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風過,浮香陣陣,紀倫忽然覺得一股寒意抵足而生,他自從被明空這看來慈悲實際惡毒的虛僞和尚拉了下水,就再沒來過這處梅林,這回趁夜潛行是逼於無奈,故而他總覺得黑暗裡,似乎暗藏着許多怨毒血紅的眼睛,幽幽盯着他的脊樑。
他加快了步伐,膝蓋卻一陣陣發軟,一直到望見小和尚居住的竹舍,窗紙裡透出恍恍的燭火,方纔略略放鬆緊繃的心情。
依然是慈眉善目,彷彿世外高人,明空坐在燈前,微垂眼瞼。
燈光照亮紀倫脣邊越更深刻的法令紋,以及浮腫的眼瞼下,兩抹青痕。
今夜他當然未着官服,那襲烏黑的披氅裡,洗得半舊的青布長衫,連袖口都磨起了毛邊,一眼看去,讓人不敢相信這麼一個衣着簡樸的父母官,實際手上已經染滿了無辜貧苦的鮮血,只爲了青雲直上,有朝一日高官厚祿。
就更沒人相信紀倫面前的明空和尚,這位令人敬仰的佛門高僧,心懷不可告人的企圖,佛衣之下,是殺人如麻的陰狠心腸。
“紀明府爲何趁夜來見,並提出不可驚動僧人?”明空先道,他雖然得到了紀倫遣人遞予的口訊,卻並不知來客目的。
“晉王妃究竟爲何來見住持?”紀倫不答反問,說話時聲音還忍不住顫抖。
“晉王妃?”
“幾日之前,與寺中僧人爭執那人,便是晉王,而與他同行者,爲女扮男裝,正是晉王妃!”
“原來如此。”與紀倫的急躁大是區別,明空微微一笑:“雖然貧僧已然洞悉那位施主實爲女兒身,只沒想到原來她便是晉王妃。”
見明空不以爲然,紀倫更加急切,三言兩語將晉王夫婦的行蹤說了一回。
“晉王妃只是捐助了十萬/功德錢,聽了一席禪講,並未向貧僧打探什麼,紀明府不用如此憂慮。”明空安撫道:“據貧僧看來,王妃對佛法頗有體悟,應當確爲佛門信徒,又兼聽聞明德寺佈施疾苦,故而施予功德而已。”
“真無妨礙?”紀倫仍然不敢盡信。
“晉王夫婦此行,怕是的確爲了暗察明府是否可信,只明府自任太谷令,一貫體恤民生,又何懼察證?”
“我是擔心……那一件事……”縱然這時不怕隔牆有耳,可紀倫顯然也不想提及惡行。
“行事之人,皆得前太谷令信任,二者留在太谷,也是擔心貧僧對前太谷令不利,此二人行事謹慎,自然不會露出破綻,危及主家,紀明府何必擔憂?原本這一類事,也並非前太谷令一人專行,實則爲官場慣例,紀明府不用這般擔心。”
紀倫方纔徹底鬆了口氣:“晉王妃有意交好太谷羅子弟,分明是欲拉攏豪族,怕是不利毛府尹吧?”
“明府可知,毛府尹有意拉攏孟、甄二族,何故無功而返?”明空仍然心平氣和,不見一點浮躁。
“孟、甄二族應是爲謹慎之故。”
“這是其中一個原因,卻並非關鍵。之於世族而言,更重仕進,財利並非世族根基,新政推行,雖然會損傷世族財利,然而世族,尤其是孟、甄、柳、祝如此名門望族,卻並不會因爲新政而傷及根基。”
紀倫到底也是世族,雖然家族已經落魄,經明空這麼一提醒,卻不難明白其中根由。
大周律法規定,官員爲不課戶,也就是說,但凡授官,那麼便得免除賦稅的特權,縱然新政推行,也不會剝奪官員這一特權,而依據官員品級,甚至此特權可以惠及家人,比如紀倫這太谷令,在任期間,他的父親以及兒子也不會向朝廷納稅。
但這當然不代表世族階層全都是不課戶,國家稅法,是向丁男徵收,即便新政推行,也是按戶徵收,而不是按宗族徵收。
打個比方,如同太原柳一族,族長柳仁是在河南尹一職致仕,就算現在賦閒,他本人也可不納租庸調,三個兒子都是官身,也可免稅,但小兒子柳青流沒有授官,便得承擔賦稅了,更不要說諸如柳青雲等族人,只要不得授官,依律都是要納稅的。
只不過世族擁田充足,依據現行稅法,根本就不在意那些微賦稅,但要是新政推行,家中被定爲上戶,承擔賦稅必得增重,因此新政對於世族而言也會造成財利的損失。
但世族子弟多以仕進爲重,只要得以授官,其實並不會有損財利,縱然並非個個子弟都能授官,但家族會舍輕就重,所以諸多世族眼下持觀望態度,只是因爲拿不準毛維與晉王誰勝誰負,擔心貿然站定陣營,將來會影響仕進。
見紀倫一點就通,明空微笑:“然而就豪族而言,並無仕進希望,根基便爲財權,是以新政對豪族之損害更勝世族,那麼紀明府以爲,太谷羅是否會聽信一介子弟蠱惑,就輕易支持新政呢?縱然太谷羅這些年,也甚鼓勵子弟入仕,到底眼下還難見成效,貧僧相信太谷羅不會如此輕率,再者,就算太谷羅真被晉王拉攏,也不傷大局,太谷羅與太谷蔣歷來不睦,晉王府若偏向太谷羅,太谷蔣便會下定決心投誠毛府尹。”
對和尚的這番分析,紀倫倒是心服口服:“毛府尹遣來那謀士,也是如此說,並且,爲了徹底打消晉王派疑慮,毛府尹又有一計……”便壓低聲音說出一番話來。
明空連連頷首:“此計甚好,如此一來,薛少尹與晉王都會相信紀明府果然主張新政,屆時紀明府纔有機會實施釜底抽薪之計,爲毛府尹立下大功。”
紀倫經此一行,徹底恢復冷靜,便是告辭之時,再次經過了片早先讓他毛骨悚然的梅林,居然也沒有再覺得畏懼慌張了。
然而他剛一走,明空卻變了一張面孔,雲淡風輕一掃,縱然擊掌低笑,眼睛裡卻透出陰狠之色。
“法師所言時機,是否總算近在眼前?”看門的小和尚十分精乖,興致勃勃湊上前來。
“的確近在眼前。”明空微微咪起一雙眼角:“只要紀倫能得薛絢之信任,成爲推行新政主力,便就到了咱們歸國之時。”
小和尚也是喜笑顏開:“新政推行不利,晉陽百姓譁變,大周內亂一起,便是那武威侯再怎麼神勇,也難以守住葦澤關,法師此回入潛大周,立下此等功勞,都是大王子舉薦有功,縱然有舒妃惑主,諸臣也會爭取國君立大王子爲儲。”
“大王子爲嫡長,得儲爲名正言順,可惜國君早年英明,如今卻至年老昏聵,竟然耽於美色,舒妃之子非嫡非長,有何資格統領我北遼臣民?”得道高僧眼中此刻戾氣暴漲,連連冷哼。
原來這位雖然是通過潘博安插入太原,真實身份卻是北遼人。
北遼原以遊牧爲生,大周強盛時期,北遼諸部甚至向周武宗俯首稱臣,不過後來因爲大周盛世不再,北遼諸部也逐漸不受控制,明宗時,耶律氏統一諸部建立北遼,稱王,並仿大周習制,逐漸向農耕發展,但尚且未向大周宣戰,仍舊歲歲納貢,可是到了高宗時期,北遼便先後吞併原屬大周節制渤海等國,並屢回進擊營州等境。
北遼人劍指中原的野心已然昭顯,英宗、肅宗甚至德宗幾代帝王卻若視而不見,最終在賀衍一朝,韋太后爲除裴鄭二族,將營州都督潘博逼反,潘博對北遼王稱臣,聯合北遼軍隊逼退周軍,在營州自立爲王。
至此,山海關外疆域逐漸陷於敵手。
到後來便是姚潛這個廢物,非但沒能收復失土,甚至讓潘遼聯軍攻入山海關,將燕趙之境也拱手相讓。
北遼王室因受大周影響,也甚崇信佛教,甚至不少王室子弟入佛門修行,北遼僧人不乏尊享國師稱號,插手軍政之務,這位明空,卻非北遼王室,但他的家族,卻是後族蕭氏。
要論來北遼人並無姓氏,當初臣服於周,周帝在北遼境域設置松漠都督府,賜其貴族賀、孫二姓,但北遼貴族實際崇拜漢高祖劉邦與賢相蕭何,北遼建國後,王族、後族便分別以耶律、蕭爲姓氏,爲何王族不姓劉?那是因爲在北遼,耶律其實就是劉姓。
明空爲蕭氏子弟,他的家族在北遼足稱顯貴,故而明空其實並不將潘博看在眼裡,當這位安東王,只不過是北遼臣子而已。
但因爲北遼朝廷畢竟距離太原更遠,明空這個探子要發揮作用,離不開潘博佃部的支持,比如他薦舉給紀倫那兩人,其實並非什麼前太谷令心腹,事實上就是潘博安插的佃作。
但正因如此,才被裴子建無意間聽聞了太谷明德寺幾字,而這回紀倫夜訪,雖然的確瞞住了毛維,卻沒有能夠瞞過早生疑心的晉王殿下。
明空心懷叵測的事實,顯然被晉王進一步篤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