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夜會

一陣風過,浮香陣陣,紀倫忽然覺得一股寒意抵足而生,他自從被明空這看來慈悲實際惡毒的虛僞和尚拉了下水,就再沒來過這處梅林,這回趁夜潛行是逼於無奈,故而他總覺得黑暗裡,似乎暗藏着許多怨毒血紅的眼睛,幽幽盯着他的脊樑。

他加快了步伐,膝蓋卻一陣陣發軟,一直到望見小和尚居住的竹舍,窗紙裡透出恍恍的燭火,方纔略略放鬆緊繃的心情。

依然是慈眉善目,彷彿世外高人,明空坐在燈前,微垂眼瞼。

燈光照亮紀倫脣邊越更深刻的法令紋,以及浮腫的眼瞼下,兩抹青痕。

今夜他當然未着官服,那襲烏黑的披氅裡,洗得半舊的青布長衫,連袖口都磨起了毛邊,一眼看去,讓人不敢相信這麼一個衣着簡樸的父母官,實際手上已經染滿了無辜貧苦的鮮血,只爲了青雲直上,有朝一日高官厚祿。

就更沒人相信紀倫面前的明空和尚,這位令人敬仰的佛門高僧,心懷不可告人的企圖,佛衣之下,是殺人如麻的陰狠心腸。

“紀明府爲何趁夜來見,並提出不可驚動僧人?”明空先道,他雖然得到了紀倫遣人遞予的口訊,卻並不知來客目的。

“晉王妃究竟爲何來見住持?”紀倫不答反問,說話時聲音還忍不住顫抖。

“晉王妃?”

“幾日之前,與寺中僧人爭執那人,便是晉王,而與他同行者,爲女扮男裝,正是晉王妃!”

“原來如此。”與紀倫的急躁大是區別,明空微微一笑:“雖然貧僧已然洞悉那位施主實爲女兒身,只沒想到原來她便是晉王妃。”

見明空不以爲然,紀倫更加急切,三言兩語將晉王夫婦的行蹤說了一回。

“晉王妃只是捐助了十萬/功德錢,聽了一席禪講,並未向貧僧打探什麼,紀明府不用如此憂慮。”明空安撫道:“據貧僧看來,王妃對佛法頗有體悟,應當確爲佛門信徒,又兼聽聞明德寺佈施疾苦,故而施予功德而已。”

“真無妨礙?”紀倫仍然不敢盡信。

“晉王夫婦此行,怕是的確爲了暗察明府是否可信,只明府自任太谷令,一貫體恤民生,又何懼察證?”

“我是擔心……那一件事……”縱然這時不怕隔牆有耳,可紀倫顯然也不想提及惡行。

“行事之人,皆得前太谷令信任,二者留在太谷,也是擔心貧僧對前太谷令不利,此二人行事謹慎,自然不會露出破綻,危及主家,紀明府何必擔憂?原本這一類事,也並非前太谷令一人專行,實則爲官場慣例,紀明府不用這般擔心。”

紀倫方纔徹底鬆了口氣:“晉王妃有意交好太谷羅子弟,分明是欲拉攏豪族,怕是不利毛府尹吧?”

“明府可知,毛府尹有意拉攏孟、甄二族,何故無功而返?”明空仍然心平氣和,不見一點浮躁。

“孟、甄二族應是爲謹慎之故。”

“這是其中一個原因,卻並非關鍵。之於世族而言,更重仕進,財利並非世族根基,新政推行,雖然會損傷世族財利,然而世族,尤其是孟、甄、柳、祝如此名門望族,卻並不會因爲新政而傷及根基。”

紀倫到底也是世族,雖然家族已經落魄,經明空這麼一提醒,卻不難明白其中根由。

大周律法規定,官員爲不課戶,也就是說,但凡授官,那麼便得免除賦稅的特權,縱然新政推行,也不會剝奪官員這一特權,而依據官員品級,甚至此特權可以惠及家人,比如紀倫這太谷令,在任期間,他的父親以及兒子也不會向朝廷納稅。

但這當然不代表世族階層全都是不課戶,國家稅法,是向丁男徵收,即便新政推行,也是按戶徵收,而不是按宗族徵收。

打個比方,如同太原柳一族,族長柳仁是在河南尹一職致仕,就算現在賦閒,他本人也可不納租庸調,三個兒子都是官身,也可免稅,但小兒子柳青流沒有授官,便得承擔賦稅了,更不要說諸如柳青雲等族人,只要不得授官,依律都是要納稅的。

只不過世族擁田充足,依據現行稅法,根本就不在意那些微賦稅,但要是新政推行,家中被定爲上戶,承擔賦稅必得增重,因此新政對於世族而言也會造成財利的損失。

但世族子弟多以仕進爲重,只要得以授官,其實並不會有損財利,縱然並非個個子弟都能授官,但家族會舍輕就重,所以諸多世族眼下持觀望態度,只是因爲拿不準毛維與晉王誰勝誰負,擔心貿然站定陣營,將來會影響仕進。

見紀倫一點就通,明空微笑:“然而就豪族而言,並無仕進希望,根基便爲財權,是以新政對豪族之損害更勝世族,那麼紀明府以爲,太谷羅是否會聽信一介子弟蠱惑,就輕易支持新政呢?縱然太谷羅這些年,也甚鼓勵子弟入仕,到底眼下還難見成效,貧僧相信太谷羅不會如此輕率,再者,就算太谷羅真被晉王拉攏,也不傷大局,太谷羅與太谷蔣歷來不睦,晉王府若偏向太谷羅,太谷蔣便會下定決心投誠毛府尹。”

對和尚的這番分析,紀倫倒是心服口服:“毛府尹遣來那謀士,也是如此說,並且,爲了徹底打消晉王派疑慮,毛府尹又有一計……”便壓低聲音說出一番話來。

明空連連頷首:“此計甚好,如此一來,薛少尹與晉王都會相信紀明府果然主張新政,屆時紀明府纔有機會實施釜底抽薪之計,爲毛府尹立下大功。”

紀倫經此一行,徹底恢復冷靜,便是告辭之時,再次經過了片早先讓他毛骨悚然的梅林,居然也沒有再覺得畏懼慌張了。

然而他剛一走,明空卻變了一張面孔,雲淡風輕一掃,縱然擊掌低笑,眼睛裡卻透出陰狠之色。

“法師所言時機,是否總算近在眼前?”看門的小和尚十分精乖,興致勃勃湊上前來。

“的確近在眼前。”明空微微咪起一雙眼角:“只要紀倫能得薛絢之信任,成爲推行新政主力,便就到了咱們歸國之時。”

小和尚也是喜笑顏開:“新政推行不利,晉陽百姓譁變,大周內亂一起,便是那武威侯再怎麼神勇,也難以守住葦澤關,法師此回入潛大周,立下此等功勞,都是大王子舉薦有功,縱然有舒妃惑主,諸臣也會爭取國君立大王子爲儲。”

“大王子爲嫡長,得儲爲名正言順,可惜國君早年英明,如今卻至年老昏聵,竟然耽於美色,舒妃之子非嫡非長,有何資格統領我北遼臣民?”得道高僧眼中此刻戾氣暴漲,連連冷哼。

原來這位雖然是通過潘博安插入太原,真實身份卻是北遼人。

北遼原以遊牧爲生,大周強盛時期,北遼諸部甚至向周武宗俯首稱臣,不過後來因爲大周盛世不再,北遼諸部也逐漸不受控制,明宗時,耶律氏統一諸部建立北遼,稱王,並仿大周習制,逐漸向農耕發展,但尚且未向大周宣戰,仍舊歲歲納貢,可是到了高宗時期,北遼便先後吞併原屬大周節制渤海等國,並屢回進擊營州等境。

北遼人劍指中原的野心已然昭顯,英宗、肅宗甚至德宗幾代帝王卻若視而不見,最終在賀衍一朝,韋太后爲除裴鄭二族,將營州都督潘博逼反,潘博對北遼王稱臣,聯合北遼軍隊逼退周軍,在營州自立爲王。

至此,山海關外疆域逐漸陷於敵手。

到後來便是姚潛這個廢物,非但沒能收復失土,甚至讓潘遼聯軍攻入山海關,將燕趙之境也拱手相讓。

北遼王室因受大周影響,也甚崇信佛教,甚至不少王室子弟入佛門修行,北遼僧人不乏尊享國師稱號,插手軍政之務,這位明空,卻非北遼王室,但他的家族,卻是後族蕭氏。

要論來北遼人並無姓氏,當初臣服於周,周帝在北遼境域設置松漠都督府,賜其貴族賀、孫二姓,但北遼貴族實際崇拜漢高祖劉邦與賢相蕭何,北遼建國後,王族、後族便分別以耶律、蕭爲姓氏,爲何王族不姓劉?那是因爲在北遼,耶律其實就是劉姓。

明空爲蕭氏子弟,他的家族在北遼足稱顯貴,故而明空其實並不將潘博看在眼裡,當這位安東王,只不過是北遼臣子而已。

但因爲北遼朝廷畢竟距離太原更遠,明空這個探子要發揮作用,離不開潘博佃部的支持,比如他薦舉給紀倫那兩人,其實並非什麼前太谷令心腹,事實上就是潘博安插的佃作。

但正因如此,才被裴子建無意間聽聞了太谷明德寺幾字,而這回紀倫夜訪,雖然的確瞞住了毛維,卻沒有能夠瞞過早生疑心的晉王殿下。

明空心懷叵測的事實,顯然被晉王進一步篤斷了。

第773章 實爲鋪路第665章 好色也能“世襲”第1286章 秦晉之好第1312章 沒完第1052章 談判第1203章 皇長子回宮第562章 各爲其主,並非同道第1232章 滴水之報第49章 元賢妃“獲寵”真相第599章 老奸巨滑賀舍人第750章 孟九嫂第1029章 不服輸第876章 當時兩大門派第452章 要錢不要命第1147章 李公之餌第531章 行賄第1298章 拖後腿第1342章 小九再次出走第200章除夕第588章 太后的仁慈第153章 應試日第183章賀湛的應對第3章 十四郎的裴五姐第199章計成第21章 一對和諧妻妾第53章 風波來了第653章 共渡除夕第805章 新政頒行第615章 告成第248章 一波既起,浪涌接連第1320章 索恩第158章 決勝第1017章 至興卿來迎第916章 任氏的對手第648章 長輩的架子第432章 用荔枝爲魚餌第418章 一家之主的重要性第1273章 和親第250章 再突變第206章 當局者迷第1061章 阡陌的來歷第1115章 留守第1031章 設宴款功臣第1359章 動手第249章 衆力推牆倒第1395章 奇思第173章 晉王又被鄙薄了第1312章 沒完第816章 任姬的機會第1304章 孤勇第823章 流水果然無情第958章 赤裸裸的利用第146章 情勢急轉第334章 一定要打你板子第498章 突變第427章 緗兒的“政敵”第75章 被允“參政”第117章 真正跋扈不孝第429章 故交暗會第568章 高玉祥的救星第586章 對峙第249章 衆力推牆倒第1179章 牛角尖第317章 推盞相勸,各懷堅定第920章 一幅珍品第1004章 志能便第178章 常有作用的韋相耳目第86章 相斷第1401章 皇后再成“軟杮子”第525章 告白第524章 高樓相見第919章 鬧一個烏龍第510章 拒絕第1138章 春明門外第1352章 忍無可忍第1145章 李由在出演第820章 曇花將現?第10章 姚姬母女的應對第368章 擋都擋不住的“遺命”第186章徹底攪亂的佈局第707章 進步第883章 誰負了誰第84章 下手太晚第1196章 浪中小館第1343章 殘局第1198章 美人還不死心第7章 賀十四盡訴所知第1257章 賀燁說野心第1212章 正着第52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227章 機心顯第900章 母親的慈悲第737章 又扳第582章 九成宮中第551章 捷報第253章 晉王要小心第182章 讓你的耳目爲我說話第175章 不是爲了解救天子第507章 鮫珠衣第767章 如此逼迫
第773章 實爲鋪路第665章 好色也能“世襲”第1286章 秦晉之好第1312章 沒完第1052章 談判第1203章 皇長子回宮第562章 各爲其主,並非同道第1232章 滴水之報第49章 元賢妃“獲寵”真相第599章 老奸巨滑賀舍人第750章 孟九嫂第1029章 不服輸第876章 當時兩大門派第452章 要錢不要命第1147章 李公之餌第531章 行賄第1298章 拖後腿第1342章 小九再次出走第200章除夕第588章 太后的仁慈第153章 應試日第183章賀湛的應對第3章 十四郎的裴五姐第199章計成第21章 一對和諧妻妾第53章 風波來了第653章 共渡除夕第805章 新政頒行第615章 告成第248章 一波既起,浪涌接連第1320章 索恩第158章 決勝第1017章 至興卿來迎第916章 任氏的對手第648章 長輩的架子第432章 用荔枝爲魚餌第418章 一家之主的重要性第1273章 和親第250章 再突變第206章 當局者迷第1061章 阡陌的來歷第1115章 留守第1031章 設宴款功臣第1359章 動手第249章 衆力推牆倒第1395章 奇思第173章 晉王又被鄙薄了第1312章 沒完第816章 任姬的機會第1304章 孤勇第823章 流水果然無情第958章 赤裸裸的利用第146章 情勢急轉第334章 一定要打你板子第498章 突變第427章 緗兒的“政敵”第75章 被允“參政”第117章 真正跋扈不孝第429章 故交暗會第568章 高玉祥的救星第586章 對峙第249章 衆力推牆倒第1179章 牛角尖第317章 推盞相勸,各懷堅定第920章 一幅珍品第1004章 志能便第178章 常有作用的韋相耳目第86章 相斷第1401章 皇后再成“軟杮子”第525章 告白第524章 高樓相見第919章 鬧一個烏龍第510章 拒絕第1138章 春明門外第1352章 忍無可忍第1145章 李由在出演第820章 曇花將現?第10章 姚姬母女的應對第368章 擋都擋不住的“遺命”第186章徹底攪亂的佈局第707章 進步第883章 誰負了誰第84章 下手太晚第1196章 浪中小館第1343章 殘局第1198章 美人還不死心第7章 賀十四盡訴所知第1257章 賀燁說野心第1212章 正着第52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227章 機心顯第900章 母親的慈悲第737章 又扳第582章 九成宮中第551章 捷報第253章 晉王要小心第182章 讓你的耳目爲我說話第175章 不是爲了解救天子第507章 鮫珠衣第767章 如此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