褐剛好能緩解,更重要的是能收買人心並且向天下顯示能力。
前有文皇后破格任才,今有韋太后惜重俊傑,雖未正式臨朝,可這回關試之後,無疑會讓世人知悉韋太后已經與當年文皇后居於並肩。
可正因爲太后是出於上訴目的,又怎會重點提拔溜鬚拍馬之流,而被臣屬看穿她虛榮的心態?再說柴取的馬屁功力還差着徐修能一大截,太后壓根就沒留意有這麼一位寒門士子對她五體投地的崇拜之情,這批“準官員”中,太后最爲看重的便是賀湛,更別說在與韋元平及謝、毛黨羽分別商議諸人的具體授職時,韋元平已經毫不客氣點了賀湛的名——
“其餘也就罷了,都可外放基層磨練上兩年,唯有賀十四郎,可是臣一早看好,望太后恩准,授其右補厥一職。”
其次便是王寧致,因太后已經默許元得志把靈沼公架空,爲了安撫王氏一族,自是要對七郎這個後起之秀多加眷顧,相信憑王寧致的出身及才華,授職較書郎誰也不會有任何異議,這可是最適合文人士子起步的清要官職,相信王淮準也會感恩肺腑。
之於名門世家而言,是否顯望絕不單憑族人霸據要職的長短,有時候後繼有人更是持續尊榮的關鍵。
至於薛陸離,因爲是薛家子弟,太后眼下雖然還有些不太安心引爲心腹,然而此子爲今科狀頭,放在萬年尉這個位置上磨練一下以觀後效未嘗不可。
再其次便是與以上三位並稱長安五子的邵廣與尹紳,非但詩賦寫得好,對於政令法規之策諫也甚諳熟,授職京兆府統下縣尉已經算是個極高的起步了,更妙則雖兩人一個是世家子弟,一個是舊勳之後,實則家門都不算顯赫的第一階層,委以重用足能顯示太后破格任才,對才華俊傑的看重。
有了長安五子的“高起步”墊底,因爲馬屁拍得適當,並且還有晉安長公主鼎力舉薦的徐修能授職爲長安尉,壓根不會顯得太后“任人唯親”——英國公雖然荒唐,徐修能卻是獲得靈沼公王相國肯定的甲第之一,相信不會有人不服。
至於其餘諸人,一併外放,不需候職即能釋褐,已經算是三生有幸,太后相信他們都會心滿意足,竭盡全力爲自己這個伯樂效忠。
高高在上的韋太后又哪裡知道底下還有一個自視不凡的柴取,當見自己應試的詩賦也好策議也罷根本沒有博得太后當衆讚頌時已然不無沮喪,尤其等到最終授職,竟是區區涪陵尉時,這就彷彿滿腔熱情被一盆冰塊澆下,心情十足能用如喪考妣形容了。
事實上柴取在入京投考之前,也聽業師不止一回感嘆仕途艱難,後來又得同門分析,曉得自己貧寒子弟要想一鳴驚人大約是癡人說夢,起初也做好了數載蹉跎的準備,連一舉得中也僅只希冀而已,哪知世事無常,竟被他趕中這數十年難遇的機緣,一路饒幸過關,野心漸長,原本得到釋褐的機會應當欣喜若狂,眼下卻大失所望——
下縣縣尉與他夢想的中書舍人品級差得不是一點半點,柴取仰天長嘆:明珠蒙塵,明珠蒙塵呀!
於是只好用孟夫子“天將降大任”鼓勵自己,收拾行囊,垂頭喪氣地淚別長安,往巴屬赴任去了。
陽春時節,正值灞柳飛雪,柴取牽着孤騎回望已在身後的繁華都城,通紅了眼睛,緊握了拳頭,站在如雪飄絮的美景中,暗暗咬牙:待苦我心志、勞我筋骨、餓我體膚、終有一日昂首歸來,從此躋身顯貴,今日輕我者,必有對我折腰禮拜之時。
不過今科高中者除柴取之外,其餘人個個鬥志昂揚,尤其是大獲全勝的長安五子,已經早有所料的賀、薛、王三位尚且淡定,隱隱看透時局的尹紳雖然沒有欣喜若狂,卻爲好友邵廣的苦盡甘來慶幸不已,兩人相對着傻笑了好些天,一貫不怎麼樂意佔好友便宜的邵廣居然主動向尹紳開口借錢,設宴爲賀,雖然也只是請了四五知交,卻飲了個酩酊大醉,這些年來遭受的打擊與憋屈一掃而空,只當然沒有忘記在後策劃的十一娘,酒醒後沐浴更衣專程禮謝,把個小丫頭當如來佛祖一樣膜拜。
更別提五人當中得職最爲關要的賀湛,雖說他一直有把握十拿九穩毫無懸念高調入仕,可既然領受了太后這般“破格提攜”,不表現出“沐浴天恩”未免說不過去,也不符合賀湛一貫的“處世原則”,所以上清觀裡,也難免再一次籌備賀宴。
消息剛一傳開,平康坊鼎鼎有名的都知娘子楊叩玉竟然率先求帖,希望能在上清觀酒宴上祝興。
賀湛雖也是北里常客,更兼當年叩音的事與楊叩玉有過交道,不過也深知叩玉爲人,別看長袖善舞,骨子裡卻並非趨炎附勢的世俗,腦子稍稍一轉,就想到這事不那麼簡單,私下找十一娘商議。
“別不是晉王就來討要你欠下那個人情罷?”
十一娘隨手援助扈氏的事當然沒有瞞着賀湛,再一打聽得晉王不久前爲了扈氏痛毆紈絝的消息,哪能不知扈氏已被賀燁收服,聽賀湛一說楊叩玉如此積極前來奉承,也想到背後十有八九是賀燁授意,就不知道扈氏所求何事,但只不過十一娘有意與賀燁“牽扯”,對於還人情的事當然不會拒絕,想都不想便應允下來:“只聽陸哥說過扈娘那精妙絕倫之劍舞,正恨不便往平康坊觀賞,這回可算有了眼福,十四郎當親書邀帖,請叩玉都知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