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行賄

又說謝瑩,絲毫不爲幽燕失陷震驚,事實上她也根本未曾意識到此時幽州即爲她那時代的北京城,這一類軍事要務並非她知識儲備,歷來卻又樂觀,管他時勢如何變換呢,天塌下來有高個頂着,地陷下去有矮個填着,敵軍遠在千里之外,大可不必杞人憂天,只要京都長安還是一派歌舞昇平,便能安心於吃喝玩樂,故而她的心思,仍然專注於籌建擊角場,以及再接再勵與晉王殿下培養感情。

當然太后這時爲了前線戰事忐忑不安,她也得小心着不要落下個耽於玩樂的印象,不忘在太后面前大談推廣擊角的好處。

諸如有利於強身健體,待擊角場建成,只消一月間抽上兩日向百姓免費開放,教授擊角之技,鼓勵百姓強身,表面上雖是晉王殿下作爲,可世人誰不知道殿下暴戾?必能明白是太后體恤平民。又諸如一旦擊角在貴族間推廣,便能再建不少擊角場,實行貴賓制,亦能上市銷售那特製之球杖球衣等物,也是一筆收入,她作爲創始人,卻並非爲了牟利,一應所得皆可捐作軍資,也算是爲君國略作貢獻。

不說太后以爲如何,賀燁簡直對謝瑩這番冠冕堂皇的說法嗤之以鼻。

平民百姓要爲生計操勞,有多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難息,哪還需要靠此玩樂事物強身健體?硬是要讓他們停下活計耍玩,還不如直接打賞錢用讓他們好生休息兩日,真要恤民,籌建擊角場能有什麼效用,倒是像蕭九郎那時提議,設建病坊庇孤坊才能讓勞苦大衆真正受益,更不提擊角若得推廣,顯望世族哪裡需要乖乖納錢購買貴賓?誰家還缺田莊不成,自己籌建就是,那所謂球杖,也是一目瞭然之物,莫說貴族可以仿製,諸多商賈也會聞風而動,還能讓你謝六娘壟斷市場?賺取那些微營利,還不夠太后脂粉花消,就能緩解國庫空虛?

正如賀湛與薛陸離分析那般,君國財政之所以到了捉襟見肘之困,一來是因皇室揮霍無度,二來是因現行稅制已經不能適應如今國情,要從根本上解決,還是應當改革稅制。

賀燁心下雖然不以爲然,但表面上卻還得佯作“心悅誠服”的模樣,對謝瑩的刮目相看那叫一個與日俱增,於是一貫不喜拘束的活閻王,竟然在這段時日突然熱衷來篷萊殿問安,又開始教授謝瑩騎術——這個時代馬車頗爲顛簸不說,總是憋在車廂裡也沒有鮮衣怒馬的樂趣,謝瑩還是甚爲期盼馬術精熟,至少將來能與晉王殿下並騎遊獵不是?

甚至有回當着太后面前,賀燁還曾讚揚謝瑩:“六娘琢磨出來擊角術,的確很是有趣,如今已有不少貴族大感興趣,待擊角場建成,必然會大受追捧,原是京郊閒置一處田莊,倒成了營利之所,也是一筆軍資。”

謝瑩大感自得,竟也當着太后的面向晉王討賞。

晉王卻哭起窮來:“阿母詔令一下,我原有封邑、食祿亦被削減,闔府上下有那多張嘴巴等着嚼用,如今我連一頭貢象都難以養活,無奈之下只好送回宮中,還等着擊角場建成能補貼部分耗用呢,哪還有閒錢打賞。”

謝瑩一聽不好,晉王這麼說,豈不是有抱怨之嫌,連忙轉圜:“我也不是要殿下錢銀之賞,瞧把殿下急得……早就聽說扈氏劍舞無雙,可惜沒有眼福,殿下莫不將這伎人賞了我?”

賀燁:!!!

這就瞅上了扈氏?真當她是準王妃不成?若換作其餘人,爲全柳十一之計劃,舍也就舍了,這扈氏偏又是柳十一交待照管之人,哪裡能送給謝六娘折磨,豈不成了把羊送入虎口?

太后聽這二人你來我往,原也沒有在意,只是在謝瑩忙不迭替賀燁轉圜時便已經暗暗蹙眉,一聽謝瑩竟然開口索要扈氏,更加留意賀燁的神色。

若依這孽障一貫脾性,立即便要翻臉,然而這時卻只是頗顯猶豫,太后不由冷笑,看來孽障待瑩兒果然與常不同,就算十一娘,還有柳氏那份情面呢,孽障待她也只不過不爲難罷了,何嘗這般寬厚?

太后心念一轉,賀燁已經訕訕開口:“六娘要看劍舞,隨時來我府裡,讓扈氏舞來一賞即是……要不這樣,我交待扈氏調教一番秦氏,待秦氏學成,將她轉送六娘可好?”

險些沒把太后一口茶嗆得噴出:“越說越不成樣,阿霽是你孺人,怎能好比伎人侍妾之流,任由你轉手送人?”

孽障當真荒唐,六娘卻真有手段!

——這是太后的斷定。

轉眼到了承德二年臘月,儘管前線仍無戰訊傳回,但對於大周朝廷而言,沒有噩耗便是利好消息,這說明葦澤關未失,晉朔仍然安全,而只要晉朔不失,京都並無燃眉之急,所以百姓們也都暫時鬆了一口長氣,爲即將到來的新歲準備,市坊之間,東西二市,逐漸有了喜慶之氣,固然有些世望之族仍然憂心戰況,但新歲還是要慶賀的,否則禍難未曾臨頭,就做出如喪考妣的情態,也不吉利。

太后雖然頒令節儉,一個新歲、一個元宵卻也免不得設宴,尤其是元宵燈會,一定要照常舉行,一來是爲免京都人心惶惶,更關鍵是每臨新歲,各國都要遣使來周朝賀,不能因爲內戰便失泱泱大國之體統,否則豈不會讓異邦誤解大周江山危殆?

那更是不利社稷之謬!

讓太后稍覺安心的是,謝饒平密奏已經送抵她的案頭,武威侯已經與姚潛順利交接,之間並未在發生任何譁變,姚潛這個敗軍之將也已經在返京途中,據謝饒平盤詢,並無失職實據落於人手,要保姚潛性命不難。

武威侯纔剛接手葦澤關,縱然驍勇,也不可能立即便將叛軍擊潰,可只要穩守關隘不失,待集結河東各府兵衛趁着地勢之優,力矬叛軍之勇,至少能夠暫緩兵臨關下之急。

太后既然都已安定心神,謝瑩就更加“心無旁鶩”,竭盡努力地把角擊場在這三兩月間籌建了個七七八八,儘管此時天氣陰冷,她也是隔三岔五便往擊角場去,力求要在來年三月春回大地之時,讓這擊角場一炮而紅。

這日謝瑩聽聞她精心選購的百座假山石已然佈置妥當,迫不及待便往擊角場巡看,只是賀燁這日卻往平康坊花天酒地去了,不能陪同,謝瑩巡看完畢後正欲打道回宮,哪知便有僕役稟知:“東瀛使臣津守君求見六娘。”

東瀛使臣的話……那豈不是日本人?

謝瑩立即來了興趣,她以前倒也不是崇日,然而因爲喜歡島國影視動漫,連帶着對日本這個國度大感興趣,飛去玩過幾回,大學時也選修過日語,未免好奇這時的日本人穿着打扮以及語言與日後可會一致,她因爲穿越過來不久,接觸事物有限,甚至不知遣周使中就有日本學生,也不知這時所稱的新羅正是未來長腿男神們的國度,還曾向自家哥哥們打聽過朝鮮國,當然沒有結果。

不似倭國,這時已經自稱“日本”,只不過周人依舊習慣性以東瀛、扶桑相稱。

之於如今籠統稱爲“胡人”的部族,謝瑩更加分不清究竟是後世哪些國度,她後世所學的英文當然沒有用武之地。

因爲好奇心,謝瑩立即請人入見,哪知一見之下,這位全名爲津守長丹的日本使臣非但髮型穿着與周人別無二致,人家一張口,官話說得那叫一個流利。

倒是隨着津守前來的遣周使慄田馬養還以爲謝瑩不過是個閨秀女子,也許不諳官話,又用長安話翻譯了一遍……

原來這時,大周官話並非長安話,追根溯源,還是因爲南北朝時期“五胡亂華”之禍,一度造成語言混亂,這個時空的廣朝統一天下後,認爲不能再用鮮卑北語,便有學者依據古韻確立了雅韻便是後來的官韻——各地方言頗有差殊,莫說文武百官祖籍各有不同,難免造成溝通障礙,單說科考,便要限制詩賦韻腳,必須要有一個統一規範。

於是官韻就成了士人、官員的必修課,可日常交流不可能盡用那文縐縐的語言,長安人士當然也有自己的方言,無望仕途的百姓,以及婦女,自然都不會官話,就連好些大家閨秀,比如柳九娘,歷來不喜詩詞歌賦,《切韻》從來就沒學好過,也是不會官話的,當然,即便如此,柳九娘也不會被人笑話不學無術,因爲官韻僅只士宦的必修課而已。

謝瑩的前世當然不可能懂得大周官韻,但她“原身”卻是自幼熱衷詩賦,謝瑩雖然沒有繼承“原身”的詩賦才華,官韻倒還聽得懂,於是瞥了一眼好管閒事的粟田馬養,很有腔調的與東瀛使臣用官韻熱烈交流。

寒喧過後,沒想到津守長丹便奉上一大盒子金錠!

大周並不以金銀爲流通貨幣,當然這並不代表金銀就不值錢,打個比方說,你去食肆吃碗冷淘,甩下一塊金錠是行不通的,除非你大方得可以不用找補,那又是兩說。這時金銀多爲地方充替賦稅進獻朝廷,抑或是大宗買賣——比如胡商,他們原本的國度不可能有大周貨幣,進行商事交易除了以物易物,也只好用金銀抵充,是以東西二市設有錢肆,可將金銀兌換爲銅幣,普通人要用金子購物,先得到錢肆兌換。

不過東瀛使臣顯然是欲行賄謝瑩,便可免卻兌換這個環節。

縱然謝瑩是顯望閨秀,這時也被滿滿一盒金錠晃花了眼,好容易才摁捺住了波濤澎湃的心情,很是得體的一個莞爾:“無功不受祿,未知津守君有何請求?”

第850章 藥效第901章 觸及第697章 孟飛笛第1298章 拖後腿第272章 舊地重遊第1153章 劉氏真癡情第262章 上升爲兩國尊嚴第592章 已成定局第1158章 大開殺戒第817章 恃寵而驕第3章 十四郎的裴五姐第167章 可憐的肋骨第155章 第一輪第177章 國相薛謙第971章 辭窮第363章 措手不及第201章叔父柳仕宜第311章 晉王的美好願景第382章 喪鐘醒京城第326章 劍走偏鋒第1190章 定妃嬪第656章 熱血大壯第890章 猛虎傷人第25章 一去王家必有巧遇第875章 殿下出馬第898章 知己的作用第1005章 貪生的禍害第830章 拜壽風波第520章 陸離挖坑第545章 在“坑夫”的道路上第274章 大家傳人第582章 九成宮中第179章 狐媚第951章 挑釁你了又如何第780章 擴充幫手第1215章 跪候紫宸殿第344章 天子賜,亦敢辭第584章 哭驚排雲殿第820章 曇花將現?第611章 晉王的好事第1135章 貴賤?第1341章 御園鬧鬼第1163章 千里鏡第1324章 仍要勇敢前行第999章 你想玩弄誰?第105章 關於江迂第1272章 尹紳回京第178章 常有作用的韋相耳目第1413章 遣散第1008章 即將出洞第1028章 太后不少煩心事第834章 晉王很懊惱第1254章 計成?第695章 串謀故識第1271章 舉觴上壽第553章 玉郎名周季第1323 章 送別第851章 憐香惜玉第1315章 請君赴會第875章 殿下出馬第758章 王妃很煩躁第39章 開導姚姬第237章 寬衣需警慎第951章 挑釁你了又如何第52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04章 璇璣有何玄機第859章 殿下的追求模式第353章 莒世南的使命第764章 發動第1055章 王妃有喜第75章 被允“參政”第466章 缺席者第756章 十四郎出手第1312章 沒完第513章 隱患多多第268章 圍擁萬年廨第1095章 利誘高玉祥第720章 花樣百變第744章 應當死了第1225章 入冬第1027章 謝瑩鬧夫家第285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574章 酷暑臨第229章 又死人了第1139章 晉王妃在行動第1168章 卿卿可曾苦相思第340章 神機妙算十一娘第1030章 楊懷犀的密告第106章 嫌棄第699章 出手第1305章 妖魔上陣第231章 問審對質第1102章 偏向虎山行第307章 利好消息第1018章 王妃似“變心”第611章 晉王的好事第443章 再見姚姬第643章 阮長史的用處第179章 狐媚第1252章 上巳春遊
第850章 藥效第901章 觸及第697章 孟飛笛第1298章 拖後腿第272章 舊地重遊第1153章 劉氏真癡情第262章 上升爲兩國尊嚴第592章 已成定局第1158章 大開殺戒第817章 恃寵而驕第3章 十四郎的裴五姐第167章 可憐的肋骨第155章 第一輪第177章 國相薛謙第971章 辭窮第363章 措手不及第201章叔父柳仕宜第311章 晉王的美好願景第382章 喪鐘醒京城第326章 劍走偏鋒第1190章 定妃嬪第656章 熱血大壯第890章 猛虎傷人第25章 一去王家必有巧遇第875章 殿下出馬第898章 知己的作用第1005章 貪生的禍害第830章 拜壽風波第520章 陸離挖坑第545章 在“坑夫”的道路上第274章 大家傳人第582章 九成宮中第179章 狐媚第951章 挑釁你了又如何第780章 擴充幫手第1215章 跪候紫宸殿第344章 天子賜,亦敢辭第584章 哭驚排雲殿第820章 曇花將現?第611章 晉王的好事第1135章 貴賤?第1341章 御園鬧鬼第1163章 千里鏡第1324章 仍要勇敢前行第999章 你想玩弄誰?第105章 關於江迂第1272章 尹紳回京第178章 常有作用的韋相耳目第1413章 遣散第1008章 即將出洞第1028章 太后不少煩心事第834章 晉王很懊惱第1254章 計成?第695章 串謀故識第1271章 舉觴上壽第553章 玉郎名周季第1323 章 送別第851章 憐香惜玉第1315章 請君赴會第875章 殿下出馬第758章 王妃很煩躁第39章 開導姚姬第237章 寬衣需警慎第951章 挑釁你了又如何第52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04章 璇璣有何玄機第859章 殿下的追求模式第353章 莒世南的使命第764章 發動第1055章 王妃有喜第75章 被允“參政”第466章 缺席者第756章 十四郎出手第1312章 沒完第513章 隱患多多第268章 圍擁萬年廨第1095章 利誘高玉祥第720章 花樣百變第744章 應當死了第1225章 入冬第1027章 謝瑩鬧夫家第285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574章 酷暑臨第229章 又死人了第1139章 晉王妃在行動第1168章 卿卿可曾苦相思第340章 神機妙算十一娘第1030章 楊懷犀的密告第106章 嫌棄第699章 出手第1305章 妖魔上陣第231章 問審對質第1102章 偏向虎山行第307章 利好消息第1018章 王妃似“變心”第611章 晉王的好事第443章 再見姚姬第643章 阮長史的用處第179章 狐媚第1252章 上巳春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