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長安,我回來了

當柳小娘子還是大周裴後之時,她其實並沒太多機會關注政事,是因她的父祖雖知她自幼聰穎、博聞強記,卻認爲眼下國運雖不比盛世富強,到底還算承平,之於望族閨秀,只要知禮、識書、習算足矣,然眼下週人無論君臣貴賤皆愛音律,有那天賦習得曲譜更好;再習經史,不過也是謹防萬一家族落難子弟不得入學的困境,可傳家學不至起復無望罷了。

若非她因與瑩陽真人投緣,拜入門下,時有那些士子因爲科舉投卷造勢拜訪真人,不乏爭論政令大抒己見,從而使她也耳聞幾分官場民政之事,又因閒時無事用心於律令法規,瑩陽真人又慣愛與她探討,更加深了對世情政務之瞭解,也不會有後來因一時興起,試答進士科考題,居然能得考官大爲驚讚的事。

然而,當年她自入東宮,出宮不便,後又母儀天下,更是禁步於深宮,反而不似閨閣時自由。

父祖家人也從不曾告之她前朝政務,直到家門遇禍大難臨頭,她才驟覺險惡。

她的祖父深得德宗帝信重,當年力主立長,終於使得德宗帝採納諫言。

德宗元后崔氏,深得帝寵,奈何早逝,唯留一帝姬而無皇子,當年崔氏健在時,後宮嬪妃幾乎空置,便連眼下太后韋氏也多年無寵,還是德宗之母盧太后不滿崔後病弱強制德宗雨露均沾,而韋氏實有運數才爲德宗生下庶長子。

然,當大皇子即當今聖上十五歲時,不知何故,德宗非但未立韋氏爲後,反而另娶病故之崔後族妹小崔氏爲正妻,不久,小崔後生下嫡子。

只小皇子四歲時,德宗帝忽然咳血暈厥,龍體實在堪憂。

於是朝臣諫言立儲,裴相憂慮國無長君會造成重臣專權,諫言立長實爲耿耿忠心。

德宗採納後,令裴相長子爲太子少傅教授儲君,並賜婚,使裴相嫡長孫女嫁太子爲正妃。

然只一年,德宗病逝,儲君登基,又再兩年,裴後之父族與母族裴鄭兩家即入罪族誅。

她如今想來,一切仍然那般倉促似乎毫無預兆。

起因爲祖父上諫聖人,稱新厥復起廣徵部盟而野心張顯,恰逢新厥欲興兵大周屬國丘茲,丘茲王求援,祖父力諫出兵援助阻止新厥坐大擴勢,聖人不加思索採納所諫,並下令讓當時身任沙州折衝都尉之鄭瑛爲將,率部支援丘茲,後,爲保萬全,又令伊州都尉姚潛爲副將,先不出徵,是防萬一事急後援接應。

鄭瑛即爲裴後之母嫡親長兄,因鄭家子侄多掌軍職,是以多年軍旅歷練後被受令鎮守邊戍。

哪知鄭瑛出兵丘茲,卻遭全軍覆沒無一生還!

而姚潛具折回稟,卻稱鄭瑛入丘茲不久,丘茲叛臣便勾聯新厥意欲圖謀權位,毒殺國君,使鄭瑛之部入陷!姚潛正欲後援,鄭瑛部衆卻逃回一人,稱丘茲政亂竟是鄭瑛之謀,意在引新厥入境,奪西州、伊州等境直入陽關。

姚潛得訊後不敢吊以輕心,當鄭瑛率部退回邊隘而不願輕率出迎,鄭瑛惱羞成怒意欲攻城,謀逆之意顯明,姚潛不得不奮力抵抗,本欲活捉罪逆交審,奈何罪逆寧死不降,最終只好將鄭瑛叛部殲滅。

於此,御史中丞謝饒平等紛紛彈劾,直指鄭氏謀逆,請上嚴察,並將裴氏也牽連在內。

緊接着便是裴相府一幕僚忽於家中暴亡,大理正毛維搜出書證,竟是裴鄭暗謀籤屬盟狀,意圖趁新厥侵吞丘茲,而丘茲叛臣意欲奪權之機,導致大周援軍受新厥重創,裴相即可藉機上諫對新厥發動全面戰,使鄭氏掌握重兵在手,反逼京城!

當初新厥有復興之兆時,裴相也確實諫言德宗出兵鎮壓在先,將威脅扼於萌芽,奈何德宗十分牴觸戰事,沒有納諫,哪知到了這時,竟成爲裴相早有逆謀之心的罪證。

這一事件致使朝臣大譁,謝饒平一黨固然死咬裴鄭不放,然,亦有不少官員紛紛質疑唯姚潛一面之辭,鄭瑛之部無一生還而死無對證,那書證更顯無稽,真要是關係生殺榮辱之謀,又哪會留下筆書任人察抄。

然而,聖人最終決斷將裴鄭入獄,着謝、毛二人並同刑部尚書李濟主審此案,另,鄭氏姻親潘氏也受牽連入獄待審。

而潘氏一庶子潘博,原爲婢生子,因深獲德宗心意竟授職營州都尉,當時因安東都護府所轄已被逐漸強大的北遼侵吞,營州便爲邊防重鎮,潘博手中兵權實比普通都尉更勝,既潘家受牽,天子賀衍當然要將潘博卸職察辦。

哪知,潘博卻探得京都有變,不肯束手就擒,不但斬了詔他回京之天使,更與北遼勾通,稱只要北遼出兵助其抵禦賀周,他便臣服於遼,歲歲納貢。

潘逆之行無疑使裴鄭坐實罪名,從鄭瑛被殲後起短短兩月內,聖人便下決斷施以族誅重懲!

柳小娘子如今想來那些驚心動魄之鉅變,仍然激憤難捺。

裴、鄭二氏爲大望之族,自肅宗以來更爲顯赫,倘若真有謀逆之心,又怎會這般輕易就被天家連根拔起?那潘博一介孽庶尚能擁兵自重,事隔三年,堂堂大周竟拿他無可奈何,眼下就連薊、平二州眼看也要被侵吞了去!

潘博是反了,但即使他束手就擒,結局也不會有任何改變,這個陰謀分明從支援丘茲就已經布成,步步緊逼,便是要將裴、鄭至於萬劫不復之境!

她之父祖歷來忠耿,但行事卻不果狠,爲官多年雖難免與人互有芥蒂,卻並無結下深仇大恨。

那麼便只餘唯一因由,裴鄭兩門顯然是被他人視爲攔路虎,不除不快,而且要徹底根除。

眼下看來,裴鄭遇禍,得益者無非謝、韋等人,包括柳家。

而柳小娘子固然堅信裴、鄭二族清白,當然會懷疑是姚潛將部早有禍心,藉口舅父鄭瑛具叛逆之心而全殲所部,再由謝黨牽連裴氏一族,可依他們的能力,當時顯然不足以將裴鄭這等經世大族連根拔起。

謝黨身後一定還有隱兇,纔是真正禍首,此人既有能力收服謝、姚衆黨使其甘冒兇險陷害國相重臣、後系親族,又能掌握丘茲國內秘情加以利用,膽大妄爲以致下令姚潛軍部殲滅奉令出征之鄭瑛將部,造成死無對證之確鑿事態,顯然不可能是無權無勢之輩。

甚至王公貴胄,也怕沒有這等膽量,更何況時至今日,元兇依然潛而未出,只讓謝、毛諸人得益。

也許,元兇早已得益,不過世人皆不將其與裴鄭“謀逆”一案聯想罷了。

關於元兇本就是個極其狹窄的範圍,柳小娘子心裡也實有指向,可同時心中也還存在不少疑惑,非但不能篤定,甚至自己都覺得倘若心中所疑真是元兇,究及舊案始終大有自相矛盾解釋不通的地方。

所以,即便是她得以新生後每當觸及舊事都難免憤慨,恨不能爲受屈滅族的家人手刃死仇,卻也深知只能暫且隱忍,別說真兇尚不能確定,即便是她已經察明始終,要想復仇雪恨,無異翻天覆地!

可眼下的她,已經不是困於深宮只能束手待斃者,而是潛於暗處靜待時機,有的是時間籌算圖謀。

正自思量,卻聞車窗之外有部曲欣喜難捺似乎還帶着平安抵京的輕鬆長吁,打斷了柳小娘子斜靠車廂一角的閉目沉思。

“京都總算就在不遠,咱們終於又回到長安城。”

她通過王十五娘掀起的簾遮遙看出去。

一片豔陽之下,城牆高固似乎延綿無盡,這時尚還不聞城中喧囂熱鬧,更清楚的是冠蓋繁蔭裡鶯雀啾鳴的脆音,但那城中,飛宇高閣已然隱隱在望。

是啊,長安城,我總算是又回來了。

柳小娘子輕輕一笑。

——

當京都正南明德門遙遙在望,王柳兩家這行車馬卻在郭外一柳密蔭濃遮處停歇下來,但凡外郡入京者,於城門處當然要例行最後過所,由城門守“驗明正身”,包括隨行部曲僕役以及所帶物資都要一一察驗,若是那商賈平民只好恭序排列待察,這又需要等候多時,而例律之於世族官員總有寬容,長安是權貴世望雲集之處,那些城門守衛可不敢輕易得罪顯貴,更別說“十望”之家眷返京,又都有本家子侄迎候通融在前,是以一衆部曲僕役雖然免不得排隊待察,主人卻只需等待家人打點周道來迎,換乘裝飾更加精美的牛車入城,根本不需耐着性子候列。

是以各處城門之外依傍着自然景觀,就有不少商賈開設的酒肆雅舍,專供遠途歸來的貴族們略微盤桓。

衆人今日抵達的消息也早讓部曲通知了入城,王七郎與賀十四又一馬當先,早早賃下了一處雅舍,又遣人通知接應者來此會合,及到袁氏等女眷到時,這處別說清場再無外人,便連一桌子果飲糕點都準備妥當。

聽說柳家前來迎接者爲柳郡公之嫡長子,也即王七郎未來內弟,袁氏才總算放心把柳小娘子“交還”,卻又叮囑身邊得重之僕嫗:“你跟着去一趟,諸如猜度之辭倒不需說,可七郎聽聞那姚姬有意打發小娘子身邊僕婦實爲確鑿,這話不妨告訴蕭娘子,再有姚姬之女意圖強奪她姐姐腕上珠串不得,惱羞成怒潑人一身湯水之事也是親眼所見,不妨直說,另外姚姬一路貽笑大方之言行,也告訴一聲。”

僕嫗不由躊躇:“娘子,到底是柳家內務,若僕一一細訴,彷彿有些過度。”

袁氏又想了一想,搖搖手:“就按我囑咐行事,轉告蕭娘子,原本這話該我親自意會,奈何才返京都,當然要先返自家,不過受人之囑忠人之事,既途中發生意外,我雖不好理斷,也得把見聞告之,況且咱們兩家即要聯姻,倒也沒有交淺言深之忌,姚姬言行不堪,是我提醒一聲,也爲姻親之誼。”

待那僕嫗領命告退,袁氏才嘆了口氣。

若是換在從前德宗一朝,她哪會對區區姬妾心生顧忌,德宗帝雖不比得盛世時那幾個君主,對政務頗多荒疏而一昧沉湎享樂,往常也偶爾有些荒謬言行,卻還能聽得進裴相等些臣子諫言,總歸還算待下溫和,可不像如今!

裴鄭滅門不算遠呢!

那元賢妃非但出身寒微,居然還是個再嫁婦人,元刺史又是個暴戾無德之徒,姚姬之姐聽說甚得寵愛,還真保不住元賢妃會爲其出頭。

若是因這一樁閒事影響了兒子仕途,甚至被聖人怪罪禍及家族,那才真是得不償失。

蕭氏歷來目下無塵,矝傲得緊,哪容一姬妾敗壞柳氏門風,有她與那姚姬打擂臺,姚姬也顧不上尋王家是非。

再怎麼說,柳家也還是當朝權貴,韋太夫人可是太后姐妹,女兒又被封貴妃不久,眼下是實際上的後宮之主,總不至於被這麼個姬妾治服。

她既不能被區區姬妾當衆要脅服軟,又需得顧及小人生事,只好這般明面使絆“禍水東引”了。

但願蕭氏還如從前脾性,惱怒起來乾脆發落了姚姬,即使元賢妃不滿,宮裡頭還有柳貴妃與太后降服,聖人就算着惱,也只會記恨柳家。

然而袁氏忽然又想到自家兒子眼看就逃不脫迎娶柳氏四娘,那可是裴逆嫡親外孫女,相比姚姬,這纔是更大隱患,不由又愁眉不展。

第116章 雞飛狗跳第1408章 喊殺聲聲第172章 誰在貪慕虛榮第1138章 春明門外第1001章 晉王方式關心你第957章 夫人不靠譜第28章 義川郡王第1051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40章 到底是誰更傻第413章 璇璣之願第591章 竹亭之談第199章計成第29章 又有新“疑兇”第598章 求情被拒第875章 殿下出馬第1067章 爲父當推賀三歲第311章 晉王的美好願景第239章 推手身份,漸露端倪第981章 仙遊嶺一行第912章 轉變第608章 受辱第802章 內宅風起第932章 再一次被套路的謝瑩第512章 計成第994章 這回真緊急了第582章 九成宮中第1234章 皇后好威風第876章 當時兩大門派第1121章 見瑩陽第826章 月下第510章 拒絕第746章 互懟第969章 伏屍禁苑第841章 力不能及,無奈自保第407章 穿越非萬能第492章 錯綜複雜的兒女情事第875章 殿下出馬第363章 措手不及第270章 誰奪榜首第1193章 陛下大走桃花遠第134章 聖母興周第811章 利害,在看不見的地方第169章 惡霸剋星第964章 決戰一觸即發第1220章 冥冥之中第848章 晉王不急婢女急第6章 再嫁婦,卻爲寵妃第461章 不應該的第935章 阿祿好眼光第649章 晚輩不好惹第500章 答應第350章 繼續演第1400章 竟有如此誤解第350章 繼續演第454章 綠帽子的作用第315章 厚顏如此,無恥之極第668章 甄夫人的進擊第548章 鄭雄事件的遺禍第542章 上元夜第764章 發動第132章 聯手第1301章 終於面聖第390章 晉王府第1077章 晉王將死第436章 武威伯示誠第508章 惡意第692章 夜會第1130章 佈局第599章 老奸巨滑賀舍人第1403章 時機到第521章 收買第221章 恩服之術第721章 夜會第880章 機心第1292章 插鬢之爭第324章 “槍手”在行動第1083章 看任氏“破摔”第596章 何爲遺憾第514章 江迂遭驚嚇第795章 閻王跟前第971章 辭窮第1186章 老戲骨第1186章 老戲骨第1413章 遣散第951章 挑釁你了又如何第1238章 歡聚第371章 韋太后的新對頭第1345章 公主新交第55章 驚世駭俗的野心第757章 不該惹第4章 再聞舊事,怎不傷懷第341章 莫大隱患第1027章 謝瑩鬧夫家第736章 王妃被長舌第1392章 還能尊榮否?第355章 攀咬吧,妃嬪們!第854章 對陸離“告白”第858章 鳳求凰第405章 果然歸來者第130章 按兵不動
第116章 雞飛狗跳第1408章 喊殺聲聲第172章 誰在貪慕虛榮第1138章 春明門外第1001章 晉王方式關心你第957章 夫人不靠譜第28章 義川郡王第1051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40章 到底是誰更傻第413章 璇璣之願第591章 竹亭之談第199章計成第29章 又有新“疑兇”第598章 求情被拒第875章 殿下出馬第1067章 爲父當推賀三歲第311章 晉王的美好願景第239章 推手身份,漸露端倪第981章 仙遊嶺一行第912章 轉變第608章 受辱第802章 內宅風起第932章 再一次被套路的謝瑩第512章 計成第994章 這回真緊急了第582章 九成宮中第1234章 皇后好威風第876章 當時兩大門派第1121章 見瑩陽第826章 月下第510章 拒絕第746章 互懟第969章 伏屍禁苑第841章 力不能及,無奈自保第407章 穿越非萬能第492章 錯綜複雜的兒女情事第875章 殿下出馬第363章 措手不及第270章 誰奪榜首第1193章 陛下大走桃花遠第134章 聖母興周第811章 利害,在看不見的地方第169章 惡霸剋星第964章 決戰一觸即發第1220章 冥冥之中第848章 晉王不急婢女急第6章 再嫁婦,卻爲寵妃第461章 不應該的第935章 阿祿好眼光第649章 晚輩不好惹第500章 答應第350章 繼續演第1400章 竟有如此誤解第350章 繼續演第454章 綠帽子的作用第315章 厚顏如此,無恥之極第668章 甄夫人的進擊第548章 鄭雄事件的遺禍第542章 上元夜第764章 發動第132章 聯手第1301章 終於面聖第390章 晉王府第1077章 晉王將死第436章 武威伯示誠第508章 惡意第692章 夜會第1130章 佈局第599章 老奸巨滑賀舍人第1403章 時機到第521章 收買第221章 恩服之術第721章 夜會第880章 機心第1292章 插鬢之爭第324章 “槍手”在行動第1083章 看任氏“破摔”第596章 何爲遺憾第514章 江迂遭驚嚇第795章 閻王跟前第971章 辭窮第1186章 老戲骨第1186章 老戲骨第1413章 遣散第951章 挑釁你了又如何第1238章 歡聚第371章 韋太后的新對頭第1345章 公主新交第55章 驚世駭俗的野心第757章 不該惹第4章 再聞舊事,怎不傷懷第341章 莫大隱患第1027章 謝瑩鬧夫家第736章 王妃被長舌第1392章 還能尊榮否?第355章 攀咬吧,妃嬪們!第854章 對陸離“告白”第858章 鳳求凰第405章 果然歸來者第130章 按兵不動