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公然求見

晉王府裡的演武場,這時正見一幕詭異的畫面。

烈日高照下,那頭耳如蒲扇腿若堅柱的馴象高高舉着長鼻,裝飾在額頭上的硃紅織錦金絲璀璨,彷彿映襯得那兩枚長而尖銳的象牙亦有兇光,只是在象奴的號令下,這看似威猛的龐然大物卻十分乖順,竟一步不動,但只不過旁側一黑一白兩頭兇悍的獵豹,這時卻如臨大敵一般,即便有豹奴一聲急似一聲的喝令,也不敢靠近巨象,前腿似乎匍匐之狀,後腳卻忍不住地避移,倘若沒有豹奴拽緊鐵鏈,必定會肖那喪家之犬轉身竄逃。

巨象那寬大的背脊上,還騎着一個臂圓腿長的甲兵,這時卻完全沒有威風凜凜的氣勢,整個身子險些都匍匐下來,一副驚惶失措的情態。

不遠處的四方令臺上,賀燁坐於一張高足闊榻,沒有懶懶散散倚靠着,身子微往前傾,一支胳膊橫放膝上,蹙眉擠眼,顯然十分不悅:“這馴象雖然比普通威巨,可卻十分馴服,並非兇猛,怎麼嚇得追風、如電這等喪膽?還有那誰……虧他還是我王府親衛隊長,不就是讓他騎在一動不動馴象之上,瞧他那副窩囊樣!象奴可是說得明明白白,扶南國中,連小兒都以騎象爲榮,扶南小兒尚且不懼,我大周親兵竟然這般丟臉。”

居高臨下的少年親王冷哼一聲,眼露寒芒:“鼠膽之輩,怎當隊首之職?杖責二十,交兵部論處。”

如今肩負着晉王府親兵統領一職的賀琰響亮稱諾,一旁的江迂也是輕輕一笑。

太后安插在王府親衛裡的一枚釘子,就這麼名正言順被拔除了。

但江迂還沒高興多久,便聽到一句有如晴天霹靂的話。

“本大王要親自騎騎這頭馴象!”

驚懼不已的江迂“撲通”一聲跪地,扯着主人的袍角緊聲勸阻:“大王不可,連追風、如電二豹都如此畏懼,可見這馴象的確兇猛,雖經馴服,但也不能擔保野性俱失,大王千金之驅,怎能以身犯險。”

那親兵爲啥懼怕這龐然大物?正是因爲聽聞前朝曾經發生過一件慘事,馴象不知爲何突然發狂,將日常馴管之象奴一腳踩成肉餅,多少甲兵上前阻止,死傷竟達數十,最後還是調來了弩兵,纔將那瘋象射殺!

可賀燁哪是容易被勸服的?江迂逼於無奈,幾乎要就地躺倒,叫囂着“除非踩着老奴屍身過去”一類殺手鐗了,好在這時,忽有一人入內通稟,道是武威伯求見。

賀燁極不耐煩地喝道:“武威伯是什麼東西,竟然也敢登門煩擾,不見不見。”

江迂也不避閒人,連忙勸說:“大王,武威伯可是受太后頒敕表彰,封轉上護軍勳階新授兵部侍郎,聽聞汝陽王有意籠絡,他既來拜見,大王可不好失禮,倘若武威伯被汝陽王拉攏,對太后可殊爲不利。”

賀燁總算才正眼看向江迂,似乎有了那麼些微遲疑。

江迂立即再接再厲:“武威伯可是長戍邊防將官,這回又於徵剿諸蠻之役多立戰功,大王歷來好武,莫若聽武威伯說說邊防戰事,豈不也是益事?”

賀燁似乎恍然大悟:“這武威伯,原來就是突襲蠻部斬敵擄將者?如此,我倒真要見上一見了,請他到偏廳罷。”

又說武威伯,這時也正忐忑不安。

之所以今日拜訪晉王,完全是因爲被崔公長子暗暗塞在手心那張字條,也就簡簡單單四字——往晉王府。

武威伯自然不明就裡,不過因爲對徐國公府歷來崇信,即便不能參透其中因由,也會奉囑行事。當年他正是因爲崔政大力舉薦,才得拜將官之職一展所長,也是因爲崔政竭力爭取,才得了武威伯這一爵位,崔政對武威伯而言是確確實實的知遇之恩,故而雖然武威伯也明白這些年來他被朝廷忌防,關鍵原因就是與徐公國關聯之故,也從不曾有疏遠之意,一遇煩難,下意識還會去尋徐國公商議。

徐國公雖然避而不見,可卻讓其長子暗中示意,武威伯又怎會不顧?

可他實在想不明白,當年徐國公曾力阻他助晉王奪儲,後來又勸誡他再莫與崔家、晉王交近,意在保全,何故這時又有這樣的暗示?

武威伯甚至詢問了留京家眷中,對政局較爲了解的孫女秦霽,得知這些年來晉王的諸多劣跡,以及自身難保岌岌可危的處境。

越發疑慮難解,不過他到底還是來了晉王府公然求見。

靜候於偏廳,歷時已隔兩刻,雖然這處四面敞風,其實更像一處亭閣,但因爲心情焦躁,武威伯難免生出一脊悶汗,好容易才見一身素黑缺袴袍的男子大步而至,雖匆匆一眼,已窺得八尺昂藏,武威伯眼見着晉王完全無視他引身揖禮,正想着果如傳言那般狂妄頑劣,不尷不尬之際,卻忽聞一聲:“因此處難避窺視,燁多有失禮,秦公切莫見怪,只我爲人一貫不喜閒雜近身,唯有江內侍奉令左右,不懼耳探,秦公言談只要不縱高聲,倒不需避忌。”

驚疑不定下,武威伯難免擡眼打量,但見上座少年,面廓鋒銳,一雙長眉烏烏入鬢,微垂薄瞼,略掩深眸,脣角漫不經心又不失據傲,自是沒有正襟危坐,跌膝散慢,那持着茶盞的虎口,厲視者一眼可見硬繭。

交談客套,恍恍正合主尊客鄙,賀燁也沒急着與武威伯交心,且待又一心腹婢女上前,捧來果飲之際,不動聲色將一竹筒悄出袖藏,赫然托盤裡。

“筒中乃崔公親筆書信,武威伯可回府細閱,今日長話短說……燁需得秦公相助,方能不負兄長所託,此事本應由崔公出面與秦公分解,然而目下情勢,倘若崔公一見秦公,秦公再也難避韋氏忌憚,故崔公雖然掛念故交,但亦不能會面。”

賀燁依然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勢,只語音卻十分誠懇:“燁之想法,約與汝陽王看似一致,皆欲相助秦公,達成再鎮燕朔,不過燁相比汝陽王,眼下暫與太后同盟,故秦公之選,又看似太后與汝陽王之間。”

兩個“看似”,實有隱情,縱然秦步雲不諳權術,這時也能體會見晉王的真意。

他深深吸氣,終於問出:“未知大王如何看待這回周厥聯軍征討蠻夷?”

賀燁就怕秦步雲毫無反應,聽這話後不由莞爾:“燁以爲,此戰大不明智!”

絲毫不顧武威伯這回之所以回朝,是因北疆戰場立功,賀燁之言論,顯然對這回交戰不以爲然:“雖至英宗以來,燕朔關外蠻族諸多戰掠,然諸蠻分化若干部族,且之間各有矛盾,其實只要邊關嚴防,便能拒蠻於境外,實非險患。燁以爲大周之敵患,潘逆尤在略次,居於首要則是日漸強盛之新厥、北遼!”

一說起軍政,看似吊兒朗當狂悖不羈的少年親王難免憂形於面,語氣甚是沉重:“然而太后只圖眼下功利,助新厥統一諸蠻,豈非授柄於敵?新厥一旦增勢,我國卻無力束其臣服,甚至不需新厥與北遼勾通,只要新厥坐視遼、周之爭,便極有可能反爲漁翁,於大周而言,坐視厥遼之爭才爲智者,大可借兩國互鬥消耗之機,平定內亂強盛國勢!”

說到這裡,賀燁也不由一嘆:“奈何這等明智之見,雖曾有王公等力諫,卻被太后諸黨置若不聞,眼下情勢,新厥之大已不能避免,潘逆與北遼之盟也無能瓦消,燕朔危殆,疆域難保,可太后卻仍然爲固權勢忌防勇將,將江山社稷之重交予姚潛這等廢物。”

一雙幽深的眼睛直視秦步雲:“燁承認對權位亦有所圖,只因身爲賀姓子孫,如何甘見先祖列宗苦心經營崩潰淪亡?當今韋太后若真有文皇后之德干,能保國盛民安,燁甘願輔佐,可如今這個韋氏,一心只圖權勢輕重奸侫,甚至於逼迫君帝!兄長若非爲保燁性命,決不至於屈服韋氏之威,關於詳細,崔公已然盡書密信。”

賀燁這番開誠佈公,實在讓武威伯大爲震驚,因今日一見,顯然面前之人與傳言判若天淵。

可是事關家族存亡,秦步雲當然還有疑慮:“聽大王之言,似乎如今也甚岌岌可危,甚至臣今日求見,已埋禍根,未知……大王如何有這自信,能保臣之平安,甚至促成打消忌防助臣再鎮燕朔?”

“今日對秦公無所隱瞞,實爲將燁之生死交付,可細細想來,燁與秦公從前素未謀面,若說輕信,確然草率……燁其實不是相信秦公,而是相信徐國公之見地……也請秦公安心,燁既然與崔公議定計劃,當然能保秦公不受太后猜疑,這其中關鍵便是……”賀燁微笑,越發壓低語氣:“目下情勢,燁雖不被太后放心,但相比汝陽王,暫時還非太后心頭大患,秦公今日主動來見,當然難瞞太后耳目,不過也不需憂慮,只要如此說法……”

賀燁再是一番授意,最後叮囑道:“並非燁不給秦公時間考慮,只因情勢緊迫,也唯有今日而已。傍晚時分,會有一個乞兒昏死貴府門外,秦公若有異議,只需將人扶入府中,若無異議,便作不察,自有路人救治乞兒。”

第852章 不怒第1300章 一計連一計第206章 當局者迷第1062章 絕望邊緣第24章 韋太夫人第573章 十一孃的坑第111章 潰不成軍第1268章 準才人、準女官第1181章 議立後第1203章 皇長子回宮第106章 嫌棄第121章 我會歸來第290章 又罪小人第489章 出現陣亡者第23章 神童蕭漸入第693章 各有動作第567章 小魚兒第691章 露尾第804章 噩耗到第540章 祖母告囑第1034章 溫情第1350章 難第281章 西嫵女與玉壇主第42章 兩個天才比高低第842章 生辰第1319章 私見第1410章 這下糟了第151章 西嫵女第15章 緊閉的家門第478章 絕決第458章 徐郎來見第1030章 楊懷犀的密告第239章 推手身份,漸露端倪第1055章 王妃有喜第1368章 致命疏忽第120章 屋頂上的少年第887章 元氏有動向第630章 高高在上第391章 問對之間第350章 繼續演第1191章 公然打壓第3章 十四郎的裴五姐第1047章 灰其心志第893章 質問第333章 衙堂公審第764章 發動第586章 對峙第1291章 兩起風波第639章 便有暗涌?第1333章 暗鬥第977章 誘敵第1172章 賀瓊第286章 計“醒”盧銳第178章 常有作用的韋相耳目第1002章 王妃下山第884章 毛大尹躺槍第600章 及冠了第427章 緗兒的“政敵”第781章 不求,竟得第993章 疫情洶洶第1379章 無法逃避的決別第743章 曝露第136章 瑤英的作用第1295章 契機從何談起?第1287章 逗刺蝟第1215章 跪候紫宸殿第788章 難以啓齒的心結第204章 璇璣有何玄機第849章 下藥第962章 窺破第471章 在下家中行二第1297章 報仇有理,殺人無罪?第1020章 惠風之死第1166章 大勝第306章 貼心的女兒第1252章 上巳春遊第438章 路經第449章 奸智第27章 頗多可疑處第817章 恃寵而驕第1333章 暗鬥第138章 鬧上門前第624章 太后很趁願第46章 命定之人第1027章 謝瑩鬧夫家第218章 國民好叔父第345章 如此“仁慈”第1168章 卿卿可曾苦相思第1325章 揭幕第1157章 京兆府會商第1239章 柳二伯的春天第57章 柳茵如的天賜良機第891章 驅逐舊僕第470章 心結第343章 母子殊途第1117章 懼內其實不是好品格第566章 禍生第1186章 老戲骨第871章 承德五年第1261章 蕭公的部署
第852章 不怒第1300章 一計連一計第206章 當局者迷第1062章 絕望邊緣第24章 韋太夫人第573章 十一孃的坑第111章 潰不成軍第1268章 準才人、準女官第1181章 議立後第1203章 皇長子回宮第106章 嫌棄第121章 我會歸來第290章 又罪小人第489章 出現陣亡者第23章 神童蕭漸入第693章 各有動作第567章 小魚兒第691章 露尾第804章 噩耗到第540章 祖母告囑第1034章 溫情第1350章 難第281章 西嫵女與玉壇主第42章 兩個天才比高低第842章 生辰第1319章 私見第1410章 這下糟了第151章 西嫵女第15章 緊閉的家門第478章 絕決第458章 徐郎來見第1030章 楊懷犀的密告第239章 推手身份,漸露端倪第1055章 王妃有喜第1368章 致命疏忽第120章 屋頂上的少年第887章 元氏有動向第630章 高高在上第391章 問對之間第350章 繼續演第1191章 公然打壓第3章 十四郎的裴五姐第1047章 灰其心志第893章 質問第333章 衙堂公審第764章 發動第586章 對峙第1291章 兩起風波第639章 便有暗涌?第1333章 暗鬥第977章 誘敵第1172章 賀瓊第286章 計“醒”盧銳第178章 常有作用的韋相耳目第1002章 王妃下山第884章 毛大尹躺槍第600章 及冠了第427章 緗兒的“政敵”第781章 不求,竟得第993章 疫情洶洶第1379章 無法逃避的決別第743章 曝露第136章 瑤英的作用第1295章 契機從何談起?第1287章 逗刺蝟第1215章 跪候紫宸殿第788章 難以啓齒的心結第204章 璇璣有何玄機第849章 下藥第962章 窺破第471章 在下家中行二第1297章 報仇有理,殺人無罪?第1020章 惠風之死第1166章 大勝第306章 貼心的女兒第1252章 上巳春遊第438章 路經第449章 奸智第27章 頗多可疑處第817章 恃寵而驕第1333章 暗鬥第138章 鬧上門前第624章 太后很趁願第46章 命定之人第1027章 謝瑩鬧夫家第218章 國民好叔父第345章 如此“仁慈”第1168章 卿卿可曾苦相思第1325章 揭幕第1157章 京兆府會商第1239章 柳二伯的春天第57章 柳茵如的天賜良機第891章 驅逐舊僕第470章 心結第343章 母子殊途第1117章 懼內其實不是好品格第566章 禍生第1186章 老戲骨第871章 承德五年第1261章 蕭公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