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使臣之爭

臘月十七,是賀湛佈署妥當計劃動手的日子,這一日對於陸離而言也是格外煎熬,他是告病之人,當然不能隨意出行,可消極等待實在難以安心,故而也交待了信得過的家人前往平康坊探視,以便及時稟知事態,不想遣去那家人未曾歸來,卻真有賀湛手下死士拍門求助,閽人自然是早受了陸離囑令,覈對暗語後,飛速將三個死士放行。

“事態如何?”陸離並不心急,就算有追兵在後,避免不了挨戶搜察,只要將這三個死士藏於暗道,即能躲過搜察,故而陸離這時纔有閒心追問事態。

“得手了。”三人中的領隊先是一句:“郎君交待白大兄負責箭襲新厥使,那侍衛果然身手了得,飛身擋下一箭,卻只傷了肩頭,白大兄補了一箭,纔將其射殺,侍衛羣擁而上欲拿白大兄,咱們也依令與之纏鬥,助白大兄順利脫身,這才四處逃散,哪知事發地卻有一個貴族所領隨從,聽得新厥語,竟然上前援手,度其相貌,應也是新厥人,此人身手更加了得,我們好不容易纔得以脫身,可正因這麼一耽擱,竟正好與巡衛打了照面,不得已只好依據佈署,來郎君處躲避。”

這些人行動之前都已經過易容,只是本來面貌雖然不曾暴露,撤離時卻也沒有時間卸去僞裝,因此一旦與巡衛照面,爲了擺脫追蹤,只好先往事前佈署的避所。

正說着話,不想便聽聞一串紛沓步伐,陸離心中一驚,來不及任何應對,書房的門便被“咣”地一聲推開,那三個死士震驚之下,紛紛亮劍,卻見闖入者竟然是一大一小兩個貴族子弟。

“阿耶!”

“薛兄!”

原來闖入者不是別人,正是薛昭與阮嶺。

陸離這處別苑一應僕婦本是精挑細選的心腹,也都曉得今日或許會有緊急事故發生,閽人原本不會大意放人入內,奈何拍門者非但是自家小郎君,身後還跟着追蹤前來正欲搜察刺客的巡衛,閽人要是將薛昭二人拒之門外,當然會引起巡衛懷疑,只好放了兩人入內。

阮嶺爲何今日領着薛昭來此?原來他今日才聽說陸離患疾之事,一問之下,薛昭卻一無所知,原來薛昭尋常是住在薛府祖宅,並不隨父親長居別苑,纔沒有聽說陸離患疾,得知後自是心急火燎,相跟着阮嶺一同來探望,不曾想在門前巧遇巡衛。

雖說巡衛是爲公務,可這一帶住着皆爲達官顯貴,自是要等閽人通報入內,得允後纔好搜察,阮嶺着急陸離病情,更得喝止那些巡衛:“此處爲薛舍人居宅,薛舍人正在養病,爾等雖爲公務,也不能驚擾薛舍人,且在此候着,待我入內先看望薛舍人病情如何,再知會爾等如何行事。”

便領着薛昭一路往內,一路上暢行無阻,並未受到任何阻止。

這處別苑因盡爲心腹可信之人,數量其實並不太多,陸離爲謹慎之故,今日更是預先將一部份僕婦打發出去,除了閽人以外,還有兩、三個留在前院望風,若有不長眼的巡衛萬一闖門,也好通傳入內,不想小主人意外現身,巡衛還被擋在門禁,望風者們知道不能攔阻,否則必然會引來巡衛懷疑,只好眼睜睜地看着小主人一路往內。

陸離居院外也只留下個婢女阿福,雖然阻攔了一下,又哪裡攔得住?甚至不及通風報信,就被阮嶺搶前兩步推開了房門。

所以才成了這番大眼瞪小眼的局面。

陸離自責不已,暗悔安排不夠周密,他只針對巡衛去了,並沒料到薛昭竟然會在今日來此,要只是被薛昭撞破隱密還不要緊,讓他頭疼的是阮嶺,這該如何解釋纔好?

“不要動手,是自己人。”眼看着阮嶺與死士因爲誤解意欲拼鬥,陸離只好先說一句。

阮嶺轉而也意識到使臣遇刺恐怕與陸離有關,將手中長刀利落歸鞘:“薛兄放心,那些巡衛由我打發!”

陸離見他不問青紅皁白就要援手,心中也是一鬆,卻連忙將人喚住:“阮郎且慢,不需打發巡衛,放他們入內並無妨礙。”

又讓薛昭跟隨出去與巡衛周旋,這才啓動暗門,讓三個死士藏身在內。

做爲“養病”者,陸離自是未曾整裝齊戴,髮髻只鬆鬆用枚玉簪挽在頭頂,夾襖外頭裹了一件鋒領大氅,由得婢女阿福摻扶着,就這麼站在廊檐下待客,那巡衛隊首自是又解釋了一遍來由,陸離便客套一二句,由得他們搜察可有刺客潛入,自又回了書房小歇。

巡衛們哪裡會懷疑堂堂中書舍人會收藏刺客,只不過擔心刺客躍牆而入未被發現而已,陸離所在的書房他們是不敢去搜的,只將院子各處以及空置屋舍看了一遍,自是沒有任何發現,又向薛昭道了罪,就去搜察下一家了。

“今日之事……”陸離這纔有了閒睱接待阮嶺,只他剛剛纔起了個頭,便見阮嶺連連擺手:“薛兄行事自有道理,不需向某解釋,薛兄放心,今日見聞阮某必當守口如瓶,今後薛兄若有需要,某隨時聽供薛兄差遣。”

陸離:……

半響才笑道:“如此,薛某多謝阮郎仗義之助。”

阮嶺又問得陸離身體並無大礙,就徹底放了心,也不多留,告辭出去了,因着薛昭要留在別苑侍疾,他獨自一人騎馬仍往崔宅,一路上心情卻很是愉悅,竟是大感慶幸自己今日攪進了這樁事故,終於與陸離的交誼得以進展,半點不介意自己稀裡糊塗就成了刺殺使臣的同謀,這位的是非觀爲:但凡薛六郎所爲,都當鼎力支持,管那原因目的作何?

又說賀湛今日,因爲這一樁情非得已的刺殺事件,他卻不能臨場指揮,自是有些心不在焉,可巧這日因着謝瑩居中穿針引線,太后被其說服,在溫室殿特別款待東瀛、新羅兩國使臣。

自大周建國,新羅是最早建立邦交之一,周武宗更是與新羅結盟,一齊滅了高句麗,吞併營州等地爲大周轄區,新羅因而歲歲朝貢,百餘年來並未與大周任何衝突,只不過與東瀛卻一直爭執不斷。

又說東瀛,與中原建交甚早,卻不乏口是心非,比如前朝末帝暴戾無道引天下大亂紛爭衆起,後大周建國,一時之間卻有內憂外患,國力並非強盛,東瀛便趁機與百濟聯盟,意欲吞併新羅,周武宗時,東瀛甚至與大周發生海戰,被擊潰,這才徹底老實了,又對大周露出諂媚的嘴臉,極盡奉承能事。

遣周使中,東瀛與新羅人佔據了八成比重,兩國受大周法禮影響甚大,故而歷代君帝例常宴請,也常將兩國來使並作一處款待。

而自從新羅征服百濟,周帝忌其勢大,逐漸對東瀛略有偏心,到韋太后執政,其實更加偏心東瀛。

還是早幾年,東瀛使臣與新羅使臣因坐席爭執,韋太后便傾向東瀛,硬是將新羅使臣坐次安排居後,賞賜器物時,也不乏厚此薄彼,新羅早生不滿,可新羅王也明白交惡大周對自己並無好處,故而並未挑釁。

只不過新羅卻不願屈從東瀛,故而兩國使臣回回獲詔列宴時,都有一股頗爲濃厚的火藥味。

今日也是如此,酒未三盞,使臣便已經開始互相攻擊,起初還是冷嘲熱諷,到後來津守長丹先摁捺不住了,直接請稟太后,說的正是要將此批官制琉璃周瓷盡數“請賜”一事,理由似乎無懈可擊:“我國所獻朝貢爲新羅三倍,誠意十足,還望太后施以禮遇。”

新羅使臣連連冷哼:“我國朝貢多少,津守君如何得知?”

津守亦冷哼:“無論新羅朝貢幾何,我國都將多餘三倍。”又一挑眉再兼斜眼:“聽聞新羅王吝嗇,連新羅貴族蓄婢幾多都要限制,甚至不許妃嬪穿戴點翠,不知如此節儉,是否意欲挑生戰事!”

這就不是普通的口舌之逞了,新羅使臣險些暴跳如雷:“一派胡言!還請太后斥責東瀛使污謗我國言行!”

今日出席使臣宴者,除了鴻臚寺的官員,還有賀湛、徐修能兩個起居舍人,又因謝瑩有穿針引線的作用,自是撒嬌糾纏太后許她旁觀,於是連十一娘也沒被落下,這時與謝瑩一左一右陪伴太后身旁,更加巧合的是晉王賀燁正好入宮問安,也被太后乾脆拎來陪酒。

賀燁原本只顧賞飲歌舞美酒,似乎並不在意兩國使臣較勁,卻當津守質疑新羅王居心叵測時,悄悄豎起了耳朵。

新羅與潘部、北遼皆爲交界,倘若真與他們聯手攻周,當然大不利於時局。

又聽津守長丹不慌不忙說道:“倘若新羅王並非居心不良,爲何得聞北遼與潘軍聯合攻陷幽燕時,尚還無動於衷?當年高句麗欺逼新羅之境,若非武宗大帝援軍,新羅只怕已經滅國,如今大周既有危難,新羅王正該起兵攻遼,以解大周之急。”

這話倒是甚合太后心意,於是在其示意下,徐修能率先表示認同:“津守君所言甚是,樸君正該向貴國君王忠諫,我大周與新羅有邦交之誼,新羅理當與我大周同仇敵愾。”

這下子便叫新羅使臣好生爲難起來。

新羅本爲小國,縱然這時統佔百濟疆土,卻也有不少內憂外患,新羅王甚至一度不能獨掌大權,被貴族牽制,無論是安東王潘博,還是北遼,都絕非新羅能夠匹敵,若真兵援大周,立即就會引來報復,好端端的,又有哪個國家願意自惹禍患,損及國力民生?

故而新羅使臣只好先答應了回國忠諫,暫時停歇了與東瀛使臣的口舌之爭,而是訴起苦來,將國中許多艱難阻礙一一道來,就怕太后誤解新羅王心存叵測,欲對大周不利。

第49章 元賢妃“獲寵”真相第1031章 設宴款功臣第935章 阿祿好眼光第925章 暫緩第218章 國民好叔父第268章 圍擁萬年廨第584章 哭驚排雲殿第494章 難怪第269章 重試第651章 不死心第49章 元賢妃“獲寵”真相第421章 世子夫人第906章 將亂第344章 天子賜,亦敢辭第837章 聚會玉管居第201章叔父柳仕宜第419章 方氏成密友第635章 風波之後第1388章 絕情人第1132章 不懼辱殺第731章 當衆調情?第80章 可憐慈母心第1182章 得逞第519章 賀燁討茶第772章 驚豔亮相第1160章 天明第345章 如此“仁慈”第547章 砸腳的開端第127章 重返舊居第610章 樹上“君子”第201章叔父柳仕宜第792章 請令爲間佃第950章 主動投案的兇手第993章 疫情洶洶第783章 踐行第1010章 漏網之魚第369章 勝負已定第429章 故交暗會第110章 壓力山大第174章 天生異象第1178章 心病第555章 承認又如何第133章 人間蒸發第677章 高僧及清官第1385章 終於開始第1282章 越更心虛第812章 婁卓訓妻第644章 何氏君蘭第898章 知己的作用第469章 尹紳婚事第867章 偏是江迂“叫停”第1113章 棄都東逃第1120章 起事第332章 晉王、十一妹;陸離、蕭小九第124章 人爲第431章 阮嶺被盤詢第1337章 祖孫第1410章 這下糟了第676章 人間蒸發第509章 神轉折第252章 奪權第679章 衝突第503章 小聚飲談第733章 好個忠僕第324章 “槍手”在行動第654章 夜遊第1285章 生疑第765章 腹飢?第1096章 太后入甕第334章 一定要打你板子第889章 我的野心很大第650章 婷而的心第247章 英國公子第22章 父女之間第1004章 志能便第142章 練手第105章 關於江迂第1145章 李由在出演第201章叔父柳仕宜第750章 孟九嫂第1214章 這是盡孝?第842章 生辰第1173章 博弈第142章 練手第788章 難以啓齒的心結第1102章 偏向虎山行第37章 袁氏抓緊“一線生機”第1299章 如意算盤第318章一樁蹊蹺事第1019章 驛站計商第968章 殺人進行時第1146章 洛陽有降臣第818章 中秋宴第844章 賀燁的笑話第35章 年少無知的軟柿子第829章 有變第964章 決戰一觸即發第86章 相斷第974章 韋太后的美夢
第49章 元賢妃“獲寵”真相第1031章 設宴款功臣第935章 阿祿好眼光第925章 暫緩第218章 國民好叔父第268章 圍擁萬年廨第584章 哭驚排雲殿第494章 難怪第269章 重試第651章 不死心第49章 元賢妃“獲寵”真相第421章 世子夫人第906章 將亂第344章 天子賜,亦敢辭第837章 聚會玉管居第201章叔父柳仕宜第419章 方氏成密友第635章 風波之後第1388章 絕情人第1132章 不懼辱殺第731章 當衆調情?第80章 可憐慈母心第1182章 得逞第519章 賀燁討茶第772章 驚豔亮相第1160章 天明第345章 如此“仁慈”第547章 砸腳的開端第127章 重返舊居第610章 樹上“君子”第201章叔父柳仕宜第792章 請令爲間佃第950章 主動投案的兇手第993章 疫情洶洶第783章 踐行第1010章 漏網之魚第369章 勝負已定第429章 故交暗會第110章 壓力山大第174章 天生異象第1178章 心病第555章 承認又如何第133章 人間蒸發第677章 高僧及清官第1385章 終於開始第1282章 越更心虛第812章 婁卓訓妻第644章 何氏君蘭第898章 知己的作用第469章 尹紳婚事第867章 偏是江迂“叫停”第1113章 棄都東逃第1120章 起事第332章 晉王、十一妹;陸離、蕭小九第124章 人爲第431章 阮嶺被盤詢第1337章 祖孫第1410章 這下糟了第676章 人間蒸發第509章 神轉折第252章 奪權第679章 衝突第503章 小聚飲談第733章 好個忠僕第324章 “槍手”在行動第654章 夜遊第1285章 生疑第765章 腹飢?第1096章 太后入甕第334章 一定要打你板子第889章 我的野心很大第650章 婷而的心第247章 英國公子第22章 父女之間第1004章 志能便第142章 練手第105章 關於江迂第1145章 李由在出演第201章叔父柳仕宜第750章 孟九嫂第1214章 這是盡孝?第842章 生辰第1173章 博弈第142章 練手第788章 難以啓齒的心結第1102章 偏向虎山行第37章 袁氏抓緊“一線生機”第1299章 如意算盤第318章一樁蹊蹺事第1019章 驛站計商第968章 殺人進行時第1146章 洛陽有降臣第818章 中秋宴第844章 賀燁的笑話第35章 年少無知的軟柿子第829章 有變第964章 決戰一觸即發第86章 相斷第974章 韋太后的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